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毓元  章亚东 《应用化工》2014,(7):1285-1287,1293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为主要原料,甲苯-4-磺酸为催化剂,正丁醇为带水剂,催化合成尼泊金正丁酯。考察了原料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以0.02 mol对羟基苯甲酸计,n(正丁醇)∶n(对羟基苯甲酸)=4∶1,m(甲苯-4-磺酸)∶m(对羟基苯甲酸)=0.12∶1,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3 h。该条件下,重复实验3次,尼泊金正丁酯收率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2.
李敏谊  汤悦荣 《应用化工》2006,35(2):128-129
对羟基苯甲酸与正丁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微波辐射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考察了酯化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对羟基苯甲酸)∶n(正丁醇)=1∶2,微波辐射功率500 W,微波辐射时间30 m in,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产率为97%。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羟基苯甲酸与正丁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微波幅射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n对羟基苯甲酸∶n正丁醇∶n对甲苯磺酸=1∶2∶0.1,微波辐射功率500W,辐射时间30min,产率为97%。  相似文献   

4.
在硫酸盐复合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由正丁醇和对羟基苯甲酸高收率合成了的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本文研究了硫酸盐复合催化剂用量、正丁醇用量和反应的时间,带水剂的选择等因素对催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酸正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正丁醇与对羟基苯甲酸摩尔比为0.05∶0.12和复合硫酸盐n(Fe2(SO4)3)∶n(K2SO4)为3.5∶1、带水剂6m L时,回流反应分水240min,酯收率为93.32%,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5.
胡石金  许招会  陈德锴 《应用化工》2006,35(10):739-741
采用溶胶-液相法制备了H3PW12O40/TiO2复合催化剂,用FT-IR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考察了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较优反应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0.1 mol,n(对羟基苯甲酸)∶n(正丁醇)=1.0∶5.0(摩尔比),催化剂的用量为1.2 g,反应时间4.0 h。上述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收率可达85.0%以上。  相似文献   

6.
以叔丁胺-D_9为稳定同位素标记前体,制备目标化合物。以4-氨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NBS溴化、Cu Br_2溴化后,再与叔丁胺-D_9进行胺化反应,最后使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目标化合物。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胺化步骤进行研究,实验数据通过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叔丁胺收率最高时各因素组合(胺化反应时间为2.5 h,溶剂三氯甲烷的用量为50 m L,n(叔丁胺-D_9)∶n(4-氨基-3,5-二溴-α-溴代苯乙酮)=2∶1)。目标化合物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分析,其化学纯度98.0%,经过质谱检测,其同位素丰度97.0 atom%D。研制的目标化合物达到了食品安全领域中β-受体激动剂类药物检测用同位素内标试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羟基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用新型固体超强酸SO2-4/ZrO2/La3+为催化剂,合成羟基乙酸正丁酯。其工艺简单,产物转化率高。最佳工艺条件为:n(羟基乙酸)∶n(正丁醇)=1∶3.5,回流反应4h,催化剂用量为醇酸总质量的2.35%,收率83.2%。  相似文献   

8.
李启然  田华 《天津化工》2010,24(1):20-22
以对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对甲基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4-乙酰氧基苯甲酸,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产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酰化反应的优化条件n(对羟基苯甲酸)∶n(乙酸酐)∶n(对甲苯磺酸)=1∶2∶0.025,反应时间30min,反应温度80~89℃,产率达91.63%。  相似文献   

9.
以对羟基苯甲酸与正丁醇为原料,以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确定最优合成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10.00 g、n(对羟基苯甲酸)∶n(正丁醇)=1∶3、催化剂用量0.9 g、微波辐射功率500W、微波辐射温度128℃、微波辐射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产率可达91.3%。  相似文献   

10.
陈彦  廖维林  许招会 《工业催化》2009,17(10):55-57
采用溶胶-液相法制备了H3PW12O40/TiO2复合催化剂,用FT-IR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对羟基苯甲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考察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较优反应条件为:对羟基苯甲酸 0.1 mol,n(对羟基苯甲酸)∶n(正丁醇)=1.0∶5.0,催化剂用量1.2 g,反应时间4.0 h,在此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收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以油酸和正丁醇为原料,采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合成油酸丁酯,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油酸、正丁醇、对甲苯磺酸摩尔比为1:2:0.15,反应时间70min,产率可达93.92%。  相似文献   

12.
没食子酸正(异)丁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用梯度升温法,酸、醇直接酯化合成没食子酸正(异)丁酯。最佳反应条件为:没食子酸丁酯:没食子酸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42,丁醇80ml,反应温度120~125℃,反应时间4h;没食子酸异丁酯:没食子酸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3,异丁醇90ml,反应温度115~120℃,反应时间4h,平均酯化率分别为94%和91.2%。抗猪油氧化性能为没食子酸异丁酯>没食子酸丁酯。  相似文献   

13.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硬脂酸甲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对甲苯磺酸催化硬脂酸和甲醇的酯化反应,合成了硬脂酸甲酯,研究结果表明,对甲苯磺酸对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反应时间、酸醇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当硬脂酸与甲醇的摩尔比为1∶3.5,对甲苯磺酸用量为硬脂酸质量的1.2%,于回流温度反应4 h,硬脂酸的转化率大于98.5%,产品酸值小于3.0 mg KOH/g。  相似文献   

14.
宋天妃  张玥  彭阳峰 《广东化工》2011,38(6):39+47-39,47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光学活性邻氯扁桃酸与正丁醇反应得到手性萃取拆分剂S-(+)-2-邻氯扁桃酸正丁酯的条件,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光学活性扁桃酸0.02 mol,n(邻氯扁桃酸)∶n(正丁醇)=1∶3,对甲苯磺酸0.1 g,甲苯50 mL,回流反应约5 h,含量大于98%,收率在91%以上,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5.
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乙酸丁酯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林进  晋保玲 《应用化工》2001,30(3):17-18
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 ,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丁酯 ,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 ,醇酸摩尔比为 1 2∶1,催化剂用量为 0 8g(乙酸为 0 2mol的情况下 ) ,带水剂环己烷为 5ml,反应时间为 2 0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酯化率达 96 9%  相似文献   

16.
以氯化胆碱和一水合对甲苯磺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氯化胆碱类离子液体,并将其用于催化酯化柠檬酸三丁酯的合成反应。考察一水合柠檬酸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氯化胆碱与一水合对甲苯磺酸物质的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反应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得到较优的工艺条件:一水合柠檬酸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1.0∶4.0,催化剂用量为一水合柠檬酸质量的5.0%,氯化胆碱与一水合对甲苯磺酸物质的量比1.0∶1.0,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4.0 h,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8.41%。回收分离得到的离子液体重复使用5次后,酯化率仍达93.13%,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彭荣  刘安昌  夏强  李高峰 《化学世界》2011,52(6):355-358
以辛溴烷、苯酚和碘苯等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催化作用下制备了苯基正辛基醚,苯基正辛基醚与碘苯经过氧乙酸氧化,对甲苯磺酸成盐得到(4-辛烷氧基苯基)苯碘鎓对甲苯磺酸盐.最佳反应条件为:碘苯、辛烷氧基苯和过氧乙酸的摩尔比为1:1:2.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为12 h.在丙酮溶剂中,(4-辛烷氧基苯基)苯碘鎓...  相似文献   

18.
以L-扁桃酸与正丁醇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合成了手性拆分剂L-扁桃酸正丁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反应条件为:L-扁桃酸0.1 mol,n(L-扁桃酸):n(正丁醇)=1∶2,对甲苯磺酸0.1 g,甲苯50 mL,回流反应约5 h,酯化率99%,收率在96%以上。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9.
以对叔丁基苯甲酸、无水甲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甲酯,应用正交设计探讨了催化酯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占物质总质量的13.3%,反应时间为6 h,反应温度是65℃,环己烷用量占液体总体积的37.5%,酯化率达97%,产品结构经沸点、折光率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