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麸曲法生产酱香型白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赵希玉  王晓凤 《酿酒》2003,30(4):29-30
酱香型白酒的传统生产工艺是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以高粱为原料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是其典型代表。但由于该工艺生产周期长、粮耗高、产量低、资金周转慢、成本高 ,从而导致酱香型白酒市场价格相对偏高 ,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的需求。另外酱香型白酒 ,质量、风格明显不同。为降低成本 ,减少环境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应用纯种微生物制成麸曲 ,生产酱香型白酒 ,成为科研工作的努力方向。经广大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通过大量的科学分析实验 ,从茅台酒酿造微生物中分离出了 6株产酱香细菌曲 ,为麸曲法生产酱香型白酒创造了条件。我厂于 1 987…  相似文献   

2.
酱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白酒的重要香型,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风格特点,其所具有的独特风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大曲在白酒的发酵中有着重要作用,作为白酒的糖化发酵剂,大曲发酵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微生物和酶等物质,形成了酱香大曲特有的风味。该文系统综述了酱香型白酒大曲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产香成分分析、酶活研究,以及大曲微生物在酱香型白酒生产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酱香型白酒酿酒微生物的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酱香大曲是优质酱香白酒重要的糖化、发酵剂,按制曲工艺划分其属于高温大曲。酱香大曲中以细菌、霉菌、酵母菌为代表的各种微生物类群混合生长,共同推动了酿造过程的顺利进行,对酱香白酒品质、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该文从酱香大曲微生物菌群结构与微生物功能性分析两个方面综述了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分析酱香型大曲微生物类群与酱香白酒品质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应用纯种微生物提高大曲酱香酒质量工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希玉  赵丹  赵晔 《酿酒》2002,29(3):36-38
众所周知 ,大曲酱香酒的传统工艺是以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 ,以高粱为原料生产的。贵州茅台酒是其典型代表 ,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质量特点。我厂做为国家大型名优酒厂长期以来一直以生产大曲酱香酒为主导产品 ,通过吸取国家同类名优酒厂工艺精华及多年的生产实践 ,基本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北方环境特点的独特的大曲酱香酒生产工艺 ,所生产的大曲酱香酒系列产品在国家历次评酒会上都被评为国家优质酒 ,大曲酱香酒质量逐年提高。但由于南方、北方生态环境差异较大 ,北方地区微生物群系在种类和数量上与南…  相似文献   

5.
贵州麸曲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麸曲酱香型白酒生产具有发酵时间短、出酒率高、贮存期短、资金周转快、价廉物美的特点.但与优质大曲酱香型白酒相比,酒质尚有一定差距.可采取一些方法提高质量,突出酱香风格.  相似文献   

6.
以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占用资金大。近几年来,随着酱香微生物的研究成果出现,麸曲酱香型白酒产品质量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何才  相似文献   

7.
酱香型白酒是我国传统发酵饮品,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空杯留香等特点,其独特的品质与酿酒微生态中的微生物息息相关,其中酵母菌是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家族中重要的三大菌群之一,对酱香型白酒的出酒率、酒体的风味及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该文概述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酵母菌的多样性、菌群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从酵母菌代谢产物的角度阐释酱香型白酒发酵的内在机理以及呈香机制,介绍功能酵母在实际生产中对乙醇产率及酱香风格特征的贡献,并指出对高温大曲中酵母菌的研究尚有不足、酵母菌与其他酿造微生物或环境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较少等问题,为酱香型白酒科学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各种微生物分析技术逐步应用于酱香型白酒酿酒微生物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酿酒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贡献。该文对近20年微生物分析技术在酱香型白酒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酱香型白酒微生物研究提出了展望,旨在推动酱香白酒行业的技术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酿酒》2021,(5)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曲为酒之骨",无论是何种香型的白酒,都离不开酒曲的作用。酱香型白酒是我国十二大香型之一,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等风格特征。高温制曲是酱香型白酒特殊工艺之一,制曲温度最高达65℃,高温环境下形成了特殊的微生物区系。结合目前国内酱香型高温大曲的研究情况,论述了高温大曲微生物多样性、风味成分与微生物的关系和功能性微生物的研究现状,对高温大曲微生物发掘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酱香型白酒是中国特有的蒸馏酒,其生产工艺独特,酒体风味独到,以茅台酒为典型代表而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知名度,是中国发酵食品行业的名片之一。酱香型白酒发酵的生物化学及微生物变化主要发生在大曲制作、堆积发酵和下沙3个主要工序,其主要工艺特点为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多轮次固态发酵、发酵周期长、贮存时间长,每一道工序在酱香白酒的生产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使酱香白酒的生产周期近1年才得以完成。独特的工艺造就其特定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生物代谢过程,这是形成酱香风味的重要物质保障。研究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及其代谢过程,对于揭示其风味形成机制、优化工艺过程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具有重要意义。对近年来关于酱香型白酒生产过程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旨在推陈出新,进一步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特别是微生物多样性解析和代谢组学技术来揭示中国传统酱香白酒的生产原理。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资源化利用油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筛选出的细菌、酵母菌和霉菌分别进行了产单细胞蛋白和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得到的菌体中单细胞蛋白含量在41.1%-45.9%,油脂含量高达39.6%。对所得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比较均衡。对油脂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共检测出7种脂肪酸,其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  相似文献   

12.
菊粉作为新资源食品和食品原料,近年来以菊粉为目标,开展微生物源菊粉酶生产高果糖浆、低聚果糖和酒精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源菊粉酶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产酶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产酶条件、工程菌株的构建及应用等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ATP生物发光法与平板计数法在评价餐饮具微生物污染的检出限及检出率进行评价,并对2种方法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应用3家国内公司生产的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分别对不同浓度的ATP标准溶液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以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及人工接种大肠杆菌的餐饮具作为被检品,分别应用ATP生物发光法和平板计数法进行检测,绘制ATP生物发光法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的标准曲线,并对2种检测方法在人工污染餐饮具检测的相关性绘制曲线。结果 3家公司的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对ATP标准溶液、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差异较大;但在某一检测范围内,3家公司ATP生物发光检测仪的检测RLU值与ATP标准溶液、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量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3家公司ATP生物发光检测仪对人工接种大肠杆菌餐饮具的检测显示,ATP生物发光法与平板计数法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结论3家公司的ATP生物发光法对ATP、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存在不同检测仪的仪器误差,且差异较大,目前,ATP生物发光法不能替代传统的平板计数法来评价餐饮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转化甘草酸生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筛选得到一株微生物能够高效转化甘草酸生成单葡萄糖醛酸甘草酸,转化率约为90%。  相似文献   

15.
利用酶法与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天然烟用香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酶制剂和微生物处理烟叶碎片废弃物制备天然烟用香料.以纤维素酶、液化酶及糖化酶处理烟叶碎片制备烟用香料,以非酶处理制备的烟用香料为对照,加香评吸表明,酶处理烟用香料在香气和口感上比对照有明显的提高.经酶处理以后,利用混合微生物对其进行发酵,发现以生香酵母+德氏乳酸菌、生香酵母+德氏乳酸菌+根霉两个组合的总体评分最高,增香效果明显.对发酵物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S-MS)分析,结果表明,经发酵后醇类、烯烃类、有机酸类、酮类、酯类、杂环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与发酵原料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对Ⅱ号菌、米曲霉、根霉、磷细菌、酵母菌、毛霉等6种微生物降解废白土中所含油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微生物中毛霉的降解能力最强,摇瓶培养优于平皿培养,且当培养基成分组成为废白土20%、葡萄糖1%、K2HPO40.2%、酵母膏0.1%时,在培养条件为28℃、130 r/min、pH 6~7,培养时间96 h时,油脂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五碳糖发酵生产乙醇的菌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当前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制备燃料乙醇已成为全球研究热点,发酵五碳糖产乙醇的菌种选育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文中综述了微生物发酵五碳糖产乙醇的机理,五碳糖发酵自然微生物的种类及菌种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菌种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0):221-225
维生素K2是一类必不可少的人体内源性高活性维生素,为甲萘醌类系列化合物,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因能高产维生素K2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文中对纳豆芽孢杆菌及其合成维生素K2的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国内外微生物发酵产维生素K2的研究水平进行综述,并指出维生素K2是参与呼吸链的关键电子传递载体,在发酵过程中会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分泌至胞外。基于目前发酵状况,提出了维生素K2发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发展方向,为实现维生素K2的高效合成和积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响应面优化壳聚糖酶产生菌培养基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筛选出的壳聚糖酶生产菌进行了一系列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得出培养基最佳组成:葡萄糖添加量3.0%,壳聚糖添加量1.939%,蛋白胨添加量0.171%,培养基初始pH值为7.44。经过优化,壳聚糖酶活可提高至0.354U/mL。  相似文献   

20.
目前,微生物发酵法是结冷胶生产的最佳方法.结冷胶的生物合成途径包括胞内糖活化前体的合成、四糖重复单元的合成、重复单元的移位、聚合及结冷胶分泌到膜外等过程.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T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葡萄糖脱氢酶等是结冷胶合成的关键酶.生产结冷胶的菌种可以通过诱变、基因重组和支路基因敲除等方法获得.最佳的碳源、氮源及C/N、最适的发酵温度及溶氧控制、发酵动力学模型建立及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等新技术方法逐渐应用于结冷胶的生产.本文对结冷胶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及重要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构建结冷胶产生菌的研究及发酵工业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构建结冷胶基因工程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