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徐昕  李杰  陈芳  张杰  许准 《人民长江》2017,48(12):79-83
鉴于传统的投影寻踪模型(PP)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引入生物群体智能算法中的狼群算法对PP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投影寻踪模型的精准度。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准则层建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原理提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5类分级标准。将优化模型运用到湖北省郧西县3个时间段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研究中,分析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十分吻合,表明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优化模型比较合理,评价方法可行,不失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的研究提供了一类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生态经济学和土壤侵蚀原理为基础,建立了基于DPSIR模型的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丹东市宽甸县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下的综合效益利用灰色关联投影法进行了客观评价。研究表明:宽甸县1987、2000以及2017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投影值分别为0.112,0.185和0.246,研究期间水土保持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并以2017年达到最大;该区域水土保持措施比例结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可为其他相似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土保持效益评价,能够为当地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的建议,尤其是针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区域水土保持效益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提供一种科学的思路。在此背景下,文章将综合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系统法和模糊评价法等几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创新性地引入欧洲环境局EEA在PSR和DSR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概念框架"驱动力"以及"状态"和"压力"和"影响"及"响应"进行科学分析、评估。通过这几个不同的关键指标,对该研究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进行定量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水土保持效益比较,从而为该研究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水土保持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提供科学的决策。  相似文献   

4.
研究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理论基础,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入手,遵循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建立简单、准确的指标体系,分析实例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多年研究成果,为东北黑土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水土保持一级区划特征和不同区域地形结构特点筛选了9项典型的水土保持相关指标构建了包含目标层、准则层、约束层和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赋分法对各指标的系数进行统计和计算。研究表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划分较为科学、合理,利用层次分析法求得的综合指数能够较好的反映水土流失影响程度和潜在值。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土保持规划中,必须用效益预测来确定规划是否可行,在评价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果时,也要进行效益分析。因此,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三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分三类指标:(l)衡量水土保持措施的经济效果大小指标,简称“衡量指标”。(2)从不同侧面分析水土保持措施技术效果指标。简称“分析指标”。门)综合反映水土保持措施经济效果对当地劳动者和社会需要满足程度指标简称“目的指标”。详见水土保持效益指标评价体系。2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涵义水土保持效益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DPSIR概念模型为框架,按照相应原则,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选取了20个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基础评价指标;从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内涵出发,运用专家打分法筛选出15个基础指标并构建了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运用AHP法,确定了子系统间、子系统下指标间的权重,并通过计算最终得到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权重体系,可为煤矿区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科学系统地评价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生态效益,以广吉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不同防治区在不同建设时期的水土流失面积、土壤侵蚀量、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的动态变化,构建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效益指数评价项目的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结果表明: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施工阶段,路基工程、取土场和弃渣场在施工阶段是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建设完成后,防治区水土流失面积和平均土壤侵蚀模数明显低于项目建设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综合指数为6.33,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在此项目中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土保持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礼先 《中国水利》2006,(12):16-18,24
通过对我国近几十年水土保持实践经验的分析,总结了推动我国水土保持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理论与方法。水土保持的理论基础即土壤侵蚀学原理、流域水文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恢复生态学原理、系统科学原理,以及流域可持续经营原理。水土保持的技术体系及方法为: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综合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利用,以实现水土保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0.
结合AHM-关联分析模型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AHM-关联分析模型可对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效益进行定量、多要素综合评估,解决传统评估难以定量评估的局限,研究成果对于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效益定量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评价指标的分析,建立了涉及技术因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模型,处理带有模糊性的效益评价指标,对城市绿地节水灌溉项目的效益进行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5个项目的实例进行了分析,对项目的优劣进行排序,并对影响排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这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为城市绿地节水灌溉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比以往只用经济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价的方法更全面。此模型对于其它涉及到有关综合评价的问题也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合理评价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开展的多项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对后期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丹江口库区胡家山小流域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评价体系,对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和综合治理综合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流域综合治理7 a后,其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其中经济林综合效益最为显著。为此提出,库区应适当提倡经济林种植,加大投资力度以改善坡耕地现状,实施以土坎梯田为主、石坎梯田和植物篱为辅的水土保持措施。研究结果可为丹江口库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对于科学辨识水土保持措施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构建了水电项目建成后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全面体现水土保持调水效益、保土效益和植被恢复3大核心效益。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线性加权求和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对水布垭水利枢纽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的生态效应值为0.608 6,高于采取措施前的0.529 9,水土保持措施对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林草植被恢复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水土流失总治理度、林草覆盖率指标是水土保持生态效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弃渣场、取料场对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影响显著,应与主体工程一样同时治理、同时运行。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利、水电项目水土保持生态效应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施工现场环境条件的多样性,致使选用不同节水措施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存在很大差异,现采用实地调研及Delphi法最终筛选出19项综合效益评价指标,构建其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引入小样本建模的TOPSIS-熵权决策综合评判方法对各节水措施综合效益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借助此方法既能降低评价结果主观性的影响,也可以解决在只有小样本数据情况下,快速准确地为施工单位选出与其施工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高效节水措施的难题;最后,以甘肃地区某大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综合效益评价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评价指标及方法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的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土保持社会效益指的是水土保持项目对社会环境系统的影响及产生的宏观社会效应,包括为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和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程度,其反映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3个方面。社会效益监测应以农户监测为基础进行宏观社会经济调查,以监测信息为基本依据,建立层次化(目标、准则、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定性(德尔菲法)和定量(AHP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改进TOPSIS模型在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威 《吉林水利》2016,(7):50-53
本文基于灰色关联理论,构建了改进的TOPSIS指标评估模型。同时,针对指标权重赋权采取结合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AHP)的组合赋权法,以提升评估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性。应用实例表明,改进的TOPSIS评估模型对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估具有较强适用性且计算结果可靠,可为我国水土保持项目治理生态效益评估及工程后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评价对地下水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为研究地下水库在修建和运行过程中对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在对地下水库综合效益内涵探讨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构建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以拟修建的陕西省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为例,选取适宜的指标,采用实数编码的加速遗传算法优化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基准年2018年和规划年2030年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石川河富平地下水库效益良好,地下水库修建后运行至2030年时,具有较好的生态维护价值和水资源恢复效果,间接论证了修建该地下水库的必要性,为其后续规划设计和管理运行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该评价指标体系切实可行,可广泛应用于地下水库综合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18.
基于PP-云模型的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河道治理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通过对效益评价涉及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基于投影寻踪(PP)-云模型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三方面,选择13个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采用云模型计算主观权重,投影寻踪法计算客观权重,最后通过条件云发生器计算指标隶属度,确定治理工程的效益评价等级。将上述评价模型应用于南京市农花河河道治理工程,计算结果表明,农花河治理工程整体效益较好,其中居民满意度、景观效益等显著提升,今后治理主要方向为污染源控制及水土保持。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符合,验证了模型计算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可为指导决策者进行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利工程施工应急能力G1-灰色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应急能力建设,采用G1-灰色综合评价法对水利工程应急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在水利工程施工特点和应急管理研究基础上,建立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G1法分析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相互关系,确定了指标权重。引入灰色理论将样本信息处理成灰色评价矩阵,并结合指标权重进行单值化处理得到应急能力综合评价值和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搜救抢险能力、应急资源调配能力和应急决策指挥能力对于水利工程应急能力建设起到最主要的作用。该评价方法不仅可揭示指标重要程度关系,还能有效量化和评价水利工程项目综合应急水平,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