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硫醇与环氧丁烷发生开环反应得到β 烷硫基醇类化合物(Ⅰ),再经Swern氧化反应,合成了12种α 烷硫基 2 丁酮类化合物(Ⅱ),两步反应收率都大于70%。第一步反应先将0 1mol各种硫醇分别与0 2mol氢氧化钠在乙醇中反应0 5h,再滴加0 105mol环氧丁烷,回流反应2h,处理后得中间体Ⅰ;第二步反应在氮气保护下,温度为-49~-50℃,在二氯甲烷中,先将35mmol二甲基亚砜(DMSO)与25mmol草酰氯反应15min,再加入12 5mmolⅠ的二氯甲烷溶液,反应0 5h,然后加入三乙胺,反应1h,恢复到室温,处理后得产物Ⅱ。所合成的化合物Ⅱ的结构经IR、MS、1HNMR得到了确认。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以2-(1,3-二烷硫基)亚甲基-3-羰基丁酰胺为代硫醇试剂,苯甲氯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的缩硫醛化反应。结果表明,该代硫醇试剂能快速与芳香醛以较高产率生成缩硫醛类化合物,研究其合成方法,对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2-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香气浓郁、阀值低,稳定性好、稀释后风格各异,是重要食用香料。20世纪70年代就已用于食品香精中,其中很多具有肉香味。此外,2-烷硫基酮类化合物还是合成许多化合物的中间体。此类化合物通常是通过酮进行2卤化,再与硫醇在碱的催化下进行亲培取代反应制得,2卤化反应选择性往往较差,产率低。  相似文献   

4.
用4 ,4 - 二烷硫基- 3 - 烯- 2 - 丁酮(1a) 和4 ,4 - 二苯硫基- 3 - 烯- 2 - 丁酮(1b)作为无气味硫醇替代试剂,进行了硫代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以甲醇为溶剂,加入乙酰氯,经酸催化1a和1b混合产生硫醇,与α,β- 不饱和酮(2) 发生共轭加成反应,得到相应的高收率的硫杂Michael加成产物(3) ,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孙勇  丁明武 《化学世界》2004,45(8):424-427
用2-硫代-3-正丁基-5-苯基亚甲基-4-咪唑啉二酮(1)的S-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新型2-烷硫基-3-正丁基-5-苯基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2)。对影响S-烷基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如下:2-硫代-4-咪唑啉二酮5mmol、卤代烷6mmol和无水碳酸钾8mmol;反应温度50°C或室温;反应时间2~3h。优化条件下2a~2e的收率为43%~81%。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波谱性质,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证。  相似文献   

6.
以丁酮和1,3-丙二硫醇为原料,采用TiSiW12O40/TiO2作催化剂,合成了一种新型香料化合物2-甲基-2-乙基-1,3-二硫杂环己烷,并用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目标化合物产率的主要因素,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n(丁酮)∶n(1,3-丙二硫醇)=1.1∶1.0,m(催化剂)∶m(1,3-丙二硫醇)=0.04∶1,不需要带水剂,反应3 h,目标产物的收率为87.6%。催化剂无需处理可直接重复使用8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氯甲基丙基醚和糠硫醇为原料 ,经一步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 1 烷基 1 烷氧基 1 烷硫基甲烷类香料化合物 :1 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此反应的优化条件是 :n(氯甲基丙基醚 )∶n(糠硫醇 ) =1 2∶1 0 ,二氯甲烷为溶剂 ,温度为 35℃ ,反应时间为 1h。 1 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的收率可达 83 4% ,产物经色质联机、红外光谱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8.
《化工中间体》2005,(6):70-70
用途:α-烷硫基-2-丁酮类化合物香气浓郁、阈值低、稳定性好、稀释后风格各异,是重要食用香料,20世纪70年代就已用于食品香精中,其中很多具有肉香味。此外,α-烷硫基酮类化合物还是合成许多化合物的中间体,其分子结构符合孙宝国等人提出的具有肉香味的含硫香料的分子结构通式,对于进一步研究香气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甲基-1-乙氧基-1-糠硫基甲烷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傅翔  孙宝国  郑福平  刘玉平 《精细化工》2000,17(12):717-718,732
以乙缩醛 (0 1mol)和糠硫醇 (0 1mol)为原料 ,30~ 35℃下在四氯化碳中反应 2 0min左右 ,合成 1 甲基 1 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经红外光谱、色谱、质谱及核磁共振谱检测 ,确证了产物为 1 甲基 1 乙氧基 1 糠硫基甲烷。产率为 6 4 5 % ,产品质量分数为 88 76 %。  相似文献   

10.
侯乐山  张军等 《精细化工》2001,18(10):586-587,594
以氯甲基丙基醚和糠硫醇为原料,经一步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1-烷基-1-烷氧基-1-烷硫基甲烷类香料化合物:1-丙氧基-1-糠硫基甲烷,此反应的优化条件是:n(氯甲基丙基醚):n(糠硫醇)=1.2:1.0,二氯甲烷为溶剂,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h。1-丙氧基-1-糠硫基甲烷的收率可达83.4%,产物经色质联机、红外光谱予以确认。  相似文献   

11.
苹果酯-B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健 《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36(3):10-11,15
用柠檬酸作为催化剂,由1,2-丙二醇和乙酰乙酸乙酯通过缩羰基化反应合成了苹果酯-B.采用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其最佳反应条件为:1,2-丙二醇180 g,乙酰乙酸乙酯250 g,柠檬酸5 g,苯220 mL,反应时间5 h,产品收率为60.6%.该产品纯度和香气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丙酮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精安  陈育平 《精细化工》2000,17(9):507-510
分别用丙酮和 1,2 丙二醇做原料合成了丙酮醛。n(丙酮 )∶n(溴 ) =1 0 0∶0 79,加入 3 0~4 0g氯酸钾做催化剂 ,水和冰醋酸做溶剂 ,水浴温度为 6 0~ 75℃ ,回流 4h ,制得产率为 6 3 5 %的溴丙酮。V(二甲亚砜 )∶V(溴丙酮 ) =11 9∶1 0 ,通入空气 ,在 6 5~ 70℃反应 5~ 8h ,制得产率为 5 9 6 %的丙酮醛。丙酮醛的总收率达 37 8%。n(重铬酸钾 )∶n(硫酸 )∶n(1,2 丙二醇 ) =1 0∶4 0∶(1 5~ 2 5 ) ,以水为溶剂 ,在 6 0~ 70℃间歇通入氮气 1 5h ,边加原料边蒸馏 ,制得产率为5 0 %的丙酮醛。后者为一步法 ,操作简便 ,产品纯度较高 ;产率比前法提高 12 %。  相似文献   

13.
以脱氢枞胺(DHA)与Keggin型磷钨酸(HPW)反应制备脱氢枞胺磷钨酸盐(DHPW).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以催化H2O2氧化1-辛烯为探针反应,考察脱氢枞胺磷钨酸盐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脱氢枞胺磷钨酸盐具有氧化-酸双功能催化作用,能催化H202氧化1-辛烯生成1,2-环氧辛烷、1,2-二羟基辛烷和2-羟基辛烷;在无溶剂或极性溶剂中,1,2-环氧辛烷易发生环氧开环水解反应。选择性较低;在非极性溶剂中,1,2-环氧辛烷的选择性较高.在1,2-二氯乙烷用量为5mL、1-辛烯用量为5mmol、催化剂用量为0.075g、H202用量为5.0mmol、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3h的条件下。1,2-环氧辛烷的选择性最高,达到90.0%。  相似文献   

14.
采用咪唑、1,3-丙磺酸内酯、1,2-二溴乙烷、1,4-二溴丁烷和聚乙二醇-200等为原材料合成了四种功能性磺酸类咪唑离子液体,考察了这四种离子液体催化剂酯化合成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性能,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与钛酸正丁酯及钛酸异丙酯催化剂进行对比,得出其较佳工艺条件为:使用双-(3-丙烷磺酸-1-亚丁基咪唑)磺酸功能化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摩尔质量的0.40%,醇酸比为1.3:1,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为2 h,酯化率最高达到94.2%.  相似文献   

15.
硅钨酸催化合成苹果酯- B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硅钨酸对苹果酯-B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带水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乙酰乙酸乙酯与1,2-丙二醇量的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硅钨酸是合成苹果酯-B的优良催化剂,在n(乙酰乙酸乙酯):n(1,2-丙二醇):1:1.5,催化剂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环己烷作带水剂,反应时间为1.0h的优化条件下,苹果酯-B的收率可迭91.8%。  相似文献   

16.
对于以葡萄糖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加氢裂解得到含有1,2-丙二醇、乙二醇、2,3-丁二醇、1,2-丁二醇、1,4-丁二醇(以下简称二元醇)、山梨醇、丙三醇、甲酸盐、乙酸盐、乳酸盐以及其他未知物(以下简称重组份)的反应液,采用AminexHPX-87H Lon exclusion色谱柱,以0.006 mol/L的硫酸作为流动相,在流速0.5 mL/min的流量下,经示差折光化学检测器检测,能够将反应液中的二元醇以及重组份完全分离,且均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1]。该方法分析反应液中的二元醇及重组份的回收率在97%~103%之间。本方法能够快速、精确测定反应液中二元醇与重组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以邻苯二胺与苯甲醛为原料,氧气为氧化剂,成功合成了2-苯基苯并咪唑。应用FT-IR和1H-NMR表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体系液固比等对2-苯基苯并咪唑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气为氧化剂的条件下,2-苯基苯并咪唑合成的最佳工艺为n(苯甲醛)/n(邻苯二胺)=2,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h,溶剂甲醇与邻苯二胺的液固比(mL/g)为37.0(甲醇用量为40mL),产率最高达71.2%。  相似文献   

18.
以壳聚糖(Chitosan,CTS)为原料进行改性制备成水溶性更为优良的多羟基壳聚糖。首先利用α-氯甘油醇与NaOH反应生成醚化剂——缩水甘油(glycidol)。再用异丙醇溶液为反应体系,对壳聚糖进行碱化、醚化、中和以及提纯处理,得到了二羟丙基壳聚糖。最佳反应条件为:壳聚糖2 g,NaOH 30%~40%,缩水甘油15 mL,温度60℃,反应时间8 h。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热法合成纳米和微米尺寸的HZSM-5分子筛,并用浸渍法负载Mg对纳米HZSM-5分子筛进行改性,通过XRD、SEM、N_2等温吸附-脱附、NH_3-TPD和TGA对分子筛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甲醇与1-丁烯偶合制丙烯反应,考察分子筛晶粒尺寸、Mg负载量、反应温度、空时和甲醇与1-丁烯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HZSM-5分子筛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道短和孔口多等特点,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稳定性及较强的容碳能力。利用Mg对纳米HZSM-5进行改性,提高了HZSM-5分子筛上原料的转化率和丙烯收率,在反应温度550℃、反应压力0.1 MPa、空时1.6 gcat·(h·mol_(CH_2))~(-1)和甲醇与1-丁烯物质的量比为3的条件下,1%Mg/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丙烯收率最高,达41.8%,比未改性的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提高9.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碘掺杂聚苯胺催化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自制了PAn(聚苯胺)-I2(碘)催化剂,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苯甲醛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探讨了PAn-I2催化剂对缩醛反应的催化活性,表明PAn-I2是合成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良好催化剂。系统地研究了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反应时间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在n苯甲醛∶n1,2-丙二醇=1∶1.5、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0.98%、带水剂环己烷用量为14mL、反应时间2h的优化条件下,苯甲醛-1,2-丙二醇缩醛的收率可达9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