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制备了双生表面活性剂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钠盐/醇/正辛烷/水微乳液体系,绘制了其拟三元相图,探讨了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及0.1mol/LKCl、NaOH、HCl溶液对微乳区域的影响,利用电导率分析了微乳液的结构类型。结果表明:以α-磺基硬脂酸聚乙二醇双酯钠盐作为乳化剂,可以制备稳定的微乳液。在中等链长范围内,作为助表面活性剂的醇类,链长的比链短的醇具有更好的助活作用。电解质溶液一般使微乳区域缩小,以电解质溶液或纯水为分散介质的微乳液的电导率变化趋势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研究由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微乳液在制备以SnCl2为包覆物的浅色复合导电填料粒子方面的应用。研究了如何制备稳定的微乳液体系,以及在稳定的微乳体系中芯核物质与包覆物如何以较好的配比和制备过程制备导电粒子。结果表明: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表面活性剂、中等直链烷基醇为助表面活剂、环烷烃为有机溶剂的微乳液体系最为稳定;用该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制备以云母粉为芯核物质、以氯化亚锡为包覆物、双氧水为氧化剂、氨水为沉淀剂的复合导电粒子,其导电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油茶籽油为油相、烟酰胺溶液为水相,制备油茶籽油-烟酰胺微乳。利用伪三元相图法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研究微乳液的相行为、粒径,测定微乳液的防晒能力和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微乳液的最佳配方为复配表面活性剂司盘80与吐温80质量比为4∶1,聚乙二醇-400为助表面活性剂,复配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1∶1,油茶籽油与混合表面活性剂质量比为6∶4。制备的油茶籽油-烟酰胺微乳中,烟酰胺溶液占微乳液总质量的8.34%。微乳液粒径为80 nm左右。在290~400 nm的紫外吸收峰数量多于油茶籽油,证明其防紫外线能力强于油茶籽油。微乳液对DPPH·、·OH、ABTS~+、O2~-·均有抑制能力,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为后续防晒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TritonX-100/正辛醇/环己烷/水微乳液,并研究了该微乳液系统稳定相行为与制备条件的关系。在稳定的微乳液系统中制备出CaO-P2O5-SiO2系统生物玻璃纳米粒子。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氮气吸附-解吸(BET)技术并结合测量统计法对样品的晶相、形貌、粒度进行表征。研究表明:粒子尺寸与工艺参数σ(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ω(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摩尔比)、γ(水与醇盐的摩尔比)等有关。在σ为1.2,ω为6,7为8条件下可制得平均粒径为25nm的球形无定形态生物玻璃粒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实现农药的低毒高效,以聚合物胶乳粒子替代表面活性剂研制多菌灵(MBC)水悬浮剂.[方法]合成聚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树脂(PVC-co-ACM)水性胶乳,根据Pickering乳液稳定机理,以PVC-co-ACM胶乳粒子为稳定剂,制备系列MBC水悬浮剂.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PVC-co-ACM胶乳...  相似文献   

6.
选用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AOT)和辛酸(OA)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柴油微乳液。体系中加入的混合表面活性剂总浓度为0.22mol/L。通过绘制R0-T相变图、研究微乳液体系在不同温度、不同乳化剂配比及不同水与甲醇比例时的相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AOT和OA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柴油微乳液W/O单相区域的面积最大。当温度为30℃,R0值小于22.5时,得到澄清透明的柴油微乳液。对于含有甲醇的体系,当水与甲醇体积比为2∶1时,相图中单相区域的面积最大。R0值小于15.1时,体系能够达到均匀稳定状态。使用AOT和OA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制备澄清透明的柴油微乳液,样品放置64d后未出现分层现象,且仍为澄清透明乳液。  相似文献   

7.
WinsorⅢ双连续型石蜡微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制备WinsorⅢ双连续型石蜡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溶液配方进行了双指标最优化搜索,得到最佳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配方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碳酸钠5%+正戊醇7%+水87.8%。用该表面活性剂溶液与石蜡可制备高度稳定的透明双连续型微乳液。  相似文献   

8.
期刊文献     
<正>抗菌性植物精油的复配及其微乳液的制备郭锦棠,余前峰,黄艳翠,郁培云,张瑾摘要:针对单一植物源杀菌剂存在高成本、低抗菌性且抗菌谱较窄及植物精油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抗菌复方精油微乳液。采用协同指数法确定精油的最佳复配组合,并利用相转化法制备其微乳液,通过分析拟三元相图中微乳液区域的大小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及油相含量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以丁香油-肉桂油-大蒜油复配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筛选微乳剂配方的方法。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是微乳剂制备中的关键因素,选择亲油基与农药结构相似的表面活性剂制备微乳剂样品,检测样品的透明温度区域,筛选出合格的单一或复配表面活性剂,并进一步筛选出质量稳定的微乳剂配方。通过对10%氰氟草酯微乳剂配方的筛选,验证该微乳剂配方筛选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乳化技术制备了透明的甜橙微乳化香精。对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在微乳化香精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对透明微乳化香精的影响,确定了该微乳体系所能增溶的香精含量,并对制备的透明微乳化香精进行了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当采用吐温-80与十聚甘油单油酸酯、蔗糖酯-11为复配表面活性剂,丙二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香基质量分数为24%时能够制备透明、稳定的微乳化香精,其平均粒径为14.6 nm,加入水中时具有很高的透明度,适用于透明饮料的加香应用。所制备的透明微乳化香精具有良好的低温、高温稳定性,该甜橙微乳化香精生产设备投资小、工艺简单,便于扩大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柴油微乳液研制及影响因素的考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制备W/O柴油微乳液,并以油、水、表面活性剂 助表面活性剂为三组分做出相图。通过微乳液相区面积考察不同因素对制备柴油微乳液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不同的助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与表面活性剂的比(m(C)∶m(T))。并用不同浓度的碱液代替水相,考察碱液对柴油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0.667,m(C)∶m(T)=0.3,助剂为正丁醇,碱液质量分数为0.1%。利用HLB值理论和界面膜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微乳液定义是Danielsson和Lindman[1]共同给出的:"微乳液是水、油和两亲分子组成的,各向同性热力学稳定的溶液体系".微乳液是由互不相溶的液体组成的多相分散体系,是一种外观为半透明至透明、热力学稳定且各向同性的油水混合系统,一般由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共同起到稳定作用.微乳与传统的乳状液在成分和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存在着本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功能性表面活性剂,并将其应用于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的制备。实验表明,所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均可与常规表面活性剂在一定复配条件下得到稳定的微乳液体系,且在这种新型乳化体系下所得部分聚合物的固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优于常规乳化体系下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14.
W/O微乳液技术与纳米粒子的控制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W/O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以及用W/O微乳液法合成纳米粒子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制备条件如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比值,反应物、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以及焙烧条件对纳米粒子特征的影响。指出应该加强对纳米粒子生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加强微乳液法与其它纳米粒子制备技术的耦合研究,并注意改善非极性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回收率以降低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以AS/C12-4-C12.2Br/ROH/己烷/盐水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表面活性剂配比,表面活性剂用量,醇的种类,醇度,盐度等对系统相态的影响,结果显示:AS/C12-4-C12.2Br复配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以AS/C12-4-C12.2Br复配物为表面活性剂所制备的中相微乳液的最佳体积比用单一表面活性剂形成中相微乳液体积大,形成中相微乳液的较佳条件是:以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w(AS)∶w(C12-4-C12.2Br)复配比为10∶1,c(NaCl)=14%∶c(ROH)=4%,中相微乳液的体积达到3.3 mL。  相似文献   

16.
张强强  王煊军 《化学工程》2013,(3):16-19,24
复配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甲醇微乳柴油,通过分析测定不同配方比例下微乳液粒度与运动黏度并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不同实验条件对微乳液运动黏度的作用等方法,研究甲醇微乳柴油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不同复配比例的条件下,平均粒径31.86—53.91 nm,分布集中对称,黏度指数较小;以叔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时制备的微乳液平均粒径22.57 nm,随着助表面活性剂用量的不断增加,微乳液粒径分布逐渐集中,平均粒径下降,黏度指数减小,稳定性增强;对甲醇微乳柴油的稳定性影响程度依次为甲醇质量分数>温度>搅拌时间>助表面活性剂用量>搅拌速度。  相似文献   

17.
醇醚糖苷在农药微乳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醇醚糖苷(AEG)是一种新型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在农药制剂中尚少有应用。研制含醇醚糖苷的啶虫脒微乳液,并将其与常规的乳油制剂做润湿力、动态接触角和药液沉积量对比试验,考察醇醚糖苷在农药制剂中应用的实际效果及可行性。[结果]通过溶剂、表面活性剂复配的筛选及拟三元相图的绘制,确定了以醇醚糖苷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作乳化剂,制备了3%和5%啶虫脒微乳液。与常规的乳油制剂相比,用醇醚糖苷制备的微乳液表面活性剂用量低,润湿性和药液沉积量优于同类乳油产品。[结论]醇醚糖苷性能优越,可作为农药乳化剂和增效剂使用。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多种表面活性剂构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对于水及盐溶液的载量,找到了一种具有较高氯化铁溶液载量的反相微乳液体系Egepalco-520/环己烷(或石油醚PE)/H2O.利用该体系制备纳米氧化铁的粒径与形态和盐溶液的浓度、加入量及表面活性剂/油的比有关.在表面活性剂/油比较高时,可以制备出粒径小于10 nm的氧化铁,但所制备的氧化体的结晶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对制备稳定的微乳液体系过程的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利用微乳液技术制备复合导电粒子的过程中,微乳液的稳定性是关键。所以在制备稳定的微乳液体系过程中应注意几点问题:首先要明确微乳液是热力学的稳定体系,是一个自发过程,不需要额外补充能量;其次是正确地选择乳化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再者要掌握正确地制备方法。判断是否是稳定的微乳液体系就要看该乳液在静置的情况下不分层、透明或半透明的液体。本文主要讨论W/O型的微乳液体系。  相似文献   

20.
王军正  熊德元  刘雄民  莫炳荣  陈琼霞 《应用化工》2011,(9):1522-1524,1528
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正丁醇/正庚烷/水(或氯化镁与硝酸铝混合水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四组分形成稳定微乳液的条件。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温度、pH值、盐浓度对该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及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ωo)对水核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m(SDS)∶m(正丁醇)=4∶6时,反相微乳液最稳定,对温度变化不敏感,pH值为7~13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随着镁铝混合盐溶液浓度的增加,反相微乳区域急剧缩小,水核粒径随着ωo增大而增大,在稳定微乳液区域内制备了分布较均匀,尺寸范围30~70 nm的粒状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