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晖  李朝晖 《科普研究》2014,9(5):32-40
公众科学素质水平决定着一国之劳动力素质和文明程度,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为了保持美国的国际科技领先地位和竞争力,奥巴马政府近期制定了联邦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教育的五年战略规划。规划对提高国家STEM教育质量、保证和增加青少年及公众对STEM教育的参与、加强在校大学生的STEM学习、更好地服务于STEM教育传统上未受重视群体、为未来STEM劳动力提供所需的研究生教育以及建立一个高效的跨部门合作的新模式和建立并运用基于实证研究的路径等进行了详尽的部署。为此,应面向未来加快制定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理念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善衍 《科普研究》2009,4(4):45-49
本文探讨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功能定位,并就如何实现其功能及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了论述,认为,中小学科学教育主要的目的不在于教给青少年多少科学知识,而在于如何启迪学生的智慧。为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遵循孩子们的发育特点和成长的规律搞好教育;重视学科知识的普适性和综合性;坚持科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而对于如何发挥青少年科学教育资源的作用,作者以科技场馆为例,提出科学教育类场馆的建设,不仅要有展品内容建设方案,也要有展示教育方案。  相似文献   

3.
李娟  陈玲  李秀菊  徐婕 《科普研究》2017,12(5):58-62,70
以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本文从科学教师的数量、性别结构和学历层次的角度分 析了近年来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基本概况;从实验仪器达标率、生均实验室使用面积和生均实验仪器设备资产 值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的整体状况。结果表明,我国小学科学教师缺口量达到3.7 万人,教师学历普遍偏低,教育基础设施城乡差异较大。为了应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全面开展以及新课标的具 体实施,可从解决科学教师缺口、利用好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以及新媒体技术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张会亮 《科普研究》2017,12(4):77-82,88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创新对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显著,世界科技 先进国家都非常重视科学教育,将其置于教育发展的优先位置。我国科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促进社 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自1999 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 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来,一系列与科学教育相关的政策相继出台。我国科学教育的目的也已 经由培养社会少数科技精英转变为培养公民的科学素质,科学教育理念逐渐与国际接轨,并且在非正式学习 情境下的科学教育比较灵活和多元。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应该也必须面向所有未成年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人口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在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受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制约,教育资源短缺现象仍很严重,这导致了城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男性和女性的科学教育质量仍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质,2006年2月,中国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贯彻该纲要的两年后,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明显得到了加强,提升来成年人科学素质的行动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制定对于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指导科普活动的开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针对美国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较多,对日本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较少.以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建设的重要成果——《综合报告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归纳研究等方法,并以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框架构筑中包含了植根于本国文化传统、注重多领域知识融合、重视基准的长效落实等优秀理念.最终为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国家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首要任务。针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展开研究。首先,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的24个二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及权重;然后,按照单指标评价、一级指标评价、构造数据矩阵、数据标准化、建立模糊关系矩阵、模糊聚类等聚类分析求解步骤建立了数学模型;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的具体应用。文中的研究成果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曦 《科普研究》2008,3(5):68-73
美国科学促进会是美国民间从事科学传播的重要机构,它所开展的科学传播活动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其中非正规教育项目尤其引人注目.本文试图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对近年来美国科促会的非正规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介绍,希望以此来展现这些活动的特征和发展趋势,并给国内的相关活动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技馆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承担着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的重要任务。但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素质、科技馆能够通过何种途径更好地实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目标,至今仍然没有十分系统清晰的思路。本文以科技馆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对科学素质涉及的三个重要维度——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进行细分,将抽象的概念细化为可操作的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馆观众不同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科学素质培养内容和具体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10.
张志敏 《科普研究》2016,11(5):85-89
科学写作是科学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作家协会是促进科学写作的社会组织。本文基于对科学写作活 跃、以国际通用的英语为官方语言的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科学作家协会的分析,探讨其如何以学习、培训教育资 源服务会员职业技能提升、以行业资讯服务会员职业空间扩展、以社会奖励服务会员追求职业生涯卓越,并提出加强 协会会员服务顶层设计、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建议,以资我国科学写作类协会组织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刘华杰 《科普研究》2014,9(5):80-82
正面对工业化—大科学的社会现实,科普界和科学传播界学者近20多年已经提出许多新鲜的理念,比如公众理解科学(PUS)、推销科学(selling science)、专家与公众的民主协商等。这里谈一下消费科学(consuming science)的想法。PUS重视科学家的认知优势和上下沟通,"推销科学"非常强调媒介所起的作用,民主协商的进路将政治学引入科学传播,而"消费科学"与科学技术提供方保持一  相似文献   

12.
昌晓红 《科普研究》2011,(Z1):33-36
2010年"伪养生"等现象震惊了医学界,本文从科学传播的角度,分析医学科普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医学科普应由医学专业人士来做,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巧使公众易于接受,政府支持是医学知识传播的组织保障,大众媒体是医学知识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翟杰全 《科普研究》2012,7(5):62-65
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研究的形态在20世纪后半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代的科学需要面向社会和公众的开放,科学传播是推进并实现这种开放的重要机制和途径,而要促进科学面向社会和公众的传播需要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草根科普”与“科普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志 《科普研究》2011,6(2):94-96
对"草根科普",有人认为:"大概是与政府行为的各种科普活动相对而言。从建国伊始,我国的科普工作就被纳入政府工作之中,文化部科普局、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中国科协先后承担全国科学普及组织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研究所陆续成立,一大批专门从事科普创作的专业人士聚集一堂,几十年来创作了大量让  相似文献   

15.
范春萍 《科普研究》2013,8(2):66-72
科普作品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要求其作者拥有科技知识背景、受过科研训练,甚至本身就是一线科研工作者。而科学实践的经历,会使科研工作者在思维方式和著述习惯上形成刻板的科研思路。本文给出了对科研思路和科普思路的一般性描述,提出了好的科普作品的三重境界、科普思路的时代性等,并结合经典和典型科普作品的分析,对科普思路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科技博物馆和科学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钱雪元 《科普研究》2007,2(4):21-28
科学博物馆在20世纪己经历了巨大变化,其功能明显地从收藏研究转移到科学教育。美国科技博物馆的功能,特别是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许多启示:(1)要将科技博物馆当作科学教育的基础设施来建设;(2)要加强科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开发;(3)科技博物馆中的非正规学习经验可作为科学教育改革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目前国内高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物理及材料科学类课程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96%的高校开设了物理及材料科学类的课程,作为必修课的高校有64%,使用通用教材的高校有78%,认为开设此类课程有必要性的高校有95%,认为对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有作用的高校为100%,从而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专业规范和发展战略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18.
The following topics are discussed: Standard of safety considerations. Early effort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physics before and after World War II, Work after World War II (1950s), Early interest in hazards, Soviet work and The Tri-Service area and ANSI.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biophysics and bioengineering, both as a whole and in the specialty area of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ceeded in a fairly rational fashion. Formulation of exposure standards in the West was based on the biophysical approach, which prevails in the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s involving biomedical and engineering disciplines. No pressure by an "industrial-military establishment" was evident in the quest for standards, and the Soviet approach and work were under surveillance from the late 1950's. A continuous interest in athermal effects has persisted since the 1930's. Historical accounts are based on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They are therefore limited to the extent that such experience and study is incomplete. The author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participate over a professional lifeti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physical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sciences, including those that address nonionizing radiation and Western standards of safety.  相似文献   

19.
论科普的公益性特征与产业化发展道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长波 《科普研究》2009,4(4):24-28
科普公益性的一个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科普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性,也就预示着政府要承担起发展科普事业的主要责任。但政府的力量又是有限的,不能苛求政府以一己的力量来满足社会不断高涨的科普需求,为此,探寻科普的产业化道路以调动全社会的资源为科普所用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