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7m~3底侧卸矿车,是我院为东欢坨矿井研制的大型运输设备.施工图已全部结束,但因东欢坨矿井设计几经周折,多次反复,现在大巷采用胶带运输,7m~3底侧卸矿车的设计暂作技术贮备.为使它发挥经济效益,让这技术成果尽快得到交流、推广和应用,现将7m~3底侧卸矿车做一简单介绍.一、7m~3底侧卸矿车运输系统的特点7m~3底侧卸矿车运输系统包括:牵引车、7m~3底侧卸矿车、制动车(7m~3底侧卸矿车制动车的简称),装载站和卸载站等五部分组成.装载站将根据装载物料及装载形式的不同,由使用单位自行设制,本设计只包括:7m~3底侧卸矿车、制动车、卸载站三部分.图1为7m~3底侧卸矿车及卸载站.  相似文献   

2.
以SolidWorks2014为开发平台,通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底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站实体模拟设计,实现底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站三维实体参数化造型的方法来验证设计的结果是否达到要求,运用该方法对复杂的三维实体进行设计,实现一次建模和生成三维工程图获得其它多个零部件及工程图的方法、步骤,提高了底侧卸式矿车及卸载站生产制造效率和装配精度,降低了设备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3.
正铜矿峪矿是地下大型矿山,年出矿量700万t,矿石合格块度为0~1 200 mm。坑下运输设备采用6 m~3底卸式矿车,与10 m~3固定式矿车相比,该矿车车体为搭接式可以连续装矿。6 m~3底卸式矿车运行至卸载桥后,底板自动打开,矿石靠重力下落,矿车由矿石重力的水平分力推进,实现连续卸载,卸矿效率较高。但该矿车的车体与车底为分体结构,受大块矿石冲击时,容易出现开裂、变形,导致橡胶弹簧和夹层钢板分离失效,车体自动挂钩动作不灵敏等缺陷,亟需对6 m~3底卸式矿车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王虎 《现代矿业》2009,25(11):109-110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底侧卸式矿车轮的运动轨迹,设计出较为合理的卸载曲轨空间曲线,确定改进底侧卸式矿车卸载曲轨曲线斜率以改善底侧卸式矿车的卸载工况。  相似文献   

5.
底侧卸式矿车卸载曲轨设计方法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李宝程,刘素贤底卸式矿车是矿山窄轨车辆较理想的卸载设备。按其底门的开后方向分为底顺式和底侧卸式。底侧卸式优越于底顺式,其优点是卸载时车辆跳动及冲击现象较轻微,卸载坑较浅,卸载时物料落差小,减轻粒度损失,更...  相似文献   

6.
底侧卸式矿车卸载曲轨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良 《矿冶》2000,9(1):9-15
分析了底侧卸式矿车卸载轮的运动轨迹 ,针对其运动轨迹设计出了三种较为合理的卸载曲轨空间曲线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柱面匀角速度修正曲线更适合于底侧卸式矿车的卸载工况。  相似文献   

7.
由中煤总公司基建局主持、邯郸煤炭设计研究院与淮南矿山运输机械厂研制的900轨距5吨双底开底侧卸矿车及卸载站样机,于1992年8月18日在淮南矿山运输机械厂通过鉴定.该设备有如下特点:1.底侧卸式矿车采用双机牵引并在列车中编有部分自带制动的矿车.为机车实现多拉快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煤炭系统所研制出的底卸式、底侧卸式两种大型矿车在卸载过程中的状况,从卸载稳定性及卸矿速度两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比较,从而阐明了底侧卸式矿车将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9.
3t底卸式矿车卸载站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希宏  尹成迅 《矿山机械》2004,32(10):105-106
自卸式矿车卸载是整列车连续通过卸载坑,具有卸载速度快、人员少和管理方便等优点。目前普通MDC型底卸式矿车卸载过程是:当矿车进入卸载站时.车箱支承在卸载坑两侧的支承轮上,向前移动,矿车底盘的卸载轮则沿卸载曲轨的倾斜直线移动,车底门逐渐张外,并开始卸载,当卸载轮移过曲轨拐点时,煤已卸干净,底盘外始向上闭合,直至复位。我公司3t底卸式矿车卸载站按煤炭部通用设计施工,于1984年矿井改扩建时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以卸载快为主要特征的底卸式矿车在矿井运输中得以广泛应用。笔者在山西省实地观察过三种结构尺寸不同的底卸式矿车的运行情况,发现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当矿车运行到卸载站的某一位置时,矿车头部猛然跳起(据某矿实测,最大跳起高度可达100mm),造成车与车之间、车与卸载站设备之间的撞击和振动。本文试图通过对矿车卸载过程的受力分析和计算,找出矿车跳动的原因,探讨用合理设计卸载曲轨形状的办法来消除矿车跳动现象。  相似文献   

11.
针对单一巨厚煤层露天矿土-岩复合边坡稳定性及空间形态问题,以新疆准东露天矿为工程背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和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露天矿复合边坡的稳定性及空间形态,分析了复合边坡的潜在滑动模式及稳定性规律,确定了采场与排土场的最大安全距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准东露天矿采场最终边坡角为34°,排土场边坡角为23°,排土场与采场安全距离为150 m时满足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单一巨厚煤层露天矿土-岩复合边坡的滑坡模式为沿排弃物内部的圆弧滑动和以坡体出露弱层面为底界面的组合滑动;在岩体自身重力作用下,单一巨厚煤层露天矿土—岩复合边坡破坏形式为拉张—剪切复合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倾斜基底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受到芦子沟背斜构造影响的安太堡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刚体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在1 420 m排弃标高下,平盘宽度分别为60、70和80 m时以200 m为步距向东推进到不同工程位置的边坡稳定性,并得出其变化规律。根据强度折减理论,使用FLAC3D对倾斜基底的内排土场边坡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以背斜构造为基底的内排土场边坡的滑坡模式。研究表明:安太堡露天矿内排土场边坡受到倾斜基底的影响,其稳定性随平盘宽度的增加呈近线性增加,随工程位置的东移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之后趋于稳定的规律。排弃标高为1 420 m时,内排土场能安全通过背斜区域的平盘宽度为80 m;内排土场边坡的滑坡模式为以危险圆弧为侧界面、以基底为底界面的切层—顺层滑动,背斜构造导致的倾斜基底是边坡稳定性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当露天矿山的剥离量不能保证内排土场及时跟进采场的进度,不同的排土方案对端帮稳定性的影响。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内排土场压帮原理和时效边坡微观机理下的临界破坏准则,并结合内蒙古某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不同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几何参数下的内排土场对端帮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当剥离量不足、不能保证矿山内排土场的跟进,常规排弃方案致使坑底宽度越来越大时,内排土场排弃顺序应在满足露天矿坑底最小宽度的安全前提下,优先满足最下部台阶的排弃,能更好地提高端帮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国内矿山排土场胶带排土机广泛使用的现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排土机的排岩能力,减少排土机轨道的移动次数,降低矿山生产成本,对胶带排土最大段高和胶带排土机距排土场坡顶线的安全距离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基础资料研究及渗流稳定性分析、抗滑稳定性分析,并采用FLAC3D对某露天矿排土机的安全距离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工况分析确定了设备载荷作用下排土场台阶边坡的潜在垮落形式,建立了该露天矿排土机排弃台阶的安全距离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排弃台阶高度为75 m时,排土机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 m。最后结合经验,综合确定排土机排土的最大台阶高度和排土的安全距离,对铁矿胶带排土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河矿E2305工作面胶带巷由于底板岩层强度低,在高应力作用下导致巷道底臌严重。利用FLAC3D分析了底臌发生的主要机理,经过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计算,提出了底板深钻孔松动爆破方案。通过相似模拟,研究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矿压显现、回采巷道附近围岩的应力分布、位移、巷道的破坏方式及程度的规律。对回采巷道底板岩层进行深孔爆破卸压处理后与原支护不爆破卸压的巷道底臌现象和规律做出对比,结果显示底板深孔爆破卸压能够解决底臌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巷道最大底鼓量为55mm,最大底鼓速率为26mm/d,变形速率及底鼓量在巷道正常使用允许范围之内,底板卸压爆破后巷道变形尤其是底臌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为相似条件下巷道底臌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红透山铜矿采场矿柱破坏形式的现场调研,发现高应力下矿柱破坏形式主要为剥落、劈裂破坏、剪切破坏3种形式。为研究其采场矿柱破坏的力学机制,依据红透山矿采场的实际情况及矿岩分布模式,将红透山矿矿柱分为3种矿岩组合模型。以此为基础,应用基于有限元的数值分析方法,对3种矿岩组合矿柱模型的破裂模式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I型矿柱均为矿石,其破坏形式为X型剪切破坏;II型矿柱为矿岩组合,其破坏形式主要为矿柱上部围岩发生破坏,而在矿柱下部矿体仅仅产生一些裂纹;Ⅲ型矿柱为上下围岩中间夹矿,裂纹先在上下2层围岩中产生,继而向中间矿石扩展,直至最后裂纹贯通,矿柱失稳。该数值分析结果可为类似矿山矿柱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排土场渗流及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论述了排土场渗流补给和排泄的特点,建立了排土场渗流的数学模型,提出用有限元法进行排土场的渗流场模拟,并编制了排土场渗流有限元分析程序,针对某工程实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唐小军 《矿业快报》2007,23(5):33-34,52
利用LS-DYNA3D有限元程序对现场预裂缝减振效果进行模拟,用模拟结果与某矿山现场爆破测试数据相对比,分析预裂缝减震作用效果,为工程爆破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任聚朝 《金属矿山》2002,(12):31-33
对影响露天矿排土场场址选择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矿山基础资料不全,矿山的开拓方案和其它设施的布置方式,设计周期短等对露天矿排土场场址选择有影响和制约,根据此对露天矿排土场场址选择的特点和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煤矿井下水害不仅直接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且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多年对潜水泵排水系统的研究及煤矿抗灾泵站的设计经验,提出采用卧泵加潜水泵排水方案替代传统的井底中央泵房加防水闸门方案的观点,大大提高了矿井抵抗水灾的能力,使防治水工作由被动堵水变为主动防治水。实践证明,对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卧泵加潜水泵排水系统是解决矿井正常排水和抗灾抢险排水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