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钱耀光  刘炜 《山西建筑》2008,34(13):118-119
对膨胀土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膨胀土地基的处理原则,详细地介绍了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包括换土法、垫层法、湿度控制法、压实控制法、土质改良法等,以促进膨胀土处理技术的发展,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加筋膨胀土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膨胀土产生膨胀性土压力的规律,并结合加筋土的加筋和破坏机理,由极限平衡分析理论,提出了考虑膨胀力作用的加筋膨胀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公式,为确定加筋膨胀土地基的承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可供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固结试验的膨胀土地基变形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广西膨胀土的固结试验,确定了广西膨胀土的体积变形指标。对依托工程膨胀土进行了现场静力触探试验,根据比贯入阻力随深度的变化曲线特征,确定了膨胀土活动区深度。给出了膨胀土裂隙开展深度的理论解,膨胀土裂隙开展深度的计算值与静力触探试验确定的膨胀土活动区深度和现场观测的裂隙开展深度基本一致。最后介绍了基于固结试验基础上的膨胀土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并在试验基础上给出了膨胀土地基变形的计算结果。以膨胀土地基变形量作为膨胀土地基的分类指标,对膨胀土地基进行了分类。分类结果对膨胀土基础选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膨胀土是指粘粒成份主要由强条水性矿物质组成,并且具有显著胀缩性的粘性土。 膨胀土对构造物地基破坏不易修复,严重的会影响构造物地基稳定,影响构造物设计使用寿命。本文分析 了膨胀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提出了在膨胀土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 土建工程师只有掌握了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变形特征、即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变形破坏的特征,才能采取正确而有效的措施,进行膨胀土地基的变形计算,控制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实际变形值在其容许变形值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抗裂安全性。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因地基问题造成的开裂破坏与非膨胀土地基一样,是地基不均匀变形所造成的。不同的是,非膨胀土地基的不均匀变形主要是由于上部结构荷重和地基土的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南宁膨胀土和上思膨胀土掺入石灰的室内试验结果,研究了石灰改良膨胀土胀缩性质、强度性质及其它工程性质,所得出的结果,可为膨胀土地区地基工程和边坡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一些建筑,特别是重要建筑只能建在被指定的规划用地上,这此圾袋喷射地往往可供选择的、理想的地基越来越少,不少建筑物只能建在需处理的杂填土、软弱土、膨胀土、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基土上。  相似文献   

8.
论文调查分析了兰州新区舟曲中学、中川机场和新区兰石厂的灰土膨胀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舟曲中学已膨胀土体和新区14处场地地基原土进行了易溶盐含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兰州新区地基原土大部分都为非盐渍土无膨胀性。舟曲中学已膨胀灰土易溶盐含量明显高于舟曲中学素土和新区其他地区素土,且随着土样深度的增加已膨胀地基土易溶盐含量明显减小。石灰的加入使地基土易溶盐含量明显增加,进而引发了灰土地基的膨胀,此外毛细水的蒸发和温度也对灰土地基的膨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南宁膨胀上和上思膨胀土掺入石灰的室内试验结果,研究了石灰改良膨胀土胀缩性质、强度性质及其它工程性质,所得出的结果,可为膨胀土地区地基工程和边坡工程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性土,本文通过介绍斐济共和国维提岛的工程勘察实例,阐明了膨胀土地基工程勘察的特点。通过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分析等手段获得了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性质,针对地基土的特殊性质,分析地基土的矿物成分、颗粒组成,并进行了自由膨胀率、膨胀力及收缩等试验,根据土壤的物理指标、力学指标确定了大气影响深度,依据计算的地基胀缩变形量采用调整基础砌置标高的天然地基方案,以期对类似工程条件的勘察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建设中,膨胀土大都属于非饱和土范畴。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而言,膨胀土的胀缩变形可能加剧线路的不平顺性,影响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为研究铁路路基荷载下非饱和膨胀土土层在人工浸水后的变形特征,结合云桂铁路建设,设计并开展了铁路原型路基荷载下膨胀土地基现场浸水试验,并监测了从路基填筑开始到人工浸水结束时膨胀土地基与路基本体变形及浅层土水分的时程变化。试验结果揭示了膨胀土地基浸水饱和后的极限相对膨胀量、膨胀变形沿路基横向与地基深度的分布规律以及地基表面膨胀变形沿路基本体的衰减特征。基于试验成果,初步提出了以路基表面膨胀变形为0作为控制标准确定路基临界填高的设计思路。现场试验的设计原则与实施方法也可为今后研究铁路路基下膨胀土地基胀缩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含水率增加会引起膨胀土地基膨胀变形。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膨胀率和膨胀力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大,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膨胀土地基含水率变化随深度呈线性减小,膨胀率与上覆压力可用椭圆形曲线表示。在推导膨胀率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建议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膨胀土地基膨胀变形。计算表明,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吻合,而规范方法计算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13.
李蕊 《山西建筑》2011,37(29):76-77
介绍了膨胀土的膨胀收缩成因及对建筑的危害,结合膨胀土的地基勘察评价,阐述了膨胀土的常规处理方法,并通过实例论述了膨胀土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影响有荷载膨胀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击实膨胀土在不同的荷载、含水量和压实度下的膨胀变形试验 ,分析了击实膨胀土在 3个因素下的膨胀变形规律 ,并通过考虑交互作用的正交试验设计 ,找出 3个因素的重要性大小 ,且两两无交互作用 ,从而推导出膨胀土地基的膨胀量的计算公式 .  相似文献   

15.
非饱和膨胀土抗剪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的非饱和土,经典的土力学理论在膨胀土问题中己显得无能为力。因此,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来研究膨胀土问题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在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中,吸力的量测在工程实际中仍没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基于这种实际情况,试图通过其他间接的途径来代替吸力的量测,以确定非饱和土的吸附强度。对于膨胀土这种典型的非饱和土,膨胀力是其很重要的性质之一,它的大小受含水量的影响很大;另一方面,膨胀土的抗剪强度也随含水量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进行了大量的膨胀力试验和抗剪强度试验,以确定膨胀土的膨胀力与吸附强度是否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黑山土和梅山土的重塑试样试验得到的试验数据分析发现:膨胀力和含水量之间存在良好指数关系;粘聚力的对数和内摩擦角均随含水量的增大线性减小;非饱和膨胀土的吸附强度与膨胀力之间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非饱和膨胀土抗剪强度公式。  相似文献   

16.
膨胀土的自由膨胀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膨胀率是膨胀土判别与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自由膨胀率的测试人为干扰因素较多,自由膨胀率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被广泛质疑,因此,寻求一种人为干扰因素少,又能反映膨胀土本质的合理而适用的指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引进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法即自由膨胀比试验,膨胀比是10g烘干土样分别在盛有蒸馏水和煤油(或CCl4)的标准量筒(通常为50mL)中沉积稳定时的体积之比。阐述该指标的意义和试验方法,系统开展自由膨胀比试验和膨胀土物理力学指标试验,试验表明:相对自由膨胀率而言,自由膨胀比与阳离子交换量、比表面积、蒙脱石含量具有更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反映膨胀土的胀缩特性;将自由膨胀比与公路规范中常用的指标液限、塑性指数、标准吸湿含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由膨胀比作为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指标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同时自由膨胀比与这些指标相关关系也较好,可将其结合起来用于膨胀土的判别分类中。  相似文献   

17.
王庆  杨建强 《土工基础》2006,20(5):16-18
简述了膨胀土的分布情况及主要工程特性,分析了膨胀土路基病害,开展了膨胀土的石灰改性试验,试验表明:经石灰改性后,膨胀土胀缩性大幅降低,可满足路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因黄土的膨胀特性导致的隧道地表沉降和变形坍塌事故屡见不鲜。为探究浅埋段膨胀土隧道地表沉降和变形控制技术,结合在建太兴铁路TXXS-2小河沟段膨胀土隧道施工,采用现场监测、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膨胀土的特性、胀缩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监控量测数据结果,提出地表沉降控制技术。通过对膨胀土微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引用了膨胀土的判别函数式,对膨胀土的膨胀潜势进行了分类,根据膨胀潜势情况指导施工;研究了膨胀土强度特性,建立了强度与含水量、干密度、饱和度的关系,并对有效蒙脱石含量对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理论上分析了晶体胀缩的根本机理;根据对膨胀土胀缩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隧道的膨胀潜势等级和隧道特殊地质特征,通过现场土工试验,确定了小河沟隧道胀缩影响因素及其曲线关系;通过对现场施工进行监控量测,结合关系曲线和现场情况,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处治措施,指导现场工程施工。  相似文献   

19.
膨胀土中单桩性状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桩基是一种有效处理膨胀土的方法,膨胀土中桩基的工作性状会受到膨胀土浸水膨胀的影响。通过大型模型试验分析了浸水对膨胀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浸水过程中单桩的上升和胀切力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由于膨胀土浸水软化作用,膨胀土中桩的侧摩阻力和承载力明显降低,而由于膨胀作用,桩中产生胀切力而使桩上升。  相似文献   

20.
Cohesive non-swelling soil (CNS) cushion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to solve swelling deformation problems in expansive soil areas. However, the swelling inhibition mechanism is still not ful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inhibition effect on expansive soil using a CNS layer was studied by performing five types of laboratory model tests under unidirectional seep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NS cushion technology produced a sound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ve soil. It was shown that the cations in the CNS layer moved downward and accumulated on the surface of solids and produced an electrical environment inside the expansive soil. In this process, the adsorbed hydrated cations participated in ion exchange with the expansive soil, leading to the modification effect on its swelling potential. Meanwhile, the adsorbed water membrane surrounding the expansive soil aggregates formed by the hydrated cations obstructed further adsorption of water molecules, which inhibited the swelling development of expansive soil. Therefore, the swelling inhibition mechanism can be attributed to three factors: (i) modification effect, (ii) electrical environment, and (iii) deadweight of the CNS layer. The combined contribution of modification effect and electrical environment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electric charge effect, which mainly controls the swe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ve so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