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钻爆法施工隧道塌方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塌方是钻爆法隧道施工中常见事故,为有效预防塌方事故的发生,运用风险分析理论对隧道塌方风险进行研究.方法以收集的103例隧道塌方案例为背景,对塌方风险因素进行辨识和统计分析,并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重要度.风险分析中用事件树方法估计事故可能性;用层次分析法估计事故可能损失,并给出事故损失等级划分标准;综合事故发生可能性和可能损失运用风险矩阵法进行塌方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分析表明不良地质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内在因素,人为因素是重要诱因,通过控制地质勘察、施工工序、施工中地质观察等因素可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结论给出了完整的隧道塌方风险分析流程,可为隧道建设中塌方风险评价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隧道施工穿越冲沟段塌方风险的预测模型,统计分析了200例隧道塌方事故,总结出影响隧道塌方的11大风险因素,将各因素归纳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设计施工等三大指标,并对其进行分解,建立山岭隧道的塌方风险评价体系,利用突变理论对隧道塌方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应用该模型对某隧道施工穿越冲沟地段进行塌方风险预测,结果能较好反映该工程实际情况,研究成果能够为类似隧道工程塌方风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岩溶强发育地区隧道信息化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涌泥、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高风险,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本文在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综合预警预报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结合”原则,利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开挖前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预报,利用监控量测技术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因大变形而导致的地质灾害事故进行预警,以高风险特长岩溶隧道为例,将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相结合对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如大型塌方、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进行了成功的预报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所采用的灾害预报技术手段和所提出的预警机制及方法及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隧道信息化施工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岩溶强发育地区隧道信息化施工过程中,存在涌水涌泥、塌方等地质灾害的高风险,给施工安全带来了重大灾难和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本文在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综合预警预报方法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三结合”原则,利用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对隧道开挖前的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预报,利用监控量测技术对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因大变形而导致的地质灾害事故进行预警,以高风险特长岩溶隧道为例,将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相结合对高风险岩溶隧道地质灾害,如大型塌方、涌水涌泥等地质灾害进行了成功的预报预警,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所采用的灾害预报技术手段和所提出的预警机制及方法及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中经常出现塌方及隧道大变形等问题,而合适的施工方法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这些风险。本文以某公路隧道为对象,通过对二台阶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单侧壁导坑法三种施工工法进行数值模拟,经对比分析得到这三种不同施工工法下围岩的变形规律、应力特性以及此三种工法的不同适应情况;并结合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对比分析,选出最适合该隧道的施工方式,以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进度,为软弱围岩下修建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隧道工程具有工程地质条件差、地面建筑结构变形影响敏感、地下管网错综复杂、管理难度大、潜在风险因素多等特点,极易引起塌方、地面沉陷、上部建筑结构开裂乃至倒塌等工程事故,施工风险大,需要进行专业风险评估分析.通过建立城市隧道施工力学模型,设计正交仿真试验方案,计算隧道施工地表沉降值,并采用层次分析理论计算隧道施工各因素水平对风险综合指标的影响权重,在此基础上针对胶州湾隧道接线工程,给出不同工况下隧道施工风险指数值及风险等级.工程实践表明,该风险评估方法对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隧道拱顶塌方事故是近年来隧道施工中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主要事故类型,危害极大,因此必须掌握隧道拱顶塌方发生机理和演化规律、制定科学有效的控制对策,为塌方事故的防治提供依据。基于上限变分法,建立深埋地层中隧道拱顶塌方模型,研究隧道拱顶塌方范围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建立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模型,推导渐进性塌方范围全过程曲线,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据此提出了拱顶塌方事故的安全性控制措施,揭示预控制、过程控制两类措施下拱顶塌方安全性控制机理和承载特性,提出支护措施的围岩荷载确定方法。结果表明:隧道塌方宽度L随着初始粘聚力c0和单轴抗拉强度σt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重度γ和非线性系数m的增大而减小;隧道塌方高度h1随着抗拉强度σt和非线性系数m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初始粘聚力c0和围岩重度γ的增大而减小;基于渐进性塌方过程中围岩物理力学参数逐渐减弱的特性,建立了考虑围岩粘聚力和抗拉强度衰减的隧道拱顶渐进性塌方模型;根据控制机理和目标,将拱顶塌方控制措施分为预控制措施和过程控制措施;围岩的形变荷载和总荷载随着塌方荷载的增大而增大。相关研究成果将为隧道拱顶塌方的预测及安全性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结合布陇箐隧道上行线的塌方,通过对塌方原因的分析,针对隧道的地形地质特点,提出了处理坍塌的综合治理方案,采用该方案顺利通过偏压、塌方段隧道,并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以期对今后偏压、塌方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浅埋软岩段塌方变形特征,对隧道地质情况进行有效辨识,结合隧道施工过程围岩监测数据,并依据地质雷达探测结果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开挖阶段,拱底与拱顶位置均出现明显塑性区,伴随掌子面逐渐靠近围岩破碎区域,塑性区范围逐渐扩大并向拱顶右上方及围岩内部转移,破碎区域应力水平较低且位移显著增大,围岩完整性大大降低;不良地质构造是隧道发生塌方大变形的主要原因,降雨和地表水的入渗劣化围岩力学性质加速了隧道灾害的发生。对于隧道五级围岩浅埋段施工,应加强监控量测分析并及时做出预警,对关键部位开展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隧道塌方灾害的防治,对于实现隧道信息化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隧道往往要穿越多个垭口。垭口地区隧道常常埋深较浅,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发育,因此隧道施工中容易发生塌方事故。建设中的十漫高速公路,地处两郧断裂带穿越地区。本文结合其最长的隧道———二道垭隧道施工中的塌方事故,分析了垭口不良地质条件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介绍了治理垭口地段隧道塌方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做好地质超前预报、防止垭口地段隧道塌方的建议。本文工作不仅对该隧道其他垭口处的施工有指导意义,同时也可为其他山区长大隧道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加油站包含的风险因素较多,各类风险因素对系统安全性发挥的作用不同,且测量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加油站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分析,从三维角度对系统整体安全进行详细分析,是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和科学性的有效途径。从加油站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度、社会敏感度维度构建三维分析模型。首先,对加油站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分析,构建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蒸汽云爆炸模型判断事故后果严重程度,对城市区域进行划分和定义,根据加油站周围的环境确定事故社会敏感度。其次,基于层次分析法对三维分析的风险评估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后,计算加油站的风险数值,确定加油站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分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含承重、维护、装饰装修、给水排水、采暖、空调、电气分系统的办公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立了该指标体系各指标定量或定性的评价标准及等级,并建立了相应的模糊评价模型,实现了办公建筑从分系统到整体的模糊量化评价.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本文提出的综合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桥梁施工风险评估研究的具体内容及过去一年的发展动态,并在总结其研究内容、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展后续研究,从桥梁施工风险识别、风险概率与损失估计、风险评价与控制、动态风险评估方面着手,查阅了近期文献,并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评述。研究表明:复合风险识别方法、风险识别数据库系统及可视化不断发展;基于监测数据定量概率校正及社会损失模型构建是风险概率和损失估计的新发展;风险评价的新进展则基于聚类或数据场的风险评价新方法及模型准确度的提升;风险链式传递模型的精细化修正、基于监测数据的动态评估模型是动态风险评估的新方向。最后,对现有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化的问题提出建议,为该方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师教学评价,目前已成为很多高校采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方式。针对大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某高校的学生评教调查表,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处理,建立了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确定了各学生评教指标的权重,并给出了一种学生评教的基于模糊数学的定量分析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实用有效,应用简便,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5.
热惰性指标D是基于谐波分析法的建筑热稳定模型中的关键参数,为揭示热惰性指标对围护结构内热流波动的作用机制,首先基于对周期性非稳态热作用下围护结构传热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求解,给出了热惰性指标与围护结构内温度波衰减及温度波数量的关系式,然后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热惰性指标对围护结构内温度波衰减和延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热惰性指标对剧烈波动层厚度、内表面蓄热系数、多层围护结构的衰减倍数及延迟时间等热稳定性能参数计算的关键影响.研究表明:热惰性指标与围护结构内温度波衰减以及温度波数量存在定量关系式;对于相同形式的围护结构,D越大,衰减倍数及延迟时间越大,围护结构内温度波数量越多,热稳定性能越好;对于不同形式的多层围护结构,D越大,表明延迟时间越长,而衰减倍数的大小还与材料层的排顺有关,外保温比内保温围护结构能获得更大的衰减倍数;利用D=1确定温度剧烈波动层厚度为围护结构蓄热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内表面蓄热系数的计算主要与剧烈波动层内的热工参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城市埋地管线失效主要原因是第三方破坏的问题,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城市埋地管道进行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价。建立了第三方破坏评价指标体系,用"九标度法"建立两两判断矩阵,用"方根法"求出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专家评分法建立模糊评判矩阵,再由模糊评判原理得出埋地管道第三方破坏可能性等级。该方法运用于工程实例,得到埋地管道第三方破坏可能性等级,并提出降低埋地管道第三方破坏的措施。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埋地管道第三方破坏风险评价的结果与实际相符,能够为城市燃气管道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风险评价方法中的缺陷,结合物元可拓法和马尔科夫链法,从风险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边坡风险评价模型,构建风险矩阵完成从定性到定量的集成评价,将现场监测数据纳入到风险评价体系中,动态追踪和预测边坡风险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该方法在充分认识风险的本质和相互联系后,对边坡系统的整体风险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风险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预测结果也更加准确客观,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析电力事故风险,对电力企业管理者规避风险、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尤为重要.传统的风险评估中大多是凭借专家的主观经验来定性分析或者应用概率统计法、指标体系等方法来定量分析,但是,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电力事故风险评估定量指标样本量小、不能完全精确反映总风险的特点.改进的信息扩散模型满足电力事故风险评估的特点,应用此方法对2007-2011年的电力事故风险进行分析,得到各风险水平下的概率和估计值.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提出要重视电力事故安全管理、特别是要提高电力建设事故安全水平的结论,从而为管理者提供风险评估参考依据,并为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指引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公路桥梁风险估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公路桥梁风险估测的精度、效率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响应面法与改进德尔菲法相结合的桥梁风险估测方法.给出了基于响应面法进行桥梁损伤概率计算的流程,利用改进德尔菲法对专家意见进行最优化调整以实现风险损失等级的定量估测.通过对内蒙古一座大型自锚式悬索桥运营期地震损伤风险估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实例应用表明:基于响应面法的桥梁结构损伤概率估测方法既考虑了具体桥梁的受力特性又考虑了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能定量计算结构损伤风险概率;改进德尔菲法克服了传统德尔菲法的不足,在保证专家意见可靠性的同时减少了计算和统计工作量,提高了风险评估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