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氧化铜矿作为铜冶炼的重要原料,其高效选别一直受到业内学者的关注.随着硫化铜矿资源逐渐枯竭,氧化铜矿的开发利用则变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氧化铜矿物回收方法有直接浮选法、硫化浮选法、选冶联合等方法,然而,采用这些方法回收不同类型氧化铜矿物暴露出的捕收剂捕收能力不强、硫化效率不高、硫化机理不统一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氧化铜矿浮选的发展.近年来,随着新药剂研发、表面测试技术以及量子化学计算等的快速发展,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创新了多种有效的氧化铜矿浮选新方法及新理论,如孔雀石的层间硫化理论打破了硫化反应的传统认知,将硫化过程由界面拓展至矿物内部,认为S2-可深入到孔雀石体相形成Cu—S—Cu的吸附构型,使孔雀石结构更加稳定;硅孔雀石共轭活化理论通过溶液中添加的磷酸铵和硫化钠发生水解反应,构建的多组共轭酸碱对起到的缓冲作用为硅孔雀石表面硫化铜晶体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了硅孔雀石的浮选回收.新方法及新理论的出现对完善现有氧化铜矿浮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近些年氧化铜矿浮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着重论述了氧化铜矿基础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张覃 《贵州工学院学报》1995,24(3):61-64,79
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直接浮选及硫化浮选中,硫酸铵均可成功地用作孔雀石浮选的活化剂。从浮选溶液化学角度研究了铵盐在氧化铜矿浮选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是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流程和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将微波这一新技术应用在选矿领域,对进入浮选机的难选氧化铜矿预先进行微波幅照硫化,再进行常规铜矿浮选,探索新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当用硫化钠作为硫化剂时,在微波辐照硫化时间较短时,对铜精矿的品位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东川汤丹难选氧化铜矿微波辐照——常规浮选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是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流程和现有设备的基础上,将微波这一新技术应用在选矿领域,对进入浮选机的难选氧化铜矿预先进行微波幅照硫化,再进行常规铜矿浮选,探索新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当用硫化钠作为硫化剂时,在微波辐照硫化时间较短时,对铜精矿的品位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当前氧化铜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还介绍了氧化锕矿浮捕收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脂肪酸增效剂在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脂肪酸增效剂种类、结构以及脂肪酸增效剂在浮选中的作用机理,着重介绍增效剂在浮选中(主要是萤石矿、磷矿)的应用是强化非硫化矿浮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某地天然单体氧化铜矿的硫化反应。硫化后的矿料用电镜、X射线能谱和化学物相分析鉴定了硫化物的形态及矿物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在300~350℃进行硫化可获得最优效果,各种矿物的硫化率分别为:硅孔雀石(纯):98.8%、兰铜矿:91.10%、黑铜矿:93%。各单体氧化铜矿物的硫化速率的相对大小经测定为: VCuO>VCuCO_3Cu(OH)_2>VCuSiO_3·2H_2O(300~350℃)在恒温下,反应速度的限制环节系硫蒸气通过已形成的硫化铜膜层的内扩散。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氧化铜矿的特点及可浮性,介绍了氧化铜矿的各种选别方法.述及氧化铜矿浮选的一些重要理论研究,并探讨了氧化铜矿浮选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从会理锌矿含铜的铅锌硫化矿中分选铜,对会理锌矿含铜的铅锌硫化矿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和选矿工艺研究.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会理锌矿含铜的铅锌硫化矿中铜矿物以黄铜矿、银黝铜矿-砷黝铜矿、硫锑铜银矿、车轮矿等矿物形式存在,并以黄铜矿为主,其次为银黝铜矿-砷黝铜矿系列矿物.铜矿物嵌布特征复杂,与闪锌矿互相包裹及呈固溶体分离结构较为普遍.铜矿物嵌布粒级较均匀,多集中于+0.08mm以上粒级中,铜矿物单体解离度相对较好.基于会理锌矿舍铜铅锌硫化矿的矿石特性,采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再浮锌”浮选工艺,在原矿含铜0.94%、铅0.92%、锌10.60%的情况下,可获得含铜17.76%、铅4.35%、锌12.87%,铜回收率62.89%的铜精矿,含铜2.99%、铅54.52%、锌10.48%,铅回收率50.34%的铅精矿,含铜0.75%、铅1.20%、锌55.86%,锌回收率88.56%的锌精矿,银在铜、铅、锌精矿中的回收率分别为50.93%、2.32%、29.51%,实现了从会理锌矿含铜铅锌硫化矿中分选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提高大厂铟锌精矿产品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矿石属锡石多金属硫化矿类型,铁门锌矿与多种硫化矿紧密共生,浮选分离十分困难.试验采取在粗房条件下浮选硫化矿、硫化矿混合精矿再磨浮选铅锑、浮铅尾矿氧化浮锌的工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铁氧化物硫化后的自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储油罐内壁铁锈和干燥H2S气体的反应,考察了水浴温度、硫化时间、空气流速及水分对铁氧化物硫化后产物的自燃性的影响,通过硫化产物在氧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考察硫化产物的自然氧化倾向。结果表明,干燥的H2S气体能和铁的氧化物发生硫化反应,硫化产物有较高的氧化自燃性,水浴温度高,硫化反应时间长,氧化时空气流速快以及水分的存在能明显加大自燃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Na_2SO_3在铅活化的闪锌矿纯矿物及铅——锌硫化矿混合矿浮选中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Na_2SO_3能完全抑制铅活化的闪锌矿,很好地分离铅-锌混合矿。根据Na_2SO_3溶液中Pb~(2+)的反应行为,通过热力学分析,提出抑制作用的主要机理是Na_2SO_3通过对Pb~(2+)的沉淀和络合起到防活/去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系统地论述了多糖(即淀粉、糊精、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在硫化矿浮选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多糖在硫化矿表面的作用有氢键作用和化学作用.通过糊精在冰铜、黄铜矿和方铅矿表面吸附和浮选试验发现,糊精主要与硫化矿表面金属羟基化合物发生化学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入KEX和糊精,成功地实现了黄铜矿从方铅矿中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选冶联合工艺对含铜1.53%、氧化率47.06%、结合率21.57%的高结合率氧化铜矿进行回收.原矿的砂光片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大部分铜矿物嵌布粒度极细,多呈星点状和不均匀浸染状分布,与硅、钙、镁、铝等脉石共生严重,导致浮游性较差.针对该矿石的特点,研究了工艺参数及流程结构对指标的影响,确定了“三次粗选—粗精矿再磨—三次精选”的硫化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含铜品位为23.43%、回收率为53.72%的铜精矿.对尾矿的形貌及矿物组成表征发现:铜矿物呈细粒浸染状或被硅酸盐矿物包裹,导致这部分铜损失在尾矿中.在最佳的酸浸工艺条件下,对浮选尾矿进行酸浸试验,获得了相对原矿的浸出率为33.21%的试验指标;铜综合回收率为86.93%.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高温条件下硫化氢的硫化腐蚀状况及腐蚀产物的自然氧化倾向性。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鉴定了硫化产物组成。对硫化产物进行了氧化反应,分析了不同铁的氧化物、硫化温度和环境温度对产物自然氧化倾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硫化氢腐蚀的产物主要是FeS,还有部分其他类型的硫铁化合物。H2S高温腐蚀产物自然氧化倾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Fe2O3,Fe3O4,Fe(OH)3;在硫化温度高于300℃和环境温度高于75℃时,硫化腐蚀产物的自然氧化倾向性较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可浮性相近、精矿互含的选矿难题,为获得合格的铅精矿和铜精矿产品,对临沧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混合浮选得到的铜铅混合精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混合精矿中铜品位9.86%,铅品位31.26%,主要研究了亚硫酸+硫化钠+淀粉组成的组合抑制剂对铅的抑制作用,对三种药剂的配比及组合药剂的用量进行试验.最终,通过闭路流程得到铜精矿铜品位20.41%、回收率77.09%,铅精矿铅品位48.68%、回收率97.73%的,实现了铜铅的有效分离.  相似文献   

17.
采用湿法冶金同浮选工艺联合,酸浸—萃取—电积—渣浮选联合工艺综合回收氧化铜矿中的有价元素:酸浸浸出矿物中的氧化铜,通过萃取、电积工艺生产电积铜,浸出渣浮选,回收渣中的残余铜矿物及有价金属金、银,提高氧化矿综合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宁夏广武山铜矿矿化特征分析成矿原因,试图找出成矿规律.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含矿地层区域铜矿化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原生黄铜矿型铜矿的原生沉积和次生富集的发生与褪色带关系密切,形成似层状矿体.退色带中铜矿化是氧化-还原过渡带环境的产物,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广武山地区寻找铜矿应注意研究相对应的有利地质成矿部位,可望有新的发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分析了某钨矿集中精选厂精选过程中从抬浮硫化矿中综合回收得出的钼精矿质量不高的原因,及对提高钼精矿质量所采取的一些措施进行了总结,最后介绍了两组硫化钠的取代药方,并提出了选用钼分选剂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氧化锌矿浮选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氧化锌矿的可浮性及主要处理方法,分析了氧化锌矿泥的处理及氧化锌浮选中一些主要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