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矿开采》2019,(1):150-152
基于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综合杜邦STOP系统与安全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构建煤矿安全行为观察模型,从计划、执行、检查与改进4个方面分析模型的功能。将该模型运用于斜沟煤矿,对3类工种90名员工进行56d的行为观察,根据观察数据绘制了不安全行为变化趋势图。结果表明:所观察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减少,安全行为观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中,人因事故占很大的比重,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与人因危险源存在着直接因果关系。为了有效降低煤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研究采用了前因-行为-结果(ABC)分析法,努力构建基于危险源的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模型:煤矿自身先对各子系统的员工进行人因危险源的辨识与等级分类;再通过意识引导、制度保障、行为规范、科技投入、物态警示等5个环节对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源头治理和过程管控,将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不断增强煤矿生产系统中人的可靠性;最终达到减少员工不安全行为,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安全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煤矿安全》2017,(10):246-248
鉴于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90%以上。为了预防和控制煤矿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减少煤矿重大事故的发生,以补连塔煤矿为例,分别从主观和客观2个层面对影响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订了补连塔煤矿不安全行为认定标准及查处指标,统一处罚考核办法、融入"有情管理"要素、落实"承诺书"管理制度以及与经济效益挂钩等一系列措施,以此构建员工不安全行为管控和治理体系。通过上述管控措施,有效提升了补连塔煤矿安全管理,大大降低了不全行为查出率,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的解决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价模型中关联性和模糊性问题,从管理因素、作业环境、机械设备、员工自身素质、班组因素5个层次构建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研究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计算指标权重。将网络层次分析法与物元可拓模型相结合,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运用该评价模型对L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进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L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评价等级为Ⅱ级,员工不安全行为状态为良好,评定结果与煤矿实际相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雷建华 《煤》2022,31(1):19-22,33
为了消除煤矿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一步减少甚至避免煤矿事故发生,基于轨迹交叉论、杜邦STOP系统及行为安全相关理论,构建了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从计划、执行、检查、改进四个方面深入诠释模型的内涵,从观察对象、观察内容、观察方式、分析方式、管理方式五个方面解释模型的特点;将模型运用于某煤矿企业,通过对煤矿职工开展10个周期的行为观察与行为纠正,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数量明显减少,安全行为习惯基本养成,说明煤矿人员行为观察模型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矿工不安全行为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大隐患,为了从根本上实现矿工不安全行为的控制管理,以某煤矿作为研究对象,从脆弱性角度出发,通过ABC行为分析法,将导致矿工安全行为脆弱性影响因素分为9个方面。通过ISM分析法构建了矿工安全行为脆弱性ISM模型,直观反映矿工安全行为脆弱性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某煤矿矿工安全行为脆弱性的根本原因是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领导重视程度低,并提出了5项针对性的意见。该研究为煤矿安全行为管理的可持续性优化提供了有效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煤矿安全》2017,(8):242-245
从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本身出发,将设计与使用、管理、行为失误这3个方面作为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指标体系的影响因素。结合专家咨询和煤矿实际调研情况,尝试使用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构建基于矿工不安全行为的煤矿安全预测评价模型。选取山东、河南等地大型煤矿的实时监测数据进行样本学习及实证分析。实例检验表明:安全预测评价模型短期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能够提前对煤矿安全状况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使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实时的预测煤矿整体安全状况,通过反馈的结果反向作用于煤矿的安全管理决策,有利于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何福胜  毕建乙 《中州煤炭》2018,(1):27-30,35
煤矿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为加强员工行为管理,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危险行为,综合行为安全理论与安全管理学方法,阐明了行为安全管理的概念与作用机理。简要介绍了煤矿安全生产中忽视对人员行为管理的现象,深入诠释了行为安全“2-4”模型的功能、特点与事故预防中的重要意义,突出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运用该模型对斜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进行分析,详细剖析事故原因,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结果表明,行为安全“2-4”模型对煤矿行为安全管理具有指导性作用,通过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预防事故发生,进一步提升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9,(5):289-292
为科学地衡量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结合煤矿企业特点,从员工安全水平、机械设备、作业环境管理、组织管理以及信息化水平5个层次构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为解决指标单一赋权的不足,基于博弈论思想对层次分析法主观权重与熵值法客观权重进行优化;引入VIKOR法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评估模型,权衡了群体效用和个体遗憾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例对SH集团下5家煤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评价模型可得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排名,结果与煤矿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6,(3):218-221
为理清班组安全氛围与员工不安全行为和煤矿火灾险兆事件的关系,在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构建了煤矿火灾险兆事件作用机制调节效应模型,设计了相关量表。在河北、陕西、山西等8个煤矿发放问卷1 128份,利用SPSS22.0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用HLM7.0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班组安全氛围在员工个体不安全行为与煤矿火灾险兆事件关系之间起着调节作用。班组安全氛围良好,员工个体不安全行为导致煤矿火灾险兆事件的可能性就小,反之亦然。班组安全氛围在管理者不安全行为与煤矿火灾险兆事件关系之间起着部分调节作用。煤矿安全管理应从改善班组安全氛围入手,降低煤矿火灾险兆事件发生的频次,从而遏制煤矿火灾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煤矿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控制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预防并减少事故的发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煤矿组织安全管理(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与煤矿员工安全绩效(安全态度和安全参与)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此次研究抽取有效样本127份,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组织安全价值观,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能更有效预测员工的安全态度和安全参与行为,相较于与员工安全态度的关系,安全沟通和安全保障与员工参与行为相关更强。员工的安全态度与其参与行为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2.
高红森  粟继祖 《中国煤炭》2012,38(3):109-112
研究表明,中国80%以上的煤矿事故与人的不安全心理行为有关,有针对性地了解和处理煤矿员工心理问题,对于控制煤矿从业人员行为,加强煤矿安全工作十分重要。提供了煤矿安全心理筛查和干预的研究与应用实例,实践表明,根据工人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岗位、优化劳动组合,可以减少安全管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宋建萍 《煤炭工程》2005,(12):96-98
煤矿安全是煤矿工作者经常谈论的话题,笔者从强化员工的安全意思,规范员工的行为、加强企业的生产设备的技术创新及煤矿制度建设及科学管理三个方面中阐述神华集团神东公司补连塔煤矿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煤矿安全》2017,(1):218-220
将行为安全管理(BBS)方法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制止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通过对煤矿行为安全管理实施流程及预警方法的研究,将BBS和煤矿安全管理与评价系统结合,不仅实现了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识别、预警及统计分析等功能,而且使用其统计分析结果作为煤矿安全评价模块的人文因素数据依据,大大减小了预测与实际的评价误差。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实际,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注重形式、不能体现以人为本等问题,从社会体制、企业文化、技术装备、人的行为等方面研究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以控制个人和组织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手段的煤矿安全管理思路;致力于以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提出并建立适合我国煤矿现阶段发展水平,以个人与组织行为有效引导与控制为核心的煤矿约束型自主安全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频发,事故的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减少和控制煤矿瓦斯事故已成为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迫切任务。危险源的风险度量是实现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煤矿4类危险源中诱发瓦斯爆炸事故产生比例最大的一类因素,根据人的不安全行为特征,建立其风险度量模型,风险度量模型由可能性、重要度以及事故发生后可能产生的损失而得到,可能性由用人的不可靠度来衡量,重要度采用布尔代数法瓦斯爆炸事故中的危险源重要度进行分析。根据风险度量的结果,可以对员工危险源进行分级排序,从而为科学合理有效控制煤矿瓦斯事故中人员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2017,(9):238-240
为了深入分析煤矿安全事故致因,探求煤矿事故发生机理,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采用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方法,借助Nvivo质性分析软件对67份煤矿事故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最后提取出政府及其他干预者失衡,企业管理缺陷,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3个层次致因,构建事故致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同,从社会干预和技术控制两方面入手,对不同层次事故致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玉辉  秦跃平 《煤炭工程》2012,(11):138-140
 通过对我国近几年来煤矿特大事故统计分析得出,在煤矿生产中,90%多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为了有效地控制职工的行为安全,通过行为观察、ABC行为分析、行为纠正等实施过程,将行为安全理念引入到煤矿安全管理中。在基于行为安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注重行为观察和信息反馈、健全考核体系和完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等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运用ABC(activator,behavior,consequences)分析法,采用自行编制的ABC问卷在山西潞安集团王庄煤矿现场采集矿工作业行为信息,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分析,根据ABC分析结果制定BBS(behavior based safety)行为安全管理,在王庄煤矿进行为期12周的管理实施试验,并编制针对不同工种的安全行为规范。结果表明,三违率降低10.2%,人为隐患下降13.3%,煤矿员工工伤率下降20%以上,安全行为控制改进程度提高了10.2%,设备维修率降低13.7%。说明煤矿安全ABC分析及BBS管理能够为行为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周波  刘志强 《煤矿安全》2020,51(8):260-264
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效率,预防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采用专家小组法、工人访谈等形式,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应变能力、饮酒情况、家庭负担等9个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权重分析。研究表明:应变能力对矿工不安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用,高权重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应该对安全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形成导向作用,据此,建立以员工-班组长-上级部门-安监处多层级安全管控模式,对影响不安全行为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进行重点预防控制。通过兴隆庄煤矿的应用实践表明,该不安全行为预防管理方法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准确管控,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