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_(16-18)混合脂肪醇聚氧乙烯醚(O-3, O-6,O-10, O-12)、二元醇及三氯氧磷为原料,制备出了系列脂肪醇醚Gemini磷酸盐产物。通过IR分析了产物的基本结构,并探讨了产物结构中的联结基长度、环氧乙烷加合数(EO)对其表面活性和加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联结基长度和EO数的增加,Gemini磷酸酯盐的表面活性和抗静电性增强,临界胶束浓度降低,产物相应的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CMC_(4-O12)值为7.5×10~(-5 )moL/L,γ_(CMC)为43.5 mN/m;CMC_(10-O3)值为9×10~(-5 )moL/L,γ_(CMC)为41.7 mN/m;加脂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和柔软度相应降低。其中,4-O3磷酸酯盐的加脂性能最优,经其加脂后坯革的抗张强度可达215.16 N/mm~2,撕裂强度为70.04 N/mm,柔软度为9.5 mm。  相似文献   

2.
以高级脂肪酸、三乙醇胺和五氧化二磷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系列基于脂肪酸三乙醇胺酯类(FTE)的两性磷酸酯加脂剂(APF),测试了产物的乳液粒径、乳液稳定性及等电点等。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工序,测试成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柔软度等性能,并与市售磷酸酯加脂剂加脂后的革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PF系列加脂剂的乳液平均粒径在50~200 nm,以月桂酸和软脂酸为原料合成的APE加脂剂乳液静置24 h未出现分层;APF系列加脂剂的等电点在2.5~4.3,加脂助染性能优良。由软脂酸制备的APF加脂剂加脂助染性能最优,由其加脂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柔软度分别达到12.95 N/mm~2、63.44 N/mm、8.55 mm,上染率及K/S值分别达到97.52%、12.37。  相似文献   

3.
郑帼  宗育娟 《纺织学报》2007,28(12):58-61
通过以P2O5和POCl3为磷化剂,合成2种不同结构的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并对其结构和表面活性、润湿性、乳化性、泡沫性、抗静电性、摩擦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表明:磷酸酯Gemini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表面活性和应用性能;磷化剂为P2O5的Gemini表面活性剂,其表面张力、润湿性能、对纤维的平滑性较好,而以POCl3为磷化剂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乳化性、低泡性、抗静电性、抱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高级脂肪酸、三乙醇胺和五氧化二磷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系列基于脂肪酸三乙醇胺酯类(FTE)的两性磷酸酯加脂剂(APF),测试了产物的乳液粒径、乳液稳定性及等电点等。将其应用于皮革加脂工序,测试成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柔软度等性能,并与市售磷酸酯加脂剂加脂后的革样进行对比。结果表明:APF系列加脂剂的乳液平均粒径在50~200 nm,以月桂酸和软脂酸为原料合成的APE加脂剂乳液静置24 h未出现分层;APF系列加脂剂的等电点在2. 5~4. 3,加脂助染性能优良。由软脂酸制备的APF加脂剂加脂助染性能最优,由其加脂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柔软度分别达到12. 95 N/mm~2、63.44 N/mm、8.55 mm,上染率及K/S值分别达到97. 52%、12. 37。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葵花籽油为原料,采用甲醇改性,将改性油与乙醇胺进行酰胺化反应,而后与磷酸化试剂进行磷酸化反应,中和,制得新型表面活性剂—葵花籽油烷醇酰胺磷酸酯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各步的最佳工艺参数。然后,将制得的烷醇酰胺磷酸酯盐表面活性剂再辅以其它助剂,制取了一种具有优良加脂性能的复合型磷酸酯类皮革加脂剂,并对加脂后革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证明:加脂后革的抗张强度和断裂负荷伸长率,都优于复配组分中加脂性能较好的亚硫酸化蓖麻油处理后的革,而且符合标准(QB/T 1872—2004)值。  相似文献   

6.
对比研究了磺化油加脂剂STO、SEO、SHO、KS-1和6种常用加脂剂(主要组分)在无铬鞣猪皮服装革中的渗透情况及其加脂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油STO、L-3加脂剂及硫酸化牛蹄油的渗透优于其他加脂剂;磺化油STO、硫酸化牛蹄油和硫酸化蓖麻油加脂的坯革伸长率较大。磺化油SEO、硫酸化牛蹄油加脂后的坯革抗张强度大于其他加脂剂。磺化油SEO、STO改善无铬鞣革的撕裂强度优于其他加脂剂。  相似文献   

7.
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合成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正军 《西部皮革》2006,28(12):26-30
重点介绍了脂肪醇磷酸酯、脂肪醇醚磷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两性磷酸脂表面活性剂以及含硅(氟)磷酸酯、烷基多苷磷酸酯等的基本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SCF-CO2)条件下,和常规条件下铬鞣所得坯革的组织构造、铬鞣坯革及鞣后湿处理的半成品革的机械物理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SCF-CO2条件下无论是浸酸铬鞣还是不浸酸铬鞣,其坯革纤维间隙均高于常规条件下相对应的坯革,且成革的卫生性能更好,所得坯革的厚度、面积均优于常规铬鞣,其厚度和面积分别比常规铬鞣增大了7·16%和2·15%,其机械性能如抗张强度、撕裂强度等均达到或超过常规铬鞣。  相似文献   

9.
磺化油加脂剂加脂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6种常用加脂剂单一组分为参比,研究了四种磺化油加脂剂STO、SEO、ST-TO、SS-1在铬鞣革中的渗透情况及其加脂后坯革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磺化油STO、ST-TO、SS-1的渗透性能优于其它加脂剂。四种磺化油加脂剂对提高皮革伸长率在作用大于除亚硫酸化鱼油以外的其它单一加脂剂。磺化油SEO与硫酸化牛蹄油加脂的革抗张强度相当,大于其它加脂剂。磺化油SHO、STO、SEO改善铬鞣革撕裂强度的能力优于硫酸化鱼油、亚硫酸鱼油及硫酸化牛蹄油。磺化油SS-1和STO有良好的填充性,可提高皮革的丰满性和手感。  相似文献   

10.
人工模拟自然光中295~400 nm的紫外光对无铬革坯的性能影响。实验发现,经紫外光照射72 h后,革坯的理化指标以及表观形貌发生变化。其中,老化后革面颜色变浅;革坯撕裂强度、抗张强度以及10 N下伸长率变化各异,不同革坯理化指标的变化率各不相同;崩裂强度均下降;老化后经SEM扫描下发现,革坯内部纤维束变得粗糙,表面出现碎片和损伤,产生断裂,且表面纤维分布散乱。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皮革》2001,30(9):41-42
公开号 :CN10 98141A申请人 :吴强发明人 :于松华 徐群等  本发明涉及皮革加脂剂—磷酸酯类皮革加脂剂及其合成方法。目前国内大量使用的皮革加脂剂是硫酸化加脂剂 ,其与皮革纤维以物理吸附或氢键等非化学键结合的形式吸附在皮革纤维上 ,油脂在革内容易发生迁移 ,至使成革表面油腻、久置发硬。80年代国际上开始开发应用磷酸酯类加脂剂 ,此类加脂剂含有活性磷酸根基团 ,属结合型加脂剂 ,能与革纤维上的铬盐鞣剂以配位化学键的形式紧密结合 ,促使铬盐在革内的分布更均匀 ,具有永久加脂效果。目前由脂烃、脂环烃、氟脂烃及其衍生物为基本…  相似文献   

12.
新型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帼 《纺织学报》2008,29(10):56-60
研究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合成工艺。以正癸醇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I—正癸基缩水甘油醚,讨论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乙二醇和正癸基缩水甘油醚为原料,金属钾为催化剂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Ⅱ—正癸基低聚二醇,讨论催化剂种类与用量对反应的影响;以P2O5与正癸基低聚二醇为原料合成Gemini磷酸酯表面活性剂,讨论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选择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为催化剂,用量为4%,投料比为2∶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时,最终产率为78.3%。  相似文献   

13.
将FeSO4-THPS结合鞣法与Cr鞣法和Fe(Ⅱ)鞣法进行对比,考察了它们鞣制绵羊皮后革坯的状态,测定和评估了复鞣加脂后成革的物理力学性能及感官特征,并对坯革的耐热老化性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Fe(Ⅱ)-THPS结合鞣制绵羊皮收缩温度(Ts)能达到92.4℃,且鞣后革坯丰满度和粒面紧实度优于Fe(Ⅱ)鞣,复鞣加脂后成革抗张强度8.456 MPa,撕裂强度22.985 N/ram,物理力学性能达到绵羊服装革的标准,粒面紧实,柔软度好,厚度均匀.Fe(Ⅱ)-THPS结合鞣革物理力学性能和感官性能比单独Fe(Ⅱ)鞣革好,耐热老化能力与Cr鞣革和Fe(Ⅱ)鞣革相当.热老化对成革撕裂强度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聚醚改性硅氧烷磷酸酯的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润湿渗透性、起泡力和乳化力等表面性能,探讨了其对皮革进行加脂的加脂效果、皮革的厚度变化以及抗张强度、撕裂强度、伸长率等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此聚醚改性硅氧烷磷酸酯的表面性能符合加脂剂的使用要求,用其处理后的皮革在弹性、柔软度、润滑感和丝光感方面表现良好,而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规定负荷伸长率均优于传统加脂剂L-3,综合加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铬鞣剂的用量并提高裸皮对铬鞣剂的吸收率,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山羊软化裸皮为原料皮,先采用不浸酸铬粉对其进行预鞣制,然后采用y一般铬鞣剂对预鞣、削匀后的坯革进行再鞣制,随后对其进行染色加脂实验,先后测试不同阶段的革的收缩温度、坯革状态、吸收率及成品革纤维的形貌等。结果表明,最佳的方法是采用1.8%~2%不浸酸铬粉预鞣山羊软化裸皮,鞣制后所得的坯革收缩温度为84.7℃,颜色呈浅蓝色,随后采用3%的标准铬粉进行鞣制后,坯革的收缩温度为112.7℃,坯革颜色呈浅蓝色、粒面平细,裸皮对铬粉的吸收率为90%。染色加脂与传统铬鞣革相比较染料的吸收率与油脂的吸收率及革纤维的分散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16.
高碳醇-硅合成加脂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高碳醇-硅合成加脂剂(简称硅脂)和其他四种加脂剂的基本性能,重点对猪皮反绒服装革加脂的吸收情况和加脂后坯革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感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硅脂乳化稳定,耐酸耐铬,吸收性好,物理性能方面除崩裂强度外,拉伸强度、撕裂强度、伸长率都是最好的。加脂后的坯革颜色较浅、粒面平细、丰满、柔软。  相似文献   

17.
详细阐述了两性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包括硅氟两性磷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且讨论了在皮革加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磷酸酯的合成及其在皮革加脂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磷酸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合成原理和优缺点,介绍了P2O5分散投料制备磷酸酯的新方法;比较了磷酸酯的组成分析方法,阐明了磷酸酯表面活性剂在皮革加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乳液加脂在皮革制造过程中乃是重要的一环。乳液加脂的目的是润滑皮革纤维,使其柔软和柔韧等;同时也改进皮革的机械性质。皂、硫酸化油、磺酸化油和亚硫酸化油就是适用于这种目的。 皂是从油和脂制得的脂肪酸盐。皂乳液内的油分散体是很粗的,渗透能力差,因此革的柔软性就比硫酸化油和亚硫酸油加脂乳液差。皂乳液可产生粗感,而且易断裂。另外,皂表面活性剂对酸和盐很敏感,水乳液立即被破坏,其结果革上出现油斑。  相似文献   

20.
将甘油三酸酯、十二碳脂肪酸混合后与不同摩尔分数的醇胺制备成各类烷醇酰胺复合物,测定其基本性能,同时考察其对坯革的加脂性能.结果表明,甘油三酸酯、十二碳脂肪酸混合后与长链烷基胺制备的烷醇酰胺复合物流动性能良好、易乳化、黏度低、乳液稳定;加脂后坯革机械性能优良(撕裂强度为17.062 N/ram、抗张强度为6.039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