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聚甲基乙撑碳酸酯(PPC)/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体系中加入4,4′,4″-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作为增容剂,与PPC和PBS的端羟基反应形成扩链产物,原位生成PPC和PBS的相容剂,从而提高材料的相容性。文中采用熔体流动速率分析、微卡软化温度测定、拉伸性能和冲击强度测试来表征材料的性能。共混物制备过程扭矩的提高和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的降低表明了扩链反应的进行,材料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的提高表明,TTI的加入能促进两组分相容性的明显改善,扩链反应的进行和体系相容性的提高也使共混材料的热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当TTI加入量由0 phr增加到0.36 phr时,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由46.3%增加到了212.0%,缺口冲击强度由4.5kJ/m2增加至9.0 kJ/m2,维卡软化点由57.6℃提高到了68.7℃。  相似文献   

2.
在轮胎胶粉的熔融挤出过程中添加线型高分子材料作为溶胀剂和承载流体,并通过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螺杆转速和挤出反应温度对轮胎胶脱硫共混物凝胶含量、熔体流动速率、溶胶特性黏数及红外光谱(FT-IR)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机的高剪切应力可诱发轮胎胶颗粒中交联网络的断链反应和氧化降解作用,引起脱硫共混物凝胶含量的明显下降、熔体流动速率的明显增加、溶胶特性黏数的明显减小及溶胶分子链中碳碳双键和醚键基团明显增加。在最佳脱硫反应条件下,所得脱硫共混物可使聚丙烯(PP)(J430)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由10.5kJ/m2提高至47.7kJ/m2。  相似文献   

3.
扩链剂对反应挤出回收PET瓶分子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使用双口恶唑啉(BOZ)、均苯四酐(PMDA)及两者的混合物作为回收PET瓶的扩链剂,研究扩链剂的种类、扩链剂用量和反应挤出机加工工艺条件对PET产品相对分子质量(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扩链剂用量均为0.2%(质量分数)时,BOZ可使产品的η提高4600 g/mol;BOZ和PMDA联用有一定的扩链效果,但不够理想;而使用PMDA可使产品的η提高9300 g/mol,达到33300 g/mol,扩链效果显著。使用PMDA为扩链剂时,反应挤出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段温度260℃、螺杆转速45 r/min、真空度0.1 MPa。  相似文献   

4.
超声引发马来酸酐接枝HDPE、LLDPE和EPDM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超声挤出反应装置中,研究了超声引发作用下马来酸酐(MAH)与HDPE,LLDPE及EPDM的熔融接枝反应,通过化学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特性粘度粘和熔体流动速率(MFR)测定法等,探讨了超声强度,体系组成及温度条件对接枝产物的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能引起接枝产物粘均分子量明显下降和接枝率的明显上升,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MFR)取决于体系中的超声强度、MAH含量及接枝温度,通过调控可制得具有较高枝率,较好熔体流动性和凝胶含量≤0.7%的HDPE-g-MAH(接枝率≥0.6%,MFR=0.5g/10min-2.0g/10min)LLDPE-g-MAH(接枝率≥0.45%,MFR=4g/10min-7g/10min)和EPDM-g-MAH(接枝率≥0.45%,MFR=0.2g/10min)产物,与采用过氧类引发剂引发接枝比较,本方法具有可避免交联副反应和接枝产物性能易于控制优点。  相似文献   

5.
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通过化学扩链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粒料进行预扩链,然后通过固相缩聚(SSP)法对预扩链产物实现进一步扩链改性。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固相缩聚温度和时间对扩链PET特性黏度、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GIC含量为1.0%时,预扩链产物的特性黏度最高,达到了0.84 d L/g。在随后的固相缩聚中,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3 h时,扩链PET的特性黏度达到最大值1.91 d L/g。固相缩聚后,扩链PET熔体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并且弹性在熔体中更占优势。同时,扩链PET的结晶度从30.7%降低至24.8%,结晶温度从191.6℃提高至212.7℃。  相似文献   

6.
以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通过化学扩链法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粒料进行预扩链,然后通过固相缩聚(SSP)法对预扩链产物实现进一步扩链改性。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固相缩聚温度和时间对扩链PET特性黏度、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TGIC含量为1.0%时,预扩链产物的特性黏度最高,达到了0.84 d L/g。在随后的固相缩聚中,当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3 h时,扩链PET的特性黏度达到最大值1.91 d L/g。固相缩聚后,扩链PET熔体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并且弹性在熔体中更占优势。同时,扩链PET的结晶度从30.7%降低至24.8%,结晶温度从191.6℃提高至212.7℃。  相似文献   

7.
环氧树脂ADR-4370S是一种含有缩水甘油酯型环氧基团的扩链剂。文中采用ADR-4370S,经双螺杆挤出机对废旧ABS(R-ABS)进行扩链,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熔体流动速率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研究了ADR-4370S对R-ABS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此外还通过索氏提取法分析了ADR-4370S对R-ABS凝胶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ADR-4370S的加入改善了R-ABS的力学性能,当ADR-4370S用量为0.7 phr时,R-ABS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缺口冲击强度达到6.33 k J/m2;熔体流动速率测试表明,R-ABS的熔融指数随着ADR-4370S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凝胶渗透色谱测试表明,ADR-4370S的加入使R-ABS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8.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扩链剂,对生物基聚2,5-呋喃二甲酸乙二酯(PEF)进行扩链,探讨了扩链剂用量(NCO/OH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了扩链PEF的分子结构、热性能和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当扩链剂用量n(NCO)/n(OH)=1~3,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230℃时扩链效果较好;扩链后PEF的特性黏度最高达1.24dL/g,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最高达28.8×104;扩链后PEF的结晶能力降低,热稳定性能相对提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在熔融挤出过程中添加引发剂与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复合引发方法,研究了引发剂的含量、螺杆转速对马来酸酐官能化POE的接枝率、熔体流动速率和凝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可以较好地抑制POE在官能化过程中的交联副反应,控制制得具有较高接枝率(Gd=0.6%~0.92%)、较好熔体流动性(MI=0.4~4.0g/10min)和较低凝胶含量(≤0.3%)的官能化产物。复合引发所得官能化产物POE-g-MAH对PA66的增韧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引发剂引发所得产物。25%复合引发官能化POE产物可使PA66的缺口冲击强度由6.5kJ/m2提高至110kJ/m2。  相似文献   

10.
<正>一、概述1.测量依据JJG878-1994《熔体流动速率仪检定规程》。2.测量环境条件室内温度为10℃~35℃,相对湿度≤80%,周围无震动、无强磁场干扰。3.测量标准及其主要计量特性聚乙烯熔体流动速率标准物质:标准值7.30g/10min,k=2;电子天平:型号CP225D,分度值为0.1mg。4.测量对象熔体流动速率仪。  相似文献   

11.
张昌辉  吴昊  刘冬梅 《化工新型材料》2011,39(11):106-107,137
利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对羟基封端的PBS进行扩链研究,用单因素优选法,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扩链剂用量对扩链的影响,得到HDI扩链PBS的最佳条件,得到最佳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50min,TDI扩链剂用量为3%.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了采用多官能单体以及扩链/支化剂在PET主链上引入长支链的方法,论述了长支链结构对PET熔体强度、熔体流变行为和结晶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新型位阻型酰胺扩链剂二乙酰乙二胺(MEDA)和二乙酰己二胺(MHAD)与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扩链反应。考察了酰胺扩链剂对聚脲凝胶时间的影响,得出酰胺扩链剂能大大延长聚脲的凝胶时间,有利于反应动力学分析。扩链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脂肪族酰胺扩链剂合成聚脲的扩链反应中,在反应初期低转化率时,反应均遵循二级动力学关系,得出MEDA和MHAD合成聚脲反应的活化能Ea分别为36.81 kJ/mol和43.99kJ/mol;MEDA反应活性高于MHAD.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不同含量的四官能团单体均苯四甲酸酐(PMDA)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熔体强度,在增加PET分子量的同时,使PET发生支化反应。频率扫描结果表明,扩链反应显著提高了PET的弹性模量和复数黏度;运用傅立叶变换流变学方法对长支链进行表征,根据三次谐波与基频幅值比与应变的幂律关系,发现在中等应变幅值下,扩链产物的幂律指数n均小于2,表明生成了不同支化程度的支链结构。扩链产物的黏度随扩链剂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扩链产物的支化度对扩链剂浓度存在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反应挤出法制备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反应挤出方法制备了聚乳酸(PLA)与马来酸酐(MAH)的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工艺条件和配方对产物接枝率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的接枝反应主要依赖于大分子侧链自由基进行,过高的螺杆转速或过高的挤出反应温度会引发聚乳酸的降解反应,不利于产物接枝率的提高;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马来酸酐含量2%,DCP含量0.35%,温度180℃,螺杆转速100 r/min),可以方便制得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产物(接枝率≥0.45%);SEM观察显示,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有效改善了PLA/淀粉共混材料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提高双螺杆挤出机螺杆转速的高剪切应力诱导方法,研究了螺杆转速、挤出反应温度及螺杆长径比对脱硫轮胎胶共混物凝胶含量、熔体流动速率和溶胶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研究了脱硫工艺条件对脱硫轮胎胶/HDPE/EPDM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挤出机的高剪切应力作用,可诱发轮胎胶粒中交联网络的断链和氧化降解作用,引起脱硫共混物凝胶含量的下降、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加和脱硫共混物溶胶分子链中醚键、酯键、过氧酸和磺酸酯基团的明显增加。挤出机螺杆转速越快、挤出反应温度越高或螺杆长径比越大,其所得热塑性弹性体中未脱硫凝胶颗粒尺寸就越小。  相似文献   

17.
以ADR4370S为扩链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制备扩链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采用旋转流变仪、电子万能拉伸试验机和摆锤冲击试验机等测试分析手段,研究扩链改性体系的动态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ADR4370S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复数黏度和松弛时间均提高;Han图说明ADR4370S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熔体的强度;当ADR4370S含量为1.25%,体系出现了溶胶凝胶转化,并最终呈现"类凝胶"行为;Cole-Cole图显示了PBT支化结构的形成,并且vGP图进一步预测PBT扩链支化产物具有梳型的拓扑结构;静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ADR4370S有利于提高扩链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在PA1.5体系中缺口冲击强度从6.08kJ/m2提高到10.46kJ/m2,相对纯PBT提高72.18%,但体系的拉伸强度因结晶度的减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熔体强度,以均苯四甲酸酐(PMDA)、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为扩链剂,对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体系进行长支链化改性,通过挤出发泡制备PLA/PBS发泡材料。采用转矩流变仪、旋转流变仪、扫描电镜研究了扩链剂用量对PLA/PBS体系流变性能和发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扩链剂PMDA和TGIC联合使用能有效对PLA/PBS体系进行长支链化改性,得到具有一定长支链结构的体系,提高了其熔体强度、弹性和拉伸黏度,改善了PLA/PBS体系的发泡性能。当扩链剂质量分数为0.8%时,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达到4.96×107cm-3,平均孔径为60μm,泡孔规整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19.
用1H-NMR方法对PET/PEN在少量扩链剂存在下的反应性共混条件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的影响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时间、温度对酯交换反应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提高酯交换程度增加,而导致共聚酯的数均序列长度变短.共混物的组成及少量扩链剂的存在,在某些条件下对酯交换反应及序列结构也显现出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静态力学方法研究热致性液晶聚合物(TLCP)的含量对不饱和聚酯(UP)/玻璃纤维(GF)/TLCP原位混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流变仪研究TLCP对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的冲击断面微观形貌。结果表明,TLCP含量对材料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当TLCP加入量为5%时,材料的流动性能最好,熔体流动速率(MFR)达到107.7 g/10 min,常温下材料的冲击强度达到5.23 kJ/m2,是未加TLCP材料的1.97倍,材料的弯曲强度由66.9 MPa提高到76.5 MPa,提高了14.3%。同时,材料的蠕变和应力松弛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SEM观察表明,TLCP的加入对提高材料的断裂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