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动态WNMF及在图像融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少鹏  郝群  宋勇 《传感技术学报》2010,23(9):1266-1271
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有限,造成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不高,视觉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对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思想并将之应用于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首先通过加权系数的设计指定重要特征,并在迭代过程中根据各区域相对重要程度的变化对加权系数进行动态调整,与标准非负矩阵分解算法相比较,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全局特征提取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对比实验表明,相对于目前常见标准非负矩阵分解图像融合算法,采用区域突变度作为目标函数的动态加权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平均梯度提高了36%以上,标准差提高了17%以上.  相似文献   

2.
数字水印技术已成为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宿主图像和水印图像DCT系数的幅值分布情况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得出二者的分布可以通过一个自适应关系矩阵进行拟合的理论结果,并给出了计算自适应关系矩阵的快速算法.在此基础上,以自适应关系矩阵为边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宿主图像和水印图像DCT系数分布的自适应边信息水印算法.该算法将灰度图像作为水印信息,利用自适应关系矩阵调节水印图像DCT系数的样本值,并用调节后的样本值替换伪随机选择出的宿主图像中嵌入位置的DCT系数,实现水印嵌入.自适应边信息的引入,使水印算法获得了尽可能多的优化.与同类方法比较,所提出的算法透明性好,鲁棒性强,安全性高,对常见的几何、滤波、噪音、压缩等多类攻击性能很好,水印提取不需要原始宿主图像.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另外,本文所提出的自适应矩阵及其快速计算方法,还可应用于其它类似的分布拟合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稠密型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进行分块LU分解,更充分地利用高速缓存,提高运算效率.对LU分解分块算法进行了研究,用VC+ +6.0对分块算法进行实现,并与标准的LU分解算法进行比较.在大矩阵情况下,分块算法比标准算法运算速度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算法存在的数据局部相关性信息缺失、系数矩阵稀疏性不足的缺点,提出局部约束加强的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算法.在原始的最小二乘回归子空间聚类算法的基础上加入数据局部相关性约束,使表示系数矩阵的块对角性质更明显.同时,提出相似度矩阵构造方法,有效提高类内相似度,降低类间相似度.实验表明文中算法可以有效提高聚类的精确度,从而验证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卷积混合频域盲源分离排序不确定问题,研究了分离矩阵行列式变化和频点距离对基于相邻频点幅度相关性排序算法的影响,提出了改进的盲源分离排序算法.改进算法用权重系数来衡量频点对排序的影响,并将分离矩阵作为下一频点分离矩阵的迭代初值,给出了权重系数设定函数.最后对瞬时混合信号、卷积混合信号、实际房间采集信号分别进行盲源分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Murata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分离信号信噪比提高、分离速度加快、算法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6.
测量矩阵优化是压缩传感理论(CS)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离散小波基,提出一种测量矩阵优化算法.根据离散小波变换的系数分布特点,构建优化矩阵来对原测量矩阵系数进行调整,提高了采样效率,同时降低了测量矩阵列向量的相干性.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表明,该优化算法对压缩传感中常用测量矩阵进行优化后,其重建效果都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低采样率的条件下,优化效果明显.经过验证,优化后的测量矩阵满足有限等距特性(RIP).  相似文献   

7.
带状线性方程组的并行交替方向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分布式存储环境下求解带状线性方程组的并行交替方向迭代算法。充分利用系数矩阵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在系数矩阵分别为Hermite正定矩阵和M-矩阵时算法的充分条件,并针对采用的分裂方式,讨论了参数的收敛范围,最后在HPrx2600集群系统上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实算与理论相一致,算法简便可行且具有良好的并行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视频目标跟踪过程中,目标遮挡往往导致跟踪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表达和多任务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将求解粒子稀疏表达的过程看作是一个多任务学习问题,在求解稀疏表达系数时将目标系数矩阵和冗余系数矩阵分开求解.由于粒子选择目标模板的相似性,选择用l1,∞范数对目标系数矩阵进行约束以获得组群稀疏特性;由于遮挡出现位置的随机性,选择用l1.1范数对冗余系数矩阵进行约束以获得元素稀疏特性.最后采用ADMM优化算法对复合约束模型进行优化.复合约束模型不仅考虑了粒子之间的相关性,同时能够更准确地重构随机出现的遮挡,降低了遮挡对于跟踪器识别目标造成的干扰实验.结果证明,基于复合约束的目标跟踪算法对于遮挡问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同时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采用小波包重构系数矩阵与改进SVD的人脸识别新算法.小波包变换是小波变换的推广,可视为普通小渡函数的线性组合,具有灵活的时频分析能力.小波包重构系数矩阵与原始图像矩阵的尺寸相同,具有较高的精度.使用常规Colub-Reish算法的奇异值分解(SVD)所得到的奇异值(SV)按由大到小的顺序重新排列过,无法确定每个SV与输入矩阵列向量的对应关系.改进的SVD方法能够使得奇异值与每个频带的重构系数相对应,进而构造出人脸图像小波包重构系数矩阵的奇异值特征向量,并采用基于方差计算的相似度分类方法识别人脸.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率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的数字水印算法.先通过NMF构造载体图像基于部分表示的系数矩阵,将灰度水印图像嵌入其中;再利用NMF基矩阵作为密钥提取水印.为了说明有效性,该算法与主流的DCT水印算法进行相关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同DCT算法一样有效,且在抗剪切和抗滤波性能上优于DCT算法.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求解周期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并行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系数矩阵进行一次预处理后,充分利用系数矩阵结构的特殊性,使算法只在相邻处理机间通信两次。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算法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在HPrx2600集群上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实算与理论是一致的,并行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求解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并行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系数矩阵结构的特殊性,通过对系数矩阵进行适当分解及近似处理,使算法只在相邻处理机间通信两次。并从理论上给出了算法有效的一个充分条件。最后,在HP rx2600集群上进行了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实算与理论是一致的,并行性也很好。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并行Arnoldi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Galerkin原理为基础,提出了求解循环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根据系数矩阵的稀疏性,选取适当的子空间的基,使算法不但不会发生中断,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当系数矩阵对称正定时,该并行算法收敛。最后,在HP rx2600集群上进行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并行效率很高,理论和实际计算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求解系数矩阵为块三对角的线性方程组的一种适合于MIMD分布式存储的并行算法,该算法以系数矩阵分解为基础,充分利用了系数矩阵结构的特殊性,进行了近似处理,使整个计算过程只在相邻处理机间通信两次,具有很高的并行效率,并在理论上给出了该算法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在HPrx2600集群上进行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加速比呈线性增加,并行效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基于MapReduce的主成分分析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apReduce并行化框架的流行,各种数据挖掘算法的并行化也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s Analysis,PCA)算法的并行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目前PCA算法的并行化研究的成果进行总结,发现这些PCA算法并行程度并不完全,特别是特征值计算过程。整个PCA算法流程分为两个阶段:相关系数矩阵求解阶段和矩阵的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阶段。通过当前最流行的并行框架MapReduce,融合矩阵的QR分解,提出了一种奇异值分解的并行实现方法。利用随机产生的不同维度大小的双浮点矩阵比较并行奇异值分解相对传统串行环境下的算法效率的提升情况,并分析算法效率。之后,将并行奇异值分解融合到PCA算法中,同时提出相关系数矩阵的并行计算过程,将PCA计算的两个部分完全并行化。利用不同维度的矩阵对提出的并行PCA算法与已存在的未完全并行PCA算法、常规的PCA算法的运算速度进行比较,分析完全并行化PCA算法的加速比,最终得出所提算法在处理一定规模的大数据情况下的时间消耗要少许多。  相似文献   

16.
一类Toeplitz循环三对角方程组的一种分布式并行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类Toeplitz循环三对方程组的一种分布式并行算法,在求解由一阶线性双曲型方程(如迁移方程)在一定边界条件下导出的隐式差分方程组时,要重复地求解此类Toeplitz循环三对角方程组。算法基于对系数矩阵的分解,贯彻并行算法设计中“分而治之”的原则,充分利用了系数矩阵结构的特殊性。算法实现中通过秦九韶公式的运用,避免了不必要的冗余计算;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算法是数值稳定的,且当方程组规模充分大时,该算法加速比趋近线性加速比的理想情况。给出了算法在某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系统上的数值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7.
在内点算法(IPM)框架基础上,分析具有分块带边结构系数矩阵与箭形结构二次项的二次规划(QP)问题,导出其既约与最简既约修正方程.对既约修正方程系数矩阵进行置换,使其具有箭形分块结构,并结合该结构与解耦技术给出修正方程的并行求解算法,设计QP问题的并行IPM结构.在集群环境下的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加速比和...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在MIMD分布式存储环境下求解块三对角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基于Galerkin原理适当取基构造算法,使整个计算过程只在相邻处理机间通信两次,并给出了系数矩阵为对称正定矩阵时算法收敛的条件。在HP rx2600集群系统上进行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多分裂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一类Toeplitz三对角方程组的一种分布式并行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中提出一类Toeplitz三对角方程组的一种分布式并行算法。该算法以系数矩阵的分解为基础,充分利用了系数矩阵结构的特殊性,算法因并行化而引入的冗余计算量非常少,算法的通信机制简单,通信量仅与处理 机台数p有关,与方程组规模n无关,算法具有很高的并行效率,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表明,其加速比Sp(n)→p(n→ ∞),此为线性加速比的理想情况。文中给出了算法在分布存储多计算机系统上的数值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PVM的线性方程组的一种网上并行迭代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基于PVM的桌面PC机联网而成的网络并行计算环境中,处理机的运算速度较快,而处理机间的通信相对较慢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求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种分组Guass-Seidel并行迭代算法,该算法将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按行分块储存在各处理机,每台处理机分别对各自的块采用Guass-Seidel迭代法进行迭代计算,其处理机间的通信较少,实现容易。并用1~24台桌面PC机联成的局域网,在PVM 3.4 on Windows2000,VC 6.0并行计算平台上编程对该算法进行了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较传统的Jacobi并行迭代算法和传统的Guass—Seidel并行迭代算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