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马伟伟  李丽  周革非 《食品科学》2013,34(7):270-274
为研究海黍子硫酸多糖体外免疫与抗肿瘤活性,通过热水浸提法得海黍子多糖粗品(SKP),分别采用三氯乙酸法和透析法去除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再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分别由0.1、0.5、1mol/L NaCl洗脱得到3个多糖组分SKP1、SKP2、SKP3,对其总糖含量、硫酸基含量、糖醛酸含量、单糖组成、体外免疫活性及抗肿瘤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KP1总糖含量为72.7%,SKP2和SKP3总糖含量较高,分别为92.5%、94.7%;3种多糖糖醛酸含量差别不大,分别为17.24%、20.18%、20.33%;3种多糖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还有少量木糖、甘露糖等,各种单糖比例不同;3种多糖均为硫酸酯多糖,硫酸基含量分别为3.4%、25.6%、29.9%;SKP2、SKP3均可显著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其中SKP2对脾淋巴细胞与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率最高可达53.56%和51.41%;SKP2对HT-29和HeLa细胞的抑制率最高可达57.4%和55.34%,SKP3为49.58%和50.86%,而SKP1仅为17.96%和13.59%,这种结果差异可能主要是由硫酸基含量不同引起的,总糖含量可以影响硫酸基含量从而间接对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探讨热水浸提工艺参数对裙带菜孢子多糖含量的影响,结论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90℃,加水量40倍;以丙三醇、山梨醇为参照物对粗多糖的吸湿、保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褐藻糖胶具有一定的保湿效果,可作为化妆品的保湿剂加以开发。  相似文献   

3.
三种海带多糖粗品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复合酶解法提取高得率海带多糖,并对三种海带多糖的分离条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加入海带粉重2%的复合酶,在pH6.0、50℃酶解6h时总多糖得率最高,可达9.68%。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的最佳配比为2∶1∶1。氯化钙沉淀褐藻胶的最佳条件为:加入1mol/LCaCl2(其中氯化钙与滤液体积比为1.8∶8),60℃加热15min得到褐藻酸钙粗品。CTAB沉淀褐藻糖胶的最佳条件:2%CTAB与滤液体积比为1.2∶5。加入2moL/L氯化钾溶解CTAB-FPS络合物后加入乙醇至60%得到褐藻糖胶粗品。在分离除去褐藻糖胶的滤液中加入乙醇至85%,得到褐藻淀粉粗品。其中褐藻胶、褐藻糖胶、褐藻淀粉粗品的含量分别为9.76%(以褐藻酸钙计)、2.03%和0.84%。  相似文献   

4.
黄蜀葵胶中的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的黄蜀葵胶中的糖含量、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单糖组成。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4种黄蜀葵胶中还原糖、总糖和总多糖的含量,并解析其红外吸收光谱图;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纯化后的4种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4种黄蜀葵胶的还原糖质量分数分别为51.07%、9.00%、53.94%和11.46%,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9.95%、78.99%、91.98%和61.13%,总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28.88%、69.99%、38.04%和49.67%;红外谱图显示AMG-1、AMG-3中主要含α-D-吡喃葡萄糖,AMG-2和AMG-4中主要含有甘露糖;4种黄蜀葵胶中多糖的峰值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91×103、5.36×105、3.87×103和5.12×105;4种样品均含有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量之比分别为0.42:1.00:0.27、1.00:0.15:0.54、0.27:1.00:0.15和1.00:0.12:0.48。结论:不同来源的黄蜀葵胶在还原糖、总糖和总多糖的含量,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单糖组成上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超滤技术在羊栖菜粗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超滤技术脱除羊栖菜粗多糖中的盐分。结果表明,超滤对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的脱盐效果好,脱盐率达99.9%;此外超滤还能去除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中部分色素物质;在保留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中生理活性物质的同时,浓缩了羊栖菜粗多糖提取液,提高了主要成分褐藻胶及褐藻糖胶的含量。  相似文献   

6.
王凌  孙利芹 《食品科学》2012,33(21):87-90
测定绿色巴夫藻多糖PPS0及其降解产物PPS1和PPS2的理化性质,包括总糖含量、硫酸基含量、糖醛酸含量以及平均分子质量,考察各组分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吸湿性和保湿性,分析其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绿色巴夫藻多糖降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原多糖,与抗氧化活性极强的VC相近。各组分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与分子质量大小成反比,与其糖醛酸含量呈正比。PPS0、PPS1和PPS2都呈现良好的的吸湿性和保湿性,分子质量大小对多糖的保湿和吸湿功能有显著影响(P<0.05),高分子质量多糖的效果优于低分子质量,其中组分PPS0的最大吸湿率为47.80%,最大保湿率可达70.63%。绿色巴夫藻多糖的吸湿性和保湿性均明显优于多糖类天然添加剂壳聚糖(P<0.05)。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羊栖菜褐藻糖胶的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以羊栖菜为原料,经CaCl2溶液提取、DEAE-Sepharose fast flow分离纯化得到褐藻糖胶组分SFP-2。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化学法、高效液相法(HPLC)以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IR)对多糖的纯度、分子量、理化性质、单糖组成以及官能团进行测定,并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超氧阴离子清除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亚硝酸盐清除活性和还原力,对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SFP-2分子量均一,为707.0 kDa;总糖含量为66.9%,蛋白含量为3.1%,硫酸基含量为21.2%,不含糖醛酸;SFP-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构成,还含有少量的甘露糖和氨基葡萄糖;红外光谱显示,SFP-2具有硫酸化多糖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上述结果表明SFP-2是一种不含糖醛酸的硫酸化岩藻聚糖。SFP-2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ABTS+自由基、亚硝酸盐活性,其EC50分别为8.94、8.30、16.04、9.87 mg/mL,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因此,SFP-2是一种不含糖醛酸的,抗氧化活性良好的羊栖菜褐藻糖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复合酶法与热水法提取海带褐藻糖胶的效率和提取物结构进行比较。方法分别采用复合酶法与热水法提取海带褐藻糖胶;环境扫描电镜(ESEM)比较两种方法对海带细胞壁组织显微结构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两种方法提取物的单糖组成。结果复合酶能温和高效地破碎海带的胞壁组织结构,使褐藻糖胶快速溶出,复合酶法与传统热水法比较有更高的褐藻糖胶得率和一次提取率,分别达2.36%±0.15%(以海带干重计)和84.89%。结论复合酶法提取海带褐藻糖胶效率较高,所制备的褐藻糖胶甘露糖和硫酸根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9.
以还原糖得率为指标,研究了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硫酸浓度对红枣多糖水解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红枣多糖水解的工艺条件;对水解产物的吸湿性能和保湿性能进行研究,并考察主要水解产物还原糖含量与其吸湿性能和保湿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枣多糖水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水解时间120 min,水解温度70℃,硫酸浓度0.15 mol/L,在此条件下还原糖得率为97.56%;红枣多糖水解产物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和保湿性,相同条件下与甘油差异不显著;水解产物的吸湿性能、保湿性能与还原糖含量均呈正向线性相关,且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和0.919.红枣多糖水解产物在食品、化妆品生产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带多糖的分类提取、鉴定及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李林  罗琼  张声华 《食品科学》2000,21(4):28-32
建立了一套简便有效的提取方案,可从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中分类提取同时得到褐藻酸钠、褐藻糖胶、褐藻淀粉三类多糖粗品。将含量较高的前二者进一步纯化,乙酸纤维膜电泳和葡聚糖凝胶G—75柱层析的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褐藻酸钠、褐藻糖胶是均一的。将二者与市售海藻酸钠试剂的光谱行为和理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市售海藻酸钠试剂与褐藻酸钠的紫外和红外图谱特征一致,分子量、特性粘度、电导率及pH值等数值均很接近而与褐藻糖胶的性质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海带中褐藻糖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褐藻糖胶是从海带等褐藻中提取的一类硫酸酯多糖,具有多种生理活性;近年来,褐藻糖胶已成为无污染、健康的药物和"蓝色食品"开发利用的热点之一.介绍褐藻糖胶的分布、组成、结构、性能、提取分离、硫酸基检测方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羊栖菜粗多糖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测定了羊栖菜的主要成分 ,并对羊栖菜多糖水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羊栖菜粗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 :温度85℃ ,提取时间3h ,提取2次。羊栖菜粗多糖得率为16 2 % ,其中褐藻糖胶含量为4 76% ,褐藻胶含量为36 2 % ,褐藻淀粉含量为0 45%。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天冬粗多糖的复合酶提取工艺,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酶底质量比和缓冲液pH值对天冬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对最优条件下获得的天冬粗多糖的理化指标、抗氧化活性和吸湿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天冬粗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5 h,提取温度42.0 ℃,酶底质量比1.5%,缓冲液pH值5.3,粗多糖得率为18.54%。天冬粗多糖中糖纯度高达95.49%,蛋白质和多酚含量分别为1.07%和0.11%。单糖组成结果表明,天冬粗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果糖、岩藻糖、半乳糖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53.91:26.00:6.19:5.33:4.53,且具有双螺旋结构。吸湿性实验结果表明,天冬粗多糖的吸湿率,与甘油的吸湿率相似,远高于透明质酸钠的吸湿率;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天冬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该研究为复合酶法提取并获得新型的高纯度、高活性的天冬粗多糖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3种海参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化学组成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3种海参中的粗多糖,通过Q Sepharose Fast Flow(QFF)阴离子交换柱分离纯化,得到海参硫酸软骨素(SC-CHS)及海参岩藻聚糖硫酸酯(SC-FUC)2个组分,并比较3种海参多糖的化学组成。对粗多糖、SC-CHS及SC-FUC分别采用高效凝胶排阻色谱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测定各海参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及硫酸根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海参种类的不同,3种海参SC-CHS相对分子质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均为120kDa左右;各海参SC-FUC相对分子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以海地瓜SC-FUC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不同海参多糖葡萄糖醛酸(GlcUA)、氨基半乳糖(GalN)、半乳糖(Gal)及岩藻糖(Fuc)的物质的量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各海参SC-CHS的硫酸根含量在29%左右,各海参SC-FUC的硫酸根含量在26%左右。  相似文献   

15.
羊栖菜中褐藻糖胶的提取纯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酸提法和水提法从羊栖菜中提取褐藻糖胶,然后分别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CaCl2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MgCl2法和酸法进行纯化。结果表明,酸提法提取效率高于水提法,但其特性粘度明显低于水提法褐藻糖胶。酸提法粗多糖宜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进行纯化,水提法粗多糖宜采用CaCl2法进行纯化。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酸提银耳粗多糖(TP1)、碱提银耳粗多糖(TP2)和酶法辅助提取银耳粗多糖(TP3)的化学组成、分子质量及物理特性。结果表明,3种银耳粗多糖的灰分、水分和多糖含量差异显著,但其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小,其中TP1的水分和多糖含量最高,TP2和TP3灰分较高;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TP3、TP2、TP1,其中TP3分子质量分布最集中;3种银耳粗多糖均具有良好的醇溶性,TP3的乳化性、吸湿性和保湿性最佳。不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银耳粗多糖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离纯化香加皮多糖(Cortex Periplocae Polysaccharides,CPP),并对其进行单糖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期为香加皮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水提醇沉和Sevag法除蛋白得到香加皮粗多糖,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CPP0、CPP1、CPP2和CPP3,并对其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分子量测定、单糖组成分析、红外光谱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4种多糖的糖含量分别为82.20%、77.13%、75.23%和72.85%,且都含有糖醛酸;相对分子量分别为685、477、411和572 kDa。4种多糖均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按照不同摩尔比组成的杂多糖。红外光谱表明4种多糖含有β-糖苷键且具有呋喃环。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4种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总体抗氧化能力顺序为:CPP0>CPP3>CPP1>CPP2。结论:从香加皮中提取得到的4种酸性多糖,糖含量高、相对分子量大且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CPP0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滤法将杏鲍菇下脚料水提物分为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范围3个部分,并对各部分样品的得率、总糖和β-葡聚糖质量分数、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单糖组成及其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PU1得率远高于PU10和PU100,为14.6%,其总糖质量分数最高,达到62.75%。PU10和PU100中的β-葡聚糖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18.38%和19.91%,在总糖中所占比例超过50%。相对分子质量分析结果表明,粗多糖可以按照超滤膜的截留范围实现较好的分离,且PU100和PU10均含有多个组分,其中PU100中重均相对分子质量100 000组分约占73%,PU10中两个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均超过10 000;而PU1主要含有一个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 110×10~3。超滤各部分样品中的多糖分别由4~7种单糖组成,但种类及摩尔分数具有较大差异。活性测试结果显示,超滤所得各样品均具有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在低质量浓度(50μg/m L)时PU100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9.
海带多糖的分类提取,鉴定及理性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林  罗琼 《食品科学》2000,21(4):28-32
建立了一套简便有效的提取方案,可从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中分类提取同时得到褐藻酸钠、褐藻糖胶、褐藻淀粉三类多糖粗品。将含量较高的前二者进一步纯化,乙酸纤维膜电泳和葡萄糖凝胶G-75柱层析的结果表明纯化后的褐藻酸钠、褐藻糖胶是均一的。将二者与市售海藻酸钠试剂的光谱行为和理性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市售海藻酸钠试剂与褐藻酸钠的紫外和红外图谱特征一致,分子量、特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型真菌血耳(Tremella sanguinea Peng)的伴生菌的活性物质及其开发利用价值,以血耳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伴生菌菌株韧革菌(Stereum sp.)XE02 为菌种,利用液态发酵的方法获得发酵液多糖,经脱色、脱蛋白、乙醇沉淀得到胞外粗多糖,得率为(1.1±0.2)g/L。粗多糖经DEAE-52 纤维素柱层析纯化,得到1 个中性韧革菌多糖组分(Stereum exopolysaccharides,SE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SEPS 具有多糖类物质的一般结构特征,单糖组成为吡喃糖,存在α 和β 两种类型的糖苷键。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SEPS 具有较好的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在10 mg/mL 时,清除率分别约为68%和74%。SEPS 具有良好的吸湿、保湿性能,在相对湿度43%、81%的环境下,SEPS 的吸湿率低于甘油,但优于海藻酸钠;在干燥硅胶环境下(相对湿度0%),SEPS 保湿率优于甘油和海藻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