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种UML2的交互的形式化语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ML2(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2.x)的规范为其交互定义了一种基于事件发生轨迹的语义,弥补了之前版本在语义上的欠缺。但是此语义是用自然语言(英语)描述的,不够精确、不一致,并且很多细节解释得不够清楚和完备。利用集合论以组合定义的方式形式化语义,并且证明了形式化后交互的语义为拟序集,此拟序集的线性化恰好就是规范所定义的轨迹集。此形式化语义可以作为UML2交互规范的很好的补充,不但有助于UML2交互的理解,还为UML2交互的应用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软件开发在需求阶段多是采用自然语言描述,因为自然语言自身的矛盾性和语义的模糊性等,在后期的运行中,难以避免软件的很多漏洞。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形式化方法的优势,以形式化语言Pi验算描述交互为例,演示了形式化方法的准确性和采用形式化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王飞  易绵竹  谭新 《计算机科学》2018,45(Z6):101-105
传统的知识表示存在涵盖知识面不够和语义形式化描述不够全面的问题,导致计算机理解自然语言不够准确。受大脑神经元工作原理的启发,从语义剖析的角度出发,基于本体语义,在概念和词汇两个层次构建了本体语义网,使其具有神经网络的特性,既能准确理解文本语义,刻画词在不同领域内的不同含义,又涵盖了文本生成过程中的语义组合特点。为使模型进一步形式化,采用矩阵的方式表示,并用奇异值分解来降低矩阵规模复杂度,以便于描述词汇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C程序查错的词法错误、语法错误、语义错误和逻辑错误四个角度出发,重点对词法查错和语法查错原理进行了探究,并分别用易于口语交流的自然语言表示法、易于书面语表达的形式化表示法和利于人机交流的语法图表示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基于语义解析的中文地理信息系统(GIS)自然语言接口实现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首先,我们针对一个具体GIS应用领域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函数式的形式化意义表示语言GISQL和一个中文语义解析标注语料库;然后,我们通过引入混合树作为隐变量用于构造输入句子与输出表示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含隐变量的感知器模型的语义解析算法。在开发的中文语义解析标注语料库上的实验结果显示,该文提出的语义解析算法的F1值达到了90.67%,明显优于baseline系统。更重要的是,该文的研究证明了基于语义解析方法实现中文GIS的自然语言接口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针对藏语自然语言形式化的实际需求,分析了用复杂特征描述藏语句子的必要性,引入了复杂特征集和合一运算的概念。以形式化为出发点,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后盾,以实例举证的方式对藏语词汇、句法、语义的规则及句子合一运算提出了探索性的研究思路,并且采用框式表示的方法,力求从形式化的角度为藏语自然语言处理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7.
以RDF结构为基础的数据网的发展中,高效数据检索成为关键问题之一。形式化查询语言(如SPARQL)因其语法的复杂性及查询本体的相关性阻碍其效用的发挥,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或工具实现以自然语言为基础(如关键字检索)的检索。形式化查询语言是检索这类结构化数据的有效方式,用户习惯自然语言为基础的检索方式。因而如何自动将关键词为基础的检索方式转换成以形式化查询为基础的检索方式是实现数据网的重要一环。关联数据的自然语言查询方法自动将自然语言查询转换成SPARQL查询,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文中在抽象转换度量模型的基础上,以本体为基础构建查询语义图及实现语义消歧,构建SPARQL查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召回率、精度及更低的时间消耗。  相似文献   

8.
9.
基于ATT&CK的APT攻击语义规则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自然语言描述文本中提取网络攻击知识存在语义鸿沟,导致TTPs威胁情报自动化利用低。为提高威胁情报自动分析效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TT&CK的APT攻击语义规则。首先,构建带标签的有向图语义规则模型,对自然语言文本描述的攻击技术进行知识化描述;其次,定义语义规则,阐释网络实体属性及其逻辑运算关系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最后,利用关键词组识别、知识抽取等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攻击技术文本中抽取形成123个APT攻击语义规则,涵盖ATT&CK的115项技术和12种战术。利用模拟场景采集的APT攻击日志数据,对语义规则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语义规则检出率达到93.1%,并具备一定的攻击上下文信息还原能力,可有效支撑威胁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0.
自然语言接口的语义分析任务是将自然语言指令转化为某种目标系统的形式化描述逻辑,是对自然语言的形式化建模,但语义分析模型在可视化、并发性、复杂度、一致性、可变性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在吸收语义网、深度网络、依存分析等现有概念基础上,提出一种综合的意元网络MNet的语义分析方法.MNet由意元、内关系、外关系及特征属性构成,并通过层次化递归的方式进行定义,期待面向从短语、句子到篇章的整体语义空间描述.从元关系、树结构和网结构3个过程设计了MNet一般构造算法.重点提出了自底向上规约式的MNet语义依存树构造算法,实验表明MNet能有效解决语义依存分析和自然语言控制接口问题.将SCADA系统的自然语言操控接口的语义分析过程转化成MNet的一般构造过程,为自然语言语义分析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王缓缓  李虎  石永 《计算机科学》2011,38(2):187-190,240
虽然相关研究组织提供了语义Web的一些简化工具,但是对不具备相关背景知识的领域专家来说,语义Web的可用性较低。提出了基于语义Web的受控自然语言系统推理模型,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给出受控自然语言系统推理模型框架;然后分析受控自然语言的语言处理部分,提出基于WordNct的受控自然语言系统的本体词库模型和基于本体词库的受控自然语言解释器,把受控自然语言转换成中间表达语言篇章表述结构;最后通过推理部分把篇章表述结构转换成语义Web的本体和规则,通过模板工具映射成Jess的事实和规则,根据预定义的语义Web的公理和定理对受控自然语言进行推理。试验证明此模型大大提高了知识表示建模的效率,也基本满足简单推理任务,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UML2.0顺序图的形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UML2.0规范中顺序图的语义仍然是以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为实现对顺序图的自动化分析和验证,必须为顺序图定义一种形式化的语义模型.为此首先给出了UML顺序图的一种符合BNF范式的形式化语法,然后为该语法中的非终止符定义转换规则,将UML顺序图中的基本动作转换为加标Petri网组件,最后定义了各种合成操作,利用这些合成操作可以将UML顺序图的加标Petri网组件转换为加标Petni网.  相似文献   

13.
基于Hoare逻辑的过程调用的形式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oare逻辑风格的推理,提出了一些从源代码推导过程和这些过程调用的形式化语义规范的技术和算法。为了推导一个过程调用的语义,将过程看作一个抽象单元从程序分离出来,提取过程的形式化语义规范。对于一个具体的过程调用,形式化这个调用的前置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形式化求解调用的最强后置条件,也就是调用的语义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在自然语言处理中进行更快的语义计算,分析自然语言中最普适语法规则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将语义功能相似的文法符号合并,构造一个更为简洁的文法规则,用来描述自然语言;依据自然语言语义计算模型,通过语义计算,进行模型求解,求出最符合语义逻辑的语法分析方案。通过实验比较文法简化前后的计算复杂度和正确率,得到模型求解“时间复杂度”和“正确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人类用自然语言与机器交互所面临的巨大鸿沟,提出了一种基于类自然语言的语义对象行为语言。SOBL是一种宣称式的陈述语言,用于开发数据库驱动的应用,支持复杂的用户交互,主要由一个Semantic Objects^TM的对象关系开发框架所支持。该语言扩展结构化自然语言,携带语义信息,能够面向非程序员使用,降低了软件的开发难度。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验证了该语言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动结式形式简洁,语义关系却比较复杂,是语言学界广泛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汉语自然语言分析处理中的一个重要句型。本文旨在从计算语言学的角度对其中一个大类即"V+ADJ"类型进行梳理研究,整理归纳了"V+ADJ"动结式的范畴模式,然后重点讨论了它们的表层语义结构,并将其表达为相应的语义网络,给出了分析的语义规则式。此外,还对动结式的歧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题图的本体信息检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本体在定义领域概念时具有规范性、明确性和可共享性等特点,结合主题图对文档资源组织方式具有语义可导航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主题图的本体信息检索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定义。选择旅游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定义了旅游本体和旅游文档资源主题图,分析了在信息检索模型中利用本体来规范用户自然语言查询输入,识别用户检索意图和扩展查询语义方面的作用,并展示了主题图在语义导航和用户相关度排序方面的价值。最后通过实验表明基于主题图的本体信息检索模型较传统的检索系统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一个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建立过程中,首要的工作是建立单词词典、语义词典,并建立句型规则和词义信息,利用这些词典和规则进行语义分析和词义的辨识。结合许多实例,详细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各种方法,它们的有机配合可以有效解决本NKZL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语义分析和词义辨识问题,这些方法已经在本系统中得支了运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语义解析的目标是将自然语言表达映射为机器可理解的逻辑表达,该任务的关键挑战在于难以刻画自然语言中蕴含的组合语义.目前,结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语义解析方法已经成为该领域的主流方法,该类方法通常采用编码器—解码器框架,通过设计树形结构的解码器或者在解码器中添加语法限制,从语法层面上提升逻辑表达生成的准确率.与现有的神经语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利用计算机协助人们建立待求解问题的可拓模型,必须让计算机识别用自然语言描述的问题,而且要理解问题的含义,这是相当困难的任务。本文提出利用人机界面Agent的智能引导并结合知网(HowNet)中的知识系统描述语言(KDML),增强计算机语义处理能力的方法。以求职问题为实践的结果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由于KDML有较强的表示语义信息的作用,通过人机交互也能减轻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的困难。因此该方法能将自然语言描述的待求解问题的目标和条件进行分离和形式化,使计算机更有效地建立待求解问题的可拓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