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荣奇  张芬  李建勋 《机床与液压》2015,43(15):112-16
在三维机加工艺KM3DCAPP_M系统的CAD/CAPP集成平台和对其输出文件进行分析基础上,实现了KM3DCAPP_M系统对UGCAM的集成。从CAPP输出的工艺文件中提取相关的加工信息,通过UG的二次开发函数将其映射到UGCAM模块中,自动产生刀具路径。主要研究了UG/CAM的数控编程,UG的二次开发接口函数,中间的数据文件的传输和保存,刀具库的设计和实现,复杂特征的加工集成实现,最后通过一个实例系统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特征的交互式模具CAPP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化制造成为21世纪模具技术的核心,为适应这一趋势,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出发,利用UG提供的API接口函数和VC 6.0与ORACLE数据库平台,开发了基于特征的交互式模具CAPP系统,解决了CAD/CAM集成过程中各类特征信息获取和辅助工艺决策问题,提高了模具工艺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水平,基本满足了现有模具企业对CAPP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深入分析螺杆泵产品特点和企业需求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一套基于三维CAD的螺杆泵CAD/CAPP/CAM系统。介绍了PDM框架下基于产品结构及文档的信息集成技术,CBR在CAD、CAPP子系统的应用技术及CAM的实现过程。运用本系统进行泵的设计,可提高设计质量,缩短产品的设计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4.
面向模具制造的CAM系统构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传统模具CAM系统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面向模具制造的ICAM构架。该构架基于柔性主模型概念,采用EZMap曲面表达模型,便于实现模具CAD/CAPP/CAM的集成,同时支持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并行工程。刀具路径生成采用基于构形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C-Space)的新算法,可以很好地满足模具传统和高速数控加工对CAM系统的需求,是一个理想的模具CAM构架。  相似文献   

5.
基于PDM平台的CAD/CAPP/CAM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AD/CAPP/CAM系统集成是CIMS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详述了以PDM作为集成平台,对CAD、CAPP、CAM进行系统集成的集成模式、集成技术、集成方法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特征技术的CAD/CAPP/CAM集成体系结构,并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模具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模具数字化技术CAD/CAM/CAPP的发展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网络化为目的的CAPP/CAD/CAM/CAE与物流及生产管理集成系统开发 CAPP/CAD/CAM/CAE与物流及生产管理集成系统开发的网络化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CAPP为锻件生产工艺文件,亦称工艺卡,包括坯料、制坯、预锻、终锻和切边工步图及工艺参数,所需模具及工装与设备、材料消耗及工时定额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韩伟 《模具制造》2006,6(9):1-4
分析了传统模具制造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弊端;以及CAD/CAPP/CAM技术在模具行业的运用发展及其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冲击,推荐计算机网络集成化管理为模具企业的变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模具CAD/CAM/CAE集成制造在铸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姚真裔  曾健  顾宝峰 《铸造技术》2003,24(4):280-281
介绍模具CAD/CAM/CAE集成制造系统在铸造模具中的应用,内容包括:基于UnigraphicsⅡ,ProCAST以及数控加工中心,三坐测量仪等软、硬件设备的模具CAD/CAM/CAE集成制造系统。利用该系统制造涡轮增压器铸造模具,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节省设计制造周期,提高产品生产品质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面向车间单元模具的CAD/CAPP/CAM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模具行业目前在CAD/CAM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面向车间单元的CAD/CAPP/CAM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 ,介绍了在此方案基础上开发的LFDMS系统  相似文献   

11.
详细阐述了支持铸造工艺设计、工艺优化、工艺信息管理、企业管理的系统研究与应用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DM平台的铸造CAD/CAE/ES/PDM/ERP一体化框架体系,在华铸实验室现有软件体系(华铸CAE/CAD/PDM/ERP)及应用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一体化系统关键点及其集成技术。最后,以若干实际案例来证明本研究一体化系统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铸造CAD/CAE/CAM一体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廖敦明  陈立亮  刘瑞祥  周建新 《铸造》2005,54(7):702-705
介绍了铸造过程CAD/CAE/CAM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内容;论述了基于通用三维CAD软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建立三维铸造工艺CAD系统,以得到基于铸造工艺基本特征的统一的数据模型,从而实现CAD/CAE/CAM之间信息共享的途径.实践表明,一体化技术能有效地应用于铸造模具的设计、模拟分析与制造过程,服务于实际铸件生产.  相似文献   

13.
模具制造中CAD/CAE/CAM/CAT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缪德建 《模具技术》2002,(2):44-46,60
详细介绍利用单一数据库的CAD/CAE/CAM/CAT技术进行模具的一体化设计、分析和加工方法。缩短了模具设计、制造的周期,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是模具制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真空热压及热等静压方法制备Cu/Ti3SiC2/C/MWCNTs/Graphene/La纳米复合材料,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对磨材料为GCr15时,镧含量对Cu/Ti3SiC2/C/MWCNTs/Graphene/La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镧含量、正应力及旋转速度对纳米复合材料摩擦学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相互作用机理,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差分析及极差分析法来分析镧含量、正应力及旋转速度的相互作用。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并分析磨损表面及磨削的形态及成分组分。研究结果表明镧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起到首要作用,当镧的质量分数为0.05%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为磨粒磨损、剥层磨损和氧化磨损,而当镧的质量分数为0.1%和0.3%时,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为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  相似文献   

15.
In-situ bending and stretching were conducted on hot-rolled and annealed Ti/Al/Mg/Al/Ti laminates, with a focus on crack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intermetallics and component layers, which helps to clarify their deformation behavior and fracture form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elamination is the early fracture form of laminate with or without intermetallics at Al/Mg interface, so Al/Mg interfacial bonding strength determines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minate. Various and irregular intermetallics cracks lead to Al/Mg interface delamination in annealed laminate and help to release stress. Necking and fracture of component layers are observed at the late deformation stage, and the sequence is Al, Mg and Ti layers, resulting from their strength. Angle between crack propagation direction and stretching direction of Mg layer both in rolled and annealed laminates is around 45° due to the effect of shear deformation, and crack convergence leads to final complete fracture of Mg layer.  相似文献   

16.
以正硅酸乙酯 (TEOS)、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MTES)、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 (DDS) 和仲丁醇铝 (ASB) 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得到Al2O3/有机硅/SiO2杂化溶胶,经100 ℃下固化12 h后得到Al2O3/有机硅/SiO2杂化涂层。红外光谱研究表明,杂化涂层中形成了Al—O—Si键。采用电化学阻抗 (EIS) 研究杂化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阻抗行为,根据阻抗谱特征建立了等效电路图,结合等效电路图和拟合结果分析了杂化涂层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其在3.5%NaCl溶液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压铸模CAD/CAE/CAM技术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压铸模CAD/CAE/CAM需解决的部分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压铸模CAD/CAE/CAM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光明 《铸造技术》2004,25(2):148-149
分析中国压铸模设计与制造的现状:基本满足汽车、摩托车、电机、家电、仪表、灯具、电子行业的需要.存在的问题:模具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不足.介绍国外压铸模CAD/CAE/CAM的研究进展:是近无余量铸造的发展方向.根据中国压铸模CAD/CAE/CAM技术研究与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中国压铸模CAD/CAE/CAM的7项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室温制备柔性透明导电玻璃并提高其光电性能。方法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以柔性玻璃为基底,在室温下沉积(Aluminum-doped ZnO,AZO)/Ni Cr/Ag/NiCr/AZO多层结构透明导电玻璃。通过探针轮廓仪测试、X射线衍射仪(X-ray diffraction,XRD)测试、拉曼光谱仪测试、分光光度计测量、四探针测试和霍尔效应测试,分别获得了样品的各层薄膜厚度、X射线衍射图谱、拉曼光谱、透光率、方块电阻和电学性能。经过参数优化,选取Ag膜厚度为3~15 nm的样品,研究Ag膜厚度对玻璃样品的结构特征及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 样品光电性能与Ag层厚度密切相关,随着中间Ag层厚度的增加,样品在380~760 nm波长范围内的平均光透光率先增加后降低,吸收边依次发生了红移,样品的方块电阻则随着Ag层厚度的增加单调减小。Ag膜厚度为12nm的样品综合光电性能最佳,其平均透光率为82.4%,载流子浓度为8.32×1021cm-3,载流子迁移率为8.21 cm2/(V·s),电阻率为9.15×1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