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2 毫秒
1.
赵瑜  谢贤  童雄 《矿产综合利用》2021,42(4):154-158
尾矿堆存量的不断攀升带来的诸多问题以及其资源价值的日益凸显,使得尾矿再选处理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在倡导矿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当下,对资源价值显著的老尾矿进行再选成为必然选择.相对于原矿而言,尾矿在有价元素分布、粒度组成、矿物表面性质等方面更加复杂,进行有效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为其再选回收工艺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云南某铅锌矿山选厂堆存的铅锌老尾矿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从元素组成、矿物组成、主要目的矿物的嵌布特性、粒度分布、解离度等方面对该尾矿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并据此提出了对该尾矿再选工艺的指导意见,为该尾矿资源回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云锡某老尾矿回收锡等矿物的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所研究的尾矿是云锡公司历史上长期堆存于尾矿库的尾矿资源,从尾矿试料性质分析,结合尾矿选矿试验工艺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对某尾矿库锡老尾矿进行预先分级,砂、泥分选,通过分级沉砂磁选、旋转螺旋溜槽预选、摇床重选等探索试验研究,最终采用Φ250 mm旋流器进行预先分级,沉砂两次磨矿、摇床两次选别,分级溢流离心机预选,皮带溜槽精选的工艺流程。试验获得入选试料含锡0.18%,沉砂产出含锡8.60%的粗锡精矿,锡回收率41.12%;泥矿产出含锡5.56%的富中矿,锡回收率5.22%。  相似文献   

3.
包钢选矿厂尾矿综合利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包钢选矿厂尾矿是选铁、选稀土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稀土和铌等可利用的矿物组分,如果任其堆存废弃,必然要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而且尾矿堆存对生态环境还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开展尾矿利用已成为当今矿业界的重要任务。本文对近年来包钢选矿厂尾矿综合利用取得的某些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对包钢选矿厂尾矿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阿萨梅勒矿物公司鹅莓金矿选厂在1976~1984年间堆存的浮选尾矿已被定为可利用的金、银资源,制粒后可用常规堆浸法回收。85%的尾矿粒度小于75微米,制粒后金、银回收率可分别达到85和75%。尾矿库中堆存的尾矿平均含水率在18%以上,深部最高含水率达32%。因此,制粒堆浸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为采挖方法、混  相似文献   

5.
五、多梯度磁选机选别某些弱磁性矿物为扩大多梯度磁选机的应用范围,对尾矿坝堆存的高品位的假象、半假象赤铁矿矿石、氧化程度较高的赤铁矿和钛铁矿分别进行了试验。(一)选别尾矿坝堆存的尾矿午汲选厂从1966年投产以来,尾矿坝堆存了大量的尾矿。尾矿中尚含有大量的假象赤铁矿、半假象赤铁矿和少量的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等铁矿物,堆存的尾矿含铁平均达26%左右,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比重小的矿泥与绝大部  相似文献   

6.
我国金属矿山尾矿堆存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蔚平  郭金峰  汪斌 《金属矿山》2013,42(12):118-122
系统总结分析了我国金属矿山尾矿堆存技术的特点,采用分类比较法分析具体堆存技术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并对各种堆存技术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论述。分析结论为湿式堆存尾矿仍然是当前尾矿处置的主要方式,尾矿充填采空区、干式堆存尾矿、尾矿与排土场混排及尾矿综合利用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尾矿干堆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远飞 《矿业工程》2011,9(5):55-57
尾矿干堆技术借鉴精矿沉降浓缩、过滤脱水的技术,将尾矿砂的含水率降到20%以下,实现干式堆存,可改变过去选厂输出的尾矿浆直接排入尾矿库,形成库内大量积水、尾矿泥浆状的堆存方式,能有效解决传统尾矿库存在的安全隐患、环境破坏、占用土地等问题,同时提高回水利用率,实现尾矿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 江苏某铜、铅、锌选厂自1970年正式投产以来,历年尾矿的产率约为90~95%,迄今已堆存了近50万吨,其中台有可供综合利用的菱铁矿(铁品位20.50%)和重晶石(硫酸钡品位8.75%)一直未予回收。为充分利用国家矿产资源,减少尾矿的堆存和危害,经济而又合理地选收尾矿中各种有益矿物,是一项具有双重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尾矿干式堆存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尾矿处置技术,可根据尾矿浓度分为尾矿压滤干堆和尾矿膏体堆存。本文针对尾矿干式堆存技术的特点,综合分析尾矿干式堆存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尾矿干式堆存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徐晓峰 《矿业快报》2008,24(5):82-83
我国铁矿的尾矿堆存量已达几十亿吨,且以每年1.2亿~1.3亿t的速度增长,造成资源上的严重浪费.在开发过程中虽然存在安全隐患,但提高安全技术后,在不影响产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精矿品位.二峰山选矿厂根据尾矿性质增加细磨再选工艺,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工艺简单特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二次资源.  相似文献   

11.
<正> 选矿尾矿的处理是个重要的环境保护问题。随着矿石开采量日益增加以及低品位矿床的开采,使问题变得更为严重,除尾矿堆存对地貌外观的影响外,主要是生态影响,由于尾矿含有固体颗粒、重金属离子、选矿药剂、硫的化合物等,引起水质的污染,必须妥善处理。我矿尾矿的堆存、筑坝及废水的处理是比较合理的。投产十多年来,尾矿堆筑合理安全,尾砂废水经尾砂坝净化排出,水质符合国家环保排放要求(见下表)。(一)尾矿堆存与筑坝方法我矿尾矿堆存方法是把尾矿容纳在构筑的尾矿池中。筑坝方法是逆  相似文献   

12.
川南硫铁矿尾矿的精选提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川南地区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在开发硫铁矿过程中堆存和排放了大量的尾矿——含黄铁矿高岭石粘土。课题在深入研究尾矿物质成分及杂质赋存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尾矿精选提纯试验研究,填补了该类型尾矿精选提纯研究空白,对于搞好硫铁矿尾矿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际镍公司计划投资7300万美元改进它在安大略省萨得伯里的选厂与尾矿设施。这是该公司提高生产率与降低二氧化硫污染长期规划的一部分,其中5700万美元用于扩建克拉那贝尔选厂,1600万美元用于扩大该选厂的尾矿堆存区。选厂改造工程将以大约两年半的时间完成,到时雇员将由现在的550人减至大约175人,成本将下降大约20~25%。  相似文献   

14.
锡资源日益枯竭,所能开发的锡矿石品位不断下降,因此各产锡国都十分注意对堆积多年的老尾矿和锡选厂新产出的尾矿进行处理,以从中回收残留的锡.开发利用新老尾矿,为各锡业公司提供了二次资源。英国巴特荣公司成功地用40层翻床和横流皮带溜槽分别粗选与精选了锡选厂尾矿.当处理含0.75%Sn 的尾矿时,翻床尾矿的品位为0.31%Sn,分配率为30.01%;当横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个干旱低山丘陵区采用高浓度堆存的尾矿库设计实例,针对该工程尾矿粒度超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尾矿处理方案,即上游式尾矿筑坝、一次性筑坝及高浓度堆存方案。通过对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高浓度堆存方案。高浓度堆存方案的坝体稳定性好,可节约大量生产用水,环保效益突出,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尾矿堆存技术。  相似文献   

16.
尾矿处理是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也是选矿厂建设和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情况,对尾矿湿式排放、干式堆存、充填、制砖等处理方式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尾矿湿式排放单位成本为20.87元/t,尾矿干式堆存单位成本为28元/t,尾矿充填单位成本为56.58元/m3,尾砂制砖单位成本为140元/m3。湿式排放成本最低,但不是尾矿处理方式的长久之计,要使尾矿处理方式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需将尾矿资源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对未来尾矿处理方式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云锡某老尾矿资源再利用选矿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锡老尾矿的特性,利用近年云锡公司研制成功的几种选矿新设备,开展尾矿再选新工艺研究.采用尾矿分级、粗粒经磨矿—振摆螺旋预选—两段摇床重选,细粒用转盘选矿机—细泥摇床联合选别的新工艺,在给矿品位0.35%的条件下,新工艺试验取得了锡精矿品位10%,锡富中矿品位4%,锡综合回收率39%的较好指标.对于尾矿的综合回收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尾矿膏体堆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膏体尾矿堆存的技术发展很快,其原因表现在新水使用量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堆坝坡度安全问题。国内发展膏体尾矿堆存技术较晚,主要原因是投资高、技术困难等。针对特殊条件下的某些矿山,膏体尾矿堆存可以是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因此,国内发展尾矿膏体堆存技术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个干旱低山丘陵区采用高浓度堆存的尾矿库设计实例,针对该工程尾矿粒度超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三种尾矿处理方案,即上游式尾矿筑坝、一次性筑坝及高浓度堆存方式,通过对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高浓度堆存方案。高浓度堆存法坝体稳定性好,可节约大量生产用水,环保效益突出,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尾矿堆存技术。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尾矿堆存和排放量巨大,对环境、经济以及安全造成重大压力,从尾矿的主要成分对尾矿进行分类,梳理了我国在尾矿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技术及应用现状,并对我国尾矿综合利用存在问题及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