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仇小丹  张雪  白玉 《质谱学报》2023,(2):146-157
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实时直接分析质谱(DART-MS)作为一种常压离子化质谱,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能够在开放环境中实现样品的快速检测,是环境污染物筛查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DART-MS的原理、优势与特点,系统地总结了DART-MS在环境中农药残留检测、兽药与滥用药物检测以及其他种类污染物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DART-MS在环境污染物筛查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敞开式离子化质谱(ambient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IMS)技术因其具有实时、原位分析等特点,已成为质谱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实时直接质谱分析(direct analysis in real-time mass spectrometry, DART-MS)作为一种典型的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可在开放环境中实现样品的快速分析,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单、分析快速等优点,自2005年被报道以来,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从DART电离源的工作原理以及近2年DART-MS在环境分析、食品药品安全、生物医学分析以及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行了评述,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分子系统。如何全面、高效地分析中药成分是中药研究的难点。质谱分析技术,尤其是超高效/超高压液相色谱与高分辨质谱联用,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和高质量精度的特点,是中药成分分析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多功能杂化质谱带来的质谱数据采集新技术和数据处理新策略也在不断发展,如全信息串联质谱(MSE)技术、SWATH技术、质谱树状图相似度过滤技术(MTSF)和分子网络策略(MN)等,加快了中药成分分析过程。本文综述了质谱分析新技术和新策略在中药成分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色谱-质谱联用和离子淌度技术,以及质谱参数设置、采集模式和数据处理策略,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药发挥药理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重要特点。研究中药化学成分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为阐明中药发挥药理作用的机理和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能够为新药设计提供理论指导。软电离质谱技术,尤其是电喷雾质谱(ESI-MS)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ALDI-MS)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药物与生物大分子形成的复合物完整地转移到气相中并被检测到,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复杂体系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中也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质谱技术在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原理,并总结了近年来软电离质谱技术在中药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韦  刘易昆  陈子林 《质谱学报》2017,38(4):362-374
毛细管电泳-质谱(CE-MS)联用技术是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分析技术,它结合了毛细管电泳具有的分离效率高、分离速度快、样品消耗量少以及质谱检测具有的高灵敏度和强结构解析能力等优点,现已成为倍受分析化学工作者关注的新型微量分析技术。目前,CE-MS联用技术是中药有效成分分析,体内药物分析以及生物样品,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和多糖等分析的重要手段。本文对CE-MS联用技术中同轴鞘流及无鞘流纳流电喷雾等几种接口装置的研究进展,CE-MS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分析及多级质谱结构解析以及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等生物样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是中医药理论和作用机制阐明的重要研究内容。如何全面、准确地描述中药复杂成分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诠释中药多成分、多靶标、多途径的特点,需要强有力的分析技术支撑。近年来,多种高通量、快速、自动化的前处理技术显著提升了中药体内外多成分的分离提取效率;色谱、质谱分析技术蓬勃发展,推动了中药体内外多成分的快速鉴别和全面、准确定量;质谱成像等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为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平台和研究手段。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分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大气环境污染成因复杂,往往涉及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且包含众多的挥发性有机物气体分子、自由基和气溶胶颗粒物等,在线检测是大气化学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使分子吸收单个光子能量后,在其电离能阈值附近“软”电离,可以获得分子离子质量信息,具有质谱图简洁、碎片离子少和易于解析等特点,能够从分子层面上在线测量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关键的化学成分,揭示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机理,在大气化学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基于真空紫外激光、同步辐射光源、自由电子激光和真空紫外放电灯等多种光源的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阐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自由基以及气溶胶颗粒物化学成分检测方面的进展,并展望真空紫外光电离质谱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汪亚丽  王鹭  曾苏  康玉 《质谱学报》2017,38(4):400-409
质谱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生命科学、药学等领域,能够提供分子质量信息,有助于未知物结构的解析,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样品用量少、灵敏快速等优点,在测定有机化合物精确分子质量、结构解析、反应机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性药物是药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近年来质谱法逐渐被用于药物手性杂质区分中,而且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改进,其在手性区分和分析中越来越受关注。本工作主要介绍了质谱法在手性药物立体异构体杂质分析中的应用及发展历程,阐述了各类质谱技术用于手性异构体分析的原理和特点,其中详细举例介绍了质谱动力学方法和离子淌度质谱方法在手性杂质分析中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目前已有的各类手性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说明利用质谱法实现手性异构体的区分和定量测定具有明显的优势。质谱法用于药物手性异构体的分离具有快速、不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和昂贵的手性柱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手性药物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随着质谱分析技术的迅速发展,质谱法将在多手性中心药物的手性杂质分离和生物大分子分析(如多糖、多肽)等领域发挥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9.
周慧  王义民  郑重  刘舒  刘志强 《质谱学报》2018,39(6):641-652
亲和超滤质谱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简单、有效的药物小分子发现模式。该技术利用配体与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通过超滤装置快速筛选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再结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LC-MS),鉴定活性成分结构。亲和超滤质谱技术集药物活性成分筛选、结构鉴定于一体,尤其适用于从复杂体系中筛选潜在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近年来,针对中药发挥药理作用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重要特点,亲和超滤质谱技术已被广泛用于从中药提取物中筛选与特定蛋白靶点相结合的小分子活性物质,对阐明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以活性成分作为先导化合物的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是对传统药物发现方法的有利补充。本工作综述了该技术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原理、特点、应用进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毒品分析是办理涉毒犯罪案件的重要环节之一,为案件侦破和证据收集提供重要依据。质谱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因其出色的分析性能越来越受到分析人员的重视。本文综述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新兴原位直接电离质谱技术在毒品分析领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了质谱新技术在毒品分析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生物制品药物已经成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类新兴药物领域,包括人用预防药物和治疗药物。蛋白质和多肽是生物制品药物的重要活性物质之一。与化学药物不同,蛋白质药物具有分子量大、结构复杂多变的特殊性,因此其理化性质更加多样,杂质成份不确定性高,发生免疫反应的可能性大。为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针对蛋白质药物自身的特点,依据国内外相关标准,建立一系列配套齐全的蛋白质药物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生物质谱技术(Bio-MS)在蛋白质药物结构鉴定和翻译后修饰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介绍,力图通过重组尿激酶原(rhProUK)、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凝血因子X激活剂(RVV-X)等药物分析实例,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蛋白质药物分析的生物质谱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用化学品与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密切相关,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采用灵敏、准确、可靠的质谱技术能够准确地对残留农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为农药登记、农药残留摄入风险评估、环境有益生物安全、食品及其加工品中农药残留监测与监管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本文综述了各种质谱及其联用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时期的特点,对主流质谱技术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行综合分析,重点阐述其在食品、环境、生物等领域的应用。此外,还概述了质谱及其联用技术在各国标准方法中的应用,并对比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欧盟等组织对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要求。总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极杆等质谱仪、色谱-质谱联用设备、多级质谱以及高分辨质谱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领域呈现出主流趋势;高通量筛查技术、现场可移动和桌面型质谱联用、原位电离技术、无靶标筛查平台以及简洁快速的样品前处理净化技术是未来研究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电喷雾质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质谱技术之一.复杂生物基质对质谱分析的选择性和准确性提出挑战,迫切需要在质谱方法学上有所发展.本文介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几种电喷雾质谱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及若干应用实例,对生物质谱的发展趋势和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岛津公司有机质谱新技术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近年岛津公司在质谱技术上取得的新进展和相关应用,包括:GCMS的新技术特点,GCMS衍生仪器技术如GPC-GCMS、MDGC/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应用;全新LCMS-803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技术特点和在应对超快速分析中的特长;LCMS-IT-TOF在复杂基质中多种化合物的高质量精度和多级质谱分析技术上独特的优势;Axima-QITTM技术特点及在蛋白质组学分析中的技术优势;解吸电晕束直接电离源DCBI技术和相关应用等。  相似文献   

15.
电喷雾质谱新方法及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喷雾质谱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质谱技术之一。复杂生物基质对质谱分析的选择性和准确性提出挑战 ,迫切需要在质谱方法学上有所发展。本文介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几种电喷雾质谱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及若干应用实例 ,对生物质谱的发展趋势和在生命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呼吸气体携带重要的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信息,且具有非侵入性、无创、方便、连续可得等特点,受到相关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呼吸气体的检测在代谢组学、临床医学、安全卫生等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同传统的色谱质谱检测技术相比,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在呼吸气体的检测中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低损耗的特点,真正达到了实时在线、原位活体分析的要求.本文介绍了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选择离子流动管质谱(SIFT-MS)以及电喷雾萃取电离质谱(EESI-MS)三种直接质谱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在呼吸气体检测中的应用实例,并展望了呼吸气体检测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法及其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丰和 《质谱学报》1997,18(3):73-80
快原子轰击质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分析极杜强、难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囊常用的质谱方法,然而用快原子轰击质话进行精确质量测定的应用和研究开展还不很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腐语法的方法和特点,并概述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在生物医学分析几个主要方面(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药物代谢产物和临床病理研究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同原理的离子淌度技术相继出现,与质谱技术相结合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在小分子代谢物分析中,氨基酸的手性识别、聚糖的结构解析、脂质的结构表征和类固醇的分析十分重要,但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化学性质迥异,且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增加了分析难度。离子淌度-质谱(IM-MS)技术为复杂基质中小分子代谢物的快速分离和分析提供了新思路,根据离子的质荷比、碰撞截面积(CCS)和结构信息,可快速区分、表征小分子代谢物及其同分异构体。本文介绍了离子淌度-质谱(IM-MS)的主要类型及其在小分子代谢物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MassWorksTM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洋甘菊精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周围 《质谱学报》2011,32(4):241-24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结合MassWorksTM质谱解析软件,对产自甘肃省永登县的洋甘菊(Chamomila recutita L.)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对两种不同极性的色谱柱进行分离比较实验,确定了适合于洋甘菊精油分离分析的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解析并确定出精油中的35种化合物。MassWorks软件在低分辨率质谱上可对化合物分子质量实现精确测量,为低分辨四极杆质谱确定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解析化合物结构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精油的成分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药物分析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药物分析领域中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包括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并对其原理、特点及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