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Fogg行为模型,采用实证的方法验证公益众筹项目中个人行为动机与支持意愿的关系,并对自我效能感知在个人动机与支持意愿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情感动机和预期动机对支持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归属动机对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自我效能感知在情感、预期和社会归属与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团队依存性对团队差异性和个人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影响机制,对来自浙江省的32个企业团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技术与知识差异性对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任务依存性对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目标依存性在技术与知识差异性、个人创新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技术与知识差异性、任务依存性和目标依存性三者的交互作用对个人创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编制教师创新工作行为问卷,并考察教师创新工作行为与学校组织创新气氛、创新动机的关系。方法:依据Janssen个体创新工作行为理论,结合教师访谈,编制教师创新工作行为初测问卷;根据374份有效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据470份调查问卷结果,采用内部一致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技术结构和层次回归分析进行验证和变量关系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教师创新工作行为由创新意愿、创新行动、创新成果3个维度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分析和层次回归分析证实了教师创新工作行为的构想效度。学校创新气氛对教师创新工作行为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创新动机对创新气氛与创新工作行为关系的中介效应显著。结论:教师创新工作行为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创新动机在学校组织创新气氛与教师创新工作行为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如何通过外界来定义自我的心理状态,对个体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都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探讨员工的团队与组织认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是组织创新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本文主要从两方面梳理和总结了员工的团队与组织认同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是根据群体动机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分别梳理了团队与组织认同作为自变量直接作用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并同时探讨了这种作用的机制;二是梳理了团队与组织认同作为中介或调节变量作用于其他环境变量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最后,本文对现有的团队与组织认同对员工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未来从正负面效应的阈值研究、将个体动机和社会粘合剂两种机制进行综合研究,以及探讨更多的情境变量与不同层面的认同对于不同的创新行为的影响等三个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键  律杨 《包装学报》2018,10(4):22-27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在消费者的社会身份与商品标签信息不一致的背景下,构建了社会认同对消费者商品标签清除意愿影响的假设模型,再根据假设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并开展了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326份样本数据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并采用SPSS22.0软件和AMosl7.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和假设模型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社会身份与商品标签的信息不一致时,消费者的社会认同对商品标签清除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正向影响消费者对商品标签清除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商品标签清除意愿。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科研机构448名科研人员共87个科研团队为样本,构建团队与个体的多层线性模型,跨层次实证研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个体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其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社会资本对其成员创新行为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社会资本可强化其成员社会资本与创新行为之间的正相关,而团队社会资本对其成员人力资本与创新行为之间正相关关系的调节未得到实证结果的支持;论文研究建议加强科研团队与个体成员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培育与整合、重视成员之间的资源交换,以提高成员的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7.
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科学博物馆发展进入智能新时代,用户体验设计成为主流设计理念,使智能互动式展览成为科学博物馆进入智能新发展的重要表征。本研究基于统一技术采纳与使用第二代扩展模型理论,结合用户特点,对因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调整,提出科学博物馆智能互动式展览用户接受影响因素模型,探讨用户接受智能互动式展览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因素、促进因素、娱乐需求均对使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意愿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从有用性和易用性、社会影响、内容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提升智能互动展览设计效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认知取向的虚拟团队整合研究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有关虚拟团队的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提出虚拟团队的研究有技术取向、行为取向和认知取向3种主要的研究思路。3种不同的研究取向越来越趋于整合发展。基于认知取向,结合技术取向和认知取向的研究能为虚拟团队研究提供更加良好的整合思路,对于揭示虚拟团队行为过程的本质,解释高绩效团队内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项开鹏  邹欣  殷超 《包装工程》2020,41(10):163-167
目的探究影响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行为意向的因素,促进数字化科普展品的创新设计发展。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产品创新度和用户体验,构建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理论模型,探讨产品创新度、感知有用、感知易用、用户体验与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根据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理论模型设计量表和问卷,并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论感知有用和用户体验显著正向地影响行为意向;产品创新度显著正向地影响感知有用、感知易用和用户体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和行为意向不存在显著影响关系。产品创新度是数字化科普展品用户的行为意向的关键影响因素,为数字化科普展品的设计创新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团队任务反思行为,是团队主动信息加工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判断与选择。因此,以团队任务反思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团队任务反思行为与决策绩效之间关系作用的研究假设。利用150名MBA学员展开了团队任务反思行为对决策质量、决策满意度和决策一致性影响效应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队任务反思行为与决策质量有正"U"型相关关系,对决策满意度有显著正向预测效应,与决策一致性的正向相关关系显著。研究结果为决策群体利用团队任务反思提高决策绩效和团队效能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陆定邦  莫晓红 《包装工程》2023,44(22):17-24
目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论——动机设计理论,该理论能够被用来解决“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中的超用户期望的需求(Requirements Beyond User Expectation,RBUE)问题。方法 为了获取RBUE,在动机心理学、计划行为理论、镜子理论等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动机设计理论;动机设计理论通过“从末端的需求满足,转向初端的起心动念”的设计逻辑;构建了整个动机设计理论的内环机制及其方法流程。结果 动机设计理论的内环机制,尤其是内环机制里面的诱因因素能够被用来获得RBUE,最后通过珠宝展的案例来证明了这一点。结论 跟以往的设计方法相比,本文所提的理论与方法可为设计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尤其在驱动型设计方面具有先天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田崑  宣雯霞  魏文静  陈江 《包装工程》2023,44(18):293-302
目的 为了提高用户对健康科普视频的持续使用意愿,使设计人员准确掌握健康科普视频的用户需求,优化健康科普视频设计与开发。方法 基于C-A-C理论,构建健康科普视频、情绪唤醒和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理论模型,应用结构方程模型论证健康科普视频中博主形象气质、专业性、信息质量、互动质量因素与用户情绪唤醒和持续使用意愿的路径关系。结果 健康科普视频中博主形象气质、专业性、信息质量、互动质量对用户情绪唤醒和持续使用意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结论 健康科普视频博主形象气质、专业性、信息质量、互动质量作为影响用户情绪和持续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能够帮助设计人员从用户视角提高用户情绪唤醒和持续使用意愿,为健康科普视频的设计和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考察心理授权对个体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创新气氛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选取浙江省23所高校的606名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授权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创新气氛在心理授权对个体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这一调节模型丰富了心理授权对结果变量的作用机制,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宝钢8#空分设备是首套国产化60000m3/h等级空分设备,由宝钢会同杭氧、中冶南方共同进行自主集成设计和攻关,其工艺设计、控制技术、产品产量、质量及能耗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机组水平,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文章从项目集成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项目管理组织结构及创新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空分设备单体试车和联动负荷试运转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娜  高颂华 《包装工程》2023,44(4):87-98, 122
目的 构建文化遗产类AR中用户使用意愿模型,探究影响用户使用文化遗产类AR产品的主要因素。方法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与心流理论,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引入临场感、交互性和美学质量三个用户感知因素为外部变量,构建文化遗产类AR中的用户使用意愿理论模型,探讨相关因素与用户使用意愿的映射关系。根据理论模型设计量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 文化遗产类AR中的美学质量、临场感与交互性是衡量用户使用意愿的重要指标;并且用户在文化遗产类AR中对系统的感知有用、易用与心流体验正向影响其使用意愿。结论 心流体验、美学质量、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交互性、临场感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影响用户在文化遗产类AR中的使用意愿,是文化遗产类AR中用户使用意愿提升的关键,为文化遗产类AR的设计创新研究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16.
在“双碳”背景下,针对目前中国快递包装回收率低的问题,利用湖南省高校学生家庭的308份调研数据,研究居民快递包装回收行为影响因素。以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验证分析,并替换不同模型,用线性回归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和低碳自我认同感对居民快递包装回收意愿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回收态度、主观规范;实施垃圾分类会显著正向调节回收意愿与回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实施垃圾分类的程度越高,发生快递包装回收实际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17.
产品创新性是新产品开发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准。既有研究发现新产品开发团队领导的先前经验是产品创新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但研究结论相反。一个原因是没有区分先前经验的来源,例如成功经验和失败经验;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同时检验先前经验的正向和负向影响。据此,研究以新产品开发项目为研究情景,探索项目失败经验对产品创新性的非线性影响,合并考察交互记忆系统三个维度在此非线性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项目失败经验对产品创新性、团队专业性有倒U型影响;项目失败经验对团队协作性有正向影响,对团队可靠性无显著影响;团队专业性在项目失败经验与产品创新性之间的倒U型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协作性和团队可靠性未发挥中介作用。探讨了研究结果的理论贡献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提升员工的工作投入成为管理者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目标。整合目标导向理论,动机心理学理论和人-环境匹配理论,本研究构建了个体学习目标导向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关系模型,重点探讨了留职动机与组织学习氛围在两者关系间的作用效果。本研究运用多层次线性模型对765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个体学习目标导向对工作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留职动机在两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组织学习氛围跨层次正向调节个体学习目标对留职动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了帮助企业及科研院校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国际先进的产品设计及制造技术,加强工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由欧盟经社部教育计划授权,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成组技术分会与欧盟高等教育计划“Asia—Link项目”合作,在国内(2008年元月10日——元月13日海口市)组织开展先进设计及制造技术国际研修和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等理论框架对用户创新的动机和目的进行分析,认为用户创新行为是对制造商创新行为的补充,也是用户坚持实现个人差异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同时,基于有限理性假设,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对用户群体与企业群体的合作创新行为进行解析。研究表明,用户群体与企业(制造商)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存在2个演化稳定策略(ESS),来自企业群体和系统外部(例如政府)的激励因素对用户创新均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