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智能电网规划和发展的统一要求下,传统水电站向智能化水电站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和全新目标。文章通过对IEC61850标准中水电站技术要求的认真解读,对智能化水电站的自动化体系结构和网络架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初步设计方案,为智能化水电站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智能电网近年来的发展,对水电站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现代水电站建设中的深入推广应用,如何根据各水电站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智能化改造方案仍需我们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笔者主要结合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我国当前水电站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的水电站系统应用条件。同时,详细介绍了我国在智能化水电改造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实施要点和改造步骤,为我国智能化水电改造建设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3.
水电站智能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新提出的一个概念,阐述了作为智能电网中发电侧的智能化水电站的内涵和特点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智能化水电站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在智能水电站中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智能电网和变电站技术的不断完善,水电站也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水电站对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介绍了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在新要求下的主要构成及其设计特点,并介绍了智能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与过程层接口的相关设备,以及其在智能水电站的应用和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智能电网建设在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得到了广泛应用,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特征在输配环节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在水力发电环节智能化建设推进缓慢,影响了"智能电网"发展计划的整体推进。为此,文章对常规水电站存在的问题、常规水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常规水电站智能化改造原则性方案进行了初步探究,对水电站智能化改造存在的障碍进行了分析,供水电建设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IEC61850是国际电工委发布的,目前为止最完善的电力自动化系统通信标准。实现基于IEC61850标准技术体系的智能化发电站也必将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带来深远影响和变革。智能发电站建立在IEC61850协议的基础上,由电子式互感器、智能化开关及智能化二次设备等分层构建。其实现基础是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和通信协议统一化,核心是实现智能电气设备间信息共享和互操作。本文主要对水电站励磁系统进行分析,讨论了基于IEC61850通信标准的励磁系统IED建模,并提出适用于智能化水电站的励磁系统IEC61850标准通信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7.
冯黎兵 《人民长江》2016,47(3):98-102
为提高中小型水电厂设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满足智能电网建设战略及第二轮电力体制改革对水电站提出的新要求,在简要介绍IEC 61850 ED.2.0技术特性的基础上,指出了传统微机监控水电厂结构体系的缺点,提出了一种理想的中小型智能水电厂体系结构方案,论述了现地控制层电子设备的智能化思路和站控层软件系统配置方法,并对中小型水电厂实施智能化改造给予了方案建议。结果表明,中小型水电厂微机监控系统采用新的结构方案可以提高信息共享程度和设备利用效率,降低生产现场安装调试检修工作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伴随技术进步、价格降低和体制改革强势推进,实施智能化改造将是中小型水电厂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适应当前智能水电站要求的调速器的总体框架,介绍了智能化水电站中新型水轮机调速器的设计思路。介绍了基于ModBus的TCP/IP网络通信设计、采用IRIG-B时钟码的对时方案,具有智能控制单元的电液随动系统、基于三选二冗余技术的高可靠性设计、基于现场总线的数字化变送器采集技术、仿真与测试接口设计等各个方面,希望能为当前智能电网环境下新型水轮机调速器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水电站自身需求的角度描述了智能水电站的建设背景,分析了水电站智能化发展的特点,以及传统水电站与智能水电站的差距。重点阐述了智能水电站的设计思路和平台结构,给出了水电站设备数字化、数据共享网络化、信息应用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和以三大骨干网架为基础的系统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0.
小水电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如何管理和利用好农村水电资源意义重大。辽宁省农村水电站数量多、分布广,历史悠久,因此围绕如何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农村水电站的分布、投资、建设和运行情况,并依据实际情况对农村水电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根据辽宁省农村水电站信息化建设十分落后的现状及特点,我们从加强农村水电站数据库的建设入手,将国际领先的商务智能(BI)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办公自动化(OA)相结合,建立一个统一、完整、高性能、实用性强及智能化的农村水电站信息管理和分析系统,依托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辽宁省农村水电站的科学管理和决策。  相似文献   

11.
电力行业自动化技术已由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迅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根据中国水电及新能源自动化应用的需要,推出面向服务的iP9000智能平台,向行业各种自动化、信息化应用提供开发、运行、集成及维护环境,支持IEC 61850,兼顾IEC 60870等目前广泛应用的主要规约,形成各种互联、互通、互动的水电与新能源智能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IEC61850在智能水电厂应用的相关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IEC61850在智能水电厂的应用相关技术,其中有对IEC61850—7—410阐述,SCL配置器的介绍,然后重点分析了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并结合水电厂专用逻辑节点进行建模,最后基于MMS通信规约对模型实例进行测试仿真。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智能水电厂水位测控装置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一种智能水位变送器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智能水电厂通信网络结构方案的分析,指出数据格式无法满足智能电网技术的通信要求;明确智能水位变送器的通信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搭建智能水位变送器系统硬件平台;然后按照IEC 61850标准要求建立智能水位变送器的信息模型,完成通信服务配置并给出了系统组成框图。最后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在2台电脑上运行IEDScout模拟软件接收数据,使用Wireshark软件抓取并分析MMS数据包。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信息模型能满足水位数据使用IEC 61850标准通信的要求,信息具有共享性和自描述性;所搭建的系统平台通过信息模型重构或扩展可以满足其他非电量数据的采集处理需要,符合一次设备智能化的建设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智能水电厂概念的提出对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LCU)的影响,从LCU的结构模式、智能可编程逻辑控制器、LCU的安全稳定3个方面总结了目前水电厂LCU的现状和不足,并着重探讨了未来的智能水电厂LCU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智能变电站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智能发电站的建设相对滞后,模型设计与研究成果很少,标准尚未建立,形式逼人。在压力与责任感的驱动下,葛洲坝电厂在这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供同行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的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河流大规模梯级开发和水电站群逐渐投入运行,大型水库水电站群运行调度管理日趋复杂。分析新形势下水库调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其主要表现在通用性、生态调度、风险决策、数字流域、智能专家系统、电力市场等方面。在总结传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的弊端基础上提出新型水调自动化系统,设计了基本结构图和平台应用软件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来水不确定性引起的实际调度要求与原定发电计划的偏差问题,一方面结合风险管理内涵和梯级水电站发电调度操作规程,建立了梯级水电站安全运行预警机制,对发电计划进行滚动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基于误差分析技术和水库调度理论,建立了梯级水电站负荷调整耦合模型,并以预警结果为时间控制节点,构建二者的嵌套应用模式,同时提出了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负荷调整逐层递进求解算法。以雅砻江流域锦官电源组梯级水电站为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有效解决来水不确定性(偏小或偏大)导致的电站被迫降低出力运行或水库弃水问题,制定的负荷调整方案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约束和水电站水库运行要求,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几十年,是中国水电工程建设的高峰期,爆破技术作为水电工程开挖施工的主要手段,经历多座重大水电工程的建设,已取得一定发展。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我国重大水电工程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针对我国特高拱坝基础开挖精细爆破控制技术、水工地下洞室群开挖爆破控制关键技术、水工级配料爆破开采控制关键技术以及水电工程智能化爆破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工程案例的形式重点介绍了上述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精细爆破技术、智能爆破技术以及特殊水工岩体结构的爆破拆除等相关成果。研究成果可为土木、矿山、交通以及核电等工程领域的开挖爆破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水电站控制技术发展历程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某水电站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和辅机技术,指出了水电控制系统必然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