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含碲金银精矿的性质、氰化浸出技术现状以及生产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与总结,对此类精矿进一步提高金、银浸出率进行了试验探索并取得技术突破。试验结果表明,对含碲金银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的氰化浸出率可达到98%以上,氰渣金品位降低到1 g/t以下,银回收率稳定在95%以上,效果较为明显。提出的"双氧浸出"工艺为研究改进氰化工艺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缅甸某地原生金矿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原矿金品位14.9g/t的某地高硫原生金矿,开展了原矿直接氰化浸出、重选—金精矿氰化浸出、重选—金精矿焙烧—氰化浸出和浮选—金精矿氰化浸出等四种提金工艺流程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直接氰化浸出是合理的提金工艺流程,其金浸出率可达86.85%。  相似文献   

3.
河台金矿浮选金精矿含铜 3 %~ 6%,为了就地产金 ,就金精矿中铜对氰化金浸出率与氰化钠耗量的影响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证明 ,金精矿中铜对金浸出率的影响很大 ,如何采取措施降低铜对氰化浸金的影响 ,减少氰化钠的消耗 ,是提高金浸出率的关键。由于氰渣中含铜量达 3 %以上 ,有必要进行回收。经过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 ,采用添加剂A来降低铜对氰化的影响 ,是提高氰化金浸出率、降低氰渣品位和氰化钠消耗的重要途径 ;同时采用药剂B、C、D回收氰渣中的铜 ,能获得较好的指标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广西某难处理金精矿,采用添加碳酸钠氧化焙烧—氰化提金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焙砂中固硫率达85%、固砷率达95%、有机碳气化率为98%。焙砂再经氰化浸出,可使金浸出率达98%以上。为该类型高砷高碳金精矿提金提供了一条有效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某石英脉型微细粒嵌布低品位金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采用浮选-浮选尾矿氰化浸出-浮选精矿焙烧后氰化浸出工艺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尾矿氰化浸出可获得金品位为61.88 g/t、砷含量为4.21%、金回收率为77.57%的金精矿和作业金浸出率为75.85%、对原矿金回收率为17.02%的尾矿浸出液,两者的金回收率合计达到94.59%。金精矿经焙烧预处理,焙砂砷含量降到0.38%、金品位提高到88.40 g/t;焙砂氰化浸出的作业金浸出率达93.28%、对原矿金回收率为72.36%,金精矿焙砂和浮选尾矿氰化浸出的综合金回收率为89.38%。  相似文献   

6.
青海某含砷金精矿焙烧浸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某金矿石为难处理含砷硫化金矿石,其浮选精矿直接氰化浸出的金浸出率只有41%左右。为此,对该浮选金精矿进行了焙烧预处理-氰化浸出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焙烧段数、焙烧温度对焙烧效果的影响,以及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保护碱种类及用量、矿浆液固比、浸出时间对氰化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使浮选金精矿的金浸出率达到了90.54%。  相似文献   

7.
某浮选金精矿的氰化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可利  华杰 《金属矿山》2003,2(8):21-22,44
研究了某浮选金精矿的氰化浸出过程,考察了金精矿粒度、氰化钠浓度、氧化钙浓度、浸出时间及液固比等对该浮选金精矿氰化浸金率的影响。在最佳浸出条件下,其氰化浸金率可达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8.
甘肃某难处理金精矿的直接氰化浸出率为55%~59%,对该金精矿进行预处理-氰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难处理金精矿进行预处理可将载金矿物分解,使金充分暴露出来,并将有害物质分解去除或改变其性质,消除其对浸金过程的不利影响,大大提高金的浸出率。  相似文献   

9.
何家岩原生金矿石中,金及金的载体矿物粒度微细,采用常规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仅23%左右。对浮选金精矿采用细菌预氧化—氰化浸出工艺,金浸出率可达到92.73%。因此,采用浮选—浮选金精矿细菌预氧化—氰化浸出是处理该矿石较为适宜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混合电位模型的研究, 提出了铊离子对金氰化溶解只有在辅以阴极强化的条件下才具有显著强化作用的观点。以某硫化物金精矿为对象进行的强化氰化浸出试验表明, 不加入辅助氧化剂时, 铊离子对氰化浸金的强化作用并不显著;加入H2O2作为辅助氧化剂时, 取得了显著提高金浸出率的效果。对于常规氰化浸出48 h 只有54.89 %金浸出率的金精矿, 采用铊离子和H2O2 协同强化时, 经过一段4 h 、二段12 h 总共16 h 的两段浸出, 即可达到92%以上的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强化浸出(PUL法)金生产应用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焕 《矿冶》1996,5(4):51-54,40
本文重点叙述超声波强化金矿氰化浸出的扩大试验和工业试验研究结果,所研制的强化反应釜完全可以起到强化浸出作用,它可使易浸金矿中的金强化浸出0.5h与常规浸出22h金的浸出率相当,达93%~95%。对难浸金矿中的金强化浸出0.5h,金浸出率较常规浸出22h金浸出率提高21%~24%。强化浸出1h提高38%,达90%。因此,PUL法的研究成功为我国黄金增产开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魏明安 《矿冶》1995,4(3):44-48
本文介绍了四川省东北寨金矿石的选冶工艺研究。该矿中的金以次显微状分散在黄铁矿(砷黄铁矿等)硫化矿物和粘土矿物中,在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下都未见到金矿物,矿石中还富含有害杂质砷、硫和碳,属极难处理矿石。经多方案比较,提出的处理该类型矿石的选冶流程为:浮选-精矿焙烧-浸出(有氰和无氰)工艺,其中氰化浸出的选冶总回收率达81.34%,无氰强化浸出的选冶总回收率达82.15%。  相似文献   

13.
本文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砷金矿中金的浸出行为,探讨了高砷金矿中砷的脱除效果和影响金的浸出率的原因。研究证实,氨性硫代硫酸钠溶液对高砷金矿中的金具有优异的浸出性能,该方法省去了各种复杂的预处理过程,金的浸出率从常规氰化法的15%提高到约90%。  相似文献   

14.
金回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杰  贺政  赵明林 《矿冶》2003,12(4):27-29
银洞坡金矿选一厂氰化浸出过程中存在着金浸出率低、泡沫外溢造成的金的流失和氰化尾渣含泥高严重影响氰化尾渣综合回收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难题,提出并研究了磨矿与药剂组合的新工艺,使浮选金精矿品位由39 43g/t提高到53 19g/t,金浮选-氰化浸出总回收率由80 92%提高到90 54%;解决了所存在的三大难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陕西洛南金矿综合回收金、银、铅、钼的工艺,原矿先经过混合浮选抛尾,得到含金、银、铅、钼等的混合精矿,钼品位由原矿的0.18%提高到4.21%,钼回收率为79%,金品位由原矿的2.19g/t提高到48.86g/t,金回收率为85.58%,而此时用常规浮选手段已难以将钼继续富集,本课题采用化学选矿,混合精矿经过氧化焙烧、脱硫脱碳、Na2CO3选择性浸出、浓缩等化学方法生产钼酸钠,达到金、银、铅与钼的分离以及超低品位钼的低成本回收。  相似文献   

16.
胡福成  李小捷 《矿冶》1995,4(2):51-56
江西瑞昌市吴家金矿系武山铜矿北矿带1 ̄#铜矿体上部的铁帽金矿,孩矿品位低《An1.0~3.0g/t),含泥高(30%~40%)。本文论述了采用制粒堆浸技术处理此种金矿的研究和工业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制粒堆浸浸出串达77.01%,与直接堆浸相比,浸出车提高11,96%,浸出周期缩短5天。吴家金矿年获利税359.8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含铜金矿自催化硫代硫酸盐浸金新工艺及化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代硫酸盐法提金需铜离子作催化剂,通常是外加铜盐实现的。对含铜的金矿能否利用其自身的铜作催化剂实现金的浸出未见任何试验研究的报道。本文对这一新工艺进行的研究表明,含铜金矿完全可以不外加铜离子实现硫代硫酸盐的自催化浸金。对本次研究所用原料,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5%和92%。根据作者提出的硫代硫酸盐浸金机理,对自催化浸金工艺的化学原理、氨在自催化浸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处理秦皇岛某金矿矿石的研究结果。主要进行了混汞及预处理条件试验,提出了处理该矿的最佳工艺为混汞-预处理-氰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混汞可以回收45.1%的金,预处理后进行氰化金的浸出率达94.13%。  相似文献   

19.
微细粒浸染包裹含砷金矿石金的回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供了一种微细粒浸染包裹含砷金矿石的选冶联合工艺,包括浮选、碱性常温常压强化碱浸预氧化和氰化。先对含砷金矿石进行浮选,获得含金63.80 g/t、产率5.51%、金回收率92.08%的浮选金精矿,然后对金精矿进行超细磨和碱性常温常压强化碱浸预氧化,氧化渣金的浸出率88.56%,金的选冶总回收率81.55%。  相似文献   

20.
徐朝阳 《矿冶》2001,10(2):61-64
通过正交试验和工业试验的研究 ,试图改变铜阳极泥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寻找合适的氯化分金条件 ,使铜阳极泥弃渣含金降到 5 0g/t以下、金浸出率稳定在 99 7%以上。试验结果表明 ,文中所述方案可行 ,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