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硅微喷阵列芯片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一种用于制作生物微阵列的新型微喷阵列芯片。基于半导体光刻技术和干法刻蚀技术,成功制作了喷孔外侧含有间隙环的硅微喷阵列芯片,解决了溶液进样难、微阵列样品点缺失、样品点漂移以及液体回流等问题。在5 kPa气压驱动下,该芯片中的样品能在3.4 mm×3.4 mm的玻璃片上制成5×5样品微阵列,25个点的直径平均值为356μm,直径的变异系数(25个点直径的标准偏差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为2.8%。计算流体力学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微喷阵列芯片能快速、稳定地制作出样品点大小均一的微阵列,进一步推动了微阵列芯片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时观察立体病毒结构及核酸的负染色投影法张珈敏,胡远杨,祖明生,朱丽华(武汉大学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2)金属投影技术目前仍然是核酸分子观察中最主要的制样方法之一。负染色技术对于颗粒状的生物材料具有分辨率高(可达2nm),简单快速等优点,但在核酸...  相似文献   

3.
新型聚合物传像光纤制作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新型聚合物传像光纤的制备方法。阐述了传像光纤中的光线传输理论及光纤设计理论,为传像光纤的研制提供理论指导。借助聚合物微结构光纤制作技术,在正六边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结构光纤预制棒的孔洞内填充高折射率的聚苯乙烯(PS)纤维,形成一次预制棒,热拉伸后熔并再拉伸,研制出直径为0.22mm,单丝直径为3μm的超高分辨率传像光纤。经过测试,该传像光纤可以分辨10μm的微刻度。探索用直径为0.25mm的特制PMMA芯/氟塑料包层光纤经过一步排列堆积制作传像光纤预制棒,拉伸制成直径为2mm,7200pixel,单丝直径为20μm的传像光纤。实验发现,吸附于光纤表面的灰尘对传像光纤的结构和图像质量有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细菌、聚合物胶束、载药脂质体和脂质体立方晶等含水纳米材料进行冷冻电镜直接成像研究.结果表明,与负染色技术相比,文中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观察到了保存更完整的细菌膜结构和细菌的部分内部结构、精细的多层聚合物胶束结构、包裹在脂质体内的纳米药物以及脂质体立方晶的晶格结构.与负染色技术相比,冷冻电镜技术能避免染色假象、真空变形等缺陷,更真实地反映了有关纳米材料的原有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源技术的不断进步 ,电气设备中开关电源模块的应用越来越迫切。伴随着这一需要 ,我们设计研制了低造型折迭式绕组的变压器和阻流圈。普通开关电源变压器、阻流圈由于采用骨架和多股漆包线绕制线圈 ,窗孔利用率只能达到 30 %左右 ,而这种变压器阻流圈使用紫铜带制作绕组 ,不仅能满足很高开关频率下的穿透深度 ,且又无骨架 ,绕组截面为矩形排列。窗孔利用率可达 60 %以上 ,使其体积大大减小。由于线圈的制作由电加工决定 ,线切割刀具钼绿直径微小 ,加工精度达 0 .0 2 mm,准确性有保证 ,批量生产可达到高度的一致性 ,分布参数稳定 ,为电…  相似文献   

6.
刚性内窥镜或管道镜比柔性内窥镜或管道镜成像更清晰,适合各种医疗和工业应用。传统的刚性仪器,其图像传递系统由几个常规的光学元件组成,最常用的结构为HoPkins棒状结构,把球面透镜和均匀介质的玻璃棒胶合起来。一副棒透镜就能实现图像传递。一块棒透镜由一块单透镜、一根玻璃棒和一块双合透镜胶合而成。每个传像组件的纵横比大约是25:1。大多数刚性内窥镜需3~7个传像组件,需直径IN4mm光学分立元件24~56个。每个光学元件必须单独研磨、抛光和校中心,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传统的刚性内窥镜售价在$2500~$5000之间。GRIN透镜…  相似文献   

7.
一种高效的超薄切片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使用“连通式”玻管染色装置(如图)的超薄切片染色法及在染色中应注意的事项。经多次使用证明,用该法染出的超薄切片电子着色均匀,结构清晰,有良好的反差。该法能保证切片染色条件的一致,有效地防止切片染色污染,提高染色质量。用该法染色,染液用量省,染20张载网只需1ml染液,降低了铀、铅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染色和冲洗时间大大缩短,染30张载网前后共只需30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染色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制作如下:A.染色管取一根长130mm、内径6mm的玻管,用酒精喷灯加热玻管的一端至内径缩为1mm。在距另一端20mm处,用喷射火焰打一个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信息》2006,(12):96-96
北京电视台是中国最大的电视台之一。为了迎合快速发展的行业需要和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同时为了保持在节目制作技术上的领先性。北京电视台日前选择了Sony公司作为高清转播车和箱载系统的提供商。Sony将全面负赍产品提供和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9.
一种观察细胞骨架的简易整装电镜制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显示细胞骨架的简易有效的整装电镜制样方法。24孔培养板上钻以直径为2.5mm的圆孔,覆上0.25%的Formvar膜后,成为培养细胞的良好支撑物,然后在原位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抽提、固定和二氧化碳临界点干燥,相差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和定位,再以浸湿的单目铜网置于圆孔上,自然干燥后取上已覆有Formvar膜的铜网,即可进行标本的观察。该方法材料来源容易、经济,操作简便,成功率较高,并可减少盲目的电镜观察及人工假象,所得的细胞骨架图像清晰。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CNT-FED)制造技术中存在的工艺复杂、成本过高的问题,利用通信光纤,通过烧结炉热处理的方法制作出了一种直径为125 μm的石英玻璃光纤支撑墙,并将其切为30 mm、50 mm 2种长度.根据设计结果,用自制的简易支撑墙定位装置,按10 mm等间距交错位排列该支撑墙,并在同一线上相邻光纤间留8 mm间隙.结合阴、阳极丝网印刷工艺,设计制作了一种显示面积为118 mm×123 mm、像素点数为64×64和可矩阵寻址的二极结构纤维支撑墙CNT-FED,并实现了动态显示.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双锥天线的结构上,将双锥天线的上圆锥用圆盘替代,形成由一盘一锥构成的倒置盘锥结构的小型化超宽带盘锥天线。该天线满足新型天线的超宽工作频带、小型化、水平全向辐射的性能需求。该天线在实现超宽带性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天线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 2017对天线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后,采用3D打印技术加工制作了天线样品,其直径仅为74 mm(0. 17λ),高度仅为97. 37 mm(0. 23λ),其中λ为天线工作频段低端对应波长。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当S11(Return Loss)≤-10 d B时,天线的工作频段为0. 7~17. 1 GHz,相对带宽为184. 3%,其水平全向辐射性能良好,最大增益为6. 63 d Bi,且该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幅移键控技术ASK(Amplitude-Shift Keying),以C8051F340单片机作为监测终端控制器,C8051F330D单片机作为探测节点控制器,采用半双工的通信方式,通过监控终端和探测节点的无线收发电路,实现数据的双向无线传输.收发电路采用直径为0.8 mm的漆包线自行绕制成圆形空心线圈天线,天线直径为(3.4±0.3)cm.试验表明,探测节点与监测终端的通信距离为24 cm,通过桥接方式,节点收发功率为102 mW时,节点间的通信距离可达20 cm.与传统无线收发模块相比.该无线收发电路在受体积、功耗、成本限制的场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采用n GaAs衬底和自对准B离子注入技术制作了平面型共振隧穿二极管,深入讨论其制作过程中几个关键问题,包括离子注入能量与剂量的选择、RTD负阻区表观正阻现象等,并系统地研究了快速合金工艺温度和时间对于制作良好欧姆接触和消除负阻区表观正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所选材料,离子注入能量为130 keV,剂量为4×1013/cm2,退火温度为380℃持续60 s可得到特性较好的PRTD器件,该器件的制作为RTD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镀法制作活动微结构的牺牲层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一种采用电镀方法制作活动微结构的牺牲层工艺,该牺牲层技术可用于微电子机械装置中活动部件的制作。利用电镀形成Zn牺牲层,结合微细加工技术中的LIGA工艺对该工艺进行了验证,制作出可活动的微齿轮结构,齿轮直径为250μm。  相似文献   

15.
重复频率激光放大器在重频工作条件下,激光增益介质的温度升高会影响其放大能力,其内部的温度梯度会影响激光光束的光学质量,甚至会发生激光增益介质的热破坏。对国产抗热冲击钕玻璃棒工作在一定频率下的温度分布和波前畸变进行了数值分析,讨论了国产抗热冲击型钕玻璃棒在重频下的工作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理论和实验结果表明:在1800J的氙灯泵浦能量条件下,Φ16mm×216 mm的钕玻璃棒(掺杂0.5%)在0.1 Hz工作条件下,钕玻璃棒在3 min左右就可达到热平衡,其波前畸变量为0.5λ;在400 mJ(5 ns)的注入能量条件下,其输出能量为1.2 J。  相似文献   

16.
<正> 据《实装技术》2003年Vol.19,No.2上报道,日本的三井造船公司开发出了一种采用把SiC的单晶圆片接合到高纯度的多晶SiC上的方式,借以形成大直径的圆片并且能够原封不动地有效利用原来制造线的技术。 SiC,它作为适于功率电子用器件的高输出、低损耗、高频率化要求的材料十分引人注目,目前在市场上有3×25.4mm左右的小直径单晶圆片出售。另一方面,该公司大约从15年以前对半导体制造装置厂家和半导体器件厂家就开始供给通过化学蒸发法制作的多晶体的高纯度SiC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Q开关755nm激光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的疗效.方法:采用Q开关755nm激光,能量密度为5~10J/cm2;频率5~10Hz;2~3mm光斑直径;Q开关532nm,能量密度2~4J/cm2;频率5~10Hz, 2~3mm光斑直径激光对雀斑及雀斑样痣进行治疗,其中雀斑128例,经两次治疗,雀斑样痣32例经1~3次治疗,治疗间隔为3个月,结束治疗后随访24个月.结果:雀斑128例中2年后1例雀斑再生,术后无疤痕及色素脱失或色素沉着发生.结论:Q开关激光治疗雀斑及雀斑样痣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信息     
荷兰研制出可用于光数据处理的微环激光器荷兰的艾恩德霍芬科技大学与JDS Uniphase公司合作的一个研究小组,演示了一种耦合的微环激光器,该微环激光器具有ps开关时间,并可进行双稳态工作。该小组采用接触式光刻技术和反应离子刻蚀技术制作出两个直径为16 μm的InP/InGaAsP环形激光器,这两个环形激光器的工作波长稍有不同,并通过一个2μm 宽的InGaAsP光波导进行耦合,在工作时,将其中一个  相似文献   

19.
基于MEMS技术新型硅磁敏三极管负阻-振荡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种新型硅磁电负阻-振荡器件--S型负阻-振荡硅磁敏三极管.该器件是基于MEMS技术在p型高阻单晶硅片上制作的具有立体结构的新型磁电转换器件,采用KOH各向异性腐蚀技术实现发射区及引线的制作.实验结果表明,集电极电流随外加磁场的变化而变化;在基极注入电流一定时,出现集电极电流受外加偏压VCE调制的负阻-振荡特性,且集电极电流振荡随外加磁场而变化.对该器件负阻-振荡特性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集电区n+π结和基区与π区形成的p+π结均处于反偏条件下,当π区满足雪崩倍增效应产生的条件时,该磁敏三极管伏-安特性曲线中的Vp+x偏压相对应的基极注入条件下的集电极电流出现S型负阻-振荡特性.在发射极和基极间的n+π结和p+π结附近存在的大量深能级杂质将对负阻-振荡特性进行调制.  相似文献   

20.
Φ1.8mm棒状压电陶瓷微马达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提出一种低成本、结构简单 ,直径为 1.8mm的摆头式棒状压电微马达。阐述了压电微马达的驱动机理、部分制作工艺及工作特性。该压电微马达的换能激振部分采用外形尺寸 1.8mm× 8mm的压电陶瓷圆棒 ,马达整体装配外形尺寸 1.8mm× 12 mm ,质量不足 0 .2 5 g,稳定工作频带宽 ,约为 3k Hz,最高空载转速不低于5 0 0 r/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