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鲜条斑紫菜为材料,采用色差计测定样品颜色,研究pH值、温度、氧气、金属离子、维生素C(VC)、热风干燥温度对紫菜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pH值达到9以上时,紫菜亮度随着溶液碱性的增大而显著增强(p<0.05),碱性越强紫菜的颜色越浅。紫菜红度在pH值为10~14的溶液中变化显著(p<0.05),碱性越强紫菜红度越弱、颜色越绿。溶液由强酸性至弱酸性变化导致紫菜颜色越蓝,溶液由弱酸性至强碱性变化导致紫菜颜色越黄。紫菜总色差在pH值为5~9的溶液中变化不显著(p>0.05)。0~40℃时,紫菜颜色变化不显著(p>0.05),而继续升温至70℃或更高温度会导致紫菜颜色亮度增强、变绿变黄。40℃加热条件下,抽真空产生的低氧环境使紫菜亮度降低、颜色越蓝。Vc溶液处理能够导致紫菜颜色越红。钙镁离子和热风干燥温度对紫菜颜色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绿茶饮料汤色的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该文主要对影响绿茶饮料汤色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灭菌对绿茶饮料汤色影响显著,紫外光线、维生素C、金属离子Cu~(2+)、Zn~(2+)、Ca~(2+)有助于绿茶茶汤保持汤色稳定性,在ph值为5.0时,汤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存储包装材料及温度条件对中药杭白菊中各功能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产业上最常用的铝箔袋、牛皮纸、透明聚乙烯袋对杭白菊进行包装并在冷冻(?20 ℃)、冷藏(2 ℃)及常温(20 ℃)条件下贮藏。测定杭白菊的水分、多糖、黄酮、绿原酸、木犀草苷及奎宁酸等功能性成分含量及揭示其变化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条件的杭白菊水分含量与贮藏时间呈正相关,但其它四种成分与贮藏时间呈负相关。通过建立功能成分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的二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冷冻和冷藏贮藏时不同包装里的杭白菊功能成分均维持较好,包装材料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常温贮藏时,杭白菊品质劣变较快,且包装材料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铝箔袋包装的杭白菊各项功能成分相对牛皮纸包装和透明聚乙烯袋变化更小。因此,综合杭白菊的功能成分变化及贮藏经济成本,建议杭白菊使用铝箔袋包装,并在冷藏条件下贮藏。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过程中,会由于水量、气温、进水有机物浓度、pH值、毒物及污泥性能等的突然变化而影响到活性污泥系统的处理效果。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水质测定结果来预判水质趋势,但水质测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利用生物相的指示作用可以进行有效的预警。  相似文献   

5.
黑花生衣色素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pH、常见食品添加剂、氧化剂、金属离子、氧气等对黑花生衣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对黑花生衣色素稳定性影响很大,应在酸性环境中使用;蔗糖和食盐对黑花生衣色素具有增强吸光度的作用;添加少量苯甲酸和山梨酸钾对颜色没有明显影响;抗坏血酸及H2O2的存在加速了黑花生衣色素液褪色;焦亚硫酸钠也会导致黑花生衣色素液颜色变淡;Fe^3+会导致黑花生衣色素迅速生成黑褐色沉淀,Mn^2+、Mg^2+会导致色素液吸光度降低;氧的存在会加快黑花生衣色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6.
杜蕾  李新华 《食品科技》2012,(10):241-245
通过黑花生衣色素在不同光照、温度、糖、盐、防腐剂、抗坏血酸、pH值、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等环境条件下的结构和色泽变化,探讨其对食品加工理化因子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黑花生衣色素对光不稳定,对热稳定,耐糖、耐盐性好,耐防腐剂。抗坏血酸可导致色泽加深。该色素适应pH范围较广,通过调节pH值可获得不同颜色。该色素耐还原性,但对氧化剂比较敏感,色素对数种金属离子的稳定性较好,Cu2+和Fe2+2种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影响比较大,使色素产生沉淀。黑花生衣色素性质比较稳定,色调自然,应用性状良好,使用时注意避光保存,避免氧化剂及Cu2+和Fe2+2种金属离子的混入。  相似文献   

7.
大豆分离蛋白流变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豆分离蛋白在不同条件作用下黏度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热处理时间的延长以及NaHCO3、VC、氧化剂H2O2用量的增加黏度都呈下降趋势,其中金属离子和温度对黏度影响较为明显,热处理到一定时间黏度趋于稳定,浓度增加黏度也随之增加,不同的pH值对黏度的影响不同,在等电点处黏度最低,远离等电点黏度又会增大,但在极端pH值环境下黏度又会很小。添加NaOH黏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状态,而黏度会随pH值的增加先降低后上升。  相似文献   

8.
测定雪菊、市售菊花(杭白菊、黄山贡菊、滁菊)感官、多酚类化合物和氨基酸含量。感官测定参照菊花国家标准,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槲皮素、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儿茶素含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雪菊花形较小,花瓣桔黄,汤色呈琥珀红,含有槲皮素、儿茶素;市售菊花汤色淡黄、气味清香,花形较大,含有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雪菊多酚类化合物总量较市售菊花占优,具有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适合日常饮用和保健品开发。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不同富硒浓度对杭白菊硒吸收、硒有机化和感官色泽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喷洒量、水质纯度、喷洒次数和茬数以及杭白菊不同结构组分对小洋菊富硒的影响,不同取点对硒喷洒和吸收的均匀性衡量的影响,干菊花干燥温度对硒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荣圻 《印染》2013,39(13):45-48
2.4螯合剂和氧漂稳定剂中的甲醛染整加工产品的疵病约50%是因水质不好而造成的。水中的钙土金属和重金属离子,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造成疵病。因此,前处理的退浆、煮练、漂白、染色、印花和后整理时,都需在水中加入螯合剂。螯合剂能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稳定的配位体化合物,从而将水质中有害的金属离子去除。无机螯合剂如三聚磷酸等多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水样煮制绿豆清汤,探究不同煮制用水pH值及Ca2+、Mg2+、Zn2+、Al3+、Fe2+ 5 种金属离子对绿豆清汤pH值、颜色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煮制用水pH值的上升,自来水豆汤的颜色由绿转红,抗氧化能力大幅下降,但去离子水豆汤的变化较小。用含不同质量浓度金属离子的水煮制后,5 mg/L Mg2+组豆汤呈黄绿色,50 mg/L Al3+组豆汤为鲜绿色,而5 mg/L Fe2+组豆汤变为橙红色;不同质量浓度的Zn2+和Fe2+均会显著降低绿豆清汤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50 mg/L和500 mg/L的Mg2+能够明显提高绿豆清汤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采用不同提取方式制备的富硒杭白菊提取物组分差异以及筛选菊花抗氧化活性功效物质,采用高通量液相质谱代谢组学技术对四种杭白菊提取物样本(水煎法BWE、热回流水提法RWE、超声波辅助水提法UWE、超声波辅助醇提法UEE)代谢物组定性解析,共检出776种代谢物,主要包括醇类、氨基酸类、糖类、黄酮苷类等;分光光度法精确定量分析不同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结合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不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并以差异代谢物相对含量为统计信息源,基于监督式机器学习算法明晰不同提取方式样本中最优表征抗氧化活性的代谢物。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式菊花代谢物差异显著。其中,33个代谢物显著区分BWE、RWE和UWE组,35个代谢物显著区分UWE和UEE组(多重假设检验校正P<0.05)。BWE、RWE、UWE、UEE组总酚含量分别为13.858%、10.708%、16.644%、20.160%,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6.401%、15.984%、27.299%、40.769%,ABTS+自由基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0.048、0.036、0.055、0.056,DPPH自由基清除率EC50值分别为0.048、0.053、0.059、0.047。总酚、总黄酮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EC50无相关关系,不能最优反映菊花的抗氧化活性。运用随机森林模型筛选出黄豆黄素、丝氨酸、1, 3-二咖啡酰奎宁酸,和麦角硫因、芹菜素、磷脂酰胆碱分别作为最优表征菊花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功能代谢物质组成。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和机器学习算法,从上百种物质中筛选出最优表征杭白菊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代谢物,为富硒杭白菊靶向功能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以紫红豇豆为原料,研究了豆荚与种子中紫红色素理化性质以及防腐剂、pH值、光照、温度、还原剂、氧化剂和7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旨在为紫红豇豆色素的提取加工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豆荚与种子的紫红色素在紫外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270nm和207nm,在可见区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42nm和481nm,紫红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pH<3时颜色鲜红;pH>7时,颜色由紫色转为绿色)。酸性条件(pH<)下该色素对光、低温有很好的稳定性,耐氧化性与耐还原性较强。Ca2+、Na+、Mg2+、K+、Zn2+等离子对紫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不大,Cu2+、Fe3+离子使色素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4.
枸杞水浸提液色泽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梁建芬  籍保平  陈云 《食品科学》2003,24(10):123-125
色泽的稳定性影响到枸杞产品外观品质。本文针对不同的温度、pH值、金属离子及光照条件,研究了枸杞水浸提液色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都会对枸杞水浸提液的色泽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菊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舒血管、降血脂、抗肿瘤、驱铅等多种药理作用。现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均匀设计法分别研究了汁液的热处理温度、时间和抗坏血酸(X1)、可溶性固形物(X2)、游离SO2(X3)、pH值(X4)、发酵容器充满系数(X5)对枇杷发酵果酒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果酒色泽与热处理温度显著相关,与热处理时间无显著相关;单独采用热处理,无法使果酒色泽达淡黄色的水平即色度小于5EBC;汁液改良后的pH值是影响枇杷果酒色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游离SO2浓度,汁液的酸度越高、游离SO2含量越大,则发酵停止时果酒的色泽越浅,色度越低;枇杷汁在制备过程添加抗坏血酸会使酒的陈酿过程色度增大,色泽加深;果酒的色泽与可溶性固形物、发酵容器充满系数无显著相关。陈酿45d后,果酒色度的倒数与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为:1/Y=0.6140-0.0614X1+0.0009X3-0.1316X4。  相似文献   

17.
以菊花等传统降暑原料配制成一种适于夏季饮用的茶饮,结果表明:混合茶香气品质较好的适宜重量配比为菊花:金银花:荷叶=95:5:3,汤色品质较好的适宜配比为菊花:金银花:荷叶=90:5:3,滋味品质较好的适宜配比为菊花:金银花:荷叶=90:5:8,综合感官品质较好的适宜配比为菊花:金银花:荷叶=95:5:3。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不同品种的菊花茶品尝过程中涩味感知差异及形成机理。方法:选取5种不同品种的菊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菊花中的主要呈涩味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利用电子舌智能味觉分析与传统感官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并评定5种不同品种菊花涩味感知强度;利用BCA法、SDS-PAGE法、考马斯亮蓝法等研究菊花中主要呈涩味化学成分与唾液的相互作用。结果:在5种菊花中多酚、黄酮含量最多的两种菊花为皇菊和亳菊,其相应的涩味特征值也最强,而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与茶汤的涩味强度呈较强的正相关。结论:作为主要呈涩物质,不同品种菊花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显著影响其涩味强弱,而菊花茶汤中的呈涩物质与唾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并沉淀是产生涩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The quantities of protein which can be extracted from green plants depend on a number of factors such as the botan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lant, its growth stage, topdressing and system of extraction [1, 7, 8]. Leaf protein concentrate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into food for human consumption, but their green color has limited its application [6, 9]. Thermal precipitation of chloroplastic material is not specific, causes denaturation and requires high energy input [9]. A selective recovery of the green fraction is possible by centrifugation at high centrifugal forces or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is method with an addition of calcium salt to a green juice [3, 4]. Application of high molecular polyelectrolytes in green juice precipitation allows the separation of pigmented material at room temperature [2, 5].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cationic and anionic flocculants on fractionation of alfalfa green juice into two fractions: chloroplastic (green LPC) and cytoplasmatic (white LP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