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乙酰丙酮镧(镨)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三乙酰丙酮镧镨(La,Pr)配合物,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结果显示在3mmol La(acac)3或Pr(acac)3的乙腈溶液中,产生三个氧化峰和三个还原峰,根据循环伏安图,推出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同时对影响循环伏安图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3.
郑瑛  邱健斌  项生昌  刘云珍 《稀土》2002,23(1):17-19
在固相条件下合成了四苯基卟啉钕、四 (对羟基苯基 )卟啉钕、四 (对甲氧基苯基 )卟啉钕、四 (对硝基苯基 )卟啉钕四种钕卟啉配合物。并用元素分析、ICP、U V、IR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 :四种钕卟啉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相似。在循环伏安图上均出现了三对氧化还原电位。但由于卟啉环上对位取代基不同 ,峰电位值不同  相似文献   

4.
铁(Ⅲ)-偶氮氯膦-I-硫脲配合物在0.04 mol/L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pH9.0±0.1)有一灵敏的吸附波,峰电位在-0.712V(vs.SCE)左右,该波的二阶导数峰电流I″p与铁浓度在1.0×10-7~1.0×10-9 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2=0.999 1),检出限为5.0×10-10 mol/L(S/N=3)。经多种电化学方法证明,该吸附波为配合物吸附波,其电极过程为不可逆过程,电极反应电子转移数为1。考察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I″p的影响。所拟方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铁的测定,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为0.22%~2.7%,加标回收率在97.0%~103.6%之间。  相似文献   

5.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YF_3-LiF熔盐体系中Y(Ⅲ)的电化学还原过程以及Y_2O_3的阴极行为。结果表明:Y(Ⅲ)在YF_3-LiF熔盐钼电极上的还原电位为-0.95 V(vs.Pt),反应为一步转移三电子的准可逆反应。氧化还原峰不随扫描速度而改变,说明该反应是可逆程度很大的准可逆反应,v~(1/2)与峰电流I_p呈线性关系,反应受扩散控制,扩散系数为3.626 4×10~(-8) cm~2/s。Y_2O_3加入熔盐中有助于Y(Ⅲ)还原电位的降低,有一定的去极化作用。Y(Ⅲ)在铁电极上的还原过程出现了三个不同的还原电流峰,发生欠电位沉积形成钇铁合金相,电还原生成金属钇。  相似文献   

6.
将石墨烯(GR)滴涂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备GR/GCE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将离子液体(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聚合在GR/GCE电极表面,制得新型OMIMPF_6/GR/GCE修饰电极。以0.1mol/L HAc-NaAc缓冲溶液(pH 4.5)为支持电解液,利用差分脉冲法研究了Pb~(2+)和Cd~(2+)在OMIMPF_6/GR/GCE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b~(2+)和Cd~(2+)在修饰电极上有较好的电化学行为,Pb~(2+)和Cd~(2+)的浓度分别在1.0×10~(-8)~4.2×10~(-5)mol/L和1.0×10~(-8)~6.0×10~(-5)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b~(2+)和Cd~(2+)的检出限分别为1.0×10~(-9) mol/L和5.0×10~(-8)mol/L。实验方法用于矿石中铅和镉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9%~4.4%;并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比,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Fe(Ⅲ)/Fe(Ⅱ)在[Bmim]BF_4-FeCl_3-H_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Fe(Ⅲ)/Fe(Ⅱ)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研究表明,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只观察到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观察到Fe(Ⅱ)/Fe的氧化还原;Fe(Ⅲ)/Fe(Ⅱ)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还原峰值电流随扫描速率增大而增大,并符合Randles-Sevcik方程。Fe(Ⅲ)在[Bmim]BF4-FeCl3-H2O体系中的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公式,其扩散活化能为41.432 kJ/mol。  相似文献   

8.
用循环伏安法讨论了在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腈、丙酮、苯腈、吡啶、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等不同质子惰性溶剂中,硝酸铕与穴醚(2.2.2)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溶剂介质和大环醚的结构对Eu3+与穴醚配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有显著影响。此外,讨论了扫描速率,电活性物质浓度等对伏安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硫酸锰电解还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nSO4-(NH4)2SO4-H2O电解体系中,采用循环伏安(CV)和线性扫描(LSV)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不锈钢电极上锰沉积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法表明:二氧化硒的加入可抑制不锈钢电极表面上氢气的析出;锰还原过程中有晶核产生。不同硫酸锰浓度条件下的极化曲线表明:硫酸锰浓度不同,Mn2+还原反应的电子传递系数(α)不同,交换电流密度(i0)也不同;根据不同温度下的极化曲线,计算出扫描电位在-1.14V和-1.20V时,Mn2+还原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7.11kJ/mol和30.87kJ/mol。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循环伏安法(CV)测定铁泥制备Fe3O4过程中Fe3+与Fe2+浓度比值的变化,为该工艺过程提供方便、快捷的监测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溶液中的Fe3+与Fe2+组成可逆的氧化还原体系,产生一对峰形良好的氧化还原峰。对影响峰电流的扫描速度、pH值及干扰离子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扫描速度在0.002~0.01 V/s、pH在1.5~2.5时对氧化峰电流及还原峰电流没有影响;溶液中存在的SO42-离子在实验范围内对体系基本无干扰。Fe3+的浓度在0.000 8~0.008 4 mol/L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相对标准偏差(n=7)在 0.70%~2.0%之间。该法与标准重铬酸钾滴定法对比,相对误差为1.7%。  相似文献   

11.
采用滴涂法和电聚合法制备了聚苏木精/TiO2-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对苯二酚(HQ)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于HQ的氧化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相对于裸电极和TiO2-石墨烯修饰电极,HQ在聚苏木精/TiO2-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显著提高。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HQ在3.0×10-6~1.0×10-3 mol/L浓度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3。信噪比为3时,HQ检出限为1.0×10-7 mol/L。将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分析,回收率为96.2% ~ 105.6%。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锆-茜素红络合物在碳黑微电极上的阳极吸附伏安行为,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锆的新方法。在极谱分析仪上采用二次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在0.128 mol/L氨基乙酸-0.048 mol/L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溶液(pH 4.3)中,在200 mV富集60 s,从200~1 200 mV以200 mV/s的速率线性扫描,研究发现,络合物吸附在碳黑微电极表面,于860 mV(vs.SCE)处产生一灵敏的溶出峰,为络合物中配体茜素红的氧化所产生。峰电流与锆的浓度在6.0×10-11~2.0×10-7mol/  相似文献   

13.
用LiMn2O4和碳酸锂制备了锂改性的锰酸锂产物,循环性能和比容量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锂加入量的增加,循环稳定性逐渐增强,而比容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LiMn2O4及其改性产物具有两对氧化还原峰。随着碳酸锂加入量的增加,两对氧化峰和还原峰峰电位差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了锂脱嵌的可逆性越来越好;氧化(或还原)峰之间的分形变得不明显,峰形逐渐宽化,说明锂离子两步脱嵌过程变得越来越不明显。研究表明锂离子脱出和嵌入的总量随着碳酸锂量的增加而减少。XRD结果显示,随着碳酸锂加入量的增大,晶格常数逐渐降低,晶格逐渐收缩,结构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在碳糊电极上络合吸附阳极伏安法测定钯的新方法。在pH 4.2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钯(Ⅱ)与丁二酮肟(DMG)形成的络合物在0.20 V(vs.SCE)搅拌富集60s,静止10 s,然后在0.20~1.20 V范围内以300 mV/s的扫描速度线性扫描,在0.90 V处产生灵敏的阳极吸附伏安峰。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钯(Ⅱ)的浓度在3.0×10-9~8.0×10-7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富集120 s,检出限达5.0×10-10mol/L。本方法应用于催化剂中钯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6%~4.7%,加标回收率在94%以上,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5.
李梅  杜芳艳  丁宇 《冶金分析》2015,35(3):37-41
研究了锌(Ⅱ)-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亚硝酸钠[Zn(Ⅱ)-5-Br-PADAP-NaNO2]三元络合物在碳糊电极(CPE)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测定痕量锌的方波伏安法(SWV)。实验表明:在pH 5.4的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中,当5-Br-PADAP浓度为3.0×10-5 mol/L,NaNO2浓度为5.0×10-5 mol/L,振幅为0.025 V,频率60 Hz时, 于-0.40 V(vs.SCE)富集45 s后,以100 mV/s的扫速在-0.40~0.60 V 区间内用SWV进行扫描,Zn(Ⅱ)-5-Br-PADAP-NaNO2络合物在0.292 V(vs.SCE)有一灵敏的吸附氧化峰。锌浓度在5.0×10-9~5.0×10-6 mol/L范围内与络合物的峰电流Ip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9,检出限为1.7×10-9 mol/L。方法用于环境水和管网水中痕量锌含量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双硫腙光度法测定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9%~2.5%,回收率在97%~105%之间。  相似文献   

16.
680℃、LiCl-LiF纯锂盐体系,以Li_2CO_3为原料熔盐电解法制备金属锂。采用电化学方法(循环伏安、计时电位法)分析了Li_2CO_3在钨丝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金属锂在钨丝电极上的还原为一步得电子可逆反应过程,在氯气析出峰前的氧化峰为加入Li_2CO_3所致,Li_2CO_3在电场作用下分解成氧化锂和二氧化碳,氧离子在氯气析出峰前放电生成氧气。往LiCl-LiF熔盐体系加入1%Li_2CO_3使锂离子的扩散系数由1.98×10~(-8) cm~2/s减到0.82×10~(-8 )cm~2/s,最小还原电流密度由0.28A/cm~2增加到0.59A/cm~2,且锂离子在钨丝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由扩散环节控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滴涂和电聚合法制备了聚L-半胱氨酸/乙炔黑修饰玻碳电极(L-Cys/AB/GCE)。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和计时库仑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表面的界面性质。此外,还通过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对苯二酚(H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阻抗图谱说明L-Cys/AB/GCE修饰膜的存在能够增加电子转移速度;计时库仑分析表明,L-Cys/AB/GCE的比表面积是裸电极的6倍;CV行为表明,L-Cys/AB/GCE对HQ氧化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响应的峰电流为裸电极的4倍,提高了检测HQ的灵敏度且峰电流与电位扫描速度的平方根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5~0.998,说明HQ在L-Cys/AB/GCE上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受扩散速度控制的过程。在支持电解质为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的优化条件下,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分析,HQ浓度在0.5~1 000 μmol/L范围内,氧化峰的峰电流(Ipa)与浓度(c)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8,方法检出限为0.08 μmol/L,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水样中HQ的方法。按照实验方法对环境水样中HQ进行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8)为2.3%~2.6%。  相似文献   

18.
王文华  杨天林  丁玲  李寒玉 《稀土》2012,33(3):90-95
合成了一种新型三足席夫碱和它的四种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核磁共振和摩尔电导率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推测了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应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电化学方法对配合物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ct-DNA之间存在插入作用;配合物CV测试随扫描速度增加,其氧化峰电位Ep发生正移,氧化峰电流Ip随扫描速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并且Ip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良好线性关系,表明配合物在GCE上的电化学氧化反应是一个受扩散步骤所控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碳黑微电极并研究了铜在该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在极谱分析仪上采用二阶导数线性扫描伏安法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实验发现,在0.1 mol/L HAc-NaAc缓冲液(pH 4.2)中,铜离子于-400 mV(vs.SCE)处被吸附还原,富集在该修饰电极表面。从-400 mV以100 mV/s的速率正向扫描至400 mV,铜在约-22 mV处出现一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峰电流与铜的浓度在8.0×10-10~1.0×10-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S/N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用灵敏的溶出伏安法定量测定铑。铑与氯离子的配合物被吸附在吊挂的滴汞电极上,当负向扫描时,测得聚集配合物的还原电流。用循环伏安法来表征介面特征和氧化还原特性。论述了PH、氯化物浓度、累积电位和其它变量的影响。累积 5 min的检测限为 1×10~(-8)M(~1.ng/ml)。在7×10~(-7)M以内,观测到线性的电流-浓度关系,相对标准偏差(在2×10~(-7)M含量时)为3.0%。研究了共存金属的可能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