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开发适合春夏秋季的大麻、棉针织面料,设计大麻与棉混纺的毛圈织物和纬平针织物,经过煮漂、酶洗和染色工艺制成面料;评价两种织物的顶破强力、悬垂性和柔软度,以及织物的拉伸、剪切、弯曲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毛圈织物具有更好的顶破强力和剪切性能,纬平针织物具有更好的悬垂性、柔软度,以及拉伸、弯曲和摩擦性能;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明显改善织物风格,并且对织物的损伤在允许范围内;酶洗大麻与棉混纺毛圈织物柔软厚实,适合做春秋卫衣面料;酶洗棉与大麻混纺纬平针织物清爽轻薄,适合做夏季轻薄面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线密度分别为18.5 tex和14.8 tex的棉、木混纺纱(混纺比均为80∶20),在日本福原单面机(机号为28针/25.4 mm)上编织纬平针织物,设计4因子3水平正交实验,优化织物前处理煮练工艺,并给出染色和柔软整理工艺配方及曲线。对棉、木棉,棉、莫代尔混纺织物分别进行保暖性能测试,包括热阻性、湿阻性、色牢度和抗起毛起球性。结果表明:棉、木棉混纺织物比保暖内衣最常用的棉、莫代尔混纺织物具有更好的保暖性和相同的湿阻,同时棉、木棉混纺织物的干摩擦色牢度比湿摩擦色牢度好,并且有很好的水洗牢度,但是该织物抗起毛起球性比较差。可以采用紧密纺等工艺来改善棉、木棉混纺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使其适用于保暖内衣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将6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牛角瓜纤维混纺纱织成纬平针织物,分别测试针织物的拉伸力学性能、保暖性、透气透湿性和耐磨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牛角瓜纤维/棉/涤纶混纺织物在拉伸力学性能、透气性和耐磨性能方面较优,而牛角瓜纤维/棉混纺织物在保暖性和透湿性能方面较好。指出:不同牛角瓜纤维含量的织物性能不同,牛角瓜纤维含量为30%的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较好,可用于针织袜子产品开发;牛角瓜纤维含量为40%的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稍差,但保暖性能较好,可用于针织保暖内衣面料;牛角瓜纤维含量为50%的混纺针织物力学性能较低,但保暖性优异,需要进一步优化其力学性能,使其满足保暖性要求的同时更耐穿。  相似文献   

4.
煮练和漂白的苧麻/棉混纺单面针织物经过整理剂整理和四种不同的进一步处理后,织物的弹性回复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弯曲、剪切、拉伸性能和压缩、表面性能的一部分比原织物有显著的改善;压缩、表面性能的一部分维持不变,而顶裂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含量对其纬平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混纺比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棉纤维,采用环锭纺与赛络纺纺制了10组18.3 tex混纺纱,并织成相同规格的纬平针织物。测试并分析织物的顶破、起毛起球、透气、透湿及保暖性能。基于回归分析,获得了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含量与织物各性能指标的关系,并建立了综合性能评价函数对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含量的增加,混纺纬平针织物的顶破强力、透气、透湿、保暖性增加,抗起毛起球性能变差,赛络纱织物的综合性能优于环锭纱织物;中空咖啡碳聚酯纤维/棉混纺织物相比于普通涤/棉织物,透气性能可提高66%,透湿性能提高10%,保暖性能提高2.6倍。  相似文献   

6.
以同样规格的普通涤纶、细旦亲水涤纶、易染涤纶、棉及涤棉混纺平纹织物(共8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织物风格评价系统(KES-FB)对各织物进行拉伸、剪切、弯曲、压缩及表面性能测试和风格研究。结果表明:纯涤纶织物较纯棉、涤棉混纺织物抗形变能力强,回弹性和保形性优良,手感松软、丰满、爽利;纯棉织物的悬垂性、抓握柔感和滑糯感占有优势;细旦亲水涤纶织物较为硬板、爽滑。  相似文献   

7.
以圣麻、棉混纺纱为研究对象,使用单面圆机和多功能双面圆机编织了纬平针和双罗纹针织物,测试分析了织物的透气性、透湿性、芯吸效应、吸湿快干性、悬垂性、刚柔性和表面摩擦性能等服用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圣麻棉混纺纱针织产品的春夏季服用性能均比纯棉织物好,且圣麻、棉混纺纬平针织物的春夏季服用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8.
以再生丝麻纤维纱与毛/涤混纺纱交织轻薄精纺面料为实验材料,以同规格经纱、同规格经密的毛/涤混纺纱精纺面料为对比样。借助KES织物风格测试系统对织物拉伸、剪切、弯曲、压缩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再生丝麻纤维纱与毛/涤混纺纱交织的精纺面料在轻薄、柔软、活络、蓬松、剪切回复能力等方面优于常规毛/涤混纺精纺面料。纬向为白色丝再生麻纤维纱试样的撕破强力、剪切回复能力、拉伸弹性回复能力、蓬松度、松软感、尺寸稳定性优于纬向为筒子纱染色的丝麻纤维纱的试样,该试样的弯曲保形性和垂重感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9.
对聚酯/莫代尔(PET/Modal)混纺纬平针织物和纯Modal纬平针织物的单向与双向拉伸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单向拉伸时,两种纬平针织物的纵向断裂强力比横向分别高约90%和60%,但横向断裂伸长率分别比纵向高约150%和95%;由于原材料的差异,PET/Modal织物的纵向与横向断裂比功均比纯Modal织物约高72%;受线圈结构及纱线摩擦性能的影响,两种织物的横向断裂伸长率与拉脱伸长率均比纵向高95%以上;当双向拉伸的纵向和横向拉伸速度相同时,两种织物的纵向强度比横向高约90%,但断裂伸长率比横向略低,这与单向拉伸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针织工业》2005,(4):57-57
注重表面效果和温暖感是2005-2006年秋冬针织品的重要特点,轻质、蓬松多色、多股纱线编织.仿机织结构风格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天然纤维织物还是合纤织物都具流动感,混纺纱线编织的纬平针织物展现出技术的魅力,体现极柔顺的手感。  相似文献   

11.
张华  冯家好  李俊 《纺织学报》2008,29(11):80-83
 针对液氨和交联整理后大麻、苎麻和亚麻织物触觉风格无法进行定量分析的问题,利用KES-F设备测定液氨/交联整理后3种麻织物在低负荷下的拉伸、弯曲、剪切、压缩及表面摩擦性能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实验表明:液氨处理不仅能够提高麻织物的拉伸功和压缩功回复率,对改善麻织物表面性能也有显著的效果;液氨/交联整理后3种麻织物的弯曲、剪切和表面摩擦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拉伸和压缩性能也明显好于交联麻织物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棉针织物结构与拉伸收缩性能的关系。利用图像法测试6种不同纱支、组织结构、织物密度的棉针织试样在10%、30%、50%、70%定伸长条件下的拉伸收缩性能。利用Auto cad软件处理试样横向收缩的实物图片后,分析在同一拉伸伸长率下不同结构针织物的横向收缩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针织面料布边收缩曲线可由抛物线模拟,抛物线开口越大,面料布边收缩越严重;织物纵向拉伸得到的布边曲线的弯曲程度要大于织物横向拉伸后得到的布边曲线的弯曲程度;纱线根数越多,织物密度越大,横向收缩越小,织物保形性越好;罗纹组织结构面料保形性能优于半畦编组织和纬平针组织织物。  相似文献   

13.
选用"十"字形异截面涤/棉混纺纬平针织物,经吸湿排汗功能整理后,测试织物整理前后的芯吸性能、透湿性能、快干性能、透气性能和悬垂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吸湿排汗整理剂Ultraphil HSD的引入有益于含棉针织面料芯吸性能、透湿性能、快干性能等湿舒适性的提高和改善,其提高和改善效果与异截面涤/棉混纺针织物中棉含量的比例呈正...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多孔涤纶、竹浆纤维和大麻纤维开发了竹浆纤维/涤纶/大麻纤维多元混纺纱线,并制成6块织物,测试了织物吸湿速干性和抗菌性能.同时,利用FAST织物风格仪分别测试织物风格,并与3块纯毛织物比较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织物风格指标与纯毛织物风格指标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竹浆纤维/涤纶/大麻纤维多元混纺织物具备吸湿速干和抗菌性能,其风格与纯毛织物较为接近;织物中纱线线密度值较低,捻度较大时,其弯曲刚度、剪切刚度和可成形性明显小于纯毛织物;提高纱线线密度值,降低捻度,可使织物更蓬松,风格更接近纯毛织物;多元混纺织物在应力较小时的伸长率都大于纯毛织物,在应力较大时的伸长率小于纯毛织物;制作仿毛风格织物时应慎用平纹.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了解纤维素纤维的热湿性能,开发舒适性高的织物,文章探究了纤维的种类对织物热湿舒适性的影响,综合评价织物的热湿舒适性;采用控制变量法,选用线密度均为14.8 tex的5种纤维素纤维纱线,即棉纤维、竹原纤维、莫代尔纤维、棉/竹混纺纤维(50/50)、棉/莫代尔混纺纤维(50/50),织成密度接近的纬平针织物,分别测试了5种试样的热阻、湿阻、透气和透湿等指标,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测试指标分析,建立综合评价公式,得到因子权重。结果表明:纤维种类对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影响显著,在织物相同结构参数下,莫代尔纤维的热湿舒适性明显优于其他纤维种类。  相似文献   

16.
测试分析了Coolmax/氨纶混纺针织物、棉/氨纶混纺针织物、Porel/棉/氨纶混纺针织物的透湿快干性能,以及Porel牛仔织物及棉型牛仔织物的热湿舒适性能。结果表明:Porel针织物速干性能、液态水分管理能力、热湿平衡的调控能力优于Coolmax化纤针织物及棉型针织物;Porel牛仔织物的导湿性能相比棉型牛仔织物提高了20.9%。  相似文献   

17.
张华  张杰  高燕 《纺织学报》2021,42(6):128-132
锦纶/棉混纺织物存在易折皱外观不平整的问题,制约了其在高档服装上的应用。为此,以锦纶/棉混纺织物为研究对象,在坯布预处理后染整前对其进行液氨处理,研究了液氨处理对织物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折皱回复角及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平滑感、温暖感及柔软感3个定量指标,评价液氨处理前后锦/棉混纺织物的风格、手感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液氨整理可以提升锦/棉织物的拉伸强力及撕破强力,处理后织物的折皱回复角从218°提升至252.3°,粗糙度波长与振幅之比从50.46降低至44.87,表明液氨处理后织物的抗皱性和平滑感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尽管液氨处理未明显改善织物的柔软感,但处理织物的热导率较未处理织物仍有一定程度降低,致使织物接触温暖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经过后整理的苧麻/棉混纺针织物重复洗涤一定次数后,弹性回复性、拆皱回复性、表面性能、弯曲、剪切和拉伸性质都有显著变化,顶裂强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探讨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技术对涤纶长丝针织物服用性能的影响,用传统水染和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的涤纶长丝制成相同规格的针织物,对比两种织物的顶破强力、透气性和保暖性,通过KES风格评价系统测试了两种织物的拉伸、剪切、弯曲和摩擦性能等。结果表明,利用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加工的涤纶长丝织物性能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织物相近,部分性能甚至优于传统水染涤纶长丝织物,为超临界CO_2无水染色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选取纱支、组织、面密度、紧度、纬经比相同,成分不同的3种低支松结构精纺毛织物作为研究对象,利用KES-FB-AUTO-A风格仪、YG811型织物悬垂性测试仪对其在低应力下的拉伸、剪切、弯曲、压缩、表面性能和静态悬垂性进行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3种织物的风格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全毛纯纺织物的风格最优;毛涤混纺织物最有身骨,且在蓬松度、静态悬垂性方面与全毛织物较为接近;毛涤粘混纺织物静态悬垂性最好,纬向弹性和织物丰满度表现也较好,与全毛织物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