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脱脂麦胚粒度、脱脂麦胚添加量、加水量、和面时间和加水温度为主要因素,以白度、硬度、比容、感官评价等为考察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来优化脱脂麦胚馒头制作中的和面工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和面工艺脱脂麦胚粒度80目、脱脂麦胚添加量2%、和面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2.
采用精米机碾削得到不同剥皮率小麦,研磨成粉,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测定馒头挥发性物质,研究剥皮率与馒头品质及其挥发性化合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剥皮制粉小麦粉面团具有正常的产气能力,但透气度高,发酵能力有限。随着剥皮率的增加,馒头比容、回复性、黏聚性、弹性等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馒头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小麦粉馒头中共检测到挥发性化合物有62种,其中醇类5种,酮类3种,醛类7种,酯类5种,苯环类8种,烃类31种,杂环化合物2种,其他化合物1种。小麦粉馒头中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醇类和醛类,烷烃类的物质种类较多,但是阈值较高,一般无特征风味。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酵母发酵对馒头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技术富集馒头中的挥发性物质,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干酵母发酵馒头中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馒头样品中主要挥发性物质都为醇类、酯类、醛类、酮类、苯环类和酰胺类,其总体风味大致相同,但不同酵母发酵的馒头中挥发性物质在组成及数量上又存在一定差异.TIC峰面积总和排序为MSYZAQAL;样品YZ、MS和AL中醇类的含量约60%,AQ中醇类的含量为17.27%,但AQ中酯类含量为38.18%,远远高于其他3个样品;酰基化合物的种类少,但含量相对较高,在YZ、AQ、MS、AL中的含量分别为17.73%、25.12%、14.66%和8.40%.  相似文献   

4.
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馒头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和比较了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酵母馒头中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馒头中分别检出35种和38种挥发性物质,由烃、醇、醛、酯、苯环类和杂环类等组成,其中,一次发酵馒头中检出了有机酸,二次发酵馒头中检出了酮类;一次和二次发酵馒头中酯类相对含量普遍较低(0.63%、1.27%);醛类和苯环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在两种馒头中差异较大,在一次发酵馒头中分别为29.55%和12.81%,在二次发酵馒头中分别为18.44%和20.88%.结果表明,发酵条件对馒头风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对虾、秀丽白虾及日本昭虾风味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提取,利用GC-MS分析了中国对虾、秀丽白虾及日本昭虾的挥发性风味成分.3种虾共鉴定出116种风味物质,对虾的挥发性化合物总量最高,日本昭虾其次,秀丽白虾最低.对虾中烷基吡嗪类含量最高,日本昭虾中含硫化合物含量最高.研究检测非挥发性风味成分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比较了其在3种虾中的差异及对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鉴定,分析不同出粉率面粉和混合发酵剂所制馒头的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出粉率为40%、60%、100%的面粉中,干酵母馒头分别有27、32、48种挥发性物质,混合发酵剂馒头分别有34、41、52种挥发性物质.烃类、醇类、醛类、酯类是馒头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且随着出粉率和发酵剂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差异.其中在出粉率为100%的混合发酵剂馒头中发现十二烷基乙烯基醚,在出粉率为100%的两种馒头中发现酸类物质.6种馒头挥发性物质在种类和含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由此得出,不同出粉率面粉、不同发酵剂影响所制馒头挥发性物质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研究鲜食青麦仁深加工的一种新产品,主要分析青麦仁粉和绿豆粉赋予青麦绿豆糕的风味物质以及蒸制前后青麦绿豆糕的风味物质的变化。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面积归一化法,分析计算青麦仁粉、绿豆粉、生青麦绿豆糕和熟青麦绿豆糕中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青麦仁赋予生青麦绿豆糕的风味主要为清香味、杏仁味、水果味和花香味等;绿豆赋予生青麦绿豆糕的风味主要为杏仁味、清香味、花香味和坚果味。青麦绿豆糕在蒸制过程中,其所含有的蛋白质、脂类和淀粉等物质发生进一步反应形成新的风味物质,同时高温会增强部分风味物质的释放从而掩盖部分风味物质。熟青麦绿豆糕相较于生青麦绿豆糕,增加了多种醛类物质,减少了多种酯类物质,具有更浓郁的清香味和果香味,香气宜人。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研究米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对发酵香肠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本次试验共检测到风味化合物99种,主要包括醛10种、酯32种、酮12种、醇16种、烃11种、酸13种、酚1种和杂环4种。其中,对照组中检测出73种,米酒乳杆菌处理组检测到75种。在两种处理中,对照组中酯类含量最高,米酒乳杆菌处理中酯类和醇类含量较高,其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高于对照。表明米酒乳杆菌对香肠风味物质种类和数量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些物质对发酵香肠风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分析比较不同油温(140、150、160℃)制备的辣椒油样品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及辣度。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测定辣椒油样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及辣椒素类物质含量,对检出的香气成分采用香气活度值筛选出对辣椒油香气贡献较大的物质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香气品质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辣椒油中共检测出香气物质78种,包括酸类、酯类、醛类、醇类、烯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其挥发性成分中以酸类物质为主,3种温度下辣椒油挥发性香气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均存在差异;3个辣椒油样品含有9种共同关键风味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香气品质评价模型,综合得分表明160℃油温下辣椒油的香气品质最佳;HPLC检测数据显示,油温为160℃时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高。辣椒油在160℃处理下其风味和辣度最佳。  相似文献   

10.
爆裂玉米在膨化之后呈现特殊的芳香气味,将其应用于酵母馒头中可提升风味.采用微波膨化爆裂玉米,将其粉碎后添加到小麦粉中制备复配粉,探究爆玉米花粉对复配粉糊化特性、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馒头品质等的影响,并测定最佳复配粉配方的馒头与对照组(小麦粉)馒头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随着爆玉米花粉添加量的增加,面糊的热稳定性和抗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列举了利用概率论的思想方法证明不等式的六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比较药用肌醇与饲用肌醇添加在鳗鱼饲料中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在鳗鱼饲料中,添加饲用肌醇有促进鳗鱼生长作用。并对鳗鱼饲料中添加肌醇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论证了两个运动的、相互接触的曲面为共轭曲面.用工程图学及运动几何学的方法,研究了接触线的形成原理、回转曲面轮廓线的生成及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14.
旋转机械趋势预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现代化设备的状态维护要求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随着运行设备的非线形特点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数学建模预报方法已不能满足设备的复杂化和现代化要求。针对现代状况,采用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建模预报。对于灰色预报,将原始序列作累加生成处理后,采用GM(1,1)模型进行建模预测;对于神经网络预报,采用BP算法对时间序列进行预报。对从大庆油田采回的实际现场数据进行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的联合预报。实践证明,提高了预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发达国家食品消费水平和食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粮食消费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C扩大输入有效点数的程序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LC扩大I/O有效点数的程序设计原则进行了讨论,并据此分析评价了若干扩展程序与电路,进而提出了更为优化实用的扩展方法与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膨化机螺杆失效形式的分析认为,其失效主要是由于疲劳磨损造成。提出用奥氏体一贝氏体球墨铸铁制造螺杆,可以有效地提高螺杆的使用寿命、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8.
计算了混合油浓度高低对能耗的影响,说明提高混合油浓度对节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双螺杆挤压机工作时,“螺杆仅部分充满”是其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介绍一种挤压机螺杆充满长度的图解计算作图法,即根据挤压机的工作特性曲线图来计算螺杆的充满长度。它能定量地描述各种复杂的组合螺杆的工作特性,这种方法简单直观。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任意无向简单图G从分析点色数的出发,采用了作点集V的最小划分的方法,得到了一个点色数算法科给出了证明,从而解决了无向简单图的点色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