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朱彦武课题组开发设计了一种三维分级多孔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行为。朱彦武团队前期通过氢氧化钾活化微波剥离的氧化石墨烯,制备出优异的超级电容器碳电极材料,但密度相对较低。基于前期工作,该团  相似文献   

2.
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超高速充放电、高稳定性等突出特点在电化学储能装置中引起人们极大关注。在当前开发的电极材料中,碳材料因其良好的导电性、孔隙率及形貌可调等特点备受青睐。传统的单一微孔碳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存在利用率低、孔道堵塞、电阻较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对分级结构多孔碳材料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本工作通过分析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详细评述了现有分级多孔碳材料制备方法,简要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同时对分级多孔碳应用于超级电容器时的性能改进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为将来分级多孔碳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级多孔炭因其高比表面积、大孔容及分级孔结构,目前广泛应用于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催化及吸附等领域。废弃物在热解气化过程中残留的碳基材料则是制备分级多孔炭很好的前体。本文根据废弃物来源及自身特性间的差异,对生物质和非生物质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的分级多孔炭的特性及应用进行了综述及总结。并对不同制备方法的优劣及适用对象进行了比较。对分级多孔炭在挥发性有机物(VOCs)吸附、CO2吸附捕集、染料吸附、抗生素以及酚类物质的吸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出废弃物基多孔炭在孔径结构及表面杂原子掺杂情况下的优势能够增强这几类物质的吸附效果。结合已有文献,对废弃物基分级多孔炭的制备、孔径设计及表面官能团设计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炭具有天然的分级多孔结构,是双电层电容器优良的电极材料,但是其电导率低限制了其应用。将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石墨烯与生物质炭做成复合材料,可提高超级电容器的性能。采用真空浸渍法将石墨烯负载到生物质炭的表面和孔隙中。石墨烯不仅提高了生物质炭的电导率,而且增加了比表面积。生物质炭/石墨烯复合电极在电流密度为0. 5 A/g时,比电容大小为159. 74 F/g,比未负载石墨烯的纯生物质炭电极提高了4倍多。充放电循环5 000次,性能无衰减,呈现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前言 电容器的包封是指诸如陶瓷电容器,塑料薄膜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等的电器绝缘包封。其目的是使被包封的电容器不受外界潮湿的影响,并与其它部件绝缘,而电容器本身的机械强度得到很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鲁怡  谈超 《中国水泥》2011,(7):63-64
在并联补偿电容器的设计中,为了限制合闸涌流或限制不同次谐波,往往要在电容器回路中串入不同容量的电抗器。串入的电抗器会对电容器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电抗器会抬高电容器的端电压,而电容器的端电压越高,电容补偿回路的补偿量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电抗器自身的感抗会抵消电容器的部分容抗,减小电容补偿回路的补偿量。所以在串入电抗器后,电容器回路的实际补偿容量Q实际并不等于并联电容器的额定补偿容量Q额定,两者之间会存在一些差距。  相似文献   

7.
钠离子电容器是一种新型高性能能源储能技术,结合了超级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优点。目前钠离子电容器应用主要是在新能源领域,如风力发电、太阳能路灯、电动汽车等方面,钠离子电容器与这些产业的配套结合,将形成我国绿色能源的有效整体。本文综述了钠离子电容器的负极材料的种类,指出钠离子电容器电极材料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海石油天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野变电所的6kV组合高压电容器出现熔断器熔断及电容器击穿等故障现象分析,得出故障由电容器处于过电压情况下运行,同时又有很大谐波电流的情况下,电容器出现过压及过流现象,造成电容器击穿故障。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计算低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投入后母线电压的升高以及串联电抗器后引起电容器运行电压的升高,选择电容器的额定电压。通过计算说明了串联电抗器、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对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安装容量的影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安装容量的选择还应考虑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加重,人们需要清洁高效的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因此开发新型绿色储能装置变得越来越重要。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新型电容器,虽然超级电容器比起传统电容器在储能、功率密度和循环性能等方面有所提升,但在可持续的能源转换和储存系统中,探索高稳定性和高容量的新材料仍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问题。金属-有机骨架(MOFs)具有的高比表面积和可调节孔径特性,使其成为电催化候选材料并且在超级电容器领域中引起关注。通过文献研究,介绍了几种常见超级电容器如双电层电容器,赝电容和混合电容器及其近些年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MOFs分类:ZIF、IROMFs、MILs、UIOs、HKUST-1系列和其他近年发现的新型MOFs材料,最后总结了MOFs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并对金属有机框架(MOFs)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发展与挑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改性聚苯醚注塑成型检测电容器。改进了电容器的结构和成型工艺,电容器的容量一致性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朱宝京  丁凌峰 《玻璃》1999,26(6):1-3
钽电容器远优于其它类电容器,制造钽电容器所遇到的突出技术问题及形成有效的气密封接。本文了研究了钽电容器微晶玻璃组成及玻璃与钽的熔封工艺。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包括石墨烯的制备、改性、与赝电容电极材料的复合,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特殊结构的设计、电解液的选择、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等。在石墨烯超级电容器的实际应用中,主要介绍了石墨烯的生产现状、超级电容器的厂家及应用情况,并指出未来超级电容器的应用重点将从消费电子逐渐向混合动力电动车和新能源领域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电力电容器的芯子是一种绝缘介质,是电容器的核心部分,它是由固体绝缘介质经液体绝缘介质(绝缘油或称浸渍剂)浸渍而成。电容器的比特性、可靠性都取决于所用绝缘介质的种类和性能。绝缘介质对于电容器的更新换代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电容器的固体绝缘介质方面,从六十年代开发出聚丙烯膜以来,已基本上能满足电容器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电容器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工厂企业。大量电容器的运用也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了一定影响,出于对电网供电可靠性及对电容器本身保护的考虑,在实际运行中必须考虑电容器的运行方式,来减少对电网及电容器本身的影响。文章简要分析了某国产装置的高压并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改造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储能器件,它既具有电容器可以快速充放电的特点,又具有电池的储能特性。本文对超级电容器的原理,应用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周洲  袁峻  乔志军 《广东化工》2016,(9):161-162
超级电容器又称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比传统电容器能量密度高,比二次电池功率密度高的新型储能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军事等多个领域。电极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核心部件,决定着整个器件的电化学性能。文章综述了二氧化锰(Mn O2)基超级电容器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介于传统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储能装置,其以功率密度大,充电速度快,工作温度范围宽,循环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等优点,被世界各国广泛关注。通过对超级电容器新型碳电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介绍,展望了超级电容器的发展前景,认为超级电容器将不仅对全球性能源问题有着重大突破,还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电力用户为了提高功率因数必须进行无功补偿。普通型低压无功补偿电容器柜常见故障有:主回路有电,控制器无显示、不工作;主回路有电,控制器上有投切显示、但电容器不同步投切,补偿效果不佳;进线柜电流指示表和控制器显示电流值相差较大;与电容器连接的回路导线有发热严重或烧焦现象;电容器鼓包或者有"冒油"现象;新投入电容器柜其控制器功率因数显示异常;新投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在主回路功率因数很低时,控制器仍不投入;新投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通电后控制器显示超前;新投入无功补偿电容器柜通电后控制器显示的功率因数与理论预测值相差大,或者随着电容器的投入接通所显示的功率因数变化异常。对这些故障,用户应采取相应方法排出。  相似文献   

20.
陶瓷电容器的制备工艺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介了新型陶瓷电容器的优点、功能、类型和发展现状及表面层陶瓷电容器、表面层型陶瓷电容器和晶界型陶瓷电容器的产生机理和区别,和影响陶瓷电容器性能的诸多因素,如显微结构、掺杂元素和包覆改性等;回顾了国内外陶瓷电容器的烧成工艺发展历史,如高温一次烧成、低温一次烧成、独石法和激光辐射法等;展望了陶瓷电容器在21世纪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