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4 毫秒
1.
催化精馏法干气制乙苯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改性的β沸石催化剂上研究了催化精馏法干气制乙苯的工艺过程,考察了各工艺参数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乙烯质量空速小于0 25h-1、进料苯烯摩尔比大于4、反应压力大于1 5MPa、反应温度150~180℃。在此条件下,乙烯转化率大于96%,乙苯选择性大于94%,反应产物中基本上无二甲苯生成。  相似文献   

2.
催化蒸馏法干气制乙苯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东风  张吉瑞 《石油化工》2001,30(9):669-672
研究了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催化蒸馏法干气制乙苯的工艺过程 ,考察了各工艺参数对烷基化反应的影响 ,提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催化剂装填体积分数 2 0 % ,乙烯质量空速 0 2 87h- 1 ,进料苯烯摩尔比≥ 2 5 ,反应压力≥ 2 0MPa ,反应温度 14 0~ 180℃ ,干气乙烯体积分数≥ 12 %。此时乙烯转化率可达 95 %以上 ,乙苯选择性大于 95 % ,烷基化反应基本无二甲苯生成  相似文献   

3.
以混合C_8芳烃为原料,负载镁改性ZSM-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100 m L固定床评价装置上进行了乙苯脱烷基反应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反应空速、氢油体积比等工艺条件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960 h催化剂长周期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10℃,反应压力为1.5 MPa,反应空速为15 h-1,氢油体积比为300∶1的最佳工艺条件下,乙苯转化率为99.97%,二甲苯收率为98.62%,苯选择性为95.75%;催化剂长周期运行活性稳定,乙苯转化率大于99%,二甲苯收率为98.40%~99.62%,苯选择性为94.52%~96.75%,运行960 h后催化剂积炭量为15.92%(质量分数)。  相似文献   

4.
对合成的Y型分子筛进行改性,研究它们在苯和乙醇制乙苯工艺中的液相烷基转移反应性能,得到一种活性较高、稳定性较好的催化剂.考察了在该催化剂作用下苯与乙醇制乙苯工艺中的液相烷基转移反应,实验得到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230℃,反应压力3.0~3.8 MPa,苯和二乙苯质量比2.0~8.0,总物料空速0.5~3....  相似文献   

5.
采用一种新的制备乙苯的烷基化反应工艺条件,在气-液-固三相的反应状态下考察反应温度、压力、苯/乙烯摩尔比和苯质量空速对以改性β沸石为主要活性组分的FX-0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初步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找出FX-02催化剂上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在FX-02催化剂上,当反应温度为150~175℃,反应压力为0.8~1.2MPa,苯的质量空速为4h-1,苯与乙烯摩尔比为6~8时,苯与乙烯可顺利地进行烷基化反应,乙烯的转化率达到100%,乙苯的选择性超过95%。  相似文献   

6.
负载磷钨酸催化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 ,考察催化剂预处理温度、反应温度、原料苯中溶解水量、苯烯摩尔比和苯进料质量空速对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 ,负载磷钨酸的催化活性和预处理温度密切相关 ,在 2 10℃预处理时 ,催化活性最高 ;负载磷钨酸在 14 0℃以上 ,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很好的乙苯选择性。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乙烯的转化率为 10 0 % ,乙苯的选择性大于 90 % ,乙基化的选择性大于 98%。  相似文献   

7.
针对苯与乙烯气相烷基化生产乙苯的反应过程,对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研究生产的AB-96沸石催化剂用于该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在实验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ZSM-5沸石为活性组元的AB-96催化剂,在反应温度380-430度,在反应压力1.0-1.8MPa,乙烯质量空速2.0-4.5h^-1,苯烯摩尔比6-9的条件下,乙烯转化率在99%以上,乙苯选择性可达93%,具有良好的反烃化性能,当原料苯中混有13%-17%的乙苯,二乙苯,甲本和二甲苯等对乙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几乎没有影响,在原料苯的含水量为180-650ug/g时对乙烯的转化率和乙苯的选择性无明显影响,具有较强的抗水能力,其活性稳定性较好,是一种良好 分子筛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选用异构化反应原料,在反应温度为375℃,反应压力为1.6 MPa,质量空速为8 h-1,氢气/异构化反应原料(摩尔比)为4的条件下,对乙苯脱烷基型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进行了工业侧线实验,同时对再生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上述最佳评价条件下,二甲苯异构化率达到23.5%,乙苯转化率大于60%,二甲苯收率大于97%,催化剂性能良好;采用原位烧焦法对催化剂进行再生,再生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苯转化率与二甲苯异构化率,芳烃损失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为增产对二乙苯(PDEB)而开发的SKI-400H型二乙苯异构化催化剂在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公司PDEB生产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SKI-400H型催化剂具有活性和选择性高、开工过程简单的特点。在反应温度321℃、反应压力1.1 MPa、氢烃摩尔比6.4、重时空速1.5 h-1的条件下,SKI-400H型催化剂的二乙苯异构化活性为27.28%,二乙苯收率为97.16%。与传统二甲苯异构化催化剂相比,SKI-400H型催化剂适宜在较低的温度和空速、较高的压力和氢烃比条件下运行。  相似文献   

10.
对二乙苯脱氢制取二乙烯基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反应特性研究.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计算了间、对位二乙苯一步脱氢反应r1和二步脱氢反应r2的标准摩尔焓变(Δr H-m)、标准摩尔Gibbs自由能(Δr G-m)及平衡常数(K-P).结果表明:间、对位二乙苯脱氢热力学性质相近,脱氢反应r1和r2的 Δr H-m一致;相同温度下,脱氢反应r1的 Δr G-m小于脱氢反应r2、K-P大于脱氢反应r2.采用工业GS-11脱氢催化剂,考察了工艺条件对二乙苯的脱氢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高、体积空速越低、水比越大、压力越低,二乙苯的转化率和二乙烯基苯的选择性越高、乙基乙烯苯的选择性越低;在常压、温度630℃、水比5:1、空速1.0 h-1的条件下,二乙苯脱氢反应的转化率为82.02%、乙基乙烯苯的选择性为30.97%、二乙烯基苯的选择性为55.43%.实验结果显示间、对位二乙苯脱氢反应r1的性能基本一致,对乙基乙烯苯较间乙基乙烯苯更容易发生脱氢反应r2,且活化能比间乙基乙烯苯更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对苯二异丙醚合成的改进方法,该法在加压下进行,减少 了溴异丙烷的用量,降低了成本。考察了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2.
苯与丙烯烷基化固定床反应器气液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苯与丙烯烷基化气液固反应器的分布系统进行了研究。在对工业装置的气液分布系统进行分析后,提出了扩产1 6倍的分布器设计方案;惰性床层液相混合与传质的计算结果表明,液相中丙烯浓度在惰性床层约0 4m处达到平衡,惰性床层中传质速率很快。按照等动量放大法设计的气体分布器,反应器生产能力提高前后的压降不会有大的变化。颗粒大小对摩擦压降变化敏感,而较之摩擦压降,持液静压对总压降的贡献可以忽略。压降的计算结果与工业装置实际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表征了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质,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出了使用固载化催化剂合成烷基苯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大部分孔径为19.5 nm;固载化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密度为2.145 mmol/g;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在n(苯)/n(长链烯烃)为8,温度为200℃,空速为1 h-1,压力为3.5 MPa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烯烃转化率为94.35%。  相似文献   

14.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利用三甲基苯(TMB)为溶剂溶解催化油浆制得的有机混合液作为增孔剂,合成出具有较大孔径的A l-MCM-41介孔分子筛。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混合液为增孔剂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很好的结构性能,试样平均孔径、孔容、BET比表面积分别为4.74 nm,1.41 cm3/g,870.23 m2/g。与单纯使用TMB合成的A l-MCM-41介孔分子筛相比,使用混合液制备的试样结晶度得到提高,平均孔径增大,焙烧后的失重较小且放热平缓。  相似文献   

15.
萃取精馏法分离环己烷-环己烯-苯物系的新溶剂选择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萃取精馏溶剂筛选方法———UNIFAC预测法、溶解度参数预测法基础上的液上气相色谱试验法。较以往方法筛选面宽 ,可信度高。确认了分离环己烷 -环己烯 -苯物系的两种较优溶剂N -甲基 -吡咯烷酮和γ -丁内酯 ,分离性能和溶剂物性优于文献报道过的溶剂N ,N -二甲基乙酰胺和己二腈。  相似文献   

16.
用化工流程模拟软件PROⅡ分析了侧线采出温度对循环苯塔物料组成的影响。将侧线采出温度控制在157~165℃并根据采出温度自动调节采出量,可使侧线采出物料中乙苯的质量分数由改造前的14.62%下降为0.53%,乙苯损失量由151kg/h降为4kg/h,乙苯回收量1176t/a,经济效益增加588万元/a。  相似文献   

17.
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表征及其结构对表面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为了研究不同结构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的分子结构与其表面活性之间的关系 ,以苯或烷基苯、酰氯及溴代烷为原料 ,经过酰化、格氏反应、氢化还原、磺化等步骤 ,合成了 6种分子结构明确的纯的支链烷基苯磺酸钠 ,并用核磁共振碳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并分析了其高效液相色谱图。用Wilhelmy -Plate法测定了部分支链烷基苯磺酸钠水溶液的表面性质 ,发现苯环上不同位置的烷基链对其表面吸附和表面张力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三氯化铁-氯化丁基甲基咪唑(FeCl3-[bmim]Cl)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在实验室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剂的酸度、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原料中水含量、苯与乙烯物质的量比以及加入质子酸对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的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活性与选择性,并且离子液体的活性与其酸度密切相关,酸度越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越好。在45℃、3.0MPa、苯和乙烯物质的量比为10、FeCl3与[bmim]Cl物质的量比为2及加入50μg/g质子酸的条件下,乙烯转化率近100%,乙苯选择性大于98%,并且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9.
以对叔丁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混酸硝化反应得到2-硝基-4-叔丁基氯苯,在1.013MPa条件下,通过Pd/C催化加氢还原制备了间叔丁基苯胺。通过重氮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间叔丁基苯酚,产物质量分数(GC)97.0%,四步反应的总收率63%。  相似文献   

20.
离子液体催化合成异丙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正丁基吡啶-三氯化铝(bpc—AlCl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考察了离子液体催化荆的酸度、反应温度、苯与丙烯的摩尔比、反应时问等因素对苯与丙烯烷基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并且离子液体的活性与其酸度密切相关,酸度越大,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越好。在50%、常压、苯与丙烯的摩尔比为10、AlCl3与bpc的摩尔比为2时,丙烯转化率为100%,异丙苯选择性为97.56%,并且离子液体可以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