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原花青素提取量为指标,考察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利用正交优化试验设计确定微波萃取原花青素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原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微波温度微波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提取原花青素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处理时间20 min、微波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g/mL)。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提取量均值为51.77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1.45%。与传统浸提法相比,微波萃取原花青素耗时短、提取效率高,且对原花青素的破坏性小。  相似文献   

2.
以衡水当地产葡萄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时间、液料比对葡萄籽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液料比21∶1,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2 min,微波功率353 W,微波时间3.2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原花青素得率为6.18%。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地掌握蓝莓酒中原花青素的有效含量,优化蓝莓酒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该研究采用乙醇浸提法提取蓝莓酒中原花青素,并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蓝莓酒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7 min,料液比1∶7(g∶mL),乙醇体积分数67.0%,提取温度55 ℃。在此最佳条件下,原花青素平均得率为4.86 mg/g。  相似文献   

4.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设计响应面和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两种方式对龙牙百合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结果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法相对误差和决定系数R2 分别为1.19%、0.955 4 和0.72%、0.994 7。经验证,遗传算法-神经网络模型优化结果高于响应面,表明前者具有更强优化能力。最终采用遗传算法-神经网络优化获得提取龙牙百合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3 ℃、提取时间50 min、液固比43∶1(mL/g)、乙醇体积分数53%,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为47.17 mg/g,高于响应面预测值46.63 mg/g。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花生红衣原花青素微波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花生红衣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对微波辅助提取花生红衣原花青素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对微波提取原花青素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花生壳原花青素最佳参数为花生红衣粒度80目(0.198 mm),料液比1 g∶40 mL,乙醇体积分数75%,微波提取时间120s,微波功率240 W,在此条件下花生红衣原花青素得率为11.38%。  相似文献   

6.
以芒果核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芒果核中原花青素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 Design实验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四个变量对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响应值的影响程度。用响应面法得出四个考察因素最优工艺参数,即:乙醇体积分数68.8877%、料液比1:18.179、提取时间21.75min、超声波功率329.007W。采用最佳工艺参数提取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原花青素平均得率为6.42%,与响应面法优化原花青素得率预测值6.51512%接近。为芒果核中原花青素和食品色素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优化爬山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本文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重复提取次数为单因素,考察其对原花青素得率的影响。然后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RSA,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建立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模型。结果表明:根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6 ℃,提取时间74 min,乙醇体积分数56%,液料比20:1 mL/g,提取1次。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爬山虎果实原花青素的得率为3.8214%±0.2287%,接近于预测值3.8166%。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爬山虎果实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蓝莓叶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以蓝莓叶为主要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RSM)分析法,建立微波提取黄酮的二次回归方程,并以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绘制响应面图和等高线图。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温度、微波功率及时间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微波功率对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2℃,乙醇体积分数64%,微波功率456W,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为4.23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乙醇溶液为溶剂微波超声辅助提取葵花籽粕中绿原酸的优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选择三因素(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的最适值作为响应面优化的中心点,进行响应面分析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绿原酸得率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160 W、微波时间12 s、超声功率280 W、料液比1∶19、乙醇体积分数42%、超声时间16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得率为3.095%。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微波萃取剑河双钩藤中钩藤碱的最佳工艺参数,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萃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剑河双钩藤中钩藤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钩藤碱得率的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剑河双钩藤中钩藤碱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150 W、乙醇体积分数64%、料液比1︰169(g/m L)、微波萃取时间20 min、萃取3次,钩藤碱得率为49.553 8 mg/g。  相似文献   

11.
张吉祥  欧来良 《食品科学》2012,33(16):45-49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枣核中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枣核黄酮提取率作为考查指标,对影响黄酮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溶剂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然后,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对枣核黄酮提取的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0(g/mL)、提取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时间20min、微波功率500W。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枣核黄酮粗品的提取产率为10.14%,粗品中黄酮含量为7.00%。结论:采用正交试验-微波提取工艺,能显著提高枣核黄酮的提取效率,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恩施州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提取工艺条件。在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酒石酸质量分数为影响因素,以石杉碱甲提取量为指标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试验分析法,得到提取石杉碱甲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30(g/mL)、酒石酸质量分数1.5%、
提取温度4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石杉碱甲含量,在最优提取条件下,热水浸提4 h,石杉碱甲提取量为11.192 8 mg/100 g。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优化蓝莓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评价 蓝莓花青素对脾细胞增殖活力以及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结果表明:乙 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蓝莓花青素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蓝莓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 酒石酸为酸化剂、乙醇体积分数74.6%~76.2%、料液比1∶6.6~1∶6.8(g/mL)、浸提温度52.5~53.4 ℃、浸提液 pH 3.0~3.1、浸提时间144.8~148.5 min,此工艺条件下蓝莓花青素的提取率均大于35 mg/g,具有促进小鼠脾细胞 增殖和协同ConA促进小鼠脾细胞分泌干扰素-α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蓝靛果花青素的工艺参数。方法 以长白山野生蓝靛果为原料, 乙醇作为溶剂, 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全波长扫描获取花青素最大吸收波长, 以此为依据测定花青素含量, 探究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法提取花青素时电场强度、脉冲数、乙醇体积、料液比4个因素对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 并与传统试剂浸提法最优参数、提取量进行对比。结果 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乙醇体积分数67%, 电场强度20 kV/cm, 脉冲数10个, 液料比1:78, 此时蓝靛果花青素提取量为34.20 mg/g。结论 高压脉冲电场辅助提取花青素经优化后具有溶剂消耗少、提取时间短、花青素提取量多的优势,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法优化蓝莓叶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筱  李春阳  周涛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6):309-312,316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蓝莓叶抑菌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实验结果为:乙醇体积分数85.00%、提取温度66℃、液料比9.2∶1(mL/g),在此条件下蓝莓叶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平均值达18.07mm。  相似文献   

16.
Zou T  Wang D  Guo H  Zhu Y  Luo X  Liu F  Ling W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12,77(1):C46-C50
Anthocyanins are naturally occurring compounds that impart color to fruits, vegetables, and plants. This study aims to optimize the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MAE) conditions of anthocyanins from mulberry (M. atropurpurea Roxb.)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 Box-Behnken experiment was employed in this regard. Methanol concentration, microwave power, and extraction time were chosen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of MAE were as follows: 59.6% acidified methanol, 425 W power, 25 (v/w) liquid-to-solid ratio, and 132 s time. Under these conditions, 54.72 mg anthocyanins were obtained from 1.0 g mulberry powder. Furthermore, 8 anthocyanins were identifi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HPLC-ESI-MS) in mulberry extrac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yanidin-3-glucoside and cyanidin-3-rutinoside are the major anthocyanins in mulberry. In addition,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AE is more rapid and efficient for extracting anthocyanins from mulberry.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优化蓝莓渣花色苷的超高压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力。本文以蓝莓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蓝莓渣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维生素C(VC)为阳性对照,通过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的测定,评估蓝莓渣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蓝莓渣花色苷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渣花色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压力400 MPa,提取时间9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 g/mL,此条件下花色苷的提取量为5.93±0.06 mg/g,与传统溶剂浸提法(CSE)、超声波辅助提取法(USE)相比,超高压辅助提取(UPE)法的提取效果更好,花色苷提取量分别提高25.11%、10.02%;蓝莓渣花色苷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与同浓度的V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对?OH的清除率以及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则显著弱于同浓度VC(P<0.05);HPLC分析结果表明,蓝莓渣花色苷包含13种花色苷单体,其中锦葵色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因此,超高压辅助提取是一种高效的蓝莓渣花色苷提取方法,且蓝莓渣花色苷因其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鲍诚  李玲  汤海宾  申京宇 《食品科学》2012,33(16):59-62
研究酶法提取紫甘薯花色苷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酶解温度、pH值、料液比、酶用量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向,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50℃、pH5.5、料液比1:15、α-淀粉酶用量0.25%、果胶酶用量0.10%。利用AB-8型大孔树脂,在吸附液pH2、流速为1mL/min时,吸附质量浓度为26.57mg/100mL;用pH3、60%乙醇溶液为解吸液,流速为2mL/min的条件下解吸,紫甘薯花色苷得率2.71mg/g,色价为43.2。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对杨梅果实中游离酚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与单一的微波辅助提取和超声辅助提取进行比较。采用优化后的工艺提取不同成熟度杨梅果实酚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8 种主要酚酸的分布及含量,同时还对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选取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微波结合方式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酚酸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23(m/V)、协同处理方式为先微波30 s后超声15 min,酚酸得率可达36.21 μg/g。杨梅果实中主要的游离酚酸种类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但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分布和含量不同,其中以五分熟杨梅酚酸含量最高,可达45.50 μg/g。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五分熟杨梅的酚酸提取物具有更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总酚酸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优化提取工艺明确了不同成熟度杨梅酚酸的组成和抗氧化性质,本实验结果可以为杨梅酚酸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徐洁  李霁昕  毕阳  司敏  李雪 《食品科学》2018,39(12):268-275
优化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苦水玫瑰鲜花和花渣中原花青素的工艺,比较2?种方法的差异。以苦水玫瑰鲜花以及提取精油后的花渣为材料,在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微波时间和微波温度单因素试验筛选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或超声波辅助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条件下,或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40?s条件时,原花青素的提取量最大。结合前期单因素试验的结果,即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1.5?h,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鲜花中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9?℃、超声时间17?min或微波温度61?℃、微波时间44?s,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分别可达96.94?mg/g和100.81?mg/g。超声波或微波辅助提取花渣中原花青素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20?min或微波温度60?℃、微波时间42?s,在此条件下,原花青素的提取量分别可达57.74?mg/g和58.74?mg/g。综上所述,超声波或微波辅助均可有效提取玫瑰鲜花和花渣中的原花青素,微波辅助提取的得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