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建筑设计思维本源的论述开始,提出并深入分析了学生的建筑潜意识设计思维概念,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低年级学生培养建筑潜意识设计思维,并对如何正确引导低年级学生建筑潜意识设计思维的教学途径及方法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曹阳 《中外建筑》2014,(12):62-63
创造性思维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生时期的建筑设计教学尤其是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辅导教师应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对低年级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也为进入高年级的学习和以后成为合格的职业建筑师打下基础。文章从"创造性思维能力"出发,就低年级建筑设计专业设计课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建筑学科的特殊性提出并探讨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方法,期望对自己今后的设计课教学完善。  相似文献   

3.
郭磊 《砖瓦》2021,(1):191-192
建筑专业最初的几个设计专题是学习建筑的学生掌握入门方法的关键阶段。为了顺利度过初学阶段,提升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的,在教学中应采用能够让学生更易懂和易上手的教学方法。从“解题”的思路与创造力的培养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种适合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路,并提出相关教学指导方法——即引导以解题的思路入手设计,并树立起基本创作原则与促进创作手法的提升。两者在教学中的融合能更好更快的促使低年级的学生完成建筑设计入门。  相似文献   

4.
空间认知能力是建筑学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虚拟现实技术在提高空间认知能力与训练设计思维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目前,虚拟现实结合建筑教育的案例多侧重于教学过程描述与技术路线分析,对教学成果的评价仍需进一步证明。通过对空间认知能力基本定义、形成方式和评价要素进行阐述,并提取空间尺度认知要素,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部分教学手段介入建筑初步教学改革实践课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低年级学生空间认知能力提升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现实介入教学过程后,可对学生的建筑空间尺度认知能力提升11.2%~68.7%,对立面开窗尺度的理解变化则表现出局限性。此外,经VR教学的学生更加关注空间体验感,表明空间思维方式受教学手段的影响,虚拟现实使视觉表征与空间思维关系更加密切。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已影响城市和建筑的空间构成,并渗透和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中。以云南大学设计初步(1)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将建筑遗产保护思想融入教学建构、教学解析以及研究与教学并重的设计专题,并运用到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教学中,从本科低年级设计课程开始就为学生打好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宫聪 《高等建筑教育》2022,31(3):134-141
设计分析性思维的培养对自主学习与批判思考建筑学专业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教学与政策因素导向基础上研究分析性思维的培养与训练,首先概述了设计分析教学的重要历史节点,继而介绍了重庆大学建筑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组织与教学内容,并对三份学生作业进行评价。环境、功能、形体、空间、建构、图解等建筑分析体系可以辅助学生加深对建筑设计原理的理解,探究作品背后的成因,拓展建筑分析的基础认知,培养分析思维与批判意识。最后从丰富授课形式、加强分析课与设计课的联系、建立案例数据库等方面提出教学建议,以期为当下的建筑分析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索潜意识在建筑创作中的作用与运用。并通过对几位建筑大师运用潜意识进行建筑创作的过程进行深入的解析,唤起人们在建筑创作中对潜意识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视,以期对建筑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21)
文章从对2015级苏州地区五年制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学生的调查入手,分析了设计素描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PBGS小组分层教学形式,按照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进行分阶段多模块教学,改革设计素描教学评价考核模式等一系列措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9.
城市规划二年级是城市规划专业重要的转型期,是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从认知空间走向认知城市的重要阶段。传统的城市规划教学二年级侧重建筑空间的认知和感受,缺少对城市空间、城市设计的实体理解。为衔接城市规划高年级教学,让学生更快的从低年级搭建的北方工业大学特色"宽平台"的基础教学走入高年级的专业设计,在二年级课程中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以城市设计思维为切入点,以城市优秀案例为导向,以"实地情景感知-还原模型制作-完善城市设计图纸-完成课程训练"的教学模式,探讨在城市规划二年级教学过程中城市设计思维的培养以及案例式教学在规划专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以构成思维为核心的建筑形态设计基础教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建筑形态设计基础教学与形态构成理论的内在联系,为了启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出应以“构成思维”为核心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我系建筑设计教学的实际情况,参照兄弟院校教学的特点,从设计原则和方法、设计教学框架和设计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论述了提升低年级建筑学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中国高校构造教学的困境,基于作者从2009年开始主讲的"构造技术运用"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建筑-家具一体化设计教学是实现构造、细部和建筑设计三方面整合的一个良好切入点,进而指出这种设计教学能够积极地转变学生的设计思维,提升学生对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国内外建筑院校的设计建造环节类比,关注建筑学教学的建造即"用手"话题,总结多年来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建造环节教学的得与失并反思建造教学的意义。梳理利用普通砖块实施建造实践的心得感受,探讨砖体运用的建构效果。进一步思索低年级学生养成"用手"思维习惯和接触了解建筑最本质的建构逻辑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建造课程学生节目意识贯穿培养,重新思考并延伸了设计教学中的建造作用和内涵,以期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用手"的卓越设计师。  相似文献   

14.
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研究中,通过对世界百强名校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建筑设计低年级教学的一项训练的学习、分析及理解,对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与延伸,即从其建筑平面及建筑造型的认知训练方法中,提出适合我校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新的建筑认知与思维开拓的训练课题与方式。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5,(12)
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低年级学生的美术教育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低年级的美术课堂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创造力,提高低年级美术教学的成效。文章分析了低年级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围绕创作构思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了优化高低年级学生美术创作构思的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低年级美术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高等建筑类院校城市规划的低年级专业基础教学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低年级教改正在进行着系统的,有步骤的教学改革,其中一年级(第一,二学期)的"城市规划设计初步"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三届实钱。"城市规划设计初步"教学内容包括"技能基础"与"设计思维"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相互交叉进行,其中第一学期更为侧重"专业技能基础"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王珊  杨思声 《福建建筑》2011,(9):122-124
建筑类型学不仅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具有方法论的基础,本文针对目前低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问题,探讨在教学中采用建筑类型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地教学的意义与可能性。并试举两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7,(8)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加上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好动,对学习目的缺乏必要的认识。根据这一特点,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数学学具,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组织游戏、设计课堂练习等,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8)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将字理识字法渗透在平常的识字教学过程中,激发了学生识字的主动性,体验到识字过程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美达  夏亮亮 《山西建筑》2008,34(5):227-228
从引导学习方向、理解抽象之美、剖析美学原理和精做综合练习等方面就建筑学专业平面构成教学做了探讨,并提出了三种适用于低年级建筑学学生尝试的构成课题,从而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准确掌握设计语言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