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智能充放电、换电和V2G等相关技术不断迭代更新,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和数据平台,有线与无线充电、车网协同、大数据和充电安全等技术的应用愈发重要。为加强该领域的技术交流,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车网互动的科研水平,《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特邀请上海电力大学赵晋斌教授和湖南大学李勇教授担任特邀主编,另外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邀副主编,共同组织"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车网互动技术"专题,特向国内外该领域专家、学者征稿。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大量普及,智能充放电、换电和V2G等相关技术不断迭代更新,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和数据平台,有线与无线充电、车网协同、大数据和充电安全等技术的应用愈发重要。为加强该领域的技术交流,提升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车网互动的科研水平,《电工技术学报》编辑部特邀请上海电力大学赵晋斌教授和湖南大学李勇教授担任特邀主编,另外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特邀副主编,共同组织"电动汽车充换电及车网互动技术"专题,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纯电驱动的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大需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充电桩已不仅是单纯的充电物理插头,更是充换电网络的关键一环,支撑着大规模人、车、桩(站)、运营商和电网的深度互动。但目前产业中存在用户补电体验差、设备利用率低、车网互动不友好等现象,本质原因是充换电网络信息流、能量流与价值流运转不畅导致的整体运行低效。  相似文献   

4.
国内普通电动汽车充电站大多采用整车充电模式,充电时间约为3至8小时,而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则可在15分钟内实现电池取卸、电池送达充电位一系列流程,大大缩短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苏州市邓蔚路就刚建成这样一个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它拥有5个整车充电位和1个电池更换位,而且能够对多种不同型号的车辆进行换电作业,成为国内首座具有实用意义的充换电站,是我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使命正在倒逼我国能源行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同时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升级,充换电服务相关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共同推动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及其充换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针对大规模新能源汽车接入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提出通过聚合方式让新能源汽车作为柔性负荷参与车网互动的运行控制模式及应用情况,阐述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建设进度情况,最后为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倡导的“换电为主,插充为辅”的电动汽车充电模式,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展了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与光伏发电系统结合的相关研究,并建成和投运了国内首座光储式电动汽车充换电实验站.同时,也介绍了构建实验站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如光伏发电系统、蓄电池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站用负荷等.阐述了构建该实验站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服务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性设施,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的重要保障。按照系统、通用、高效和兼容的设计思路和原则,通过研究充电接口、通信协议及充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结合充电设施建设运行的实践经验,在物理尺寸、电气性能、防护等级和主动监测等方面对原有标准进行优化设计,极大提升了充换电设施的安全性、兼容性和可靠性。新标准为充电设施的建设运营提供了技术保障,已全面应用于国内充换电设施产业,助力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积极配合充电设施装备市场需求,加强行业交流合作,近期,广东省电源行业协会于深圳会展中心举办"2016中国充换电技术高峰论坛",同期举办"2016深圳国际充电站(桩)技术设备展览会"。本届论坛致力于打造"务实、专业、高端"的电动汽车及充换电技术盛宴和资讯交流平台。来自国内和地区的政府、科研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及技术专家等围  相似文献   

9.
"将来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起来.对电网的影响将非常巨大,如果电动汽车数量大增.不受控制地无序充电.将给电网带来极重的负担.试想一下,如果有车族都集中在晚上下班回家后进行充电,那将给本来就属于用电晚高峰的时段造成‘峰卜加峰'的现象."电动汽车专家、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工与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李武峰心里一直有这样-个隐忧.日前.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个集充电和换电为-体、同时服务大型车和小型车的多功能充换电站一苏州市邓尉路电动汽车允换电站工程顺利建成,这种允换电模式或许可以解决一直困扰李所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换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负荷建模与有序充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建立换电模式下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负荷及优化模型,对2种电动汽车换电模式即充换电模式和集中充电统一配送模式的结构、运营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满足用户换电需求的约束下,基于分时电价机制,提出考虑2种换电方式的以总充电费用最小为目标的第1阶段优化模型。第2阶段优化以第1阶段求取的最小充电费用为总充电费用的上限,以日负荷曲线波动最小为目标。以中国2020年充电负荷为例进行计算,对不同类型电动汽车采用不同的换电方式,并将换电模式与充电模式的充电负荷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换电模式下无序充电情景峰荷较充电模式时增加较小,有序充电情景电网峰荷将不会增加,所提出的换电模式下有序充电模型能够有效减少充电费用及日负荷曲线波动。  相似文献   

11.
《电力信息化》2013,(10):92-92
2013年10月17日,在以"选择·行动——未来从现在开始"为主题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上,汇集了新能源领域的最新成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参展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网络管理服务平台吸引了参观者驻足浏览。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积极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建设运营工作,创新供电服务模式,研发了智能服务平台PC网页版和手机APP客户端,实现了充电导引、车辆信息查询及充电站信息查询等功能。该平台可根据用  相似文献   

12.
规模化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有序互动可为电网提供多元化辅助服务、平抑新能源出力和负荷波动,同时电动汽车用户可节省充电成本,并通过向电网提供辅助服务获得收益。介绍了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智能互动的基本概念和发展情况,阐释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简称为“车网互动”)的典型应用场景、能量优化管理策略和通信协议标准现状,并针对典型示范项目分析了国内外车网互动的技术思路和主要结论及成效,对比总结了国内外示范项目的特点、经验和局限性。结合我国相关产业与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目前国内试点项目的局限性,从理论研究、商业模式、市场机制等方面给出了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公共服务与互动平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具有节能减排等多种效用的电动汽车在国内迅速推广,在其智能充换电服务领域,政府、上下游产业相关方以及用户对信息共享、参与互动的需求日益迫切。基于此需求现状,提出了构建电动汽车公共服务互动平台的设想。通过互动平台总体目标、方案、架构的设计和相关关键技术领域的分析研究,设计互动平台的七大功能集群。提出互动平台的数据模型,研究平台的服务接口及流程。最后简述互动平台的网站及手机APP应用和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行业发展的意义。通过对电动汽车公共服务与互动平台的研究,为电动汽车公共服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电器工业》2012,(1):78-I0009
近日,在海口举行的"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及充电装置、储能技术展览会"上,国家电网透露了其在"十二五"期间推动电动车规模化发展方面的展望和规划,将按照"十二五"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80万和100万辆三种情况,编制完成《"十二五"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网络发展规划》,优先保障试点城市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建设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充换电设施网络整体规划建设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整体考虑充电需求与换电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出行时空状态链的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车辆行驶与停留多状态间相互转换过程,定义车辆出行时间链与空间链的特征量,并设计车辆状态转移矩阵。然后根据多种充换电模式,以及温度对单位里程耗电量影响,构建电动汽车充换电需求模型。最后,提出基于自适应混合细菌觅食算法,计算车辆处于充电需求时,多种充电模式选取情况。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准确模拟用户出行规律,体现电动汽车在行驶与停留多状态下的充换电需求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动汽车换电站电池冗余度过高,充电成本过高的问题,研究基于边缘计算的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冗余度建模分析。结合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技术,建立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冗余度分析的边缘计算平台,利用边缘节点A采集电动汽车用电信息,将采集数据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利用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充电优化控制模型分析边缘节点B关联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冗余度,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实现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充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分析电动汽车换电电池冗余度,将该模型应用于电动汽车换电站,换电站月充电费用降低幅度大于13%。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全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根据《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21]4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以下简称充电设施)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等电...  相似文献   

18.
郑路  任杰 《国家电网》2013,(10):50-51
山东青岛市是较早开展"以电代油"的城市之一,2011年,国网青岛供电公司在青岛薛家岛率先建成了国内外首座集公交车充换电、乘用车电池集中充电、储能应用于一体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储放一体化示范站。2012年,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成立了专业的电动汽车服务公司——青岛市电动汽车服务公司,负责青岛市充换电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工作。截至今年9月24日,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搭建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已安全运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具有大功率、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将给电网带来峰值增高、电压波动等不利影响。为了降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建立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换电池的充电优化模型。通过对换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充电时间、充电功率和电池电量的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电动汽车换电池的充电特性。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换电池有序充电模型,该模型在满足充电机数量、电动汽车对换电池的需求、充换电站容量和变电站容量约束的前提下,最小化所属变电站负荷曲线的离差平方和,并应用遗传算法实现了有序充电模型的快速求解。以山东省某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为算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快速性、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浙江示范工程在杭州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实现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基础建设和商业化运营模式的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和体系创新,是国际上首个实现城际互联的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项目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