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蒋尚  庞明俊  乔俊  赵建国  杨辉  张进  李宁 《山东化工》2022,51(1):257-25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创业带动就业来缓解就业压力,要求高校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针对在传统化学实验中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培养模式,本文将BOPPPS模式引入《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中进行创新研究与探索,过程中注重突出问题导向和学生中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BOPPPS模式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运用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每年的大赛都有新的突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迸发出灿烂的火花。本文主要通过历届的"互联网+"大赛的获奖作品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分析出如何提高大学生双创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由兰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组建的创新团队,针对铝电解炭渣的污染问题,结合企业的技术与经济效应需求,设计开发了铝电解炭渣浮选后碳粉中碳回收工艺。本设计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最佳创意项目"称号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相似文献   

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指引下,高校针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成果丰富,但在"观微"之时,发现理论研究结果难以全部落实,对于实践缺乏绝对的指导意义,且落实到具体专业建设时缺少可借鉴案例.回归课堂教学本身,以药品生产技术核心课程"药物制剂技术"为例,以知识点引领,开发课程中思政元素和创意点.  相似文献   

5.
《广州化工》2021,49(7)
以新时代党中央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现实需要为出发点,针对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型研究生能力培养模式研究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重塑"创新培养目标",增设"特色课程",搭建"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了纵横联体化研究生培养机制,凝炼出"一体系、三层次、五结合"的研究生创新人才新体系,更好地培养多层次多维度创新型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研究生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众创空间是"双创"的重要表现形式,众创空间走进高职院校,让创新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遇。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不断拓展与前进,就此,笔者基于"众创空间"在高职院校的应用,首先介绍了"众创空间"的概念与特征,然后阐明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要素,接着讨论了它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王雪  左志芳 《广州化工》2020,48(8):162-163
本文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和机遇下,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依据,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为背景,以高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为平台,探索和实践高职课堂教学中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国家当前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副课,与专业教育相割裂,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文章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骨干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食品营养与膳食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主动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课堂讲授多样化这种多元教学模式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文章是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背景和机遇下,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依据,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内涵建设为背景,以高职《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教学为平台,探索和实践高职课堂教学中知行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我国高等院校正在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但是由于教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没有得到充分施展,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存在系统松散、形式单一、资源匮乏等一些普遍性问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带来了无限机遇和发展空间。因此,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硬道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从"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角度出发,对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内涵进行解析;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得出了高校要培养创新创业型应用人才,其基础教学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平台是依托、其本质是创新、其目标是创业;并通过国内、外创新创业成功案例进行佐证。显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目的;要始终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为育人宗旨。  相似文献   

12.
"双创"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就目前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而言,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和教育等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广西制药工程专业开设"双创"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参与"双创"教育能力发展的对策,为高校开展"双创"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国家、省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依据,结合我校高分子工程类大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点,搜集了近年来我校高分子类大工程类学生创新培养的典型案例,并从精英高职人才培养、PMC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六维一体"的人才培养以及校企合作案例培养等五个方面对培养途径进行了分析,以寻求与专业相结合的创新培养途径,为学界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当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全国高校都将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分析化学"的教学,更需要紧跟步伐,不断深化改革。论文分析了目前本校化学类基础课"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实践教学等出发提出几点建议,初步探讨了在"分析化学"课程中融入"双创"教育的改革措施,以促进化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实现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教发展和为企业输入人才的有力基础。林业学校化学类专业体系是教学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林业学校特点,基于"互联网+"竞赛模式,将化学类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相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以适应21世纪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广州化工》2021,49(3)
为了适应新时代、新技术、新工业的发展要求,推进我市制药行业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提高药学后备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探索,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推手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包括设置开放性实验项目、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和组建大学生科研团队。本文为药学类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探究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以大连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为调研对象,针对创新创业动因、需求、方式、途径、困难、因素、机制、政策等发放问卷进行调查,依托调查及实践活动结果,分析了工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培养过程的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为范围,从理论教学环节、创新创业环节、工程实践环节和教师、学生、企业、政策、校友等多角度出发,全方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国家当前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探索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校内专任与校外兼职教师相结合、传统教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分子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4+4+6"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4+4+6分别代指"四项"育人目标、"四层"递进培养路径、"六维"创新创业人才立体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20.
"双创"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2014年由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的。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应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及实践教学脱节等问题,通过整合现有学生创新实践资源,丰富创新教育内涵,从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代陶艺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教学目标、开发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应了解现代陶艺文化,学习其思考方式的创作精髓,建立重过程的多元评价体系。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