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气象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气象服务产品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的需求,气象服务信息的快速传输渠道还没建立,宣传教育缺位,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等。而要加强农村气象服务工作就必须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和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综合气象监测预报系统,采取多种手段完善农村气象信息传播渠道,建立农村气象科普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气象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科研课题研发的气象科普动画作品为例,介绍Flash动画在动画片制作中的优势,以及作品的人物场景设计与技术实现,通过Flash动画技术与最新科学知识的结合,实现了气象科学直观化、抽象知识具体化和专业术语趣味化,对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Flash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是一种新的艺术创作方式,在气象服务业务中的应用中具有广阔天空。  相似文献   

3.
浅谈气象科普动画片的选题策划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立杭 《科普研究》2010,5(1):68-69
气象科普动画片是综合气象知识、动画技术、影视艺术而形成的一种新生的气象科普载体,它开创了气象科普的新形态。凭借动画手段的魅力、故事内容的吸引力,气象科普动画片在儿童气象科普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罗子欣 《科普研究》2016,11(1):93-95
一般认为,中国社会在近现代才有科学普及活动,科普创作也不会早于此时。因此,1804 年刊行的《医学三字经》无“科普作品”之名,但据现代科普作品定义,结合《医学三字经》的创作目的、内容特点、受众对象和流通范围,及其推动中医学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的效果,我们认为《医学三字经》有“科普作品”之实,挖掘其科普 内涵,有助于今人管窥历史上的中医科普情况。  相似文献   

5.
杨松  陈红梅 《科普研究》2016,11(1):88-92
一般认为,中国社会在近现代才有科学普及活动,科普创作也不会早于此时。因此,1804 年刊行的《医学三字经》无“科普作品”之名,但据现代科普作品定义,结合《医学三字经》的创作目的、内容特点、受众对象和流通范围,及其推动中医学科学知识普及教育的效果,我们认为《医学三字经》有“科普作品”之实,挖掘其科普 内涵,有助于今人管窥历史上的中医科普情况。  相似文献   

6.
关于少儿气象科普创作的理念探索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莹  马辛宇 《科普研究》2009,4(5):84-87
气象科普从少儿抓起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对少儿气象科普创作的理念进行了新的探索,指出少儿气象科普作品的表达方式可以开放思维、更加大胆,创作者应该具备怀疑精神,在进行少儿气象科普创作的时候注重引导启发,而不是硬性灌输,以做到更加符合儿童心理、符合科学精神。文中简要分析了当前国内少儿气象科普作品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现有问题和少儿特殊的心理特点提出了少儿气象科普创作要增加想象力和故事性、尽量运用儿童的思维和语言、多采取玩学互动的方式等建议,供广大同仁批评讨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003—2018年间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出版的气象科普图书概况的定量分析发现,这一时期,气象科普图书出版进入繁荣阶段,儿童、青少年是重要的受众群体,科普图书创作紧扣气象学科特色且丰富多彩,同时深受社会背景影响,服务于国家防灾减灾需求和公众诉求.未来气象科普图书需进一步以需求为导向,丰富和拓展创作选题、题材和受众群体,探索与新媒体融合路径,打造有影响力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的应用促进了其发展,实现和大众的零距离接触,本文分析了新媒体在气象科普宣传中应用的优势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能够推动气象科普宣传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宗棕  刘兵 《科普研究》2012,7(6):40-45
对专业科学文本进行修辞分析和话语研究是科学修辞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揭示出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高士其科普文本的隐喻,探寻其科普作品隐喻生成的原因,揭示出科普创作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因素、意识形态的影响,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而这些带有主观性的科普作品对于读者阅读、理解、接受和传播科学起到了一定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抖音热门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渠道和手段也相应改变,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科普的又一重要途径.在抖音平台上,不同科普短视频的传播效果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创新地引入"传播力"这一概念,作为衡量科普短视频传播效果的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抖音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进行量化,以抖音平台上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2月1日传播力在前100名的科普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入手,探究高传播力短视频的共性特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生产和传播科普短视频提出几点建议:输出适应平台特征的优质科普内容,打造人格化的科普账号,鼓励用户深度参与等.  相似文献   

11.
沈林兴  刘英 《科普研究》2011,6(7):66-70
电脑等数字化物件及其网络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字化时代,其深远的影响力源于将现实世界蕴涵的信息进行了数字化(以数字0和1的组合来表示信息),并经过快速广泛的传播,形成虚拟世界。正是由于数字化以及信息的快速广泛传播导出了数字化时代的种种特征。数字化的虚拟世界是比由语言、符号所形成的模拟化的抽象世界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促使现实世界发生更深刻的变革。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有更强的求知欲和求真欲,对科普有更高的要求。数字科普由于其突出的优势,必将成为科普的主流。传统科普也将与数字科普相配合而呈现崭新的面貌,在许多场合发挥不  相似文献   

12.
科学普及是劳动分工-社会分化的产物。劳动分工-社会分化孕育、造就出科学家阶层。自18世纪科学家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形成以来,将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向社会公众宣传、普及是科学家的重要社会职责。随着社会进步、信息和知识的增长,科学普及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可以缓解信息、知识分化的负面影响,是消除知识贫困的有效手段、途径,是社会整合不可缺少的重要社会基础。科学普及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的社会行动。科学普及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只有疏通科学普及社会渠道,让广大社会公众理解科学,才能实现科学的本体化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红方 《科普研究》2013,8(4):11-16
本文聚焦脱域机制视域下我国科学普及的反思及运用,论述了以理性为主的科学思维在社会基本信任遭到冲击的情况下,重构社会普遍信任基石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普及不仅仅是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科学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马桂英 《科普研究》2007,2(5):24-28
本文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妇女、残疾人、农村人口、贫困人群等科普边缘群体的状况和成因,指出科普边缘群体低层次的科学素养和知识习得状况暴露了严重的科普公正问题,政府和社会在国家科普政策和关注重心、科普资源分配、具体的科普实践和科普实效三方面缺乏或者难以实现科普公正,最后提出了4条实现科普公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松生 《科普研究》2007,2(5):19-23
本文基于对中国城市科普状况、社区组织形态及其成员的行为倾向的分析基础,就目前中国城区科普主流模式——"科普社区"进行分析,结合实例阐述了科普社区组织形式、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过程、创建模式及评价体系。对科普社区在建立一种能调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形成社区科普凝聚力,传播科学,实现基本知识资源的普惠配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张亚娜 《科普研究》2014,9(4):72-77
苏联在科学技术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科普作家。与此同时,苏联优秀的科普作品不断被引介到中国,对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影响的三个主要阶段:苏联科普作品的初步译介时期、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的繁荣时期和重温经典时期,论述苏联科普作品对中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剖析苏联科普作品在中国读者中长盛不衰的原因,并对现阶段中国的科普创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滕艳霞 《科普研究》2011,6(7):82-85
发展科学普及事业是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的重要措施,由于数字科普相对于传统科普形式而言,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生动、互动性强等特点,因此更能有效地吸引受众。近年来数字科普在我国发展迅速,但仍需不断提高,要对受众进行认真分析,正确把握科普知识的需求,以免造成科普资源的浪费。数字科普更要关注弱势群体,尤其要肩负起社会老龄化赋予的历史使命。发展数字科普是数字时代经济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形式,其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邓丽丽 《科普研究》2011,6(2):12-16
本文认为当下现代人已经逐步进入了快速阅读的时代,用一目了然的内容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已经逐渐成为目前科学知识普及的趋势。动漫游的表现特质高度契合了科学普及的诉求,拥有表现形式通俗、直观,受众范围存在大面积交集的特点,是科普活动的天然盟友。伴随着泛在时代、读图时代、多屏时代的到来,伴随着终端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普内容与动漫游表现形式的结合,将作为相关产业发展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推进知识高效流动的"知识分配力"是影响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基础研究本质上是知识再生产、知识共生产的过程,知识流动的状况不但影响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也影响基础研究成果的高效应用。运用知识流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基础研究中科学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峡 《科普研究》2007,(3):11-16
我国科学技术普及承前启后的重要文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普及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转型期科普”由于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科普”的特点,特别值得我们花大力气研究。首先是因为转型期科普正在并已经发生了许多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重大变化。其二,还在于“转型期是个瓶颈”,“瓶颈会发生淤塞现象”。其三,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我国,为科普转型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实现我国科普的转型,有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其一,从科普内容来说,科学普及要覆盖科学内涵的全部,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这“四科”,应以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作为统领科学素质建设的主线;其二,在科普经费投入机制、科普工作机制、科普人才投入机制建设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其三,建立科普评价机制,加强质性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