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介绍的是一个PI控制单相逆变电源的设计过程。根据单相电压型逆变器电路模型,建立了逆变器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利用dsPIC单片机设计了一个单相逆变电源。逆变电源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增加了电压有效值反馈闭环后,逆变器对输出电压的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基于极点配置的逆变器瞬时电压电流PI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建立系统模型,为了提高逆变器输出波形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极点配置的PI双环和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案。该复合控制方案克服了PI双闭环控制方案带整流性负载时输出电压质量不高的缺点,也解决了嵌入式重复控制方案应用在逆变系统中对逆变器谐振峰值不可控的问题。仿真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控制方案提高了逆变电源带整流性负载时的输出电压质量,该方案既保持了重复控制良好的稳态特性,也明显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状态空间的PWH逆变器的PI数字双环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正弦波PWM逆变器的实际应用情况和数字控制的特点,在建立了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础之上,采用了一种带输出电流前馈的PI数字双环控制方案(电感电流内环输出电压外环),并对控制系统直接离散化后利用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了控制系统参数,最后给出了在各种实验条件下的仿真波形。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设计简单可行,井能很好地达到逆变电源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PWM控制的开关电源系统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开关电源系统表示成数学模型或非线性控制模型,利用Matlab建立一个离散的、非线性的仿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20 V高频开关电源进行仿真.仿真试验分析逆变电源工作过程和动态特性,逆变电源输出电压及其频谱分析、总谐波畸变率.时输出电压波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输出谐波含量比较少且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8,(2):95-98
针对车载逆变电源在充电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瞬变过电压现象,设计了一款基于TVS的小型车载逆变电源。该逆变电源前级采用DC-DC推挽正激电路将12 V直流小电压升压为360 V左右的直流高压,后级采用DC-AC全桥逆变电路将输入的直流高压逆变为220 V/50 Hz正弦交流电压。整个电路由主电路、控制电路、检测电路、辅助电路组成。介绍了车载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研究了TVS管结合推挽正激电路在抑制浪涌现象发挥的作用,提出了使用TVS管结合该逆变器进行保护的方案。同时,利用saber仿真软件对输出电压进行仿真和比较,并搭载了实验模型进行验证,对车载逆变电源实施了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单相逆变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正弦逆变波形的神经网络内膜控制算法,建立两个BP神经网络预估器,一个作为单相逆变器的内部模型,预测实际的波形输出;一个根据预测误差建立内模控制器,在线修正和补偿内部模型使之最大程度的匹配单相逆变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克服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  相似文献   

7.
为减小逆变器功率器件的开关损耗,提高装置输出效率,应该控制逆变器的工作频率实时跟踪负载谐振频率,确保开关器件工作在零电流开关(ZCS)状态。介绍了高频逆变电源中采用TMS320F2812实现频率跟踪的数字锁相环(DPLL)方法,给出了实现DPLL的算法,并对采用DPLL的高频逆变电源系统进行了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的工作频率能实时跟踪负载谐振频率,验证了ZCS软开关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种高性能的三相逆变电源波形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频恒压(CVCF)逆变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采用一种重复控制和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电压波形控制策略,以重复控制器提高逆变电源输出电压的稳态精度,减小总谐波畸变率;以双闭环控制器达到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该方案在一台采用TMS320F240DSP控制芯片的50Hz三相PWM逆变器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9.
感应加热是一种新型的加热方式,近年来迅速发展,具有研究价值。基于零电压开关技术的感应加热装置具有开通损耗小、高可靠性、高频率、节能环保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热处理等领域。基于零电压开关技术,构建了以MSP430为控制核心的感应加热装置逆变电源,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并详细介绍了ZVS逆变器和感应加热装置。对ZVS逆变器的各个参数进行了理论计算,将ZVS逆变器输出的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当磁场内的磁感线穿过磁场内待加热的金属材料产生涡流进而达到加热的效果。本文对ZVS逆变器的输出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得到交流电进而达到加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变成交流电能的变流装置.三相逆变电源仿真研究是先将直流电压进行升压然后进行逆变、滤波、输出得到380V、50Hz的三相交流电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变频器的变频调压交流电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了一个三相变频调压电源系统,它基于通用变频器输出,实现了数字式三相变频调压正弦波输出。具有输出电压闭环反馈控制功能,输出电压有效值为0V—380V,频率200Hz—450Hz,输出功率30kW。电源采用PLC控制下的虚拟仪器面板操作,具有频率测量、电流、电测量和过流、欠压、缺相等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分布式发电系统更有效更稳定地利用自然资源,文章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风光发电系统(WPGS)的逆变器模型,它由两个双Buck结构串联组成。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仿真研究了该逆变器的工作过程。系统由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调节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滞环电流控制消除了斜坡交截SPWM控制所需的的偏置电流,提高了效率,增强了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该逆变器具有克服桥臂直通的优点,可以在两输入电压不稳的情况下为负载提供稳定的电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单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转换效率高、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但在控制实现上却较为复杂,对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和输出电流正弦度及单位功率因素化的控制目标须同时得到保证。结合单同步坐标系软件锁相环和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详细地阐述了数字控制系统的设计,针对其中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和前馈解耦控制策略进行着重分析。搭建光伏并网逆变器实验平台,采用TMS320F2812数字信号处理器作为核心芯片对数字控制系统加以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张兴亮  石宝松 《激光技术》2016,40(4):586-591
为了改善现有CO2激光器工频LC谐振充电时充电电压随激光器工作频率升高而降低、影响激光输出的稳定性和光束质量,不利于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问题。采用全桥逆变结构和串联谐振软开关电路,研究了36kV/10kW高频高压充电电源。该电源系统采用三相380V交流电作为供电系统,大功率智能功率模块作为全桥逆变电路。逆变交流信号经串联谐振电路及高频脉冲变压器得到高压脉冲信号,高压脉冲经整流给负载电容充电,电源应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输出电压、电流经采样及放大后,反馈到电源控制芯片SG3525,芯片SG3525通过判断反馈信号的大小,控制输出脉冲宽度调制驱动信号的占空比。激光器放电频率为25Hz时,电源输出电压为37kV,峰值输出功率为13.05kW,充电效率为0.826。结果表明,该高频高压充电电源适合用作CO2激光器的高压充电电源。  相似文献   

15.
逆变是整流的逆过程,逆变器是将低压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装置。为了能将转换后的交流电送回电网,实现能量再循环,设计了基于DSP的并网逆变器,采用倍频单极性SPWM技术实现逆变控制,并利用DSP外设CAP检测逆变器输出电流频率和相位,以软锁相技术实现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相位和频率与电网电压同步;利用DSP外设ADC采集逆变器的输出电流与电网的电压,采用PI闭环调节以增加逆变器输出电流的稳定性,最后搭建实验样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控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动态性能和扰动抑制之间进行一些折衷。自适应逆控制为基于前馈的开环控制,采用特别的反馈结构,可以消除对象的扰动而不改变对象的动态特性,使动态特性控制和对象扰动控制成为两个单独的过程,可以进行独立设计,这个特点也是自适应逆控制的最大优势。论文将自适应逆控制理论应用于有源滤波器(APF)中,用来控制电压源型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的校正。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实现了一款应用于电力线通信的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GA)。采用闭环直接耦合方式,动态范围为71dB,调节精度为1dB。为了优化功耗和面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电阻阵列。该设计在SMIC0.18μm工艺下仿真,结果表明:在35dB增益下输入参考噪声为20nV/姨Hz;输出电压峰峰值为1V时,THD达到-68dB;最大增益误差为0.11dB;在1.8V的供电电压下,功耗为1mA。  相似文献   

18.
光伏并网的控制策略与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能是一种丰富干净的可再生性能源,研究可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策略和光伏电池输出特性与最大功率跟踪是非常重要。该文分析了光伏电池的工程数学模型,根据光伏电源输出特性与交流电源之间功率流动特征,提出了并网控制方案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结构方法相结合的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使光伏电源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完全与电网电压相位一致。此外,针对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实现和并网控制策略的配合问题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带隙基准源是LDO中的重要模块,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LDO整个系统的性能,为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相关研究,设计一种具有较高的PSRR和较低的稳定输出电压的带隙基准电压源。文中结合工程实际的要求设计了一款具有高的电源抑制比(PSRR)、低的输出基准电压的带隙基准电压源。本设计采用SMIC公司的0.18μm工艺进行仿真,Hspice的仿真结果表明该基准源在电源抑制比(PSRR)、温度特性等方面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自来水供水系统中,以光伏发电系统作为水塔的供电系统,采用推挽正激式电路将光伏阵列发出的直流低压电进行升压,经过三相桥式逆变电路后,输出三相交流电压.在该系统中,特别提出了由单片机根据传感器发出的水塔水位信号,指令电磁开关的断开与闭合,从而控制交流异步电机带动水泵向塔供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