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8 毫秒
1.
甲醇法生产四溴双酚A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醇是生产四溴双酚A合适的溶剂 ,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因素有 :溶液温度、酸度和加溴速度。在低温和高酸度下 ,控制一定的加溴速度 ,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保持体系一定含水量 ,抑制HBr与甲醇反应 ,用H2 O2 氧化副产品HBr ,可有效降低溴代甲烷的生成量 ,提高溴素利用率。在 85%甲醇水溶液中 ,当原料的配比为 :n(双酚A)∶n(Br2 )∶n(H2 O2 ) =1∶2 .2 3∶1时 ,得到的产品纯度为 99.4 % ,收率 98.5% ,色度 (APHA)为 19,无机溴和水解溴含量为 0 .0 0 4 0 % ,产品熔点≥ 180℃  相似文献   

2.
连续法合成四溴双酚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溴双酚A是一种优良的溴系阻燃剂.以氯苯为溶剂,液溴/双氧水为溴化剂,采用釜式连续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初步研究表明,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投料比n(双酚A)∶n(溴素)∶n(双氧水)=1∶2.1∶2.1,反应温度60 ℃,平均停留时间40 min,四溴双酚A的单程收率为85.4%,m.p.179.8~181.8 ℃.在此条件下套用溶剂,四溴双酚A的收率在95.0%以上,m.p.178.9~181.5 ℃.  相似文献   

3.
以光气和四溴双酚A(TBBPA)为原料经光气界面缩聚,合成了四溴双酚A聚碳酸酯,并对四溴双酚A与光气投料比、催化剂种类及其用量、分子量调节剂用量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工艺条件为:四丁基氢氧化铵为催化剂,对叔丁基酚(TBP)为分子量调节剂,n(四溴双酚A)∶n(光气)=1∶1.3,n(四溴双酚A)∶n(对叔丁基酚)=1∶0.028,n(四溴双酚A)∶n(四丁基氢氧化铵)=1∶0.022。该方法操作简单,产品分子量分布窄,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亚硝酸钠催化氧气氧化溴化双酚A制备四溴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了以亚硝酸钠为催化剂,溴素为溴化试剂,通过分子氧氧化溴化双酚A制备四溴双酚A的方法,这是一个新颖、有效的催化氧化方法。考察了溶剂、温度、n(双酚A)∶n(溴素)、催化剂用量、氧气/空气通入时间以及溴素的滴加速度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即:n(双酚A)∶n(溴素)∶n(亚硝酸钠)=1∶2.15∶0.1,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 h。在此反应条件下,四溴双酚A的分离收率可达95.0%(以双酚A计)。该反应具有溴素的利用率高,原子经济性强,反应副产物仅为水,绿色无污染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马尚文 《广州化工》2012,40(24):114-115
四溴双酚A以95%无水乙醇为溶剂,以双酚A和溴素为原料合成。在双酚A与溴素摩尔比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时间进行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时间2.5 h;在反应时间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双酚A与溴素摩尔比进行合成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原料摩尔比1∶2.6。在此反应条件下合成具有高收率,高质量,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四溴双酚A的合成及其复合阻燃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以双酚A(BPA)为原料、NaBr—KBrO3作溴化剂合成四溴双酚A(TBA)的工艺条件,并研究了TBA及其与三聚氰胺、磷酰胺-Mg(OH)2复合对PE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TBA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BPA):n(NaBr):n(KBrO3)=3:8.8:4.4,室温反应5.5h,回流反应2h,得到淡黄色TBA,产率99.08%,熔点170~174℃;阻燃剂对PE的合适添加量分别为ω(TBA)=15%、ω(TBA—三聚氰胺)=15%、ω(TBA—磷酰胺—Mg(OH)2]=15%。  相似文献   

7.
间接电氧化合成对溴苯甲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胡瑞省  张宏坤  顾登平 《精细化工》2003,20(3):169-171,181
提出采用间接电合成法以Ce4+/Ce3+为媒质,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搅拌下使Ce4+氧化对溴甲苯合成对溴苯甲醛工艺,使用后的媒质再生循环使用,无三废排放。在隔膜电解槽中Ce3+电氧化的最佳条件是c(Ce3+)=0 8mol/L;c(H2SO4)=0 3mol/L;电流密度200A/m2;电量1 0F/mol,Ce4+的电解收率90 9%。槽外合成对溴苯甲醛的最佳条件是n(Ce4+)∶n(p Br—C6H4—CH3)=4∶1;c(H2SO4)=0 3mol/L;反应温度85℃,对溴苯甲醛反应收率78 5%,Ag+催化下对溴苯甲醛反应收率90 3%。  相似文献   

8.
以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H2O2/HBr为溴化剂,制备了标题化合物,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n(p-HBA)∶n(H2O2)∶n(HBr)=1∶1.2∶1.8,反应温度20 ℃,时间140 min,反应收率达70.04%.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聚乙二醇(PEG-400)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由邻苯二酚(C6H6O2)与溴乙烷(C2H5Br)为主要原料合成邻乙氧基苯酚(C8H10O2)工艺。以邻乙氧基苯酚的收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物质的量比和催化剂用量(以邻苯二酚的质量为计算依据)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以及单因素实验,建立PEG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合成邻乙氧基苯酚的适宜工艺条件即:n(C6H6O2)∶n(NaOH)∶n(C2H5Br)=1∶1.2∶1.2,反应温度为68℃,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用量为2%;该反应条件下,产品邻乙氧基苯酚收率65%。以PEG-400为相转移催化剂合成邻乙氧基苯酚的方法工艺成本低、污染小、操作简单易行,适应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双酚AF的简便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压下,甲基磺酸催化六氟丙酮三水合物和苯酚,一步合成了双酚AF。优化了反应条件,在n(HFA.3H2O)∶n(PhOH)∶n(CH3SO3H)=1∶3.5∶3.0、回流40h条件下,HFA.3H2O转化率达94%,双酚AF相对于HFA.2H2O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3%和87%。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3-皮考林-1-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亨 《精细化工》2000,17(11):676-678
研究了 3 皮考林和H2 O2 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 ,通过正交实验得到 3 皮考林 1 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n(H2 O2 )∶n(3 皮考林 ) =1.2∶1.0 ,反应时间 5h ,催化剂负载率 18% ,产率达 92 0 %。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晶化法制备SnO2/Fe2O3-rGO三元复合材料固体型催化剂,以葡萄糖为原料,SnO2/Fe2O3-rGO为催化剂,在[BMIM]Br环境下催化葡萄糖脱水制备5-羟基甲糠醛(HMF)。考察催化剂制备条件及催化制备5-羟甲基糠醛(HMF)的工艺参数如:催化剂制备的晶化温度、不同金属原料配比、以及不同溶剂对(HMF)产率的影响等。实验结果表明,在200℃下,n(FeCl3·6H2O)∶n(SnCl2·2H2O)=1∶3,恒温4 h,制备的催化剂SnO2/Fe2O3-rGO在[BMIM]Br离子液体中对葡萄糖脱水制备HMF所得葡萄糖转化率为99%,产率为56%。  相似文献   

13.
以氯乙酸乙酯和硫化钠(Na2S?3H2O)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硫代二甘酸二乙酯。重点研究了溶剂体系、物料比、反应温度等反应条件对反应速率及产物收率的影响。在溶剂环己烷用量250 mL,硫化钠(Na2S?3H2O)与氯乙酸乙酯的摩尔比为0.75∶1,反应温度81 ℃,反应时间4 h的反应条件下,硫代二甘酸二乙酯的收率达81.3%,纯度在99%以上。溶剂环己烷回收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孔庆池  董青  谷军 《精细化工》2003,20(7):385-386,392
25g双酚S与38 4g溴素、32g双氧水在30℃反应3h,80℃反应1h,可得55 6g四溴双酚S,熔点289~290℃。使用H2O2氧化工艺过程中产生的Br-,使用氯苯代替甲醇作溶剂,避免了溴甲烷的生成,提高了溴素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了H2 SO4,H3PO4,KOH ,N(C2 H5 ) 3四种催化剂催化苯酚与糠醛反应合成 4,4′ 亚糠基双酚。实验结果表明 ,N(C2 H5 ) 3的催化效果最好 ,当以异丁醇为溶剂 ,n(苯酚 )∶n[N(C2 H5 ) 3]=1 0 0∶0 .0 5 ,反应时间为 3.0h ,反应温度为 80℃时 ,合成产物 4,4′ 亚糠基双酚的收率最高 ,可达到 5 7.9%。并经实验测试其抗氧化性能优于BHT和双酚A ,在同等条件下用于猪油 ,加入BHT的样品在 15天后开始变质 ,而加入 4,4′ 亚糠基双酚的样品在 2 0d后还保持稳定 ;用于从废弃煤焦油中提取的燃料油中 ,加入BHT和双酚A的样品分别在 5d和 7d后开始变质 ,而加入 4,4′ 亚糠基双酚的油样在 10d后才开始有变质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双酚A、三氯氧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膨胀型阻燃剂双酚A双磷酸三聚氰胺盐。采用单因素法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第一步反应最佳条件是三氯氧磷/双酚A摩尔比2.2、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5 h;第二步反应最佳条件是中间体/三聚氰胺摩尔比1/2、反应温度100 ℃、反应时间3 h;产品收率达到87.6 %。采用极限氧指数法和垂直燃烧法测试了该阻燃剂阻燃聚丙烯材料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当15 %的双酚A双磷酸三聚氰胺盐与5 %的聚磷酸铵复配后时,阻燃聚丙烯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3 %,垂直燃烧性能达到V-0级。  相似文献   

17.
以9-溴菲为原料,采用格氏试剂法合成了9-菲硼酸。考察了亲核取代温度、反应原料配比以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反应条件对合成反应收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1HNMR)等方法对产品的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合成9-菲硼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亲核取代温度为-40℃、反应物的摩尔配比为n(Mg):n(C14H9Br):n(B(OCH3)3)=1.1:1:1.5、9-溴菲的质量(g)与溶剂四氢呋喃(THF)的体积(mL)之比为1:7.5、亲核反应时间为3h。9-菲硼酸的收率最高可达71.24%,纯度可达99%。  相似文献   

18.
均匀设计在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氨水作沉淀剂与氯氧化锆进行反应生成的胶体沉淀再焙烧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锆。利用均匀设计考察了反应物量比、反应物浓度、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产品平均粒径、分散性和晶形状态的影响。粒径由TEM测出 ,分散性和晶形状态由人为评分给出。研究表明反应物量比、氯氧化锆浓度和焙烧温度对产品性质影响较大。本实验优化的制备条件是 :n(氨水 )∶n(氯氧化锆 ) =3∶1;c(氯氧化锆 ) =0 .1mol/L ;c(氨水 ) =0 .5mol/L ;焙烧温度为 6 0 0℃ ;焙烧时间为 1h ,在此条件下可获得均匀分散的纳米二氧化锆 ,收率为 95 .4%。XRD分析结果表明 ,此产品主要为单斜晶形  相似文献   

19.
二亚磷酸双酚A四硬脂醇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应喜  刘霞  张国庆 《化学世界》2003,44(4):203-205,208
研究了以亚磷酸三乙酯、双酚 A、硬脂醇为原料 ,无水碳酸钾为催化剂合成二亚磷酸双酚 A四硬脂醇酯 ,考查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物料配比等因素的影响。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氢核磁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费红  俞清 《化工时刊》2012,26(1):35-37
双酚A与环氧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羟乙基化双酚A,通过对催化剂的筛选以及溶剂和环氧乙烷用量的选择,得出了制备羟乙基化双酚A的最佳合成工艺,双酚A与环氧乙烷的物质的量比为1∶2.03,溶剂A与双酚A的重量比为1∶1,催化剂有机胺A用量为双酚A的0.5%时,羟乙基化双酚A含量最高为99.65%,羟乙基化双酚A铂一钴比色为小于50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