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河口水沙输移规律,尤其是近年来河口水沙输移变化趋势,对于河口综合治理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近年来两次洪水期的水沙观测资料,分析了"05·6"洪水期珠江河口水沙输移及在各口门的分配,点绘了各口门流量与输沙率关系曲线,并与"99·7"洪水期水沙输移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对河口输沙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8年6月,由于受低压槽及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珠江流域经历了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西江区域水位普遍出现超警戒水位。分析“08·6”西江大洪水特性,同时与“94·6”、“98·6”、“05·6”洪水进行了对比,对认识西江的暴雨洪水特性具有可供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1960—2010年黄河下游304场次洪水实测水沙资料,以小浪底站为黄河下游河道进口控制站,以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4站为节点将黄河下游划分为4个河段,系统地研究了黄河下游洪水期河道水沙输移规律,分析了花园口、高村、艾山和利津4站输沙率与各自上站流量、含沙量和输沙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河道的下站输沙率与上站输沙率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小浪底场次洪水来沙系数进行分级,得到了分级来沙系数的下站输沙率与上站输沙率的相关关系。采用建立的下站输沙率与上站输沙率关系式计算得到的黄河下游各河段冲淤量和冲淤过程与实测资料符合很好,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利用建立的关系式可以方便地预测未来黄河下游河道洪水期不同河段冲淤量,快速判断场次洪水对黄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河口涨落潮槽水沙输运机制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长江口南支、新桥水道、南小泓和南港主槽作为典型涨、落潮槽研究对象,分析了2001年洪季水沙资料,研究了长江河口涨、落潮槽的水沙输运机制,探讨了不同河槽的各种动力因子对水沙输移的贡献差异,结果表明落潮槽的欧拉余流均大于涨潮槽的值;水量净输移大小依次是南支主槽、南港、新桥水道和南小泓。净输水量分布和其欧拉余流分布相对应。平流输沙项在落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涨潮槽的贡献,瞬时源汇输沙项在涨潮槽对总输沙的贡献要大于其在落潮槽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上海水务》2009,(2):F0002-F0002
4月20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隆重开幕。第三届长江论坛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共同探讨健康河流、生态河口、美好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关系,并围绕今后能更好地维护健康长江、建设生态河口集思广益。  相似文献   

6.
对昊起县“94·8”溃坝洪水进行了分析,认为“94·8”洪水属特大洪水系列,应按实测特大典型洪水对待;采用吴起水文站控制流域以内历年骨干淤地坝控制面积进行实测洪水系列还原分析计算,成果较为可信;采用还原后的吴起站洪水分析成果来计算吴起县城设防洪水是较为合理的。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2006年6月3-7日北津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发生的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和洪水调度The flood manages情况,并与“2005·6”暴雨洪水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8.
骆艳珍 《人民珠江》2009,(6):37-39,42
桂江中游平乐站“78·5”与“08·6”大洪水是1936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出现的两场特大暴雨洪水,通过对两场暴雨洪水的暴雨成因、时空分布、暴雨走向、洪水形成过程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了流域内暴雨洪水的变化特点、洪水组合及受水利工程调节影响的变化规律,对流域内的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洪水预报、防汛抗洪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桂江中游平乐站“78·5”与“08·6”大洪水是1936年有水文记录以来出现的两场特大暴雨洪水,使当地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是历史上罕见的。通过对暴雨成因、时空分布、暴雨走向、洪水形成过程的比较分析,阐述了流域内暴雨洪水变化特点、洪水组成及受水利工程调节影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高洪水期(汛期)泥沙输移特性是决定三峡库区泥沙淤积的关键因素,直接关乎三峡水库使用寿命及综合效益的发挥。借助干、支流长系列水沙资料,分析了长江三峡水库入库寸滩站高洪水期泥沙输移特性,结果表明:近40 a来,寸滩站场次洪水中7 d洪量未出现趋势性变化,而7 d沙量显著减少,高洪水期输沙经历了“涨水输沙占优—涨、落水基本持平—落水输沙占优”的变化过程。2013年以前,寸滩站高洪水期径流及泥沙均主要来自于金沙江,而向家坝、溪洛渡水电站陆续投运后,2013—2019年寸滩站洪水场次(洪峰流量30 000 m3/s以上)共计14场。从径流来源来看,仅4场主要来自于金沙江,其余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1场来自岷江;从泥沙来源来看,9场主要来自于嘉陵江,其余5场分别来自于沱江、岷江、横江,金沙江已不是寸滩站高洪水期过程中泥沙的主要来源区。研究成果可为三峡水库沙峰排沙调度、库尾减淤调度提供理论支撑,为长江泥沙治理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本刊组织了“震区水电行”采访报道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碧口水电站大坝“5·12”地震后的震损情况、水库运行情况和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分析,提出高震区水电站大坝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汉坪嘴水电站大坝在“5·12”地震后的震损情况、水库运行情况和大坝安全监测成果分析,提出高震区水电站大坝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黄河中游无定河等多沙支流实测资料,从悬移质泥沙级配、水流输沙率、水沙变化及河床冲淤调整等方面初步分析探讨了流域治理对河流泥沙输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07年8月发生在广东省雷州半岛的特大暴雨是中国大陆目前实测的最大暴雨。分析“2007·08”雷州暴雨的成因、时间空间分布、特性,将其与雷州半岛历次大暴雨以及广东省史上特大暴雨比较,为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累积曲线法和Mann-Kendall检验法,确定了19802004年北洛河上游流域的径流、输沙变化趋势和时段,并结合不同时段的气候特征和生态建设资料,分析了流域水沙变化的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双累积曲线法、径流\输沙系数还原法和统计系列对比法计算了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19802004年间,北洛河上游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变化可划分为19801994年、19952000年和20012004年3个阶段。其中,20012004年为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效应期;(2)以19801994年为基准期,20012004年间,在年均降雨量、年均侵蚀降雨量和年均降雨侵蚀力分别增加14.0%、25.2%和46.1%的气候背景下,由于生态建设的水沙调控作用,流域年均径流量和年均输沙量分别减少2 432.5万m3/a和2 009.1万t/a;(3)排除气候因素的影响,生态建设4年间累计减少流域径流13 808.0万m3、减少流域输沙14 250.8万t,实现减水、减沙效应31.11%和65.14%。单位面积生态建设的年均减水、减沙能力分别达4.7万m3/(km2•a)和4.8万t/(km2•a)。  相似文献   

17.
现任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的莱斯特·布朗,被《华盛顿邮报》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自1984年创刊并发行至今的《世界现状》年度报告,则被誉为全球环保运动的《圣经》。莱斯特·布朗编写或参与编写了50本著作,是当今世界出版物发行最广泛的作者之一.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早期作品包括《人类、土地与粮食》《没有国界的世界》以及《建立一个可持续的社会》等。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具有"多来多排多淤"的特点,一般采用考虑上站来水含沙量的输沙率经验公式描述。通过比较输沙率经验公式与不平衡输沙理论方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理论上对经验公式的指数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构建提出了一种变幂指数的泥沙输移模型。基于所建立的泥沙输移变幂指数模型,结合黄河下游河道沿程实测水沙资料,重点对花园口—高村(游荡型)、艾山—利津(弯曲型)段输沙沿程调整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确定系数均大于0.97。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008·5·12”汶川地震期间嘉陵江堰塞湖的水情测报分析,说明了水文部门在宝成铁路抢险和嘉陵江河道疏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嘉陵江堰塞湖水情变化幅度大,水情监测、拍报、预报难度高,需要水文部门进一步优化完善站网,加强测报能力建设,提高自动测报水平,稳步推进水文现代化,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提出了要加强水文、气象、地震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共同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在以往输沙水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输沙机理分析着手,根据河道输水输沙实际过程,剖析径流量中各部分水量在泥沙输移中的作用,引入净水量的概念,提出了输沙水量和单位输沙水量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根据1950~2000年黄河下游河道实测水沙资料,计算了1950~2000年三门峡水库运用不同时期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与单位输沙水量的变化过程,分析了输沙水量和单位输沙水量与径流量、输沙量、流量、含沙量、冲淤量、来沙系数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了黄河下游河道输沙水量与单位输沙水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