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棉用活性染料对真丝绸染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尚  丁武  黄健夫 《丝绸》2011,48(3):5-7
通过对染色时间、温度,促染剂及其用量,碱剂及其用量等因素分析,优化了真丝绸的染色工艺,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和色牢度,降低了染料和盐碱的用量,减少了废液中染料及盐碱的残留,使染色工艺更符合环保要求:新工艺简单方便,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2.
针织物一次准确化染色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织物一次准确化染色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是一项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从染整加工定单的审查、总工艺设计、企业内控标准的制定、前处理染色工艺设计、染机的选用、染化料的筛选、预加盐碱染色工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实现一次准确化染色提出了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织物一次准确化染色工艺设计与技术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顺成 《针织工业》2007,(10):47-52
实现针织物一次准确化染色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文中从染整加工订单审查、总工艺设计、企业内控标准的制定、前处理染色工艺设计、染机的选用、染化料的筛选、预加盐碱染色工艺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做到一次准确化染色提出了工艺设计和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文中采用水煎法萃取柞树叶染液,并应用于柞蚕丝的染色。探讨了后媒染色法工艺条件对柞蚕丝染色织物颜色特征值的影响,并与直接染色、前媒染色、同媒染色工艺进行对比,测试了染色后织物的颜色特征值及染色牢度。结果表明,柞树叶对柞蚕丝后媒染最佳染色工艺为浴比1∶50、柞树叶染液质量分数100.00%(pH值=6)、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30 min、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5.00 g/L;直接染可染浅灰黄色调,应用范围有限,通过媒染染色可改变织物色调,媒染工艺呈黑灰色调提高了其应用价值,显色效果优劣为后媒染前媒染同媒染;直接染和后媒染的耐皂洗、耐摩擦及耐日晒色牢度均达到3级,能够满足现代服装服用色牢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崔浩然 《印染》2013,39(5):48-51
中温型活性艳蓝色泽艳亮,在中温型活性染料中享有独特的地位,但其在染色过程中极易产生色花、色差、色光波动和色牢度低下等染色质量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它在盐碱固色浴中溶解稳定性差,凝聚现象与骤染现象严重所致。实践证明,以弱碱性浴吸色,碱剂先少后多地多次施加,严格控制盐碱浓度,是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6.
叶雅君 《印染助剂》1989,6(1):12-16
本文介绍了氯化稀土在真丝绸染色中的应用研究,探讨了作用机理及工艺条件。用稀土助染真丝绸能节约酸性染料与助剂,降低染色温度,提高染色质量,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羊绒纤维低温等电点染色、媒介染料低铬染色工艺进行了理论及实践探讨.按照从小样实验到批量生产的程序,对羊绒低温等电点染色与高温染色工艺,低铬染色与传统媒染工艺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在半精纺羊绒染色过程中采用低温等电点染色、低铬染色能够减少纤维损伤,提高半精纺色纺纱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慧  赵志军 《针织工业》2020,(11):44-48
采用水煎法萃取五倍子染液,选取后媒染染色工艺,探讨染色时间、温度、染液质量分数、媒染剂浓度、染色次数等最佳工艺,并确定五倍子染制柞蚕丝黑色调的显色范围。结果表明,五倍子染制柞蚕丝染色工艺条件:浴比1∶50、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40 min、五倍子染液质量分数12.50%~50.00%、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0.01~5.00 g/L、媒染时间15 min、染色次数2~7次;通过调整五倍子染液质量分数、皂矾媒染剂质量浓度、染色次数,可以染制明度L~*值为10.00~80.00不同色阶的黑色调;将五倍子柞蚕丝染制的15种不同色阶与潘通色卡进行比照后发现,其色调对应关系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粘胶纤维、硫化染料的基本特性,从设备、工艺、操作和生产管理几方面探讨了提高粘胶条染色质量的方法。指出硫化染料与硫化钠的使用比例、染色工艺、升温速度、保温时间是影响染色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给出了解决染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晓楠  王利君 《丝绸》2023,(2):75-83
针对棉织物柿漆染色色调单一的问题,文章采用绿矾作为媒染剂,通过前媒染、后媒染和直接染色工艺,探讨了媒染工艺参数对柿漆染色棉织物颜色(K/S值)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案,获取最佳柿漆媒染染色工艺,同时分析了柿漆媒染棉织物的服用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媒染工艺为温度30℃、媒染剂质量浓度0.25 g/L、时间30 min时,媒染棉织物的K/S值较大;柿漆前媒染、后媒染染色工艺为染色8次、稀释比例1︰3、pH值10、日照时间20 h。运用前媒染、后媒染和直接染色工艺依次得到了茶褐色、蓝黑色和黄棕色调,柿漆媒染棉织物具有优良的耐用性、热湿舒适性、色牢度和抗紫外线性能。  相似文献   

11.
活性染料深浓色染色织物的湿摩擦牢度是困扰提高产品质量的难题之一。以棉织物为染色对象,分析了活性染料湿摩擦牢度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验对活性染料染色加工工艺进行探讨,找出的最佳染色条件为:70℃时上染、固色,NaCl、Na2CO3用量为15 g/L。  相似文献   

12.
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节水染色,为提高对该工艺下活性染料在棉织物上染过程的控制及染色工艺优化的理论指导作用,用C.I.活性红195进行染色吸附动力学实验,探讨其染色机理。运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I.活性红195的在传统水浴和D5悬浮体系染色实验数据进行模拟,计算C.I.活性红195在两种染色条件下的染色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C.I.活性红195在传统水浴和D5悬浮体系对棉织物的染色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活性染料/D5悬浮体系染色平衡吸附量显著高于传统水浴染色,半染时间显著下降,染料在短时间内几乎完全上染。  相似文献   

13.
采用ME型活性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MSD和传统染色工艺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MSD工艺未改变活性染料上染蚕丝的吸附等温线的类型,但显著提高了染料在丝纤维上的吸附量。MSD工艺明显提高了ME型活性染料在丝纤维中的扩散速率。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MSD工艺染色显著提高了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MSD工艺未影响染色的匀染性及浮色的易洗涤性,提高了M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织物染深浓色的提升力。采用M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织物染深浓色可以获得优良的染色牢度,MSD和传统工艺染色样品色牢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竹浆粘胶纤维冷轧堆染色时,通过染料筛选选择同步一致的活性染料活性橙SNE、活性黑SNE、活性大红SNE,提高染色的稳定性和重现性。使用固色碱代替水玻璃改善竹浆粘胶织物的手感,并将堆置时间缩短至12h,提高效率。后整理使用亲水柔软剂,使竹浆粘胶纤维织物吸湿性能得以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於琴 《江苏印染》2013,(11):19-21
比较毛用活性兰纳素染料和RW型活性染料对棉/毛混纺纱卡的染色性能,探讨了RW型活性染料对棉/毛混纺纱卡的-浴染色工艺。结果表明:RW型活性染料比活性兰纳素染料得色深,匀染性好,低碱固色条件对羊毛纤维损伤小,棉/毛混纺纱卡织物强力损伤低,说明棉/毛混纺纱卡用Rw型活性染料-浴染色工艺可行,产品质量能达到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棉/丝光羊毛混纺纱线的染色同色性,采用安诺素棉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安诺赛特弱酸性染料一浴法和安诺素活性染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的一浴法等3种染色工艺,通过调节染料的复配比例,以实现棉与丝光羊毛两组分纤维表观得色深度的一致性.试验发现,活性染料一浴法工艺简单,但适用染料较少;安诺素活性染料,染色时补充拉菲尼尔直接染料染色效果较好,但直接染料的色牢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Tencel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亚伟  唐人成 《丝绸》2000,(9):20-21,27
采用碱氧一浴法,室温冷堆法和酶处理三种方法,探讨了退浆工艺对Tencel斜纹织物前处理质量的影响;用直接染料和双活性基活性染料对Tencel纤维和粘胶纤维进行染色,分析了染色特性的差异,并测定了织物风格。  相似文献   

18.
FN型活性染料的低盐染色工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几种常用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固色率和K/S值的比较,选择性能优良的FN型活性染料进行染色;分析盐用量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尝试用盐的组合来达到环保型低盐染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脱色工艺对紫羊绒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玉娟  王俊杰 《纺织学报》2007,28(11):85-88
为了提高脱色紫羊绒的染色质量,探讨了漂白工艺因素对脱色紫羊绒染色性能的影响。分别研究了原绒的色泽、白度值,助剂SLS,去铁处理等因素对羊绒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白度值的升高,脱色紫羊绒的染色平衡上染率降低;漂白对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媒介染料的上染率都有影响,漂白后各种染料的上染率都降低;对于媒介染料染色的上染率,残留的亚铁离子在染色过程中会与铬离子竞争与染料反应;脱色紫羊绒对染色条件更加敏感,匀染性下降,可采取低温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20.
针对活性染料轧蒸染色固色率低的问题,通过测试湿织物热常数探究织物表面温度变化规律,分析了染液组成和带液率对织物热常数、升温速率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研究了织物升温速率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硫酸钠能够促进织物升温,提高染色织物的K/S值和固色率,但不符合无盐染色的要求;增加带液率,湿织物导热系数和容积热容随之增大,而表面温度却呈现降低趋势;染料固色率与织物表面升温速率变化规律一致,说明提高织物升温速率有助于改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降低织物带液率可提高升温速率,是实现无盐染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