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超声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枣渣含有丰富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但直接从红枣渣制备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色泽较深,影响其产品质量,因此,脱除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的色泽对开发利用枣渣具有重要意义。为脱除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色泽。本文采用超声辅助H2O2技术对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进行脱色,研究H2O2脱色浓度、脱色时间、脱色温度和超声功率对枣渣白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色浓度7%,脱色时间20min,脱色温度47℃,超声功率160W,该条件下枣渣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白度达到62.3。表明超声辅助脱色技术是一种适宜的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脱色方法,为提高枣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梁丽敏  徐勇  王欣  王洪健 《现代食品科技》2011,27(8):988-990,1004
研究了从酱油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 IDF)的工艺,同时对IDF的脱色工艺也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从酱油渣中提取IDF的适宜条件为:NaOH 1%、碱浸温度90℃、HC11%、酸浸温度90℃.最优脱色条件是H2O2浓度为3%,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h,料液比为1:6.产品的提取率为20.10%,膳食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3.
碱法提取大枣渣多糖及活性炭脱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以多糖含量、多糖得率和脱色率为指标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碱提大枣渣多糖和脱色工艺进行优选。碱提最佳工艺为 :加入 2 0倍枣渣体积的 0 5mol/LNa2 CO3溶液 ,于 80℃温浸 3h。脱色最佳工艺为 :在 40℃下 ,调节 pH =3 5 ,加入 2 %活性炭 ,搅拌 2 0min。  相似文献   

4.
提取果胶和橙皮苷后残余的橘皮渣是一种极好的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来源。为了进一步实现对橘皮渣的二次利用,研究了采用化学方法从残余的橘皮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提取工艺,同时对IDF的脱色工艺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NaOH浓度0.25mol/L、碱浸泡温度50℃、碱浸泡时间1.0h、固液比1∶15。膳食纤维脱色最优参数为:H2O2浓度为4%、脱色温度60℃、脱色时间3h、pH为9。在该条件下,不溶性膳食纤维产率为65.98%,提取率高达92.86%,产品颜色为乳白色。  相似文献   

5.
以枣渣为原料,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植物乳酸菌等复合发酵提取枣渣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DF)。以枣渣IDF得率为响应值,对复合菌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研究,并测定持水力、膨胀性及持油力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的工艺条件为:当复合菌种配比1∶1∶1,接种量为0.5%时,料液比为1∶19.7,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16h。此条件下IDF的得率为18.13%,与理论值18.1485%相差0.019%,表明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之间拟合度良好,持水力、膨胀性及持油力分别为3.03±0.15 g/g,4.51±0.04 m L/g,1.72±0.14 g/g。枣渣中IDF可作为一种优质膳食纤维同时还可用在食品添加剂或保健食品中。  相似文献   

6.
金丝小枣多糖的提取及脱色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李进伟  丁霄霖 《食品科学》2006,27(4):150-154
利用金丝小枣(ZiZyphusJujubacv.Jinsixiaozao.)制取枣多糖,并对该制备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工序-提取、脱色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枣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86~96W,提取温度45~53℃,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1:20;聚酰胺是理想的脱色剂,具有脱色、去除蛋白质、杂质三种功能,其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酰胺用量为需脱色粗多糖的4倍,聚酰胺柱用1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以1.5m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  相似文献   

7.
以阿克苏骏枣为原料,采用生物复合酶解对骏枣多糖进行提取,以多糖得率和纯度为指标,探讨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解pH、加酶量对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骏枣多糖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骏枣多糖的聚酰胺柱层析脱色工艺条件。确定骏枣多糖最佳的生物复合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65 min,pH6,加酶量1%。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2.29%,纯度为39.23%。聚酰胺柱层析最佳脱色工艺为:聚酰胺用量为骏枣粗多糖的4倍,用1倍柱体积的去离子水以1.5 m L/min的流速进行洗脱。  相似文献   

8.
对苹果渣脱色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以过100目筛苹果渣为原料,用有机溶剂浸泡,提取其中色素得到脱色后的果渣。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苹果渣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20,浸提时间40min,以乙醇为浸提剂,浸提级数2级,可以获得最佳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2016,(4):318-321,329
以柑橘皮渣为实验材料,采用微波法通过灭酶、脱色、烘干、研磨和离心分离等工艺提取皮渣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功率和料液比对皮渣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同时以此最优提取工艺提取小金橘、香橙、金丝柚、丑柑皮渣中的IDF,同时测定其理化指标和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微波法提取IDF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 min、提取功率400 W、料液比1∶4 g/m L,柑橘IDF提取率最高,达18.13%。其中丑柑皮渣IDF的水分含量最高,达8.05%;金丝柚灰分含量最高,达4.70%;小金橘脂肪、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4.36%、2455μg/g、18.18%;香橙持水性和膨胀性最高,分别为949%和1384%;丑柑持油性最高,达189%。  相似文献   

10.
米渣蛋白脱色工艺优化及对产品功能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米渣蛋白的色泽和功能性质,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其脱色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分析脱色后米渣蛋白的功能性质。优化后双氧水脱色的较佳工艺条件为H2O2体积分数4.5%、pH9.5、温度55℃、时间45min。在此条件下,米渣蛋白的白度由20.5%增加到48.2%。在pH4~5时脱色后米渣蛋白的溶解度最低,只有5%左右;当pH<4或pH>6时,溶解度迅速增加,pH2和pH13时分别为38.58%和76.79%。中性条件下,脱色后米渣蛋白的起泡力12%、泡沫稳定性33.3%、乳化活力指标3.15、乳化稳定性指标24.84min、持油力和持水力分别为2.00和3.08,都明显高于未脱色米渣蛋白,说明米渣蛋白经H2O2氧化脱色后,可改善其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