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不同颜色滤光膜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颜色滤光膜对葡萄外观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长势一致且结果部位相同的‘巨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进行套袋处理,设6种套袋颜色,采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皮的色差值、花青素含量和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及质构参数,其中紫色处理的质构参数显著高于其余处理;黄色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对南果梨货架期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盛花后120、125、130、135d采收的南果梨总糖、还原糖、淀粉、总酚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极显著;冷藏后常温货架期果实的褐变与果实采收时总酚、总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直接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以及淀粉含量存在着间接的关系;冷藏前后南果梨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变化幅度最大。盛花后135d采收的果实冷藏前后总糖、淀粉、总酚可滴定酸含量变化最大,120d的果实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最大,盛花后125~130d采收的果实冷藏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均较小;综合考虑果实的褐变程度和品质两方面因素,确定长期贮藏南果梨的适宜采收成熟度为盛花后125~130d。  相似文献   

3.
纪淑娟  周倩  马超  程顺昌 《食品科学》2014,35(2):322-327
研究不同剂量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采后蓝莓果实常温货架期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莓果实在采后常温货架期间,还原糖含量不断上升,可滴定酸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不断下降。随着果实生理代谢进程,果实硬度逐渐降低,直至果肉软化,品质劣变。1-MCP处理明显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的生成,延缓果实还原糖含量及细胞膜透性的升高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总酚含量的下降,有效减少膜脂过氧化物的产生,极显著抑制果实的腐烂,保持了果实的采后品质。综合分析各项指标,1.0μL/L 1-MCP处理的保鲜效果好于0.5μL/L 1-MCP处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果实腐烂率与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色调角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硬度、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果实硬度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量、色调角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采收成熟度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产"赛买提"杏为实验材料,根据转黄率将果实分为成熟度Ⅰ(着色面积50%)、成熟度Ⅱ(着色面积50%~80%)和成熟度Ⅲ(着色面积80%)三种不同成熟度在4℃、RH 90%~95%条件下贮藏,每隔7 d定期取样,测定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叶绿素、抗坏血酸及货架期商品率等指标变化,研究采收成熟度对杏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前期,成熟度Ⅰ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叶绿素含量较成熟度Ⅱ、Ⅲ杏果高,至贮藏35 d后,成熟度Ⅰ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仍然高于其它2个成熟度果实;成熟度Ⅱ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性物含量、Vc含量均高于成熟度Ⅰ、Ⅲ杏果;三种成熟度果实间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在货架期间,成熟度Ⅰ、Ⅱ、Ⅲ杏果实商品率分别为31.25%、72.44%、16.08%。成熟度Ⅱ能使杏果在贮藏期和货架期保持较好的品质,是杏果采收的最佳成熟度。  相似文献   

5.
臭氧处理对不同成熟度葡萄保鲜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杰  朱飞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359-362
为确定臭氧保鲜葡萄的最佳采摘期,以臭氧处理七、八、九成熟的3种不同成熟度的果实,测定其贮藏过程中相关理化指标的变化,包括可溶性糖含量、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耐压力以及失重率和腐烂率等。结果表明:采用臭氧水处理葡萄时,八成熟果实在21d时的可溶性糖含量为13.84%,维生素C为5.18mg/1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1.6%,可滴定酸为0.55%,耐压力为0.11MPa,失重率为0.75%,腐烂率为0.70%,贮藏保鲜效果最好,可为臭氧保鲜处理条件下的葡萄采摘时期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鲜榨苹果汁的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种苹果鲜榨汁为材料,通过理化指标测定和感官评价,研究鲜榨苹果汁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部分理化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理化指标与感官特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苹果香与pH值、可滴定酸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清香与色值、总糖含量呈正相关;涩味与可滴定酸含量、多酚含量、缓冲容量成正相关,与pH值、糖酸比、固酸比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酸味与pH值、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缓冲容量、糖酸比、固酸比有相关性;甜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可滴定酸含量、缓冲容量、固酸比有相关性;3)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的苹果汁滋味评价模型,回归方程显著,说明鲜榨苹果汁理化特性和感官品质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实现理化指标对感官品质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猕猴桃不仅美味而且营养价值高,以市售成熟度一致的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乳酸钙溶液处理其鲜切后果实,研究其在5℃储藏条件下的可滴定酸含量、Vc含量、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和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使用浓度为0~2.5%的乳酸钙处理后,其中1.5%浓度的乳酸钙处理的鲜切果实在储藏期内,不仅Vc的降解速度有所减缓,而且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也均有所降低。适当浓度的乳酸钙处理具有延缓鲜切猕猴桃品质变化的作用,能够适当延长鲜切果实的保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采收成熟度‘红香酥’梨果实低温贮藏及货架期品质的差异。[方法]基于IAD值将‘红香酥’梨果实成熟度分为3个等级(低、中、高),果实置于(0±0.5)℃条件下冷藏210、300 d 后在(20 ±1)℃货架下放置7 d时,比较冷藏及常温货架条件下,低(1.30~1.63)、中(0.98~1.30)、高成熟度(0.65~0.98)‘红香酥’梨果实的果皮色差(L值和ho)、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 SSC)、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固酸比、感官分值、黑心指数和腐烂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各成熟度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感官分值下降;固酸比、黑心指数、腐烂率升高。低成熟度果实色度角(ho)降低,L值和SSC升高;中成熟度果实色度角(ho)降低,SSC升高;高成熟度果实SSC降低。高成熟度果实SSC、固酸比、果心褐变指数显著高于中、低成熟度,可滴定酸含量、果皮ho显著低于中、低成熟度,3个成熟度果实硬度无显著差异,低、中成熟度果实黑心指数间无差异,但显著低于高成熟度。至冷藏300 d后货架7 d时,低、中成熟度果实较高成熟度果实,果心褐变指数低19.83%、23.67%,固酸比低5.48%、30.62%。中成熟度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低、高成熟度果实63.66%、57.14%,但低、高成熟度间无差异。[结论]采摘成熟度对‘红香酥’梨贮藏效果的影响较大,低成熟度果实适合中期贮藏,中成熟度果实更适合长期贮藏,高成熟度果实适合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杏梅果实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贮藏温度(0、2、4、6℃),以杏梅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为参考指标,研究贮藏温度对杏梅果实采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对杏梅贮藏品质的影响效果不同。与4℃和6℃贮藏相比,0℃和2℃可以显著降低杏梅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和失重率,同时较好地维持杏梅果实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可滴定酸含量(TA),也有效抑制了杏梅果肉总酚含量和VC含量的下降,使其抗氧化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以葡萄新品种沪培1号为试材,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对果实单果重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该品种的配套技术优化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量水平对沪培1号葡萄果实果粒大小、果型指数、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产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现明显下降。此外,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也随产量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综合上述试验结果认为,无核葡萄沪培1号的适宜产量为1000~1250 kg/667m2。  相似文献   

11.
渭北不同树龄苹果品质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求渭北苹果主产区果实品质的演变过程和稳定性,分别以洛川、白水县两个富士苹果主产地的果树树龄为0~10、11~15、16~20、21~25 a、大于25 a所结的苹果果实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收获期富士苹果单果的质量、体积、质量与体积比、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钙质量分数7 项指标进行测定,并运用综合指标法对不同树龄果树所结苹果的品质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结果表明:随树龄增加,苹果单果质量和体积呈明显增加的趋势,进入果树盛果期(16 a)后基本稳定;果实质量与体积比随树龄增加未有显著变化;果实硬度随树龄增加呈缓慢下降的趋势,但不同树龄间果实硬度差异不显著;不同树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波动性变化;可滴定酸含量随树龄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果实中钙质量分数随树龄增加呈“V”字型变化。果实品质综合评价为树龄小于16 a时处于提升过程,大于25 a则明显下降。由此可以得出,渭北苹果优生区的苹果品质并不稳定,“相对稳定的优果期”仅为树龄在16~25 a的10 a时间里,期间富士苹果的综合品质最佳,树龄大于25 a的苹果品质退化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草莓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溶液浸泡对全熟草莓和八成熟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5个理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同一浓度茉莉酸甲酯溶液对不同成熟度草莓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浓度为150μ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浸泡不仅可以有效的减缓全熟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流失,而且还减缓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速度,延缓其褐变,衰老。八成熟草莓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都在上升,其中150μL/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贮藏效果最好,衰老速度,褐变速度最慢。而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的草莓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草莓的成熟度没有关系。综上所述,浓度为150μL/L的茉莉酸甲酯溶液处理草莓更有利于草酶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了14 个主栽梨品种的制汁性能,为选择制汁品种和制汁工艺提供依据。方法:从理化指标(总糖、还原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出汁率)、褐变程度(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OD420nm 值、L 值)和感官鉴评(外观、滋味、气味)3 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发现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变化范围为10.94%~ 13.00%,可滴定酸含量变化范围为0.062%~0.76%。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果实中分布不均衡,果皮中的总酚含量最高,与果汁的OD420nm 值显著正相关,与L 值极显著负相关。果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也很高,与果汁的OD420nm 值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结论:综合评价,所选14 个梨品种中锦香、黄金、安梨为较好的制汁梨品种。  相似文献   

14.
以设施栽培火焰无核葡萄为材料,在转色初期分别使用50 mg/L、100 mg/L、150 mg/L、200 mg/L、300 mg/L脱落酸(ABA)溶液处理果穗,研究其对果实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ABA处理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花色苷含量有一定的影响,而对果实单粒质量影响不显著。处理30 d后,ABA浓度为300 mg/L的果实单粒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适中,可滴定酸含量最低,而且花色苷含量最高。综合效果而言,300 mg/L ABA处理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品质的提高效果较好,对促进成熟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新鲜的玫瑰香葡萄进行喷涂处理,(20+1)℃放置,每隔2 d测定其硬度、腐烂率、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指标,研究其对玫瑰香葡萄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处理可以降低果实腐烂率、失重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值、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浓度为1.5%和2.0%茶多酚溶液处理组可较好地保持葡萄果实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胁迫对苹果果核褐变状况程度、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VC、呼吸强度、MDA(丙二醛)、POD(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DOP对富士苹果衰老有显著的诱导作用;DOP对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丙二醛、POD、PPO的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对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Vc以及果实的呼吸强度则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硬熟期(七成熟)和生理成熟期(八成熟)锦绣黄桃在30、20、7℃下,果实完熟时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3种贮藏温度下,两个不同采收成熟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光度均无显著差异,可滴定酸、色调角八成熟完熟果实较七成熟显著降低,而甜香型香气物质含量显著升高;30℃条件下,七、八成熟度果实贮藏期分别为4d和3d,完熟果实乙烯释放量和甜香型香气物质含量显著低于20℃和7℃完熟果实,可滴定酸、青香型香气物质含量显著高于20℃;7℃贮藏条件下,七、八成熟度果实贮藏期明显延长至18d,但与20℃贮藏完熟果实比较,甜香型香气物质含量显著低,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两个采收成熟度果实20℃贮藏时间一致(8d)。以上结果表明,锦绣黄桃采收成熟度为八成及贮藏温度为20℃时,其果实风味品质最佳,贮藏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药剂使用效率,减少药剂使用量,达到减施增效目的。方法:以沃柑果实为研究材料,在不同贮藏环境条件用不同浓度保鲜剂处理测定沃柑果实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结果:4 ℃时,贮藏第5,28,42天,不同处理之间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其他贮藏时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处理之间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组(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处理2条件下,沃柑果实失重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整体优于处理1、处理3;常温时,贮藏第3天,不同处理之间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常温时,贮藏第14天,处理2与处理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常温时,贮藏第7天,处理2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处理1和处理3。常温时,大部分贮藏时间下处理2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其他处理组。结论:4 ℃贮藏条件下各保鲜剂处理对沃柑果实有不同程度保鲜效果,450 g/L咪鲜胺+500 g/kg抑酶唑+100 g/kg 2,4-D+400 g/kg百可得对沃柑果实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高良姜处理对番石榴贮藏效果的影响。高良姜处理的最佳保鲜方案是10%高良姜提取液与等体积6%玉米淀粉溶液混合后浸泡番石榴2 h;利用理化分析方法测定了果实中维生素C、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以及好果率等5个指标。结果表明,经高良姜处理的番石榴果实从贮藏后的第5天到第14天,维生素C含量从318.20 mg/100 g降到173.77 mg/100 g,含水量从85.66%降到85.24%,SSC从13%降到12%,可滴定酸从0.45%降到0.40%;好果率则一直保持在100%。因此,高良姜处理有效地延缓了贮藏中番石榴果实维生素C、含水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能显著延缓贮藏中番石榴果实食用品质的下降,提高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贮运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实验研究了堆码高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经历了10 Hz频率振动,不同堆码位置的猕猴桃果实放入0、5、10 ℃三种不同温度的冷库贮藏,其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堆码位置的猕猴桃果实硬度、果实可滴定酸以及维生素C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和MDA含量均不断上升。研究发现处于中层的猕猴桃果实贮藏效果最好。因此,振动条件下堆码位置会明显影响猕猴桃贮藏品质,实际贮运过程中应加强对上层和底层果实的缓冲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