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文章主要研究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整理后,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白度、色度、表面色深度及染色牢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毛织物经H2O2、DCCA、H2O2+蛋白酶、DCCA+蛋白酶法处理后,其中,经DCCA处理和DCCA+蛋白酶两步法处理毛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均得到显著提高;以上不同预处理蛋白酶法的防毡缩织物的明度、彩度、白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羊毛经DCCA+蛋白酶整理,提高了K/S值,而染色牢度与单独蛋白酶处理相当.  相似文献   

2.
通过5种处理工艺,研究蛋白酶、DCCA和H2O2处理以及H2O2+蛋白酶和DCCA+蛋白酶处理后羊毛的酶减量、表面润湿性能、上染百分率和固色性,探讨氧化预处理和DCCA氯化预处理对羊毛蛋白酶低温染色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40 mL/L H2O2+酶处理与3%(owf)DCCA+酶处理减量率相当,经酶处理后,织物润湿接触角、浸润时间都显著降低,且DCCA+酶处理亲水性改善优于H2O2+酶处理。通过对比试验发现,酶处理试样低温染色温度可选在68~72℃,上染百分率超过80%,且皂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角质酶在全生态羊毛防缩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为改变传统羊毛防毡缩整理不符合生态要求的现状,论文采用H2O2/角质酶/蛋白酶全生态组合方法对华达呢和凡立丁两种羊毛织物进行了防缩整理。结果表明,经H2O2预处理/角质酶处理/蛋白酶处理后,华达呢和凡立丁织物毡缩率分别为0.25%和6.5%,达到国际羊毛局机可洗标准,角质酶的使用显著的提高了防缩效果。上染速率曲线和碱溶解度测试结果表明,与无角质酶处理相比,H2O2/角质酶/蛋白酶处理后试样的上染速率更快,碱溶解度略有减少,说明角质酶可能使羊毛鳞片层更疏松导致后续的蛋白酶处理有一种类似定向的作用, 促使蛋白酶更多的集中处理了鳞片层,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蛋白酶对羊毛皮质层的水解。  相似文献   

4.
氧化与氯化预处理对羊毛酶法防毡缩整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毡缩率、减量率、纱线强力等评价指标,探讨了预处理剂[H2O2、二氯异氰脲酸盐(DCCA)]对羊毛蛋白酶防毡缩整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2O2预处理,毛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织物毡缩性加大,再经酶处理后织物的防毡缩效果改进较少;DCCA预处理可使毛织物的毡缩率下降,结合酶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防毡缩效果.此外,由于氧化(H2O2)与氯化(DCCA)对毛纤维表层结构反应的选择性不同,预处理+酶两步法处理后织物的减量率与毡缩性间的相关性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蛋白酶联合处理对羊毛抗毡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壳聚糖预处理方法,控制蛋白酶对羊毛纤维内部的损伤,与蛋白酶联合处理以提高羊毛抗毡缩性能.结果表明:用H2O2→壳聚糖→蛋白酶工艺处理羊毛,可使羊毛的毡缩率达7.3%,纱线强力430 cN,强力损失3.5%.双氧水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40 muL/L,60 min,50℃;壳聚糖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2g/L,40℃,2 h;蛋白酶处理的优化工艺条件为:2%(owf),40 min,50℃.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单独用蛋白酶处理羊毛织物时防缩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文章在谷氨酰胺转胺酶(MTG酶)处理前对比了H2O2、等离子体、超声波预处理对羊毛织物防缩等性能的作用效果,选择最佳的预处理方法.讨论了在最佳预处理条件下,MTG酶浓度、处理温度和时间的改变对羊毛织物防缩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电镜扫描照片观察处理前后羊毛纤维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预处理效果比较好,最佳工艺条件为,MTG酶浓度3%,30℃,处理50 min.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利用超临界CO2流体对羊毛纤维进行预处理,再采用蛋白酶对羊毛纤维进行剥除鳞片处理,使羊毛纤维具有防毡缩性能.结果表明:经超临界CO2流体处理后,纤维的润湿性能明显提高;在相同的蛋白酶处理条件下,经超临界CO2流体预处理的羊毛纤维防毡缩性能提高,断裂强力下降较小.超临界CO2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压力15 MPa,温度80℃,时间30 min.  相似文献   

8.
预处理在羊毛酶法防毡缩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H2O2、DCCA预处理结合蛋白酶整理的加工方法,探讨了不同处理工艺对毛织物防毡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仅经H2O2预处理,毛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织物毡缩性加大,经酶处理后织物防毡缩性提高较少;经DCCA预处理,毛织物的防毡缩性较原样提高,再经酶处理后织物的毡缩率进一步降低.毛织物蛋白酶整理加工中,减量率与毡缩率之间不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马小云  王平  范雪荣  王强  崔莉 《纺织学报》2009,30(11):76-80
为研究反胶束体系中蛋白酶对羊毛的作用,制备了基于吐温-80/环己烷的蛋白酶反胶束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用量、n[H2O]/n[Tween-80]、处理温度和时间对羊毛蛋白酶减量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环己烷、正丁醇及吐温-80的体积比为5:1:1,n[H2O]/n[Tween-80]为18,55 ℃条件下反应4 h时羊毛织物减量率较高。与蛋白酶用量同为2%(o.w.f)条件下的水相处理相比,反胶束体系中处理的羊毛减量率略低,但上染速率较高,表明反胶束体系中酶解反应可能主要发生在纤维鳞片层。SEM照片显示反胶束体系中处理的羊毛与水相条件下相比,其试样鳞片去除效果相近,后者处理的羊毛纤维损伤略高。  相似文献   

10.
王岑  王杰  沈加加 《针织工业》2014,(12):39-41
采用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羊毛进行防毡缩整理,测试并分析了5种蛋白酶对羊毛纤维断裂强力和毡缩性能的影响,以及溴Allworden反应。将其中效果最好的菠萝蛋白酶协同H2O2和壳聚糖进行防毡缩处理。结果表明,这5种蛋白酶中菠萝蛋白酶处理效果最佳,羊毛毡缩球密度减少31.54%,强力保留率达95.7%;溴Allworden反应验证了对羊毛鳞片层的剥蚀作用;采用H2O2+蛋白酶+壳聚糖的协同处理工艺可在保持羊毛纤维较高强力的情况下,大大降低毡缩球密度。  相似文献   

11.
蛋白酶处理提高羊毛机织物防毡缩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茜  张健飞  何嘉易 《纺织学报》2007,28(12):76-80
为研究酶处理羊毛的防毡缩效果,改善处理工艺,选用4种碱性蛋白酶——Savinase、Esperase、Woolase和木瓜蛋白酶对羊毛机织物进行防毡缩处理,并选用双氧水作为前处理试剂,研究前处理对蛋白酶处理羊毛机织物的影响,证明降低双氧水处理温度和加入双氧水激活剂A对减小羊毛前处理强力损伤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双氧水酶联合处理后的羊毛机织物虽然获得了较好的防毡缩处理效果,但是强力损伤现象普遍比较严重,复配酶和加入保护剂A的处理方法对减少强力损伤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精纺毛织物的适性整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双氧水-酶-柔软剂处理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精纺毛织物舒适性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先用双氧水处理,用量为H2O2(有效成分30%)2.5%,50℃,30min;再用Protex Multiplus-L处理,用量为3.5%(o.w.f.),55℃,44min;最后施加GE微乳,20g/L,2浸2轧,带液率100%,烘干。用上述工艺处理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羊毛酶法改性用生物前处理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羊毛纤维改性用生物前处理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脂肪酶处理工艺参数,脂肪酶能很好的降解羊毛表面的类脂物,提高羊毛纤维的亲水性能,从而提高染料上染率.通过中性脂肪酶与双氧水、氯化剂的比较,发现脂肪酶对纤维的损伤小,效果好.用生物酶代替化学前处理剂进行鳞片表面类脂物的去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陈维国  王宗乾  汪澜 《纺织学报》2007,28(10):54-58
针对毛/丝复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同色性差的难题,将氧化还原体系低温染色应用到毛/丝复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中。结果表明:在双氧水与硫脲浓度比为0.045 mol/L∶0.015 mol/L的氧化还原体系下,羊毛织物和蚕丝织物分别用弱酸性染料80℃低温染色,可获得相当于或超过常规沸染工艺的上染率和K/S值;该双氧水/硫脲氧化还原体系可显著改善毛/丝复合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的同色性。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显示,在双氧水/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作用下,染液的色光未发生变化;同时,织物的皂洗及摩擦牢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弱酸性蓝6B上染羊毛为例,通过测定并计算出上染百分率、半染时间、染色速率常数、扩散系数、扩散活化能等参数,研究了羊毛织物双氧水/硫脲氧化还原体系低温染色的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双氧水/硫脲体系染色可以提高染料平衡上染率、扩散系数和上染速率常数,降低扩散活化能,提高羊毛织物的低温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6.
酶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选用1个脂肪酶(Lipoase100T)和2个蛋白酶(Maxacal L、Novozyme680T),以及氧化剂和蛋白酶联合处理羊毛,研究脂肪酶和蛋白酶对羊毛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处理羊毛的染色速率显著大,脂肪酶对羊毛的染色性能无明显影响,氧化剂和蛋白酶联合处理后羊毛的染色速度进步增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法提取羊毛中的角蛋白,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提取工艺,并测试了羊毛蛋白提取液对活性红2GR以及阳离子红2GL的脱色效果。实验表明,在40℃、2.5h、1g氢氧化钠、1.5mL双氧水条件下,2g羊毛的角蛋白提取率可达46.4%,并且羊毛角蛋白液对阳离子红2GL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羊毛阻燃整理的生态性要求,选择TiO2-SnO2 复合溶胶对羊毛织物进行阻燃整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复合溶胶配方,采用极限氧指数、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整理前后羊毛的阻燃性能、元素组成变化、热裂解行为及表面形貌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当C2H5OH、H2O、SnO2、TiO2、HNO3、CH3COOH各组分的量比为3:1:0.2:0.1:0.1:0.1时,阻燃效果较好;复合溶胶在羊毛表面形成一层氧化物薄膜,这层难燃的薄膜能阻止热量传递和氧气的扩散,改变了羊毛的燃烧性能;有机硅柔软剂在改善织物手感的同时可提高复合溶胶阻燃整理的耐洗涤性。  相似文献   

19.
前处理在羊毛针织物蛋白酶防毡缩整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选择了 2个氧化剂———过一硫酸盐 (Basolan 2 44 8)和双氧水 ,以及 2个脂肪酶———Lipolase 10 0T和脂肪酶F ,研究了它们在毛织物蛋白酶防毡缩整理时作为前处理剂的作用 ,测试了氧化剂、脂肪酶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毛织物毡缩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Basolan 2 44 8前处理效果最好 ,脂肪酶前处理对毛织物毡缩率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