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光学纯度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60份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选育到一株有较高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耐高渗的L( )-乳酸高产突变株Rhi3-2.该菌株产L( )-乳酸光学纯度高,最高产量为88.45g/L,较出发菌株提高91.24%,糖利用率提高17.87%,耗糖酸产率提高35.15%.菌株经8次传代培养,L( )-乳酸产量下降10.7%,是一株性状较稳定可深入研究开发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2.
L—乳酸高产突变株——米根霉NAF—03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理论,对L-乳酸高产突变株NAF-032的优化摇瓶发酵条件作了初步研究,确定了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发酵培养基为(g/L):葡萄糖140,氯化铵1,KH2PO40.3,MgSO4.7H2O0.25,ZnSO4.7H2O0.08;优化培养条件为:34℃,摇床转移200r/min,装液量50mL(250mL容积三角瓶),一次性添加CaCO380g/L调节pH值,米根霉NAF-032的摇瓶发酵L-乳酸积累量可达94.28g/L。  相似文献   

3.
利用正交试验法 ,对米根霉L -乳酸发酵的培养基、摇床发酵条件等多种影响其转化率的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获得优化的L -乳酸发酵工艺 -发酵时间 65h ;温度 32℃ ;装量 40mL ;接种量 2 % ;氮源(NH4 ) 2 SO4 2 5‰ ;KH2 PO4 0 .1 5‰ ;MgSO4 ·7H2 O、0 .2 5‰ ;ZnSO4 ·7H2 O 0 .0 5‰ ,使该菌株产乳酸浓度达到 1 0 0 g/L ,乳酸对糖的转化率达到 75 % .  相似文献   

4.
γ-亚麻酸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深黄被孢霉As3,3410和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717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突变株H3,3410-5.突变株H3,3410-5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得率为24.3 g,油脂含量为10.1 g,而出发菌株仅为21.2 g和8.4 g.气相色谱分析突变株H3,3410-5所产γ-亚麻酸的量占总脂的9.43%,出发菌株仅为8.64%.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对深黄被孢霉As3,3410和雅致小克银汉霉As3,2717进行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γ-亚麻酸的突变株H3,3410-5。突变株H3,3410-5每升发酵液中干菌体得率为24.3 g,油脂含量为10.1 g,而出发菌株仅为21.2 g和8.4 g。气相色谱分析突变株H3,3410-5所产γ-亚麻酸的量占总脂的9.43%,出发菌株仅为8.64%。  相似文献   

6.
以产L 谷氨酸菌乳糖发酵短杆菌 (Brevibacteriumlactofermenturn)ATCC130 5 8为出发菌株 ,经过亚硝基胍和硫酸二乙酯多次诱变处理 ,获得一株产L 缬氨酸的多重标记菌株 ,其遗传标记为Leu±+Ileu-+Met-+AHVr+α ABr+ 2 TAr,在 10 %的葡萄糖培养基中产酸达 2 .8%~ 3.0 %,在 14%的葡萄糖培养基上产酸达 3.5 %以上 ,且副生杂酸少。主要报道了该菌种的诱变过程及其摇瓶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株高产乳酸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物垃圾中分离到1株乳酸高产菌株TD175,该菌株在含100 g/L葡萄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经72 h发酵,可产生78.56 g/L的乳酸.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TD175初步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p.)的细菌,其16S rDNA序列与乳杆菌MR2菌株、植物乳杆菌(L.plan tarum)和戊糖乳杆菌(L.pen tosus)的相似性最高,均达到99%.菌株TD175经过耐酸选育得到的新菌株TD175-1的乳酸产量提高了10.7%.菌株TD175-1能促进食物垃圾的乳酸发酵,厌氧发酵48 h,产生29.65 g/L的乳酸,比不接种的自然发酵高34.3%.  相似文献   

8.
L—缬氨酸菌种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产L 谷氨酸菌乳糖发酵短杆菌 (Brevibacteriumlactofermenturn)ATCC130 5 8为出发菌株 ,经过亚硝基胍和硫酸二乙酯多次诱变处理 ,获得一株产L 缬氨酸的多重标记菌株 ,其遗传标记为Leu±+Ileu-+Met-+AHVr+α ABr+ 2 TAr,在 10 %的葡萄糖培养基中产酸达 2 .8%~ 3.0 %,在 14%的葡萄糖培养基上产酸达 3.5 %以上 ,且副生杂酸少。主要报道了该菌种的诱变过程及其摇瓶的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9.
一种耐高温α-淀粉酶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株产耐高温α-淀粉酶菌株(地衣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经过原生质体制备后由NTG(亚硝基胍)药物诱变,从大量突变株中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稳定的耐高温α-淀粉酶产生菌.摇瓶发酵酶活由选育前的2800u/ml提高到了4100u/m左右,提高了近45%.  相似文献   

10.
聚γ-谷氨酸高产突变株的选育及摇瓶发酵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行亚硝基胍和^60Co诱变,获得一株)γ-PGA的高产菌株C9.γ-PGA质量浓度由9.44g/L提高到19.76g/L,提高了109%.突变株传代10次,质量浓度保持基本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当发酵培养基中含柠檬酸12g/L、甘油80g/L、L-谷氨酸23g/L、氯化铵7g/L,pH7.0,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接种体积分数为5%时。37℃摇瓶发酵72h。γ-PGA达到23.32g/L。  相似文献   

11.
豆豉纤溶酶生产菌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DCFM9突变株为出发菌株,对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条件.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组成:木糖为20 g,大豆蛋白胨为20 g,KH2PO4为1g,K2HPO4·3H2O为4 g,Ca-Cl2为0.4 g,MgSO4·7H2O为0.5 g,水为1 000 mL;摇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7.4,接种量2%,种龄24 h,装液量50 mL/250 mL,37℃,180 r/min,发酵12 h加入1g/L的Tween 40.在此条件下发酵72 h,产酶量最高可达3011.08 U/mL.  相似文献   

12.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76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D-组氨酸(D-His)、6-氮鸟嘧啶(6-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组氨酸(L-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组氨酸产生菌H-24(D-His^r6-AU^r Hisase^-)。在加有150g/l葡萄糖、35g/L硫酸铵以及10mL/L玉米浆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72h,产L-组氨酸1.6g/L。  相似文献   

13.
豆豉纤溶酶生产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抗性平板初筛、液体发酵复筛和改良的检测平板法比较酶活,从多个豆豉样品中筛选出一株产酶能力较高的DC2菌株,经菌落形态、菌体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确认为枯草芽孢杆菌.对DC2进行紫外线、亚硝基胍、γ射线与硫酸二乙脂复合诱变,选育到高产突变株DCFM9,其纤溶酶活性达到1410.76U/m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31.8%.同时该菌株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性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紫外线和γ射线交替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茵株BE40-39.与出发株相比,其产酶能力提高1.3倍,发酵性状与出发菌株也有明显的差异.突变菌株发酵试验发现,Avicel是突变菌株产酶最合适的纤维素质碳源.通过对发酵培养条件的试验,得出最佳培养条件是:Avicel质量浓度为0.1g/dL,胰蛋白胨质量浓度为0.3g/dL,最适发酵温度为30℃,最佳培养基初始pH4.2,发酵5d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5.
克拉维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克拉维酸产生菌--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CA0726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60 s,NTG诱变处理40 min,并结合甘油耐受性突变株的理性化筛选,选育得到较佳诱变株CA0726-19,效价达1645μg/mL,且传代性能稳定.以此突变株为试验菌株,通过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组成优化试验,得到了较佳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组成,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较适的发酵条件下,经摇瓶发酵96 h后,克拉维酸效价可达2 397μg/mL,较出发菌株提高10.3倍.采用15.L发酵罐试验表明,28℃培养72 h左右,克拉维酸效价达2 152μg/mL.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高效产酸产氢细菌,采用1-甲基-3-硝基-1-亚硝基胍(NTG)、紫外线+亚硝酸(UV+亚硝酸)和5-溴尿嘧啶+紫外线(5-BU+UV)对产氢发酵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ZGX4进行诱变处理,显示出不同的诱变效应差异.NTG只得到一种类型产氢突变株;紫外线+亚硝酸法获得5种突变体类型,且出现一种自絮凝很强、产氢能力提高约50%的突变类型.5-溴尿嘧啶+紫外线法获得2种突变类型,约80%的突变株的释氢能力呈现负增长趋势.实验证明,紫外线+亚硝酸法的诱变效应最好,高产氢能力突变株显示其菌落直径增大、颜色透明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采用愈创木酚显色法筛得一株产漆酶周期较短的丝状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并对所获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该菌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蔗糖25g/L、麸皮汁80g/L、酒石酸铵10g/L和豆粕18g/L,KH2PO4 2,MgSO4·7H2O 0.6,CaCl2·2H2O 0.8,Cu2+0.25(1mM),pH 5.5~6.5,其漆酶最高酶活水平为571.32U/L.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的产量,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的培养条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含有细菌素的发酵上清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根据抑菌圈的大小,确定最适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产细菌素最佳培养基组分为:蛋白胨10g/L,牛肉膏12.5g/L,酵母膏5g/L,葡萄糖15g/L,柠檬酸氢三铵2g/L,无水乙酸钠5g/L,碳酸钙1g/L,K2HPO4·3H2O 2.62g/L,MgSO4·7H2O 0.58g/L,MnSO4·H2O 0.25g/L,Tween-80 3mL/L。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 6.3、37℃、接种量3%、培养时间22h。此条件下,抑菌圈直径可达22.4mm。  相似文献   

19.
深黄被孢霉H3,3410-5γ-亚麻酸发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γ-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深黄被孢霉被认为是潜力较大的γ-亚麻酸的发酵生产菌.对深黄被孢霉突变株H3,3410-5产γ-亚麻酸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实验优化,结果表明,菌丝体平均得率为25.9 g/L,总油脂平均含量为44.0%,油脂中γ-亚麻酸比率为10.97%.三项指标分别比优化前提高了约6.6%、5.8%和16.3%.  相似文献   

20.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目的菌株Komagataeibacter xylinus进行诱变,选育BC高产株,经10次传代发酵验证其遗传性较稳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BC产量为响应值,采用Plackett-Burman、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设计法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高产菌株G31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糖∶甘露醇(1∶1)4.0 g·(100 mL)~(-1)、MgSO_4·7H_2O 0.13 g·(100 mL)~(-1)、冰乙酸0.25 mL·(100 mL)~(-1)。在此发酵条件下,BC产值为8.49 g·L~(-1),与预测值8.61 g·L~(-1)相差不大,是初始菌株发酵产量的2.5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