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RX行星环锥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和结构特点,针对其现有缺陷,提出了一种高效率、大功率、没有封闭循环功率的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并对其功率进行了理论分析,按具体实例计算其效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传动》2017,(5):10-14
基于传统的牵引式行星环锥式摩擦无级变速器,首先,提出了行星环锥齿轮式功率分流的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方案;然后,对其整体变速比作出了两种方法的推导,并对功率流方向和功率流的分配关系作出了准确的判断;最后,对变速系统的整体传动效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计算,并用实例进行计算,与原行星环锥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功率分流的比例图得出了总输入功率数值大小的范围。结果表明,经改进后的行星环锥齿轮式功率分流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不仅比原来行星环锥无级变速器提高很多,而且总的输入功率可达到原来的行星环锥式无级变速器几倍之多,实现了大功率传动。  相似文献   

3.
对RX型无级变速器做了整体性的研究,分析了承载能力和传动能力,提出了传动效率的计算方法,并指出RX型无级变速器的最佳传动效率区间.  相似文献   

4.
传动效率是无级变速器的一项重要性能,对新型无级变速器—锥环式CVT进行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介绍了锥环式CVT的调速原理和胀紧机构自动加压的原理;分析了锥环式CVT的功率损失及影响因素;搭建了锥环式CVT传动效率测试试验台,对锥环式CVT的传动效率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输入转速、负载扭矩和传动比对锥环式CVT的传动效率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功率分流式行星锥无级变速器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明成 《机械传动》2002,26(2):61-64
功率分流式行星锥无级变速器是以行星锥无级变速器作为封闭机构、以2KH[A]齿轮差速器作为原始机构的组合式无级变速机构,分析了其组成原理,推导了传动比计算公式。分析了无封闭功率流传动的条件,有封闭功率流的情况下指出如何控制流动方向对传动有利,分析了原始机构(齿轮差速机构)两中心轮的齿数比对封闭功率流的影响,分析了封闭机构(行星锥无级变速器)在满足接触强度的条件下不发生打滑的最大传动能力,并给出了可作设计依据的输入功率与机构尺寸关系的公式。  相似文献   

6.
行星锥环无级变速器几何滑动率数值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牵引式行星锥环无级变速器的结构特点和传动原理,推导了各接触点牵引系数和传动系数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确定牵引传动滚动点和圆周力作用点位置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了XM750型无级变速器几何滑动率的理论曲线,测试证明理论曲线与实验曲线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封闭差动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澄宙 《机械传动》1992,16(4):21-26
封闭差动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可以扩大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调速范围,按其功能可分为扩大调速型、零起调速型和过零调速型。本文提出了这三种型式的差速机构配齿数方法,对这种封闭差动变速器的调速范围作了分析,对其功率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举有例题,以便对这种差动变速器的本质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封闭式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传动原理,列举了封闭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的差动轮系的几种结构形式。通过对它们的力矩分配、传动比以及功率分流等的分析计算,最终选出优势方案。  相似文献   

9.
SPT锥盘环盘无级变速器是一款干摩擦(金属与非金属)驱动的摩擦无级变速器。建立了锥盘环盘无级变速器传动机构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压力凸轮给予摩擦盘间正压力的变化规律;应用软件ADAMS模拟了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启动阶段、稳态运转阶段,摩擦盘驱动力矩和输出轴转速的变化规律。使用理论计算方法所得的摩擦盘间正压力和仿真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最后探究了弹簧预压力、环盘轴上的负载力矩、摩擦盘间的摩擦系数、压力凸轮升角对变速器传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提高环锥式无级变速器的承载能力的角度出发,对环锥式无级变速器的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齿轮试验台齿轮试验中心距不可调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变中心距的新型机械封闭功率流齿轮试验台的结构方案,对其功率流的方向进行了判断,并对齿轮箱的效率进行了一定的计算,为其在实际的齿轮效率试验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薛隆泉  苏志霄 《机械传动》1996,20(4):10-12,33
本文应用三轴系结点功率法,分析了组合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效率,给出了该类传动装置的效率计算公式;并通过具体实例与传动比法计算结果比较,更接近实测结果;为组合式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带式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带式行星齿轮无级变速器实质上是一种可无级变速的封闭式差动轮系。根据差动轮系的 3个基本构件中必有两个将同为主动件或从动件这一特点 ,推导出 3个效率计算公式 :并将功率流向分析、循环功率的确定及效率计算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 ,还分析了功率流类型与调速范围的关系 ,举例说明了这种无级变速器的设计步骤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全液压推土机行驶驱动系统液压泵的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总效率、功率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某型号量泵进行实验,得出全排量下相应实验曲线,进而分析了变量泵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以及变化规律,得出了充分利用变量泵效率的条件,为全液压推土机行驶驱动系统变量泵的选型与匹配以及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叶轮进口宽度对液力透平性能影响规律的认识不足问题,建设了一开式液力透平实验台,对一单级液力透平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该比转速液力透平的外特性曲线。采用结构化网格技术对液力透平进行了全流场数值计算与分析,数值与实验相结合,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对不同进口宽度透平叶轮的数值计算结果分析表明,随着透平叶轮进口宽度的增加最高效率点向大流量偏移,大流量时的效率逐渐增加;对于一定几何参数组合的液力透平,存在最佳叶轮进口宽度使液力透平最优工况点效率最高;透平的流量扬程曲线随叶轮进口宽度的增加变得更加平坦;透平的轴功率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低、传递功率受到一定限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一种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并结合功率分流来实现无级变速,借助AMESim高级建模仿真环境对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建模和仿真,验证其实现无级变速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实物模型的试验,为研制和开发这类新型的无级变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左义海 《液压与气动》2017,(10):113-117
由于能量密度高、结构紧凑和噪声低,电液控制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定转速电机驱动变量泵系统为了匹配控制系统执行器速度以及多执行器功率,电机和泵都按系统最大功率匹配,电机在部分负载工况下效率较低,甚至达到15%,并且变量泵也常工作在小排量区,导致电液动力源在部分负载工况下效率更低。为此提出变转速电动机驱动定量泵方案,并采用多腔液压缸,在低负载功率需求下,采用小面积油腔连接方式,在高负载功率下,采用大面积油腔连接方式,从而提高电动机能量效率,进而提高系统能效。  相似文献   

18.
为在线监测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功率匹配信息,识别其在典型工况下的功率匹配关系,以变转速泵控缸液压系统为例,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思想,提出了李萨如图和功率圆图的动态功率匹配图示化监测方法.基于LabVIEW开发了测控程序进行变工况下的功率软测量,验证并分析了系统的能效特性.结果 表明:恒定转速下,系统总效率随负载增大先升高后...  相似文献   

19.
针对快锻时不足5%的传动效率造成的液压传动系统高能耗问题,提出由变频直驱泵与蓄能器结合起来而构成的新型泵-蓄能器复合动力源系统,并以泵口压力为控制目标,通过模糊自整定压力闭环控制策略,实现低装机功率下动力源的无溢流稳压输出,也为锻造液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提供了稳定的动力输入。为减少节流损失,压下时利用差动回路。建立了泵头单元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确定蓄能器工作参数的基本原则。实验研究表明,基于变频调节的快锻液压系统位置误差可达0.2mm,较电液比例阀控系统总能耗降低65.3%,传动效率提高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