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7 毫秒
1.
<正>近日叶添纺织等系列高科技生物仿真及环保羽绒产品生产商推出了一系列新品。1、珍珠绒、骆驼绒——最新高科技生物仿真羽绒产品珍珠绒又名粒粒绒,骆驼绒又名朵朵绒,是以纯进口原料Sorona(玉米纤维)制作而成;具有手感滑爽、柔软蓬松、保温性能超强、耐水洗高回弹等特点;是生产高端羽绒服、棉服、家纺、家居、玩具模型等保暖物填充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温度为(10±2)℃,相对湿度为50%±8%的环境条件下,基于出汗暖体假人"Walter"测试技术,研究不同填充材料或不同填充量的冬季保暖棉服的热湿舒适性能。研究表明:羽绒类填充物的冬季保暖棉服具有较好的保暖性能和透汽性能;中空保暖纤维类填充物的冬季保暖棉服保暖性和透汽性与其结构有关,多孔、表面有沟槽的保暖纤维填充的冬季保暖棉服保暖性能接近羽绒,且具有比羽绒更好的透汽性能;冬季保暖棉服填充量增加,着装的热阻会增加,但填充物材料不同,着装热阻增加的速率是不同的,多孔、表面有沟槽的保暖纤维填充的冬季保暖棉服热阻增加速率较低,在较少填充量时,具有较高的热阻。  相似文献   

3.
以木棉纤维、羽绒及三维卷曲涤纶的集合体为絮填料,以热阻和湿阻为评价指标,探讨木棉絮填料睡袋的成型工艺,并对睡袋的保温性能和防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木棉/羽绒/三维卷曲涤纶的质量配比为20/60/20,填充量为300 g/m~2,单隔间尺寸为30 cm×30 cm时,睡袋的保暖性能和透湿性能最佳;利用暖体假人测试法得知,该睡袋的舒适温度为8.29℃,限定温度为3.8℃,为5℃~15℃春秋用睡袋,且该睡袋的驱螨率为64.29%,具有一定的防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白鸭绒、冰岛雁鸭绒和白鹅绒的微观结构、结晶状态、组成成分以及保暖性能进行研究,采用了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以及填充织物保暖性测试的方法,对3种羽绒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白鹅绒的绒枝和绒小枝最长,且在相同绒枝直径的情况下,冰岛雁鸭绒相比白鸭绒具有更长的绒小枝。白鸭绒和冰岛雁鸭绒的晶胞更加相似。3种羽绒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白鹅绒最保暖,冰岛雁鸭绒次之,白鸭绒保暖性最差。  相似文献   

5.
羽绒服的隔热保暖性与充绒量有关,但保暖性并不是随着羽绒填充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一个饱和值即最佳填充量后保暖性开始下降.文中介绍了衡量保暖性的有关指标,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了充绒量对传热系数的显著性,用抛物线回归分析了羽绒填充量与传热系数、克罗值、散热量和保温率的关系,并得出了拟合曲线,根据曲线分析得出30 cm×30 cm羽绒垫的最佳填充量为9.47 g.  相似文献   

6.
邓瑾  季晓丹 《中国纤检》2003,(10):22-22
由于技术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服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羽绒作为服装的填充料,其保暖性能在棉花、羊毛、丝棉、羽绒中居于首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羽绒制品作为冬季保暖用品。2002年冬季我们在检测的羽绒制品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填充方式,即在原有的羽毛绒填充料中加入化学纤维。它可分为三类情况:一种是假冒伪劣,混入涤纶短纤来冒充羽绒填充料;另一种被称作“珍珠棉”,在标签标识中标出混入涤纶或腈纶的含量以及羽绒的含绒量;还有一种是混入粘胶短纤来改善衣服寝具的抗静电性能。如何确定填充料中的羽绒含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填充式保暖服结构的不足,通过在现有织造技术的基础上对织物的结构进行改进,采用特殊的纱线和后处理技术来改善织物的回弹性,织造可一次成形的微胞式保暖织物。选择微胞宽度、微胞羽绒填充量、热定形温度、微胞高度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到各因素对保暖性影响的顺序为:微胞织物羽绒填充量,微胞的宽度,微胞高度,热定形温度。研究表明:微胞羽绒填充量对微胞式保暖织物的保暖性影响最大,保暖性随羽绒填充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羽绒集合体中的空气对热阻性能的影响,采用可升降的设备平台调整羽绒集合体的体积,测定不同单位质量体积下的热阻性能。试验表明:羽绒集合体中静止空气的数量决定其热阻性能,单位质量体积是影响羽绒集合体热阻性能的主要因素;单位质量体积下降之初热阻呈线性下降,而当单位质量体积降至初始单位质量体积一半以下时,热阻下降幅度显著增加;羽绒集合体中静止空气不是均一的,绒枝附近的空气产生的热阻更大。认为:羽绒产品填充量的增加会引起单位体积羽绒集合体热阻的下降,产品设计应提高容纳羽绒的体积,以提高产品的热阻性能。  相似文献   

9.
羽绒/木棉混纤絮料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试制羽绒P木棉混纤絮料的基础上,对其压缩性能和保暖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絮料中混入细旦涤纶等合纤可以有效提高絮料的压缩功弹性回复率,而以木棉纤维取代羽绒或者飞丝会导致压缩功弹性回复率略微下降,但当其含量变化较小时差异不明显;羽绒的使用可以提高絮料的保暖性,木棉纤维对絮料保暖性的贡献低于羽绒,但高于其他合纤(丙纶和细旦涤纶等) ;羽绒飞丝的使用会导致絮料的保暖性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程度 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接枝金属锆离子来提高羽绒的保暖性,采用红外分析、ICP测定、蓬松度、保暖率分析以及电镜观察对其接枝效果、保暖性能及其表面形貌变化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经过单宁酸改性的羽绒纤维能明显增加对锆离子的吸附量,经过接枝金属锆离子,羽绒纤维的保暖率提高了5%左右,蓬松度也有所提升。另外,通过对改性前后扫描电镜图片的比较发现:改性前后羽绒纤维的表面形态并未有明显变化,色泽上有略微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充分了解鸭绒、蚕丝、羊毛、棉、腈纶絮片性能的基础上,采用平板式恒定温差散热法,利用YG606L平板保温仪,测试不同填充量下5种纤维絮片的传热系数、克罗值和保温率,并分析不同的填充量对它们保暖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受压时间对保暖性能的影响,选择填充量为30 g的试样做受压处理1周,每隔24 h测一次保暖性,分析各纤维絮片随着受压时间的延长保暖性质的变化情况,以此推断在日常使用中这几种纤维絮片(被褥填充物)保暖性能随时间和受压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质检总局公布了羽绒服装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报告,抽查结果显示,羽绒服装的含绒量和绒子含量是不合格项目之一。通过梳理2009~2013年之间的历次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发现,羽绒服装的产品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面、里料纤维成分及含量、羽绒含绒量和羽绒绒子含量,而羽绒含量和羽绒绒子含量项目历年来都有不合格的情况出现。羽绒服的羽绒含量是指其中朵绒、绒丝等各类物质的统称,也就是含绒量,是主要起保暖作用的部分。而绒子含量则只是指朵绒,是羽绒中保暖性最好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棉花和羽绒等常规保暖材料的保暖性能主要由其内部中空结构形成的空气层实现,采用气体代替保暖服装所填充的羽绒或棉花,在提高服装保暖性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专利分析方法,通过对气悬浮保暖技术进行全球专利的检索,对专利的申请时间、申请人、申请类型、保护区域、法律状态,以及专利重点研发技术进行分析,研究服装气悬浮保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羽绒服作为一类特殊的服装,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填充的羽绒上。特别是羽绒服的防钻绒性,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穿着的外观效果,因此备受各方关注。我国目前检测羽绒服的防钻绒性方法是:将被测织物制作成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袋,装一定质量的羽绒,再反复摩擦一定次数,最后以试样袋内套织物上钻出的羽绒、羽毛数量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这种测试方法很显然测试的仅是面料的防钻绒性,对于羽绒服装实际穿着时的防钻绒性难以做到整体评估。  相似文献   

15.
羽绒服及羽绒制品需求量的增加对其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羽绒量的准确控制和快速填充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文章综述了自动充绒机的发展现状,对自动充绒机研究中的羽绒输送技术、羽绒量准确控制技术、出绒技术、环境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指出面向现代服装制造业发展新趋势,自动充绒机技术需要在多通道并行充绒技术、双气路精密定量输送技术、行业标准制定、装备柔性化设计技术、绿色环保技术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抗菌羽绒制备中的原绒损耗,缩短工艺流程,将抗菌整理剂加入羽绒最后一道漂洗浴中,经振荡浸渍、离心脱水、烘干制得抗菌羽绒。借助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羽绒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法测试羽绒的抗菌性能,同时分析此工艺对羽绒基础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短流程工艺制得的抗菌羽绒其形貌、蓬松度不受影响,抗菌剂填充并附着在绒丝纤维表面凹纹和菱节夹角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抑菌率达100.00%;经3次水洗,抗菌羽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0.00%和66.18%,具有一定的耐水洗性能;短流程抗菌工艺降低了对原料绒的损伤,抗菌羽绒的清洁度、残脂率、耗氧量、气味并未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以含绒量分别为70%、90%、95%的鸭绒为填充物缝制了规格相同的羽绒包,测试并分析了含绒量和充绒量对羽绒包的热阻和透气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充绒量相同时,随着含容量的增加,羽绒包的热阻和透气性能先增加后降低;相比70%和95%含绒量羽绒,90%含绒量的羽绒具有最佳的保暖性能和透气性,且随着充绒量的增加,其保暖性变化不大或者降低,而透气性能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含绒量为90%、充绒量在27 g时,羽绒保暖性能最佳,且还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最为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18.
探讨一次成形织造技术在防羽绒面料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合理的产品尺寸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织造工艺和后整理工艺,实现具有格状填充腔体的无缝防羽绒面料的织造,为家用羽绒制品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测试结果表明,所开发的无缝格状防羽绒面料具有一定的防钻绒效果,且透气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国内现行标准对防钻绒性的测试方法,从收集工具、擦拭次数、计数方法和转箱转数等方面对30批次羽绒羽毛被的防钻绒性能进行研究,确定羽绒羽毛寝具防钻绒性能测试方法和建议标准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检测用时短,重现性好,稳定性高,能真实反映羽绒羽毛寝具的钻绒情况,有利于各实验室之间统一手法和目光。  相似文献   

20.
通过针刺的方式,可将羽绒和其他纤维加工成絮毡,既保留了羽绒保暖的特点又克服了制品臃肿的缺点.测试数据表明,PTFE薄膜层压织物在寒冷大风的环境中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预测,羽绒絮毡和PTFE层压织物通过叠合或粘合加工成的新型保暖材料将具有优良的保暖性能和舒适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