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油脂氢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油脂氢化的起源、氢化油的原料、氢化的目的和意义、氢化的方式及检验氢化效果的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讨论了氢化催化剂的研究状况。指出氢化催化剂的发展趋势是由单元体金属向多元体金属、由贵金属向贱金属、由多相化向均相化过渡;第三部分介绍了氢化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主要介绍了streitwiser及艾宏韬等人提出的氢化反应模型,也介绍氢化选择性方面的研究进展;第四部分介绍了氢化工艺操作由搅拌式向循环式发展,并由液相循环发展成为气相循环;第五部分介绍了影响氢化的其他一些因素,包括原料油的品质、净化程度及外界非金属单质的混入对氢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食用氢化油     
油脂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原料之一.液体植物油用于食品加工容易走油和氧化腐败,效果比较好的猪脂则含有较高的胆固醇,所以将液体植物油选择性部分氢化,生产食用氢化油,以适应食品加工的需要,成为油脂加工工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着重阐述油脂氢化的选择性、异构酸的产生及其对氢化油质量的影响和氢化工艺.对提高氢化油质量从而加工出优质食品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油脂氢化和酯交换是油脂工业上重要的改性方法,叙述了氢化和酯交换技术生产食品专用油脂的现状,就非均相和均相氢化催化剂对油脂加氢过程中的异构化进行了讨论,重点介绍了目前油脂氢化催化剂的改进,特别是采用新型载体介孔材料和纳米材料对油脂加氢的异构化影响.同时比较了化学法和酶法两种酯交换技术在生产低/零反式酸食品专用油脂上的优缺点,对两种酯交换方法所制备食品专用油脂中反式酸含量、结晶特性、脂肪酸组成、甘三酯组成和氧化稳定性等理化特性进行了简单的概述.  相似文献   

4.
采用油脂氢化中氢原子碰撞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从理论上给出了油脂氢化反应活化能的测定原理。在指定氢化温度下测定不同氢化时间后氢化油的碘价,可求出该温度下单烯酸(酯)的氢化反应速率常数。根据Arrhenius公式,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的对数对1/T作图,即可计算出单烯酸(酯)反应的活化能E_1。以氢化油脂肪酸组分的分析结果,按本文公式作图或计算也可得到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氢化反应活化能E_3和E_2。选用自制催化剂、高纯氢气、精制豆油进行油脂氢化实验,对测定原理做了进一步验证和应用。测定结果,豆油的活化能E_2=341.22kJ/mole、E_1=79.51kJ/mol。  相似文献   

5.
油脂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脂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及配方对催化剂的活性(△n_D~(60)/△t)和选择性(SR)具有明显的影响。木文采用(L_93~4)正交实验法对氢化催化剂的三个制备条件(沉淀温度、干燥温度及老化时间)和一个配比(载体与活性物)与其活性和选择性关系进行详细研究,初步建立了催化剂制备因素及配比与玉米油加氢速率和亚油酸选择指数(S_1)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沉淀温度、干燥温度及载体与活性物配比对催化剂活性具有较大影响;沉降温度和载体与活性物比对选择性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提出迭代作图法,用以计算油脂氢化反应速率常数,进而计算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选择性比(SR)。实验证明:迭代作图法是一种普适性的较可靠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文献上解析法、图解估算法的分析比较,肯定了迭代作图法,同时指出图解估算法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多步有机合成反应制备一种含金属Ru的固载化均相催化剂,该催化剂是经聚苯乙烯氯甲基化、膦化,最后与Ru的氯化物反应而生成的。我们使用单元镍催化剂(PRICAT9900)、均相催化剂和固载化均相催化剂对精制大豆油的氢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讨论了该氢化体系的温度和催化剂的浓度对氢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相催化剂对大豆油的氢化有比镍催化剂更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豆油和玉米油在相同的氢化反应条件下,用不同的催化剂选择性氢化.运用反应比、lnIv-t图及速率常数计算等不同方法,论证脂肪酸在甘三酯不同位置上的氢化速率是否相同.结果表明大豆油氢化时,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在Sn-1,3位较Sn-2位氢化反应得更快;玉米油氢化时,亚油酸在Sn-1,3位氢化速率大于Sn-2,而油酸在甘三酯不同位置上的氢化速率差异因催化剂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大多数催化剂来说,Sn-1,3位氢化速率大于Sn-2位,用催化剂SP7催化氢化时,不同位置氢化速率相等.  相似文献   

9.
油脂中不同位置脂肪酸氢化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豆油和玉米油在相同的氢化反应条件下,用不同的催化剂选择性氢化,运用反应比、InIv-t图及速率常数计算不同方法,论证脂肪酸在甘三酯不同位置上的氢化速率是否相同。结果表明:大豆油氢化时,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在Sn-1,3位较Sn-2位氢化反应得更快;玉米油氢化时,亚油酸在Sn-1,3位氢化速率大于Sn-2,而油酸在甘三酯不同位置上的氢化速率差异因催化剂不同而有所区别,对大多数催化剂来说,Sn-1,3位氢化速率大于Sn-2位,用催化剂SP7催化氢化时,不同位置氢化速率相等。  相似文献   

10.
提出迭代作图法,用以计算油脂氢化反应速率常数,进而计算三烯酸(酯),二烯酸(酯)的选择性比(SR)。实验证明,迭代作图法是一种普适性的较可靠的计算方法,通过对献上解析法,图解估算法的分析比较,肯定了迭代作图法,同时指出图解估算法应用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根据美国油脂化学协会Ce—1—62法,谷物比学协会审批方法AACC方法58—18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新疆地区的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并与四川部分地区油菜子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在油脂改性工业前景广阔。但工业化应用还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本文综述了油脂改性的复杂性和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剂法制取菜籽油和饲用菜籽蛋白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剂法菜籽加工工艺,菜籽出油效率达90—92%,油色浅、油品质量高,含硫量低至2.6ppm,利于油脂氢化及其深加工;同时提取的脱毒饲用菜籽蛋白、赖氨酸等必需氨基酸成分保留完善,脱毒效果好,残毒量低,用其喂鸡试验,饲用安全,增重快,料肉比2.31,优于豆饼组2.84,即使添加量达25%,也无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武汉市售“含油食品”中油脂品质的分析结果,从而对分析样品和整个武汉食品市场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实验探索利用双氧水对大豆油进行脱色的工艺操作方法。经对脱色后油脂的各项理化指标及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表明,用双氧水对大豆油进行脱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丰富的天然油脂资源、庞大的油脂家族和油脂广阔的开发途径等3个方面,阐明可再生资源-油脂,将成为合成有机化工产品基础原料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大豆预处理工艺及操作条件对油脂生产效果的影响。采用对大豆脱皮、对豆胚进行湿热处理和挤压膨化的预处理工艺,并采用适当的操作条件,可以提高油脂产品及其副产品的质量,并降低能耗和溶剂消耗,是今后大豆油脂生产中预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废白土是油脂加工厂的一种副产品,其中含有20%~40%的油脂。作者介绍了从废白土中回收油脂,废白土的再生及用度白土制取去污粉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