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探讨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国产杨木挤压法漂白化机浆(BECMP)抄造轻型纸的纤维体系中,浆料的配比、打浆度等工程参数,并对各种浆料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中漂白针叶木化学浆的最佳打浆度为55~57°SR,阔叶木化学浆最佳打浆度为32~35°SR;杨木BECMP的使用比例不宜高于84%;本研究条件下的最佳浆料比例为84%杨木BECMP、12%商品针叶木浆、4%商品阔叶木浆,该浆料比例手抄片抗张指数和松厚度可以达到轻型纸国家标准优等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棉短绒浆、竹浆、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均为溶解浆)的纤维素在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中的溶解差异,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溶解后可形成均一的液相体系,而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的纤维素溶液有分层现象,说明同等条件下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溶解度较大。4种天然纤维素再生后聚合度和结晶度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聚合度从549、624降低至474、555,分别降低了13.6%和11.1%;而针叶木浆和阔叶木浆再生后纤维素的聚合度降低不明显,分别从1067、1460降低至989、1419,只降低了7.3%和2.8%;棉短绒浆和竹浆再生后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的幅度比较大,从66.5%和79.7%降低到18.8%和31.8%,分别降低了71.7%和60.1%;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再生后纤维素结晶度降低的幅度较小,从76.4%和70.4%降低至62.5%和54.7%,分别降低了18.2%和22.3%;阔叶木浆和针叶木浆的纤维素由于聚合度较大,该体系不能降低其结晶度,因而其溶解度小于棉短绒浆和竹浆的纤维素。处理前后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图基本一致,说明纤维素在该体系溶解过程中并未引入新的基团,氢氧化钠/尿素/水体系为非衍生化纤维素溶剂;处理后,几种样品纤维素Ⅰ的峰强度降低甚至消失,纤维素Ⅱ的峰开始出现,说明用该体系进行处理可使纤维素晶体结构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竹浆、阔叶木浆和麦草浆三种浆料筛分后进行磨浆,对比了细小纤维对三种浆料的打浆度和纸页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筛分除去细小纤维之后,竹浆打浆度大幅降低,麦草浆和阔叶木浆打浆度变化较小。细小纤维对草浆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影响较大,对竹浆和阔叶木浆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影响较小,筛除细小纤维后,麦草浆的抗张指数增加了20N.m/g,耐破指数增加了0.5KPa.m2/g。细小纤维对竹浆的撕裂指数影响较大,对麦草浆的撕裂指数影响较小,筛除细小纤维之后,竹浆的撕裂指数增加了4.9mN.m2/g。  相似文献   

4.
以用于生产黏胶纤维的漂白针叶木硫酸盐浆(BSK)和硫酸盐法针叶木溶解浆为原料,通过测定纸浆纤维-纤维素-溶剂(7%NaOH/12%尿素水溶液)溶解体系的透光率及溶解生成的纤维素溶液的黏度、观察纸浆纤维冷冻过程的微观形态、分析溶解前后纸浆纤维长度和宽度的变化、检测未溶部分的X射线衍射谱图,研究对比了这两种浆在7%NaOH/12%尿素水溶液体系中溶解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同浆浓下,聚合度高的漂白针叶木硫酸盐浆在7%NaOH/12%尿素水溶液中溶解后体系的透明度比聚合度低的针叶木溶解浆体系的高,前者溶解生成的纤维素溶液的黏度大于后者溶解生成的纤维素溶液的黏度,即纤维素含量高、聚合度低的溶解浆反而较难溶解在7%NaOH/12%尿素水溶液中。针叶木硫酸盐浆溶解后纤维变短且变粗,而针叶木溶解浆因大部分短小纤维被溶解导致溶解后纤维的平均长度变长,且宽度变化较小。针叶木硫酸盐浆保留了完整的纹孔结构,溶剂渗透性较好,其溶解效果优于在制浆过程中细胞壁经受严重破坏的针叶木溶解浆的溶解效果。  相似文献   

5.
纸浆打浆度对石膏微纤维纸增强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膏微纤维化学性质稳定,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加入到纸浆中时应尽量减少其溶解,同时石膏微纤维比较硬、脆性大、易被折断,在分散时应避免用力搅拌.为了探讨不同打浆度时石膏微纤维对纸张增强应用的影响,将石膏微纤维以一定比例加入到不同打浆度的植物纤维浆料中,得出了石膏微纤维应用于纸张增强时纸浆打浆度的最佳工艺条件:针叶木浆53~57°SR,石膏微纤维用量40%;阔叶木浆50~53°SR,石膏微纤维用量20%;草木混合浆(针叶木浆:草浆=3:7)52~61°SR,石膏微纤维用量20%.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本色针叶木浆与本色竹浆为纤维原料制备纸袋用纸,通过浆内添加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和烷基烯酮二聚体(AKD)以提高其湿强度和抗水性。通过在浆内添加聚乙烯醇(PVA)纤维,实现纸袋用纸的热封性能,并探究了PVA纤维用量、热封温度、热封时间对纸袋用纸粘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色针叶木浆和本色竹浆的适宜打浆度分别为32°SR和27°SR,浆料的最佳质量比为7∶3;PAE和AKD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1.5%和0.3%;当PVA纤维用量为9%,热封温度为110℃,热封时间为6 s时,纸袋纸粘合强度为2.61 kN/m,撕裂指数为14.7 mN·m2/g,干、湿抗张指数分别为72.9、23.4 N·m/g。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四种影响烟草薄片脆性的因素,包括外加纤维种类、外加纤维打浆度、外加纤维添加量、烟草萃取液涂布率对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外加纤维分别为同一打浆度的漂白针叶木浆、阔叶木浆、麻浆、竹浆、甘蔗渣浆时,烟草薄片的脆性依次增加。随着外加纤维浆料打浆度的增加,烟草薄片脆性逐渐减小,当打浆度增加到33°SR附近时,烟草薄片的脆性降低到较好状态。随着外加纤维浆料添加量的增加,烟草薄片的脆性先降低后增加,外加纤维浆料添加量为25%时,烟草薄片的脆性最小,柔韧性最好。随着涂布量的增加,烟草薄片的脆性先降低后增加,在涂布率达到65%~75%时,脆性最小,柔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郑睿 《造纸化学品》2008,20(2):55-59
分别研究了在实验室和工厂实际生产过程中,关于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对降低不同浆的磨浆/打浆能耗的影响。主要浆料包括阔叶木硫酸盐浆,长纤维(LF)竹浆,旧瓦楞纸浆(OCC),双层硫酸盐纸板新裁切片(NDLKC)和长纤维(LF)竹浆的混合浆。实验室研究表明,经过酶处理后不同浆的磨浆能耗下降了18%~45%,而浆的强度性能却没有受到酶处理的影响。在生产试验中,使用其中的一种酶在生产可伸性纸袋纸(ESKP)时磨浆电耗下降了25kWh/t(浆),蒸气消耗每吨纸也节省了20%。当使用60%的未漂长纤维(LF)竹浆和40%的NDLKC生产普通ESKP浆时,工厂可以省去1台双盘磨,这样每吨浆电耗就下降了54kWh,同时每吨纸节省了8%的蒸气。工厂在其他强度性能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透气度更好的纸。使用相同酶来生产涂布白卡纸的工厂实验表明,生产1吨针叶木浆电耗下降了70kWh或生产1吨阔叶木浆电耗下降了30kWh;每吨纸的蒸气消耗也下降了大约0.5t。使用酶后,工厂可以突破针叶木浆的磨浆瓶颈,产量提高了12%,而浆的强度性能没有受到酶的影响。生产高定量纸的工厂,使用酶后可以省去1台180kW的三盘磨,同时浆的强度性能和其他性能都在要求范围内,并且与空白样差不多。  相似文献   

9.
以硫酸盐竹浆、硫酸盐桉木浆及碱法麦草浆为研究对象,经打浆后,采用Bauer-McNett纤维筛分仪除去200目以下的细小纤维,考察了细小纤维对三种浆料的打浆度及对纸页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去细小纤维后,三种浆料的纤维平均长度明显增加,平均宽度也略有增加;在筛分除去细小纤维后,三种浆料的打浆度呈现不同的变化,随打浆转数增加,麦草浆打浆度保持在18°SR,竹浆则稍有降低,而桉木浆略有增加;筛分除去细小纤维,三种浆料纸页松厚度、撕裂度和零距抗张强度增加,其他各项强度性能均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促打浆对漂白针叶木浆湿部电荷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纤维素酶处理漂白针叶木浆,然后进行打浆,研究了酶促打浆对浆料湿部电荷特性的影响.并对纤维素酶促打浆后纸浆的打浆度、纤维特性、黏度及物理强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对漂白针叶木浆进行打浆前预处理,可以促进纤维的润胀和分丝帚化,提高纤维的比表面积和纸浆打浆度.并可减少纤维的切断作用,降低细小纤维含量.酶促打浆浆料中的溶解电荷及纸浆的Zeta电位略低于对照浆,有利于填料在纸浆中的留着.  相似文献   

11.
Ying Chen  Qingqing Zhou 《纺织学会志》2013,104(11):1127-1134
Apart from the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wearability and durability a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textile product quality. The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wearability and durability of bamboo pulp and cotton-knitted fabrics which were treated with alkali and copper ammonia solution. Washing fastness, release properties of copper ions when washing, bursting properties, abrasion resistance, permeability, moisture penetrability, and warmth retention properties of fabrics were tes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 after copper ammonia solution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release quantity of bamboo pulp fabrics was higher, the washing fastness of bamboo pulp fabrics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tton fabrics. After 90 times’ washing, the copper ion complex fabrics still had good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For both cotton and bamboo pulp fabrics, properties of the bursting strength, moisture penetrability and warmth retention had been improved, whereas properties of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air permeability had receded.  相似文献   

12.
对竹原纤维及竹浆纤维的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对各种性能分析比较,得出常温干态下,竹原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均大于竹浆纤维,断裂伸长率小于竹浆纤维.竹原纤维钩结和结节时的断裂强度急剧下降,不到干态强度的20%,结节强度比钩结强度略大.竹原纤维与金属辊和橡胶辊的摩擦系数大于与纤维辊的摩擦系数,竹原纤维的静摩擦系数和...  相似文献   

13.
蒙衍强  谢鸿武 《中国造纸》2011,30(10):74-76
对毛竹边角料进行了硫酸盐法蒸煮制浆实验室研究和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工艺条件下,毛竹边角材纤维可作为竹浆生产原料,生产出的化学毛竹浆可满足文化用纸生产的工艺要求,但为了保证竹浆质量和生产成本,毛竹边角料竹节率宜在20%以内,最高不超过25%.  相似文献   

14.
竹原纤维/毛交织花呢的防紫外线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更好发挥竹原纤维在精纺呢绒中的防紫外线性能,从新品开发的角度着手,通过对几种不同含量竹原纤维/毛交织花呢防紫外线性能的比较,证实竹原纤维含量越多,织物对紫外线反射能力越高,紫外线防护性能越好;竹原纤维含量为50%的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尤其是对UVC的反射能力较高,该织物的紫外线防护性能较好;各面料的透过率主要取决于其对紫外线的吸收率,竹原纤维含量为20%的面料对UVA、UVB的透过率最低,含量为50%的面料对UVC的透过率最低。研究结果为竹原纤维新材料在精毛纺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主要利用PFI磨浆机对漂白硫酸盐竹浆与阔叶木浆的磨浆特性及其成纸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相同磨浆转数下,竹浆打浆度略高于阔叶木浆,湿重比阔叶木浆高;磨浆前期(打浆度低于35.5°SR),相同打浆度下,竹浆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低于阔叶木浆,而后随着打浆度的增加,竹浆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高于阔叶木浆。相同打浆度下,竹浆...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慈竹模拟置换蒸煮过程中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NaOH浓度及硫化度对置换蒸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慈竹模拟置换蒸煮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NaOH浓度升高时,有利于药液向慈竹内部的渗透,利于蒸煮;温充段对脱木素的贡献大于预浸渍阶段;热充段NaOH浓度对深度脱木素影响最显著。硫化度从23%提高到44%时,利于深度脱木素,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同时得率也随之下降。当预浸渍段、温充段、热充段的NaOH浓度分别为10、15~20、30 g/L,硫化度为23%~30%时,浆料卡伯值为10.7~17.8,得率为43.1%~45.1%。置换蒸煮与普通蒸煮相比,当成浆得率相当时,置换蒸煮成浆卡伯值较低;当卡伯值相当时,置换蒸煮成浆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水刺工艺对竹浆纤维原纤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远胜 《纺织学报》2010,31(2):24-26
为了解水刺加工过程中加工工艺对竹浆纤维原纤化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3种不同线密度的竹浆纤维,在水压、水刺头数量、水刺距离、生产速度等工艺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测定竹浆纤维产品的原纤化指数,研究加工工艺和竹浆纤维原纤化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纤维线密度的增加,纤维的原纤化程度增加;在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水刺压力的增加,纤维原纤化呈上升趋势;随着水刺距离和生产速度的增加,产品的原纤化呈下降趋势;水刺头的数量对竹纤维的原纤化影响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竹浆为原料,通过复合纤维素酶+低温碱尿素体系预处理得到改性竹浆纤维;然后以过硫酸钾为自由基引发剂,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作用下,将丙烯酸接枝到改性竹浆纤维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纤维素骨架支撑的高吸水性树脂(MBPF-g-PA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MBPF-g-PAA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丙烯酸成功接枝到竹浆纤维上,纤维素作为骨架增强了树脂内部多孔结构,树脂的吸水效果有明显改进;在优化合成条件下,MBPF-g-PAA的吸水倍率最高达980.87 g/g。此外,受金属阳离子“电荷屏蔽效应”的影响,不同阳离子盐溶液对树脂溶胀的影响依次为:Na+>K+>NH4+>Mg2+>Ca2+>Fe3+。  相似文献   

19.
碱预处理对慈竹机械浆酶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慈竹机械浆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NaOH和NaOH加H2O2两种方法对原料进行预处理,考察预处理条件对酶解还原糖产率的影响。得到NaOH最佳预处理条件为:预处理温度90℃、固液比1∶5g/mL、时间2h、NaOH用量12%(g/g绝干)。在此最佳条件下,慈竹机械浆半纤维素保留率为87.92%、纤维素保留率为90.29%、木质素脱除率为43.24%;在pH4.8、加酶量20FPU/g预处理后底物、反应温度50℃的条件下酶解24h,还原糖产率为30.36%。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碱性预处理过的慈竹机械浆变得粗糙而多孔,增加了纤维素酶的吸附位点,酶解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