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讨论的答复姚耀武(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陈祖煜同志对“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一文提出一些深入讨论的问题是很有益的,由于本文是偏重于研究影响土坡可靠度的因素,因此对有些问题研究不够深入,陈文的一些看法是深入研究这...  相似文献   

2.
土坡稳定的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春凤  英江 《山西建筑》2005,31(18):119-121
介绍了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的蒙特卡洛法和一次二阶矩法,确定土坡稳定的极限状态方程,用蒙特卡洛法和一次二阶矩法对一土坡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土坡稳定的可靠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土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坡稳定可靠度分析姚耀武,陈东伟(清华大学水电工程系,北京,100084)1.引言土坡稳定分析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土坝等工程都会遇到土坡稳定分析问题。目前在工程设计中常用的稳定分析方法均为定值分析法。定值设计法是经过长期工程...  相似文献   

4.
边坡稳定的模糊随机有限元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坡工程中同时存模糊性与随机性,应进行边坡稳定的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在边坡稳定的随机有限元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边坡稳定的模糊随机有限元可靠度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它可以利用随机有限元分析的相应程序,能同时考虑参数的模糊性与随机性,能同时求得边坡的模糊可靠指标及模糊滑面位置。该方法利用了随机有限元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在模糊截集上只需进行两次随机有限元分析即可求得该截集上可靠指标的极值,因此计算效率较高。算例分析表明:随着参数变异系数的增加,边坡的模糊可靠指标明显减小;对于均质土坡,模糊滑面的位置相对集中,形成模糊滑带;对于非均质土坡,模糊滑面的位置受边坡破坏机理的影响,参数的微小变异可能导致滑面位置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可靠度分析的蒙特卡罗法,对土坡稳定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以工程事例为例,讨论了计算模型以及土性参数的均值和变异系数对可靠指标的不同影响,并对可靠指标和安全系数度量土坡稳定的合理性进行了一定的比较。  相似文献   

6.
感谢朱大勇、陈祖煜两位教授对“怀洪新河某堤段滑坡前的稳定分析与滑坡后的验证”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下面就有关问题进行答复。1 原文的复合滑动面分析方法符合规范规定  *原文的复合滑动面稳定分析结果及安全系数最小滑动面的主要参数都是1993年某堤段发生滑坡前按原文所述方法计算得出的。当时尚无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因而根据辗压式土石坝规范[1]有关条款分析。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2]在长江洪水后不久发布。根据该规范8.2.4条规定:“土堤抗滑稳定可采用瑞典圆弧法。当堤基存在较薄软弱土层时,宜采用改良圆弧法。土堤抗滑稳定计算应符合附录F的规定……”。根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基于典型失效模式可靠度分析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column overdesign factor)ηc的概率评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可靠度理论对结构典型失效模式的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获得能使结构最可能发生“强柱弱梁”破坏的最优ηc取值。以一栋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对提出方法进行应用研究,考虑屈服失效、极限变形失效和剪切失效3类失效机制,选取7种典型失效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规范建议的ηc取值无法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可能发生“强柱弱梁”破坏,而当ηc取值大于3.1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发生“强柱弱梁”破坏的概率最大。  相似文献   

8.
 《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第6期刊登了“岩体的压剪损伤机理及其在岩爆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其中关于岩石压剪启裂准则的“理论分析”并没有理论应有的严格性,难以令人信服。“原文”指出,70年代周群力等提出了如下经验性判据:λKⅠ+|KⅡ...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靠度分析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某土坡可靠度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进行了系统可靠度和常规可靠度分析,讨论了粘聚力和摩擦角相关性对失效概率的影响,并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可靠度分析比常规可靠度分析方法所得的结果偏大。  相似文献   

10.
谈岩土工程概率分析法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一、概述近二十年来,概率统计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分支--“岩土工程的概率分析方法”,或者简称为“概率土力学”,目前常说的所谓“可靠度分析”即是其中有关计算方法方面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对“碎石类土盐渍化评价初探”讨论的答复高树森师永坤(新疆石油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克拉玛依,834000)“碎石类土盐渍化评价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初探”)发表后,徐攸在先生撰写了“也谈碎石类土的盐渍化评价---与高树森等同志商榷”一文(简称“徐文”)...  相似文献   

12.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1年第 6期发表“渗流作用下土坡圆弧滑动有限元计算”(作者 :毛昶熙 ,李吉庆 ,段祥宝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此文实际上是重申第一作者在 1982年发表的观点[1] 。当时 ,此文曾导致了一场讨论 (参见《岩土工程学报》1983年第 3期 )。但 18年后 ,作者再次重申了关于现有教科书和规范介绍的方法存在严重缺陷的观点。笔者曾是参加这场读者讨论的撰稿人之一 ,故也愿意再一次对文中的一些观点作一讨论。 在文献 [2 ]中 ,笔者曾强调 ,在进行边坡稳定分析时 ,首先需要解决一个研究对象问题。即当分析一个土体或土条的力学平衡时 ,是把土和水的混合体当作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3.
对“地基软硬程度与挡土墙倾覆稳定性”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刊1998年第3期刊登的“地基软硬程度与挡土墙倾覆稳定性”(以下简称“原文”)指出,挡土墙倾覆稳定验算的核心是正确选择转动中心,而地基软硬程度是决定挡土墙倾覆失稳形态的根本原因。原文指出倾覆失稳可分为转动型倾失稳和组合型倾覆失稳,对转动型倾覆失稳,...  相似文献   

14.
对“桩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关系”讨论的答复潘时声(清华大学水电系,北京,100084)笔者在岩土工程学报1993年第6期发表了“桩的承载力与刚度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关系”)后,李志成同志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以下简称“李”文),现将几个问题答复如下。1前...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解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近日学习了李靖等同志的“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解法”一文(刊于《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第4期,以下简称原文)。作者们有志于“针对黄土地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完善黄土边坡稳定性图表分析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简便的工具,想法是很有意义的,值得研究。现提出几个...  相似文献   

16.
针对岩土工程中由于数据较少导致无法精确研究模型不确定性这一问题,基于数理统计理论和贝叶斯统计方法,提出了岩土工程数据处理的贝叶斯优化方法。收集了南非地区29根无黏性土中和59根黏性土中桩的承载力资料,并将承载力实测值和理论计算值的比定义为承载力的模型因子。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将收集的数据分为“好数据”、“一般数据”和“坏数据”,剔除了对计算结果造成较大误差的“坏数据”,并对“一般数据”进行贝叶斯优化。利用中心点法、验算点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法计算出桩的承载力的可靠度。计算结果表明:数据的分类和优化对可靠度指标和抗力系数计算结果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利用“好数据”和“更新后的数据”的计算结果大于利用其他类型数据的计算结果。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和美国的桥梁荷载抗力设计规范给出了打入桩抗力系数的建议值。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用有限元法对边坡稳定的可靠度进行分析时,通常只考虑土体的弹塑性变形(即材料非线性问题)。而对于土坡而言,其滑动面附近土体会产生应变局部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平均应变为10%时,剪切带内的应变高达40%。因此,为了真实模拟边坡的破坏情况及过程,应进行边坡的大变形有限元可靠度分析(即几何非线性问题)。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原理,采用以物质坐标为变量的更新的拉格朗日法(uL法)建立了弹塑性大变形有限元分析模型,同时考虑了边坡工程中的材料非线性及几何非线性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边坡的安全系数,建立了边坡破坏的极限状态方程,进行了边坡的有限元可靠度分析。计算比较了弹塑性小变形及弹塑性大变形时均质土坡的安全系数及可靠指标,进行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了当考虑边坡的大变形时,安全系数有所增加而可靠指标有所减小的结论,指出只进行小变形有限元可靠度分析偏于危险。  相似文献   

18.
结构鲁棒性及其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偶然事件”、“局部损伤”、“不成比例破坏”和“失效后果”四个方面给出了结构鲁棒性的新定义,将结构鲁棒性的定量测度划分为四类,分别从结构的属性、结构的确定性性能、结构的可靠度以及结构的风险等方面详细阐述了目前已经提出的各种鲁棒性指标;分别采用基于承载力的鲁棒性指标、基于可靠度的鲁棒性指标以及基于风险的鲁棒性指标,对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鲁棒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三类指标的鲁棒性评价结果一致,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刘元雪先生对“原文”的讨论促使笔者再次翻阅了许多文献,更深地思索了关于页岩的一些问题。同时,“答复”也给笔者一个对“原文”进一步说明的机会。在此表示十分感谢。现就“讨论”中的两个问题答复如下:1 几点说明*(1)“原文”中的湿度(mc)是样本的水重与样本干重之比,它就是常说的含水量,而不是干湿程度或饱和度的含义。因英文moisturecontent直译为湿度,“原文”中也就用了此词。(2)众多页岩具有层状结构,但它与通常所说的层状岩体是有区别的。页岩为粘土岩类,由粘土脱水胶结而成,通常以粘土类矿物为主,含石英、云母等,有明显的薄层理[1]。通过各种实验(X-射线分析、光学显微分析、电子显微扫描  相似文献   

20.
对“基坑抗隆起稳定问题的应力强度计算方法”的讨论胡玉银(上海建工集团,200120)基坑抗隆起稳定是基坑稳定的一个重要方面。曾庆义和杨晓阳的文章(原文载本刊1996年第2期p.17)对此进行了探讨,很有意义。由于该文建议的基坑抗隆起稳定性评价方法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