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大锐  宋海生  朱亚超  杨红 《广州化工》2011,39(7):46-47,59
以二苯基吡啶(ppy)和2,2'-联吡啶-4,4'-二羧酸(H2dcppy)为配体,与水合三氯化铱(IrCl3·3H2O)配位,我们合成了一种结构新颖的具有橙红色磷光发射的金属铱配合物Ir(PPY)2(H2dcppy)PF6,其结构通过FT-IR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得到了确认.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明,该配合物具有明显...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配位聚合物{[Ni(pydc)(H_2O)_3]·2H_2O}_n(H_2pydc=吡啶-2,5-二羧酸)。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该配合物中配体pydc~(2-)的一个羧基以双齿桥连方式与两个相邻的Ni(Ⅱ)离子配位,另一个羧基未参与配位。配合物分子为1D链状结构,链状结构的分子通过氢键连接成3D网络结构。对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缓慢蒸发溶剂的方法,在去离子水中合成了单核Mn(Ⅱ)配合物[Mn(phen)2(H2O)2]·(H2O)6·SO4(phen=1,10-邻菲罗啉)。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和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确定了其结构和组成。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该配合物的中心离子为Mn(Ⅱ),中心离子与两个1,10-邻菲罗啉和两个水分子配位,在晶胞中还有六个未配位的水分子和一个自由的硫酸根离子。配合物中存在多种结构的氢键,包括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制备氧化锌(ZnO)纳米线的配位反应法.以氨水为配位剂、氨水与可溶性的锌盐反应配制的锌氨配合物溶液为前驱液,在多孔阳极氧化铝(porous anodic alumina,PAA)模板中沉积了ZnO纳米线.研究了ZnO纳米线的生长机理和配位反应条件.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PAA/...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甲基苯并咪唑-5-羧酸(Hmbimc)、己二酸(H2hex)、硝酸镉为原料,以水为溶剂,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新型镉配合物[Cd_2(mbimc)_2(hex)]·2H_2O。该配合物的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仪、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仪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配合物为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是一例具有二维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木犀草素的生物活性将其制成锌(Ⅱ)配合物,采用了紫外、红外、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1H谱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定了该配合物的稳定常数。抗氧化性试验采用了DPPH·法和水杨酸法分别测定了木犀草素-锌(Ⅱ)配合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的5OH~4C=O和一个锌离子发生配位形成木犀草素-锌(Ⅱ)配合物;该配合物比较稳定,稳定常数为:βn=4.03×10^7;木犀草素锌(Ⅱ)配合物能有效清除DPPH·和·OH自由基,其清除能力均强于木犀草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略高于Vc,对·O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与Vc相接近,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9.37%和85.10%,说明木犀草素-锌(Ⅱ)配合物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7.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出一种未见报道的新型席夫碱试剂(HL):1-苯基-3-甲基4-萘乙酰基-吡唑啉酮-5(PMNAP)缩2-氨基苯并噻唑及其4种过渡金属配合物.由元素分析、化学方法、质谱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为ML·H2O[M=Cu2+、Pb2+、Ni2+、Zn2+],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做了初步的抑菌活性实验.表征结果显示:配体在测试条件下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1分子吡唑啉酮环羟基和1分子H2O上的两个0原子以及亚胺基和苯并噻唑环上的两个N原子与过渡金属中心离子成键,配合物的配位数为4;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比配体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酰化反应将一种新型杂环化合物2-肼基-5-甲基-10bH-1,3,4-噻二唑[3,2-c]喹唑啉-6-10b-羧酸化合物(HC)引入到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结构中得到新型DTPA双酰胺杂环配体(DTPA-HC),再与Gd3+,Mn2+以及Fe3+配位得到相应的功能配合物作为潜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其结构通过FTIR、元素分析、TG进行表征。配合物的纵向弛豫率(longitudinal relaxivity,r1)结果表明,Gd基配合物的r1〔13.20 L/(mmol.s)〕和Mn基配合物的r1〔12.11 L/(mmol.s)〕远远大于商业化医用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Gd-DTPA〔r1=3.620 L/(mmol.s)〕。通过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测定了各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参数,结果得到Gd基配合物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Ka(1.171×106)大于Mn基(2.913×105)和Fe基(4.042×104)配合物与BSA的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9.
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3种基于1-苯基-3-甲基-4-萘乙酰基-5-吡唑啉酮(PMNAP)缩胺类新型席夫碱及其铜配合物。由元素分析、络合滴定法、质谱和摩尔电导值推测出配合物的组成为CuL2[L=L1,L2,L3],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3种新配体均以酮式和烯醇式结构共存,配位时酮式可能转化为烯醇式结构按去质子的方式以烯醇负离子的O和亚胺基上的N与铜中心离子配位,配合物的配位数均为4。  相似文献   

10.
唐立功  仲军实 《化学世界》1991,(11):491-493
钆的配合物在微电子、彩色显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本文合成了一组钆的藻酸配合物,并运用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配位特性。试验向医疗界推荐一种新的核磁共振成象反差剂。  相似文献   

11.
潘凤  张玉祥  张春林 《应用化工》2014,(9):1667-1670
以3-甲基-1-(2-氟苯基)咪唑和3-甲基-1-(4-氟苯基)咪唑作为第一配体,2-甲酸吡啶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以铱(III)为内核的两种有机电致磷光材料(o-fpmi)2Ir(pic)(o-fpmi=3-甲基-1-(2-氟苯基)咪唑,pic=2-甲酸吡啶)和(fpmi)2Ir(pic)(fpmi=3-甲基-1-(4-氟苯基)咪唑)。通过核磁1H NMR和液相质谱LC-MS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确认,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测定其光电物理性能,热重分析测定铱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fpmi)2Ir(pic)和(o-fpmi)2Ir(pic)的紫外吸收峰值为231,270,300,360 nm和237,281,315,370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502 nm和508 nm,主要来源于三重态3MLCT的辐射跃迁,热分解温度为300℃,是一类热稳定性好的蓝绿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环金属铱(Ⅲ)配合物fac-Ir(ppy)3,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同时对其光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c-lr(ppy)3在甲苯溶液中的发光波长为512 nm和544 nm,量子产率约为0.4±0.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fac-lr(ppy)3进行了构型尤化,在此基础上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其电f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实验数据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A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具有荧光发射性质,以280nm激发BSA,在341nm处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在加入CTAB后,发现CTAB—BSA强荧光峰的位置蓝移,且荧光强度随着CTAB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弱,说明CTAB对BSA有荧光猝灭现象,猝灭以静态猝灭为主,由Stern—Volmer方程求得CTAB表观猝灭常数Kq=1.469×10^13L·mol^-1·s^-1。得到了CTAB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的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利用已有的计算方法,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结果更合理。通过与常见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所建立的方法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高纯铝片在草酸溶液中经直流2次阳极氧化,得到多孔氧化铝(AAO)模板。通过扩孔、缩孔和脱模实现对模板的性能优化。通过交流沉积的方法,在AAO模板内自组装Fe磁性纳米线,形成Fe纳米点阵。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图像分析表明,纳米线粗细均匀,长径比约为100。单根Fe纳米线的TEM衍射花样表明其具有单晶结构。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纳米线的宏观磁性测量可知Fe纳米线的易磁化方向均沿线长轴方向,Fe的退磁场计算表明阵列中纳米线之间存在着磁相互作用减小了退磁场的作用。Fe纳米线阵列的Mossbauer谱表现出超顺磁性,可能是来源于组成纳米线的小晶粒的超顺磁性。  相似文献   

15.
两个含有载流子β-二酮配体的新型铱配合物被成功合成。分别为Ir(L)2(acac-Ox)和Ir(L)2(acac-Cz)。其中L=3-(2-吡啶)香豆素环金属铱配合物,acac-Ox=3-(4-(5-(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苄基)-戊二酮,acac-Cz=3-((4-(9-咔唑-)苯基)甲基)戊烷-2,4-戊二酮,并且通过了核磁,紫外等数据分析。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采用紫外-可见,光致发光光谱分析研究。配合物acac-Cz做成的器件,在9%的参杂浓度下器件的发光效率效果最佳。配合物acac-Ox当参杂浓度为6%时,器件的发光效率最佳。通过对器件发光性能的比较,acac-Cz通过引入咔唑空穴传输基团提高了器件的性能。它们都是很好的绿光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6.
韩洪星 《广州化工》2012,40(11):111-113
以吡啶-2,6-二甲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β-二酮配体4-(2-乙酰基-3-氧代丁基)吡啶-2,6-二甲酸甲酯(L),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得以确定。同时制备了该配体与稀土离子Eu(Ⅲ)和Tb(Ⅲ)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结构,用荧光光谱研究分析了配合物Eu(L)3.2H2O和Tb(L)3.3H2O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稀土离子钐中掺入钇,以水杨酸、邻菲咯啉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的新的三元有机配合物,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并从中探讨了荧光性能随掺杂离子Y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稀土离子Y的掺入能改变Sm的红光发光强度,在70%含量时达到最佳。Sm-Y系列有机配合物的特征发射峰位于565、600和650nm处,与植物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吸收红光波段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合成了1,1′-二(丙酸甲酯)-2,2′-联咪唑和1,1′-二(丙酸乙酯)-2,2′-联咪唑两个配体,并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在常温条件下合成了配体与铜的配合物。通过IR、UV、EA表征,推测其形成了1:1的配合物。铜配位后使两种配体发生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2-甲基-8-(2-吡啶基)苯并呋喃[2,3-B]吡啶辅助配体进行修饰,在吡啶的4号位引入吸电子基团苯基,并对其进行全氘代,同时对5-甲基-2-对甲苯基吡啶主配体的两个甲基进行全氘代,分别合成了两种铱磷光配合物Ⅳ和Ⅳ-d20,采用元素分析、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确认。利用UV-Vis 光谱、荧光发射光谱(PL)和循环伏安法对其光物理性质及能级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铱配合物的Ⅳ和Ⅳ-d20光致发光光谱发射波长分别为546.85nm和548nm;它们的HOMO和LUMO能级分别为-5.237ev和-2.645ev、-5.082ev和-2.50ev,都是潜在的黄绿色磷光材料。以铱配合物Ⅳ和Ⅳ-d20为客体,制备了结构为ITO/HT:NDP-9(100nm,2%)/HT(130nm)/EB(10nm)/GH:化合物Ⅳ或Ⅳ-d20(40nm,5%)/HB(10nm)/ ET:Liq(35nm,50%)/Liq(10nm)/Al(150nm)的OLED器件,并研究了它们的器件性能。结果表明:铱配合物Ⅳ-d20表现出更优异的器件性能。电流密度为20mA/cm2,铱配合物Ⅳ-d20的器件发射波长为552nm,CIE 坐标为 (0.422,0.569),电流效率为 87.00cd/A,外量子效率(EQE)高达23.82%。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镨(Pr)粉末和三氯化硼(BCl3)分别为镨源和硼源前驱体,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大量的PrB6纳米线。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了PrB6纳米线的形貌,成份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场发射研究结果表明:PrB6纳米线具有优良的场发射性能,电场强度为13.7 eV.μm-1时,有效场发射电流约为2.98×104 A.cm-2,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冷阴极发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