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北京工商大学材料与机械工程学院为例,全面阐述了本校对全日制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导师制度和评价体系等多个层面进行的探索式改革和取得的成果。该学科形成了一套依托行业、服务行业的独具本校特色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其它学科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探讨了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在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培养模式的建设、制度建设、日常管理、双方权责的完善等方面着手,阐述了矿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基地培养的有效机制,为更好实现适应社会高层次人才发展的需要提供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是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重点战略之一。本文以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专业开展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在确定了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培养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并对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李辰  熊壮  吴盼盼 《广州化工》2022,(9):232-234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院校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校企双方深度融合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五邑大学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围绕如何重构课程体系,如何培养本校优质生源,如何加强校内校外双导师工程实践指导,如何结合企业需求进行学位论文选题,如何凝练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地方院校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质量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应用性和专门性的工程人才。本文以济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论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实践表明,该体系对材料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定向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职业能力,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目标。针对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太原理工大学省部共建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对煤化工专业学位研究生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理念、模式、平台、导师队伍以及培养过程管理与评价等方面入手,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以产学研用为支撑的多维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期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背景下,对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实践能力成为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济南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充分利用本学科在本校的专业优势,围绕课程内容设置、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双导师制度、学位论文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以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培养模式,为社会探索并输出适应材料工程领域需求的高质量、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针对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我院实际提出了从本科卓越工程师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一体化的4+2培养模式。按照这种模式,我们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指导教师、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新工科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齐齐哈尔大学材料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在培养方案、导师队伍、论文选题、理论学习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体系,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实践性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本校现阶段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发展和完善相对开放的实验体系以及提高指导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探讨了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张,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议题,建立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也成为促进高校育人模式变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以郑州大学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煤气化公司共建实践基地为例,介绍了实践基地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的一些措施。其中的一些做法可为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及案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罗飞  朱辉  刘鑫  陆军建  万梅秀 《广州化工》2014,(18):231-233
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统教学体系存在不少弊端。本文根据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教学思路转变、教学内容优化、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考核机制的改革与创新等几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在《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胡永刚  王宏青  聂长明 《广州化工》2014,(8):229-230,236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为例,指出了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不足。针对节能环保及产业转型对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变革当前培养模式:通过多元化培养方案,完善教材体系,强化专业选修课的教学,实现学生的层次化个性发展;通过科技孵化平台/实验教学平台/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满足实习、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产业转型背景下的多元化高级技术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实习、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欧阳英 《广州化工》2010,38(7):259-260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我院利用校企合作的办学资源,探索出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三个相结合"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强化学生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极大地改善就业质量,实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训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景模拟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食品检测专业实训课程中的实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它不仅整合了食品检测专业单个项目实验实训知识和技能,而且融合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丁烽 《广州化工》2014,(21):231-232
发酵工程的研究生教育承担着培养在生物工程领域进行高质量地生产、科研活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在发酵工程专业研究生教学中,针对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脱节问题,本文提出了课题组内的研究生教学。通过组会讨论、实验技术培训、实践训练、学术报告、日常联系沟通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晖  周康群  周遗品 《广东化工》2014,(10):173-174
结合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探索与研究;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途径等进行了阐述,将4个实践环节有机的组合起来,构建一个环境工程专业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彭琦 《广州化工》2012,40(21):191-192
聚合物流变学是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针对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本文提出选择与学生程度相宜的教材;结合培养目标优化调整教学内容,做到主次分明;增加与流变相关的实验以促进教学;精心编选习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单一的闭卷考试为综合评价模式,更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任丽  杨永芳  王小梅  张旭 《广州化工》2010,38(7):229-230
以《材料化学》、《复合材料》、《材料现代分析技术》和《材料导论》等专业课为载体,结合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科研优势和资源,探索启发式、参与式和专题讨论课等多种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专业课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综合与创新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在理论课教学上注重思维训练,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注重课程之间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协同作用。鼓励学生开拓思路,鼓励创新,配合教师完成每个教学环节,由此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有效地提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巫杨  岳梅 《广州化工》2014,(17):215-216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是了解学习国外先进环保理念及技术经验,开展国际化环保合作的重要语言基础,该课程对于现代化环境工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改进专业英语教学,促进学生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