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乳化剂浓度、水相NaOH浓度、油水比、乳水比、废水PH值、搅拌强度、萃取时间等时间等因素对除酚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萃取剂配方和最佳的工艺条件。用液膜萃取法处理炼油厂含酚废水,萃取时间快,除酚效率高(按近90%),能有效地消除含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乳状液液膜法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以Span-80-煤油作膜相、NaOH溶液为内水相的乳状液膜处理含酚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考察不同因素对乳状液膜法提取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酚1000mg/L的废水,比液膜法处理后,除酚率可以达99%。  相似文献   

3.
煤气化高浓度含酚废水萃取/反萃取脱酚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煤气化高浓度含酚废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研究不同萃取剂浓度、温度、pH值和萃取比(萃取剂与含酚废水的体积比)对萃取脱酚效率的影响,建立了磷酸三丁酯(TBP)-煤油溶液做萃取剂的萃取体系;通过研究NaOH溶液浓度和反萃取比(反萃取剂与含酚废水的体积比)对反萃取回收酚类效果的影响,建立了NaOH反萃取回收酚类的方法体系,并对萃取剂的重复使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萃取脱酚率大于97.0%,反萃取脱酚率达93.4%,总的回收酚率达90.0%,且废水经过萃取反萃取脱酚后出水质量浓度由2259.8mg.L-1降到75mg.L-1以下。实验表明30%TBP-煤油溶液是一种可以长期循环使用的工业萃取剂;30%TBP-煤油溶液和NaOH反萃取体系可以成功的回收煤气化高浓度含酚废水中的酚,从而有效的减轻废水后续处理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分别进行了表面活性剂T154和Span80制备W/O单重乳状液膜的研究。重点考察了表面活性剂体积分数、制乳搅拌速度、油内比、内相NaOH浓度和乳液静置时间对两种表面活性剂制备的乳状液膜破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154和Span80制备的乳状液膜的破损率均随各考察因素的增大而降低或升高(除制乳搅拌速度外),但前者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显著低于后者。实验确定了T154制备乳状液膜的最适宜条件,在此条件下,当乳状液膜静置时间为1、4、8 h时,其破损率分别为2.3%、4.7%和7.8%,显著低于Span80制备的乳状液膜的破损率9.2%、21.9%和48.4%。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4,6-二硝基邻仲丁基苯酚(DNBP)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染问题,通过萃取法对该废水进行预处理.萃取最佳实验条件:利用磷酸三丁酯作为萃取剂,煤油为稀释剂,萃取剂的体积分数为70%,萃取时间为30min,V(废水)∶V(萃取剂)=5∶1,原水不调节pH,直接进行萃取,萃取级数选择两级.在此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0%.同时,NaOH溶液质量分数为20%,V(有机相)∶V(NaOH溶液)=3∶1时,反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用溶剂萃取法对炼油含酚废水脱酚处理。对3种不同含酚废水分别确定各自的最佳工艺条件。磷酸三丁酯(TBP)-柴油为TBP体积10%,萃取比1∶1,pH值与温度没有影响。碳酸二甲酯(DMC)-正己烷为DMC体积50%,萃取比1∶1,pH值与温度没有影响。N503-柴油为N503体积30%,萃取比1∶2,pH值为3~4,温度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磷酸三丁酯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采用有机络合萃取的方法从含有8%左右醋酸的盐酸溶液中分离出醋酸。考察盐酸浓度、萃取时间、萃取剂的体积比例组成、萃取温度、水油相体积比和醋酸浓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5℃,萃取时间为10 min,水油体积相比为1∶1,萃取剂组成(V(磷酸三丁酯)∶V(正辛醇))为7∶3时,萃取效果最佳,相平衡分配系数为1.2。萃取液再生处理后,萃取效果可达到83%。  相似文献   

8.
水解法提取木聚糖工艺条件的正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芯先经酸预处理,用碱液(NaOH溶液)水解法提取木聚糖.为了提高玉米芯水解法获得木聚糖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浸提时间、固液比、碱浓度、浸提温度对木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质量分数6%,固液比1∶21,浸提温度91 ℃,浸提时间94 min.各因素对提取木聚糖影响程度依次为碱质量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固液比.木聚糖最佳提取率为玉米芯原料的20.3%.  相似文献   

9.
乳状液膜脱酚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生产古马隆树脂的含酚废水采用乳状液膜法脱酚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乳状液膜的稳定性和搅拌强度,内相试剂的浓度,油内比,乳水接触时间,温度,酸度及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除酚效率的影响,对酚质量分数为0.06%的废水,经一级处理可净化到0.0005%以上,净化率达99%以上。讨论了表面活性剂的适宜用量及液膜的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0.
对曲拉通X-100、正丁醇、正庚烷、水、P204、NaOH微乳液体系进行萃取分离钴和镍的研究。确定了萃取分离钴和镍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钴的萃取率高达87.4%,而钴只有10.87%,镍钴离子浓度的最佳分离范围为1∶2.5~1∶4,镍和钴的分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苯酚直接羟化制备苯二酚为液-固相的强放热快反应,催化剂的活性衰减很快.催化剂失活对催化过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条件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催化剂的活性关联式计算了不同流程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平均活性.结果表明:宜采用三釜阶式串联反应流程,催化剂回用比例为0.8,过氧化氢加入总量应与平均活性相对应.调节回用比例可控制产物分布,延长催化剂开始失活时间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苯酚直接羟化制备苯二酚为液-固相的强放热快反应,催化剂的活性衰减很快,催化剂失活对催化过程的工艺流程、设备及操作条件的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催化剂的活性关联式计算了不同流程和操作条件下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平均活性,结果表明:宜采用三釜阶式串联反应流程,催化剂回用比例为0.8,过氧化氢加人总量应与平均活性相对应,调节回用比例可控制产物分布,延长催化剂开始失活时间有利于减少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适应高盐环境的苯酚降解菌及其相关降解基因,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耐盐苯酚降解菌W1.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该菌株,并考察了其降解特性;同时,采用Tail-PCR方法对菌株苯酚羟化酶基因进行侧翼调取.结果表明:菌株W1为节杆菌(Arthrobacter sp.),能在质量分数为1%~10%的NaCl溶液中以苯酚为唯一碳源及能源生长,并能降解对甲基酚、水杨酸、对苯二酚等多种芳香化合物.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菌株W1对质量浓度为1 000 mg.L-1的苯酚降解率高达90%以上.侧翼获取的基因全长约为6 kb,其中,编码苯酚羟化酶大亚基基因的全长序列与Alcaligenes sp.相应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约为93%.  相似文献   

14.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苯酚作液化剂将秸秆液化制备其液化产物.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液比(苯酚与秸秆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比为5∶1,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90 min,催化剂用量为1.0 mmol/g 时,残渣率为2.44%、化合酚为243.02%.通过FT-IR对液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在液化产物中含有芳环结构.  相似文献   

15.
秸秆苯酚液化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采用苯酚作液化剂将秸秆液化制备其液化产物。利用正交试验考察了液比(苯酚与秸秆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液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比为5∶1,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90 min,催化剂用量为1.0 mmol/g时,残渣率为2.44%、化合酚为243.02%。通过FT-IR对液化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在液化产物中含有芳环结构。  相似文献   

16.
17.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of phenol on clay-solidified grouting curtain (CSGC) and the effects of contact time,pH and adsorbent concentration on the adsorption were investigated.Under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used,2 d was adequate to determine the equilibrium of phenol adsorption onto CSGC.The amount of phenol adsorbed by CSGC from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mg/L was found to be 8.4mg/g.The adsorption process includes particle diffusion and liquid film diffusion,and the...  相似文献   

18.
高锰酸钾对水中苯酚去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高锰酸钾及其氧化中间产物-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对粉的去除研究,表明KMnO4及新生态水合MnO2对水中苯酚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反映出在一定条件下,新生态水合二氧化锰在高锰酸钾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过程中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从而也从反应机理上论证了KMnO4的除酚作用机制,即KMnO4对酚的去除既有KMnO4本身的氧化作用也有其氧化产物-水合二氧化锰的吸附及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针-筒式反应器进行高压脉冲电晕放电降解液相苯酚的试验,研究Fe2+、脉冲电压峰值、脉冲频率、曝气及pH等对苯酚降解的影响.结果发现,苯酚降解率随着Fe2+添加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最佳Fe2+的添加量为0.015 mmol/L;提高脉冲电压峰值、脉冲频率、曝气体积流量和pH均可达到提高苯酚降解率的效果,其经济性、适应性最佳值如下:脉冲电压峰值为40 kV,脉冲频率为180 Hz,曝气O2的体积流量为6 L/min,此条件下苯酚降解率可达到84.8 %;偏碱性环境有利于苯酚的降解;曝气种类对苯酚降解率有较大影响,降解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氩气、氧气、氮气.当曝气源为氩气时,苯酚的降解率可达到98.1 %.  相似文献   

20.
通过加热和过渡金属离子(Fe2+)活化过硫酸钾2种方法,分解过硫酸钾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处理苯酚废水。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当温度100℃、K2S2O8投加量为m(K2S2O8)∶m(苯酚)=0.50、加热时间3h,苯酚和COD去除率分别达50%和45%。在30℃以下时苯酚基本无降解。Fe2+在常温下即可分解过硫酸盐产生.SO4-;加热和Fe2+协同作用能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在100℃时,与单独加热活化相比,苯酚及COD去除率分别增加了11%和8%。在整个反应体系中,pH对苯酚降解率影响较大,实验证明在酸性条件下过硫酸钾能产生更多的硫酸根自由基,达到更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